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五星红旗高高飘扬——评运20首飞 -- TopGun

共:💬101 🌺863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谢谢了

才注意到il76和运20都是水平尾翼很高,遮挡会很严重,还好有相控阵雷达。美国预警机怎么不用相控阵呢?

家园 水平尾翼很高,遮挡也会更严重吧

不知道是怎么处理的。

家园 C17虽然用阻力换了宽度,但货舱高度毕竟还是牺牲掉了

中央翼穿过机身与否我觉得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跟要运的东西强调宽度还是高度也有关系吧

家园 新浪上报道是载重60吨
家园 看起落架舱比例的话,A225的似乎比它们都小,而且很流线
家园 不知道有没有同志能把安225和安124那两兄弟也拿进来

安225曾经给我以极大的震撼,不要说C17,连C5比起来都是小个子。可惜苏联解体,安东诺夫局貌似归了乌克兰,之后没看到什么类似作品了

家园 还有那个钛材料的增材制造,这是大锻压机之外的另一条路
家园 部分问题的个人理解

1.野外场地起降确实需要特殊设计,至少很多部件的抗震要求是不一样的,起落架强度,发动机进气条件差别都非常巨大。可以说野外场地起降是一种特殊应用模式,通用大型运输机其实不需要也不具备这种能力。毕竟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运输机是民航客机改造而成,而运20的起落架设计显然兼顾野外起降需求,不是一种纯粹的通用运输机,作为第一种自行(姑且宽容一些)设计的大型运输机,能兼顾野外起降能力已经很让大家欣慰了。

2.这是典型的宽体机和窄体机设计思路问题,窄体机机身截面积尽可能接近圆形,同等容积下,其浸润面积最小,但是,相应的货仓宽度也就较小,且货舱不适于运送大型设备,想想圆的内接正方形就可以理解。而宽体机是在牺牲气动阻力的条件下,放宽货舱宽度,成蛋形外形,货舱中部近似矩形,因此可以容纳比较大型的设备。付出的主要代价倒不在起飞重量上,而在巡航阻力上,因为运输机绝大部分是亚音速飞行器,其浸润阻力是主要气动阻力之一,航程大受影响。近年来窄体机又开始吃香,就是因为宽体机的代价某些场合还是无法承受的。

3.冻雨要造成冻结效果,需要很长时间的反复,短时野外起降不容易造成冻结的情况,如果从机场起飞,起飞前肯定有除冰作业。至于说自行滑行,民航客机都是这么干的,不稀奇。

4.和第一条相关,C5并不是野战运输机,因此它不要求短距起降和野外起降一点都不稀奇,它和民航货机干的活类似,最主要的不同是它的货舱设计时考虑了军用装备装载的便捷性。C5拿去干脏活太贵了,老美恐怕也得心疼。

5.一种飞行器是不是好东西,我觉得设计因素太广泛了,涡桨飞机的速度恐怕比较难于和涡扇飞机相比,其优势在于经济性,安22的经济性并不突出,这就限制了它的优势。具体什么原因造成安22经济性不突出,还有待行家介绍,据我所知似乎它所使用的涡桨发动机并不可靠,这很要命,涡桨发动机型号本就不多,要替换极为不便。

通宝推:铁手,
家园 难就难在那个发动机上了,有了发动机什么都有了

不管是J10还是J11(苏27)到J15,J20一直到运-20,在发动机上TG都做不到突破,全部靠毛子提供发动机整机。

TG最近用毛子发动机整机的各型飞机同时大爆发:

(1)是给中央看的,表示多年的经费没有打水漂,可以继续得到经费拨款。不过飞机发动机开发的落后看来已经掩饰不下去了,所以有核心机不是20-30年的积累是搞不出来的论调,狮子大开口要1000亿的拨款,重来过造发动机--看来也没有办法,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老老实实摸数据,想山寨发动机是山寨不出来的。同时也承认老家伙们不行了,让年轻人上了。

(2)是给毛子看的,表示我已经差不多快要有了,不要对我TG掐脖子了,爽爽快快把我要的发动机按数量卖给我或者把你正在进行研制的发动机别对我保密了,咱们一起开发不就行了,反正我有钱出钱还不行吗?

(3)是给西方看的,表示我TG也行了,对我TG实施封锁没有任何意义,还是与我TG做生意,卖发动机吧。

对于(1),中央也没有办法,气可鼓不可泄。当年运10下马,后遗症不小。在西方(欧美)和东方(毛子)的封锁下,你的发动机哪怕翻修寿命只有30-100小时也得用,当年J-6每个星期摔一架的日子不也熬过来了?

