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印度核试验有关的几个故事 -- cmmrc

共:💬56 🌺27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炸几个跟谁援助的没关系吧

可能性A:印度要向周边国家全面展示/炫耀其核力量,通过试爆多种不同类型的核装置宣告其已经拥有多种核武器;

可能性B:印度也考虑到了当时的大环境,一次突击核试验之后,可能难以有机会进行第二次,索性一次密集地实验多种装置,由于技术方案本身是成熟的,实际等于验证已经获得的各种核装置的实际可靠性(就是印度人造出来的俄罗斯核弹是否能像原产的一样顺利起爆);

可能性C:宣示自己已经是真正的核大国,已经拥有可实用的核武器,而不是刚开始试验,大家不要误会,不要再做徒劳无益的施压,把生米煮成熟饭;

可能性D:综合了以上多种考虑。

总之,印度的大密度核试验实际起到的是实力展示的作用,与技术供应者无关。其首先威慑的是巴基斯坦,其次是中国,顺便压迫国际社会要承认既成事实。实际效果也差不多。美国的制裁只不过是报复性的,或者是表达“不满”,但是因为印巴的高密度核试验,每人对他们的核武器的成熟度和数量有质疑,虽然后来十多年双方未在进行过新的核试验。美国最终面对这样的既成事实,也不得不为了现实利益事实承认印度的地位。相比之下,朝鲜进行过两次核试验,每次只炸一响,于是,大家对其核技术的成熟度和武器级核材料的数量都抱有很大怀疑,现在也没有人认可朝鲜是真正的有核国家,还在为了使其终止核计划而施压。要是朝鲜明天也连炸几响,看美国还会这么废话吗?

家园 我先借你100好了

不用还。

家园 不过怎么借你要自己研究一下

研究好了,可以发站内短信给我,或是微博@我。

家园 朱成虎发话是2005年,2000年的时候还没有这个意志

刚搜索了一下,朱成虎是朱德的外孙,原来也是借老帅的余威啊。

我大概在2006年的时候,听过一个讲座,某个研究所的所长讲的。说1996年的时候,老美就知道咱军力不太行了,于是蠢蠢欲动,但是兰德公司研究了新中国以来的9次对外用兵,认为中国的决策层颇具战略水平(战术上不利的,战略有利,就一定要打,反之,则不打),于是老美没敢大动。而到了2000年,民进党执政,陈水扁上台,实在是个开战的当口,咱们7位长老研究了两天,才发表了一个“听其言观其行”。美国的间谍卫星发现,中国的核导弹发射井的井盖没有打开。于是断定中国没有决战的准备,自然更没有决战的意志,从此愈发嚣张。自此,出兵朝鲜的战果,享用殆尽。当年中美军事交流的时候,美方毫不掩饰对解放军的不屑,说你们已经不是志愿军了,你们不是对手。

那位所长还提到了胡哥上台后,对台态度的转变,包括锁定阿扁座机的事件。还有很多内容都记不住了,但是记住了一条:决定战争胜利的首要条件,就是战争意志,其它还有四五条(动员组织能力,可能是第二,国民凝聚力可能是第三,武器和官兵素质似乎是末尾两条)。到2006年,连我都知道战争意志重要了,长老们肯定早就知道了。

家园 原话是早打大打核战争
家园 外孙也姓朱?
家园 印度核爆,是真正开启了潘多拉魔盒,

印度核爆,是真正开启了潘多拉魔盒,从此世界各国核武化不可逆转,是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结束的预兆。

如果印度的核武器是俄罗斯提供的,那么美国在极其短暂的对印度制裁之后就跟印度更好,是美国的战略失误。而如果印度的核武器是美国提供的,那么更是美国的战略失误。

家园 他父亲姓刘,后改的名字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