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榆社之战的小故事 -- 史文恭

共:💬118 🌺1728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匡斌少将吧?
家园 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送花 送花成功。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家园 俺木有,,,静待河里大牛。
家园 网上列的八次降职有定夸张

战争期间,部队编制变化很大,尤其是缩编的时候,降职的现象很普遍。就说红军改编成八路,高级将领起码降两级使用,军团长当师长,军长师长当旅长,降三级五级的也不在少数。当然,这跟红军时期的编制架子大有关。

降职最出名的是黄克诚,他多次因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给上级提意见被降职,认为是右倾。这种降职显得更牛X。你降我的职,过一段时间再给我恢复职务,这说明啥问题?不正说明我牛得一塌糊涂,地位没法替代嘛。

网上列的王耀南的八次降职,有的在他的简历中并没体现。

尤其是这第7条:1948年12月,在山西五台山,由于上书晋察冀中央局:反对土改极左路线。由西北野战军工兵主任兼第七军军长(因晋察冀中央局决定王耀南率工作队到五台山地区做土改试点工作未到职)降为山西省军区临汾军分区司令员。

可能他确实因这个原因降职了,但这个表述里边起码有夸张或不准确的成分。印象中,王耀南并没在西野任过职,而且,七军是1949年3月成立的,首任军长彭绍辉,其前身西野七纵成立于1948年7月,司令也是彭绍辉。

王耀南确实资历很老,功劳很大,但去世的早,再加上其它多方原因,其功绩多被他人冒领的比较多,流传的不广,但也没必要夸大其辞。

家园 是的,笔误了。匡斌也是有故事的人。
家园 千刀万剐陈再道里头好像有写

到处都是某某护士,某某文工团,老陈好这一口啊

家园 谢指教,已修改
家园 差异的回忆 回忆的差异

76年以后,政治形势相对宽松,各式人等的回忆录不断面世,特别是网络普及之后,原本没有发表可能的个人回忆也很容易被人读到了。

最近在网上看见了好几篇一个叫何殿奎的秦城狱卒的访谈或者回忆,话里话外透着他如何讲政策,对被监管人员如何耐心

外链出处

可是在囚徒眼里这个人就完全是另外一个形象了

外链出处

早饭后,满脸疙瘩的监狱长何殿奎拉开铁门进来了。他来到牢房,张口便怒色指责:“你大孩子刚回去一个月,便又来一个老二看你。按规定一个季度才准许探一次监,这是不符合规定的。”我向他解释:“上次孩子来时你曾在场,我还告诉孩子我在这里很好,家里人今后不要常来看我,路程太远,且又有工作,来回一趟要花不少的路费,现在家里经济条件也不同过去了。这些话你是听到的了,这次孩子来,也不是我让他来的,这情况你是了解的。

人都是有感情的,何况父子之间断绝音讯十年之久,哪有亲人不想念亲人的道理呢?他根本不讲一点人道,体谅不到这种情况,一直在絮絮不停地磨叨着。我反问了他一句,“规定一个季度探一次监,你事先为什么不打招呼呢?谁晓得你这个规定呢?中央准许亲属探亲的文件你也没给我看过,也没有告诉文件上有些什么规定。”

他突然冒出一股无名火,以势压人地怒斥说:“怎么,难道中央的文件还要都给你看吗?”

他这句血口喷人的话顿时使痛楚与愤懑交织在我的心头,联想到这些日子受的气,实在气愤不过,心头郁积的怒火再也抑制不住地迸发出来,我质问他:“我什么时候要求过看中央的所有文件?”简直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他脸红一块白一块,支吾其词地说:“我也没有那么大的权利。”

我也不让步地说:“你的权利够大的了,除了没有杀人权,其它你都有的。”

他看我一点也不示弱,再硬顶下去,不知道我还会冒出什么难听的话出来,扭头就出去了。

其实人都是环境动物,如果何真的像现在他自己说的那般温情,怎么可能在专政机关工作一辈子呢。在这种单位,逆淘汰肯定是很残酷的。

而且,同一朝代中后人回忆前辈一定是充满了敬仰和温馨的,譬如现在人回忆文革中自杀的人时,也把大量的悲情因素和信息,自觉不自觉地过滤掉了,最典型不过的就是老舍的儿子了。

小史同学在发掘党史军史方面的努力是可嘉的,他的努力可以让大家知道,几乎没有什么回忆录是完全真实的,除了日记(知道必定有人认为日记也不真实),当然我不是指那种主要为了给别人看的、流水豆腐帐似的日记或起居录。

而真实的有感而发(起码对记日记人自己说来时真实的),自1950年代反胡风和肃反后,在大陆社会中就已基本绝迹了,在土共内部恐怕就更早了。

关键词(Tags): #回忆录的差异通宝推:赵沐浴,史文恭,
家园 嗯,补充一下,实际上回忆录都是《围城》里鲍小姐

即所谓“局部的真理”。因此,阅读更多的回忆录的意义就在于完成那个拼图啊。。

家园 从太史公开始这种回忆录就得小心了

看史记里头的晋世家和赵世家关于赵氏孤儿完全是两个版本,赵世家的那个版本就是借助赵家后人的回忆录,为尊者讳由来已久,倘若赵国统一了天下,左传的这部分就得和谐处理了。

