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由forger的文章推测国五条房产新政的目的 -- 海峰

共:💬69 🌺149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资金成本是一个利益分配的问题

假如是银行赚了钱,大头归了国家,国家继续搞建设, 问题何来?现在的问题是小强不肯投资,反而要卖出国企搞退出,这才是矛盾所在。如果小强迫于形势,继续大搞基建,我看问题不大, 他不玩,习总就要换人啦。

即使是表外理财赚了钱,大头是有闲钱的食利阶层得了。如果他们还是中国人,中国不会变成最大输家,因为本来投资赚钱的也是他们, 不过是直接投资还是间接投资而已。

我也是很早以前说过,中国所谓的地方债务危机,房地产危机在降息之后都可以大幅缓解, 至少目前不是危机。因为现在借贷成本10%,假如降成美国的3%,地方政府的负担急剧变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再加上每年3%的通胀,5年后大家忽然发现过去投资的东西变成优质资产, 这不,当年吴英投资的烂项目,现在居然能还上几亿的欠款。

这是一个比烂的世界。在没有最烂之前,中国不会放暑假。

家园 海峰兄,你的见识是不错的,

不过你对现代金融的理解缺乏,使得你很多时候只能看一步。

地方债这个东西,最后一定是老百姓买单。

你说的第一步是对的,先就社会资本,把帐集中到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为什么要这样干呢?明面上原因有很多,但背后一个很重要的推手时这些债务的债权人是哪一批人呢?

集中到银行以后,银行的风险就非常大了。接下来有很多办法,要看上头要怎么搞。我给你说一个最有可能的方案,那就是把这些债务打包,做成证券,再卖给投资者。谁会是这个买家呢?你觉得先富们会买么?当然会买一些,但主要的客户还是机构投资者,比如保险基金 (对应美国的insurance money), 退休基金(pension fund),共同基金(muture fund),社保基金(这个是中国独有,美国的社保基金不投这个)。那机构投资者代表谁呢?据井底忘天等西西河大牛们说是国外的“傻钱”,即QIF们。只是,只是你相信么?

可以肯定地是,刚开始搞得时候,这个回报会是相当的诱人,而且风险也几乎没有,这样才能树立成功的样板。但最后的结局很大的可能性是一地鸡毛 —— 除非毛主席在天保佑,咱中国的女人们再次敞开生孩子,而且要再生一屁50后60后那种吃苦耐劳的孩子。当然真的一地鸡毛的话,五毛们在出来鼓噪一番国家危难,匹夫有责,共度时艰;陈景们再出来鼓噪大投资大信心,屁民们就可以接着高唱“社会主义好”,集体达到新高潮吧。

ps. 中国第一支商业地产债于近日出笼,据说反响良好。那个发债的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去年派人到我们这疙瘩来观摩学习了一番。我作为一个扫地端水的,跑去围观一下感受气氛。感觉是大伙信心百倍要大干一票。今年有猎头试探我是否有意前去国内端茶扫地。去还是不去,这是个问题。

通宝推:海峰,
家园 对了,有人会说

既然证券化刚开始的时候,风险小回报高,那我等小散进场捞点行不?

答案是,对不起,不行。

首先,你有保尔森那能耐么,能准确知道什么时候市场有变化? 我听说开对冲基金的保尔森和高盛的老大后来的财长保尔森——他们两家在金融危机前夜都short了MBS——没有任何关系,恩。

其次,这些新的债券试行的时候,大概都是private-placement. 什么,小散想要打个电话进取买点,你叫王思聪么?

家园 历史无数次证明

各种金融游戏必然是多数人吃亏,少数人得利,中国如此,外国也如此。可惜人性总是贪婪的,总有不信邪的要去试试自己的分量。

草民想活得安稳点可真难。

家园 大号穷版的日本

这也是我的看法,可叹啊。

家园 即使在一二线

也会分化。不同地块区位,前景大不同。不好的地段也不行,好的地段还得涨。

家园 可惜总理不是你

re: 我也是很早以前说过,中国所谓的地方债务危机,房地产危机在降息之后都可以大幅缓解, 至少目前不是危机。因为现在借贷成本10%,假如降成美国的3%,地方政府的负担急剧变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再加上每年3%的通胀,5年后大家忽然发现过去投资的东西变成优质资产, 这不,当年吴英投资的烂项目,现在居然能还上几亿的欠款。

-------------------

小强总理跟你的做法是反着来的。

按小强总理的做法,借贷成本10%,通胀变成负数,过去投资的优质资产,因为资金链断裂而烂尾,变成烂尾工程,烂在地里。

可惜总理不是你啊!

