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奥斯曼之死 -- 赫克托尔

共:💬76 🌺685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看来对于古人,最初的壕沟也可以是使人震惊的大杀器
家园 叙利亚在阿拉伯征服地区里头是首屈一指的富庶

据说穆罕穆德自己就曾经说过大马士革是人间天堂,可想而知占据这块地方的古莱氏家族会多么的被嫉恨了,另外奥斯曼对反对派的软弱恐怕不仅仅是因为性格,穆罕穆德在最后的朝觐演说中要求穆斯林不互相残杀,冒着渎圣风险开这第一枪得有很大勇气,在不杀反对者的情况下就只能来回流放或者长期囚禁,累积仇恨度,在反对派扯破这层窗户纸以后伊斯兰世界果然血流成河。

家园 我记忆中,结婚在和解之前

630年,穆圣带领新党无血进入麦加,新旧两党表面上合并了。作为和解的象征,穆圣娶了阿布苏富扬的女儿

阿布苏富扬的女儿是投奔延安的进步女青年,好像原来的丈夫参加革命之后又背叛了革命,然后就嫁给穆罕默德了.

家园 她的确在和解之前嫁给穆圣,我没说清楚
家园 是啊,阿拉伯人最可怕的武器就是他们的舌头……但是说到武力

如果他们一直那么弱,又是怎么打败那两大帝国的呢?只是他们宗教的力量使他们征服那些军事水平高的民族并用他们征服别人?还是那段时间宗教力量使得他们的军事学习力或者创造力爆发了?

家园 那是因为之前阿拉伯的冲突一直是在械斗水平上

一旦开打就是一拥而上的乱砍,打完收工,干么要这么麻烦的挖壕沟?对于一贯好勇斗狠的贝督因人来说,挖壕沟还可能被当成是贪生怕死的懦夫。真正开始和波斯拜占庭对战后阿拉伯人学的很快,各种机动作战的战术使用的不比其它民族差,战争这玩意不识字的也能学会的。

家园 你这个没说清楚可是性质问题

人家本来是革命伴侣,志同道合,给你写成了政治联姻.

家园 一物降一物,这个壕沟恰好破坏了麦加方面的计划

麦加方面收买了麦地那的犹太人部落,准备一面大兵压境,吸引穆斯林全军出动(当时麦地那方能出动的人数相当有限,几乎要全体动员才行),另一方面是里应外合,把新生的穆斯林团体一举扼杀。

没想到穆斯林方挖壕沟据守,打成防御战了,相比野战只需要出动较少的兵力,这样犹太人就不敢起事了。麦加方面人数很多,后勤准备不足,陷入困境;恰好当地又起了一次沙尘暴,野外宿营的麦加军队灰头土脸的撤退了(真的灰头土脸

之后,穆斯林对麦地那的犹太部落进行了清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伊斯兰教徒残酷迫害犹太人

家园 我记得双方议和之后,阿布苏福扬提出要

看看女儿,结果他女儿把他挡在门外了.....

反正后来阿布苏福扬自己就也皈依了

阿布的女儿,林拉-本-阿布苏福扬或称奥母-哈比巴,第一次是嫁给阿卜杜拉-本-查哈书,结果阿卜杜拉在埃塞俄比亚改信了基督,还死了

在穆圣这方面,其实有一定的统战意味,因为林拉-本-阿布苏福扬这样坚定的穆斯林女士需要人照顾,而她的特殊身份使得其他人没法娶她,穆圣只好自己出马了

另外一个让人感觉蛮有人情味的是埃塞俄比亚王,因为是他给了林拉-本-阿布苏福扬四百块钱做嫁妆(阿布苏福扬这个爹真丢人哟)

家园 阿拉伯帝国内有四个人间天堂呢

巴格达一带也是天堂、波斯湾东岸也是天堂(?)泽拉夫善河流域也是天堂(当时还没到手,此四大人间天堂排序是我在周一良版的世界通史里看到的,不知为何埃及反而不是,是不是阿慕尔-阿绥行贿的结果)....天堂也贬值了-原文应该是下邻诸河的乐园(古兰里常见的形容天堂的说法)

不过叙利亚当时是比较富裕,现在?....叙利亚人会不会期待倭马亚家族的马赫迪复临?....据说别的地方的马赫迪都说穆圣哈希姆家族的,唯叙利亚地方有人期待倭马亚家族的马赫迪复临.....