家园 赞同你前面的话,但最后一句则有些看法

而真实的有感而发(起码对记日记人自己说来时真实的),自1950年代反胡风和肃反后,在大陆社会中就已基本绝迹了,在土共内部恐怕就更早了。

我不认为中国人就特别不真实,如果说不真实,我认为全世界的回忆录都一样不真实,只不过东西方要隐瞒的标准事件不一样而已。

如果一个日本名人写回忆录,面对如何回忆天皇的时候,在外人看来,只怕也见不到有多少真实处。

如果说中国人可以很坏,那外国人也一样坏。这种不管做什么,都觉得中国人啊,或者土共就会‘特别特别’什么的口气,实在有些上帝视角。

家园 陈上将父子三人,可没几个能比的。
家园 应当就是急性胰腺炎发作,见过当年的医生回忆。
家园 土g走的苏版,参谋长地位还是比较高的,52定级,

参谋长为“准”级,高于下一级主官。

国军走的是美版,参谋长才真是悲催。

解方、倪志亮,有资历、历史等特殊原因。

家园 【拆台角】悲催的TG参谋长 续

本来不想写三了,狐狸老兄珠玉在前,兄弟只能再献丑一二

tg参谋长是苏版,国军参谋长是美版,听起来似乎这样,但实际上不完全如此,国共双方参谋制度是真真正正的具备着中国特色。

各国近代参谋制度都是师从德国,老毛奇是各家参谋的开山鼻祖,但源流演变截然不同。美军师级单位参谋长的军衔是上校,实实在在的高官,地位仅次于师长和副师长,要知道很多美军军级副职有时也不过是准将军衔而已,旅以下各级部队没有专职的参谋长,参谋长职能被司令部各执行参谋分摊,比如S1负责人事行政,S2负责情报,S3负责作战行动,S4负责后勤,和参谋长职能类似的应该是负责作战行动的是S3执行参谋(作训官),基本上相当于共军的以前参谋处长(作训处长),主要负责作战行动,军衔级别比其他参谋高。旅级单位作训官军衔是中校,营级单位是少校,实际军衔也不算低(仅比主官低一级),从晋升机制看,执行参谋都向各级指挥官直接负责,副职作为副手配合主官工作,美军各级单位只设一名副职,此外根据交叉任职的原则,一名上尉连长要想晋升到中校营长,那司令部执行参谋和副职的任职经历是必须的,同样营升旅,旅升师也是如此。

苏军也的确很重视参谋长的作用,某种程度上,甚至有些矫枉过正,苏军绝无仅有的将参谋长配备到了营一级。但遗憾的是1919年红军职务等级序列里,团参谋长仅仅相当于正连级职务,后来虽然地位不断上升,以至于到了由第一副职兼任的程度,但某种程度上说,不过是继承了德国总参谋部的优点。从晋升情况看,一般苏军营长晋升团长,常经历过副团长兼参谋长这个平台。但参谋长的实际情况从安东诺夫同志不幸遭遇就能看得出,在卫国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总参谋部实际上是由代理总参谋长安东诺夫领导的,由于他能力太强,成为总参谋部一日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以至于根本就捞不到去方面军成为一方军头的机会,这使得他尽管担任职务极高、发挥作用极大,却始终是大将军衔(各方面军司令基本上都是元帅),虽然他得到了大多数元帅都没得到的胜利勋章.........

tg参谋长职务远远没有达到美苏两家对参谋长的高度,位卑权重,职责重大,对能力要求也高,但出路远不如当一个下级主官。

至于TG参谋长和国军参谋长晋升之路的区别,还是看看蒋二公子的总结作为结语吧:

德国军制的理念是一个人要先懂得全面,然后再负责局部,如此就懂得如何与别人配合,所以德军编制中师参谋长是中校,团长是上校,副师长是准将,师长是少将。先当师参谋长,以幕僚的身份懂其全面,然后再去当团长。我们在抗战前采用的就是德国的军制,政府搬迁来台后,军事制度改采美制,遂改为先当团长后当师参谋长,然后升副师长、师长。我跟父亲说这种制度有两个坏处,第一,在人情方面不上路,例如有三个团长,原来是生死弟兄,好得不得了,等到要升师参谋长时,三个团长抢一个师参谋长,这三个人就变成冤家了;第二,从理智方面来说,父亲常说要先全盘历练,了解了全盘之后,再去负一部分的责任时,才会主动配合整体的需要。换句话说,当师参谋长能了解全师的需求,等到成为团长时,他知道他这个团在全师里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他会自动地来配合,等到师长下命令,他心理上早已有准备,知道在这种状况之下,下一步应该做什么。

通宝推:老老狐狸,西瓜子,史文恭,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