家园 说个情况吧

三四线房产,有一部份是到沿海打工挣了钱回来买的。

家园 我觉得也是,问题是不少但是底牌也不少

长久来看大家都要死,但是碧蓝的话中国还有几招扛过几十年问题不大,海峰的问题是,只看到美国有很多缓解问题的小手段,但是不解决大问题,而中国有很多大牌没有急着打出来。现在的全世界领袖们也就是碧蓝,中国牌多除非出个叶利钦这种大傻逼,不然比死他们

家园 中国有李克强啊

叶利钦这种大傻逼虽然强,也可能被克。

家园 降息了

昨天看的贴子,今天就降了。不知道以后能降到多少。

家园 热烈庆祝央行降准降息

2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3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

-----------

2013年的房地产调控,本来是一把好牌,被小强总理生生给打坏了。

今天回过头来,2013年初,是让有钱人接盘地方债最好的时机。

2013年,趁房地产火热,发表消息,1年后暂停地方政府的土地交易。让地方ZF趁土地价格高昂,将以土地为抵押的债务,统统拍卖出去(卖地,然后还债)。

因为预期几年后将不会有新的土地拍卖,房产价格也会坚挺。有钱人出面,全部接盘地方债。

小强总理,也不知道是真傻还是假傻,一手好牌,生生打成这种样子,变成了ZF和银行接手地方债。

更可笑的是红裤衩们,对着小强总理高唱:社会主义好啊!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好”跟“小强总理”,是两个根本不能共存的东西。

家园 你呀,要多看历史!

TG搞经济,手里有五大法宝:1、完全掌握央行和国有四大行,2、外汇管制,3、土地国有,4、庞大的上游官有企业和资产,5、也就是终极绝招:军警

即使是西方的所谓市场经济,也从未听说过哪个国家因为内债,而经济崩溃的先例!

TG的正牌子顶级经济学家,不是吴、厉那种水货,早就明确了,最可怕的是:通货膨胀导致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就以广东为例,以前是三来一补的加工业为主,求着他们来投资。结果,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厂房的租期未到,地方政府就软硬兼施,搞出了腾笼换鸟。

为啥有这个底气?不就是产业逐步升级,不再需要最粗浅的低端加工业了么?

在天朝,奸商们敢炒房,炒蒜、炒姜,我还没见过谁敢炒粮食的,不要脑袋了?

所谓的地方债巨大,实际上,只要土地国有,中央财政支持,银行延缓催款甚至免息,地方政府有的是办法内部予以消化。

家园 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的通知

http://szs.mof.gov.cn/zhengwuxinxi/zhengcefabu/201503/t20150330_1209184.html

财税[2015]3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地方税务局,西藏、宁夏、青海省(自治区)国家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经国务院批准,现将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通知如下:

  一、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其销售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二、上述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的标准、办理免税的具体程序、购买房屋的时间、开具发票、差额征税扣除凭证、非购买形式取得住房行为及其他相关税收管理规定,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26号)、《国家税务总局 财政部 建设部关于加强房地产税收管理的通知》(国税发﹝2005﹞89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税收政策执行中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172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本通知自2015年3月31日起执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2号)同时废止。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

这真是自扇耳光的政策。

当年恨不得把房价一巴掌打死,现在又在拼命托市。

家园 人民日报:靠房地产救经济是饮鸩止渴

2012年,人民日报:靠房地产救经济是饮鸩止渴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20718/100012596205.shtml

2015.9.28,人民日报发文《时评:房地产市场是稳住宏观经济环境重要之锚》

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gz/2015-09-29/c_1116714283.htm

-----------------

治理国家如此翻来覆去,先一棍子把经济打死,等休克后,再做心脏电击。红朝的精英们,简直就是一群庸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