家园 这位新娘子的事情颇不少

她在侯德比叶合约签订前就嫁给穆圣了,那时穆斯林社团还没混开。穆圣还活着的时候,就有预言穆圣家族会毁在这个女人的家族手里,她身上的压力很大。这个段子流传很广,至于发生在和解之前还是之后就不知道了,很可能是后人附会的。

无论如何,这桩婚姻的政治意味都超过感情因素,穆圣从来没宠爱过她。穆圣早年最宠爱阿布伯克尔的女儿阿伊莎,晚年宠爱给他生了儿子易卜拉欣的科普特埃及女人马利亚。

我的行文确实容易产生歧义,既然大家都指出了,我就不改了,留在这做个立此存照,作为警示。

家园 阿拉伯人的战斗力没问题,战略战术水平谈不上高明

纵观雅穆克、嘎底西叶、尼哈旺德等战役,过程都差不多,阿军人数虽少、装备虽然低劣,却敢于进攻,在宗教的鼓舞下上下一心,奋勇杀敌,经过几天的战斗,终于战胜对方,比如嘎底西叶战役打了 4 天。

阿军战斗有2 个特点,一是热衷单挑,二是没啥计谋,就是硬碰硬的正面对抗,正面平推,经过数日苦战,直到敌军战斗意志崩溃而溃败。还经常有神风帮忙,因为阿拉伯人背向沙漠,沙尘暴刮来,敌军顶风睁不开眼睛。嘎底西叶就是个典型案例,战斗的第4天神风来了,波斯军统帅鲁斯塔姆情急之下,躲在一头满载辎重的骡子身下躲风,骡子本来就被沉重的负担压得气喘吁吁,神风来了一慌神就跪了,把身下鲁斯塔姆的脊椎压断,一个阿拉伯勇士及时赶到,一刀砍死鲁斯塔姆,于是大英雄就这么窝窝囊囊的死了,波斯大军群龙无首顷刻全盘崩溃。当然鲁斯塔姆的死法还有其他说法,但都大同小异,神风帮忙是肯定。

早期阿拉伯军队其实是部落民兵,至少是半民兵,战术、阵型也足够原始,倭马亚王朝在军队正规化建设方面乏善可陈,反倒是亡国之君,绰号叫驴的麦尔旺二世做过一些军事改革,被阿巴斯王朝继承。阿巴斯人受波斯文化影响太大,军队正规多了。吊诡的是,正规化的阿巴斯军队战斗力远远不如正统哈里发国和倭马亚王朝的半民兵,国土不断丢失,为了平衡波斯人,阿巴斯哈里发又组建突厥人的奴隶军队--古拉姆/马木留克。

军队正规化还产生了2个更恶劣的问题,一是朝廷的军队统帅做了军阀,割据一方,建立独立王朝。波斯人军阀的塔希尔、萨曼王朝在中亚,突厥奴隶出身军阀图伦、伊赫师德在埃及独立等等。二是突厥禁卫军任意废立哈里发,就像他们的同行在罗马做的那样。

大征服时代的阿拉伯军事技术原始是肯定的,但有宗教热情、上下同欲加持,战斗力刚刚的。东罗的埃及总督和大主教居鲁士,企图收买阿军,却发现敌人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存在:

“我亲眼看到一群人,据他们中的每个人看来,宁愿死亡,不愿生存,宁愿显赫,不愿屈辱;在他们中的任何人看来,这个世界毫无吸引力。他们只坐在地上,他们只跪坐在两膝上吃饭。他们的长官(amīr),象他们的一分子:下级与上级无差别,奴隶与主人难分辨。到礼拜的时候,任何人不缺席,大家盥洗完毕后,都必恭必敬地做礼拜。”

在冷兵器时代,各国军队的装备谈不上代差,如果双方都没有汉尼拔级别的超级名将,胜负就看谁的士气高、不怕死。阿巴斯王朝的军队正规化,甚至组建了精锐的突厥禁卫军,士气和热情又没了,上下异欲,离心离德,帝国分崩离析,不断外战失败就不足为奇了。

通宝推:赵沐浴,
家园 花!

我是想起他们说殷墟没有城墙只有壕沟,看这个例子,还真可能一开始只要有壕沟就够了。另外说不定也是取决于弓箭是否发达。

家园 这一段怎么这么看着眼熟呢?!

难道,老毛在三湾整编之前也看了这一段?

大征服时代的阿拉伯军事技术原始是肯定的,但有宗教热情、上下同欲加持,战斗力刚刚的。东罗的埃及总督和大主教居鲁士,企图收买阿军,却发现敌人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存在:

“我亲眼看到一群人,据他们中的每个人看来,宁愿死亡,不愿生存,宁愿显赫,不愿屈辱;在他们中的任何人看来,这个世界毫无吸引力。他们只坐在地上,他们只跪坐在两膝上吃饭。他们的长官(amīr),象他们的一分子:下级与上级无差别,奴隶与主人难分辨。到礼拜的时候,任何人不缺席,大家盥洗完毕后,都必恭必敬地做礼拜。”

家园 你少提了他们的机动性

哈立德打大马士革时候率精兵千里横越沙漠,打了拜占庭个措手不及,这个的难度和大胆程度不见得比霍骠骑讨匈奴小,雅穆克决战他的部队由于控制叙利亚近一年时间得以以逸待劳并利用轻骑诱敌深入,而东罗马帝国部队长途行军疲劳干渴士气低落,双方战斗力对比发生了改变,这是能以少胜多的重要原因,当时的阿拉伯半岛穷困不堪,中下层士兵对外征战获得战利品是改变自己家庭的唯一手段,所以在作战时意志极为坚决。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