(2)毛子鬼得很,知道你的太行根本没戏,后来的J20要装配的发动机胃口更大。毛子不会在自己的隐身飞机完成以前提供发动机给TG的J-20。现在的AL-31发动机限量供应,仅仅满足现有的J10和苏27的装备和更换就勉强差不多了。最近沸沸扬扬的毛子出售苏35给TG其实是在出售AL-31发动机的同时要搭配出售整机苏-35。估计TG预计将来在钓鱼岛事件中J10和苏27起降频繁,发动机损耗大,需要额外进口AL-31发动机,而毛子趁火打劫,强行搭配高价的苏-35整机出售。

(3)欧美在武器禁运上是不会松口的,哪怕TG造出苏27,美军也不会卖F18的。至于TG造出J-20,美军就会害怕了不造F-35了?美军也是个二杆子,你造的越多,他就跟你对着干---当年美苏两家对着劲攀比造核弹头就是明证。

造大运也好造J20也好,关键看要造多少架。TG的J10自从12年前开始生产以来,至今不过造了200来架,每年20架左右,同当年J5,J6累计总共造了5000架,不能同日而语了。

难就难在你能造多少架大运,这同你将来的胃口多大有关:

因为无法预测TG的战略运输机数量,只能看战术运输机的数量来推算:

苏军的战术运输机An-12,造了1900架;

美军的战术运输机C-130,造了2000架;

TG的运-8(就是仿制的An-12),120架。

TG的战术运输机同苏美战术运输机的比例是1:20左右。

俄军的IL-76目前有210架服役;美军目前有70架C-5和200架C-17,美俄的战术运输机同战略运输机的比例是10:1。

所以也可以推算TG可能要造10架运-20。

10架运-20不大可能做到什么大的“战略”举动。

苏军入侵捷克,创造了在布拉格机场一分钟降落一架大型运输机的记录。而苏军入侵阿富汗,调用了200架大运将300辆装甲车和数十辆坦克突击运入喀布尔。

10架运-20只能在和平时期用来诸如利比亚撤侨的行动;要能够进行“战略”运输,至少要80架运-20吧?那就要造320台大运发动机了,加上备份,要640台。

家园 An-22最大起飞重量250吨

这个200多吨多了多少也有讲究的。

4台NK12用在运输机上也就带起200多吨的起飞重量,就是An22,再大也不行啦。

An-22的最大载重80吨,航程5000公里,很不错了。

家园 那为什么没有出现像两级风扇一样的两级螺旋桨呢?

有没有某种发动机,可以集中涡扇和螺旋桨的优点?我记得涡扇发动机的风扇要做大很不容易,越大难度越高,但螺旋桨却可以做得很大,那么能不能做两级甚至三级四级螺旋桨,或者把螺旋桨装进涵道里面,比如涵道螺旋桨?

家园 哈~安70的D27就是啦~叫桨扇发动机~比涡浆快涡扇慢
家园 军用大运的难度绝不仅仅是发动机

比如说,C-5最多能装将近120吨的货物,比C-17多了几十吨,但是C-5因为出来的年头早,它的发动机推力并不大啊,也不到20吨。

国人往往喜欢走极端,很多人把航空动力看成是一切的一切,这个不对头。设计能在野外起降的军用大运,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兼顾各方面的性能,在设计的时候如何做取舍,是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

我就随便说一个,不见得对,就是如果要求能在野外的土跑道起降,为了适应不同的地面,那大运的机轮对地面的压强是越小越好,这就要求机轮的数量最好能多一些,但是机轮数量多了,这个飞机起落架可就轻不了了,这就给飞机的减重带来相应的难题。有网友说C-17在野外的话,最多能装60吨的货物,而不是它的最大载荷78吨,这样的话估计M-1坦克要是上去的话就不能燃料和弹药了。

还有上面有网友说了,运输机货舱如果搞成宽体的,虽然能装大件的装备,但是飞机上天以后的飞行阻力也是大大增加了,军用运输机可能不在乎多烧点油,但是民用的就不行了。

家园 安-22用的螺旋桨发动机,50年代就用到了图-95上面

图-95可是毛子的战略支柱啊,我们要是当时能引进这个就好了,比轰-6强太多了。

家园 国产大运的货舱尺寸是多少,能给一个大致的数字么

比如说货仓的宽度和高度,我比较关心地板宽度,最早有人说是5米,前一阵子说的比较多的是4.5米左右。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