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如何自辨甲流与普通流感 -- 迷途笨狼

共:💬31 🌺6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是指生石膏吗?

其他的量大些,其实也还可以。

我自己吃过,孩子吃过。

不过当时我是和孩子共吃一次量的。

家园 好像大热可重用石膏,清肠
家园 配方上绝大多数药性不了解,一天就半斤多……
家园 其实我也觉得这个药太寒凉,量大

但是它也确实治好了我的甲流。

且吃药后很快降温,第二天第三天就降温至正常温度了。

说起石膏。我孩子小时候老感冒,一感冒就发高烧,我经常用白虎汤,当然,每次就用一剂,对付小儿高烧有奇效。

这个不是常用的药,量大些也可以理解。

家园 实话实说,我觉得甲流是人造的+媒体渲染加强的捞钱工具

实话实说,我觉得甲流是人造的+媒体渲染加强的捞钱工具

必要时充当管制的借口

家园 中医对药物和药量的一般看法

中医对药物和药量的一般看法:有病病受之,无病人受之。

所以不能简单地看重量来说药量大小。你家那种情况,赶快退烧是第一考虑,别的什么都是可以承受的代价了。西医这种情况也很多的,不然当年非典不是要死更多人?今天还有不少“股骨头坏死(大剂量激素后果)”的幸存者或许觉得还不如当年死掉。

药量的大小都是相对的,我一般理解中医把脉的一个目的就是确定药量的大小,这个不是简单的药物的分量大小,有时候包括药物种类甚至整个方剂都会改变。药后的效果也要通过把脉来确定的。现在大部分医生都是混饭吃的,根本就不会把脉。

==========

你前面给出的方剂看起来都是“温病方”,特点就是量大,但是效果还不怎么样。现在要是还有“吴鞠通”医生的话,不知道要给患者捅死多少回了。和《伤寒论》比起来《温病条辨》理论价值高过实际医疗价值。

家园 甲流是人造的是什么意思?是说病毒是人造的

还是说这个病是渲染的?

我觉得甲流是真的,因为我从来没有这么高烧过,这么快速升温,这么头疼。

以前感冒时的头疼,或者流感时的头疼,和甲流都不一样。

家园 忘了从哪里看到的来着,中药剂量不断递增

随着时代的发展

张仲景那会儿好像是论钱,大概一小撮儿?

到李时珍那会儿好像已经论两,大概一大把了

要不是工业革命,还不知道现在该咋论呢

这说明人体对中药也有抗药性?

家园 那是古代度量单位不一样搞出来的。还有你记反了

伤寒论中论两,到了后代倒是论钱了。不过伤寒论中的方子是一天的量,明朝几钱几钱是一剂药的量,换算下来也差不多。

家园 建议感冒时候看一下舌苔。上面那两个方子是流感时候用的

属于中医温病的范畴。个人那么多年感冒的经验,得流感的情况比较少,伤寒的情况反而比较多。虽然不会诊脉,看看鼻涕和舌苔的颜色还是可以辅助我们判断的。如果舌苔和鼻涕都白的话,那两个方子一般不能用。要从伤寒论中找治疗方法了。

家园 眼鼻咽喉相通

感冒初起时就注意给眼睛鼻子上药 清洗,减少对咽喉影响。

中药西药都可,身边没药时我会给鼻子里涂些香油,要是浸过苍耳子的香油更好。

家园 没错,另外非典和这个威力是被严重夸张了

没错,另外非典和这个威力是被严重夸张了

感觉很多媒体在黑手误导下故意妖魔化

家园 先区分风热还是风寒感冒再下药比较好

先区分风热还是风寒感冒再下药比较好

感觉甲流更像是瘟疫而非一般感冒

公布的配药太复杂了,也可能为了医疗产业收益故弄玄虚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