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俾斯麦的失误与毛泽东的成功 -- relishi

共:💬116 🌺614 🌵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秦始皇统一的是周,六合也都是周的诸侯分裂周的天下

毛主席的主要功绩是不是统一中国,只不过是不是短期内比较混乱而已,这要从当时的角度看,不可以事后看,因为以中国两千年面临过的敌人的经验,西方白人不是蒙古人和满人可以相提并论的,不谈武器,虽然这是最明显的,西方有宗教和文化和科学,还有打遍全世界的战绩,因此,正是因为有了毛主席才变成了只不过是短期内比较混乱而已,用邓小平的话说就是如果不是毛主席中国人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如果不是毛主席的功绩,那就不是短期内比较混乱而已了,对吧?

是毛主席把那个比较混乱变成了短期内滴,因此,“短期”本身就是毛主席的功绩,所以,不可以用“短期”低估毛主席的功绩,对吧?

即便是短期,那也是一百多年,1840-1949,至少四五代人的时间。

如果不对周视而不见,也可以说秦始皇的主要功绩是自己取周王而代之,而不是统一中国,毕竟之前的周就是一个长久统一的国家,只不过是长期内比较混乱而已。

人类的各种概念都是变化的,同一个概念在不同时代的含义不同,甚至不同时期的含义不同,中国的“统一”的概念也是变化的,周那时“统一”的概念是分封诸侯,秦始皇时“统一”的概念给改成了“郡县制”,可能确实是快了一点,汉高祖还是封了诸侯,虽然最终是“郡县制”,全世界都是。

还有就是毛主席是白手起家滴,没有什么皇帝给他权力,甚至连读书上学他都不得不跟他的父亲争,还有借同学的钱,上不要钱的师范,帮同学洗衣服,当图书馆的管理员被一些人讥笑至今,等等等等。

家园 你的眼光很犀利,因为希特勒其实是听命于人滴

他的目标有两个:1,搬倒当时的老大英国;2,反共搬倒苏联。

第三帝国的兴起就是美国破坏对德国封锁的凡而赛条约的结果,希特勒其实是听命于美国人滴,他打英国只能适可而止,搬倒英国为止,然后就是反共是必须滴,搬倒苏联,即便是今天美国人对共产有所了解,也就是说不是洪水猛兽,美国人反共都如此坚决,当年恐怕是要毕其功与一役滴。

在欧洲,二战开始美国“隔岸观火”,英国倒得差不多了希特勒就开始搬苏联,无论苏联倒不倒也会两败俱伤,然后美国打扫战场。

在亚洲也是一样,支持日本侵华,然后抗日连中国人的心都得了,今天很多老中依然宣传美国帮中国人抗日,其实南京大屠杀以后美国都在为日本提供战争资源,然后将中国纳入囊中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想统治全世界的不是希特勒,是美国人,前几天这场戏又演了一遍,这次是萨大木,萨大木和希特勒一样,都想在美国人手下写历史,所以美国人说萨大木和希特勒想统治全世界也不是百分之百冤枉他俩儿。

所以美国人后来问谁丢了中国,因为在美国人看来中国已经是囊中之物,所以中国的解放战争中共不仅必须赢,而且还只能是那样赢,也就是说美国人一旦发现问题就依然是大势已去,中国的内战必须对美国人来说是一次投资性的项目,或者说不可以给美国人对中国内战追加投资的机会,否则,如果中国的解放战争的战局是一个渐变而不是突变的话,任何商人都会追加投资滴,至少追加投资一次,其实抗美援朝也是美国人反应过来以后的追加投资,抗美援朝美国的追加投资大约是美国的整个二战投资的十分之一。

越南战争应该说也是针对中国的,美国人花了大约是抗美援朝的一倍。

这一切都是因为“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通宝推:侧翼,hwd99,慧诚,xiaobailong,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大唐也起于多面受敌之处。
家园 我在文中讲的是战略上的问题

看了这几天的回复,我总结一下。

众位河友讲的都是事实,但都是战术上或操作上的问题;而我在文中讲的是战略上的问题。

战术问题是立竿见影的,直接可以感受到的;而战略问题却是短期无危害,但又关系最终成败的。 李自成推翻了庞大的明朝,为什么被清朝一战而败就一蹶不振?关键就在于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建立根据地的好处李自成应该知道,至少其他人会对他讲过。但在明军强大的压力下,建立根据地对作战甚至是有害的。流动作战使他屡屡得手,最终让他忘了解决在适当的时间建立根据地这个战略问题。潮涨就有潮落,打仗有赢就有输,任何强大的实力都有最脆弱的时候;解决了战略问题可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没有解决则可能百战百胜却一朝崩溃。稳固的根基和避免两线作战就是最重要的两个战略问题。毛泽东为什么那么推崇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就是它解决的战略问题。

从地缘上看,德俄之间的问题比德法之间还要糟糕,德法之间除了东北的低地其余还有莱茵河和高低的阻碍;而德俄之间完全就是东欧平原,类似于春秋战国时的秦晋或秦魏关系,一旦被对方偷袭连预警的时间都很少。拿破仑征俄失败是因为距离太远,而普鲁士和俄罗斯却是接壤。其实俄罗斯的上层贵族都是日耳曼人,历代沙皇中亲近德国的不再少数。我说的消化并非一定是直接吞并,只要控制东欧平原俄罗斯就失去了对德国施加战略压力的能力。

战略方向永远比战术问题更重要。只要做好准备待机而动,战术问题的解决总可以等到好的机遇。

家园 德国要收买内部,所以并未为战胜苏联全面动员。

德国的专制,反而造成了资源动员不足。如果全面动员,达到比如说坦克师加倍或乘三,未必不能击败苏联。

家园 即使以德国之专制,也不是斯巴达,不可能无缘由高度动员。
家园 这个分析好,茅塞顿开。
家园 说俾斯麦和秦始皇比,是因为俾斯麦统一的也是七个选帝侯

那些选帝侯也是归总在一个德意志的大概念下的。这跟统一战国七雄的秦始皇的可比性太强了。

家园 考虑战略方向问题,必须要有观察全欧洲,甚至全地球

如果德国在还没统一的时候,就去打俄国,先不说实力够不够,能不能得手,就算侥幸得手,占领了东欧平原,后面英法奥联军就会出动抄了德国的老巢。结果就是日耳曼人变成新的俄国人,失去莱茵河的肥沃领土。这样的结局,对日耳曼人来说,算什么?

别跟我说英法奥会支持德国统一俄国,别说没门,连窗户都没有。你德国只是想要统一七个选帝侯,奥法两国都不乐意,必须打了败仗之后才肯放手的,那么你去俄国扩展势力,这边奥法怎么可能作壁上观?再说看看俄土战争之后俄国的遭遇就知道了,原本俄土两国打仗,签了条约,这边英奥眼红,还能逼得俄国凭空放弃了很多要求,让英奥各占领了一些地方。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全球观察,貌似地球上各个民族的流动方向,通常是东边的打败西边的,北边的打败南边的。或者同一个地方打仗,败了的就往西边走,或者往南边走。例如中国历史上,匈奴,突厥,等等民族。而欧洲人从斯卡迪纳维亚半岛南下西进,打到英伦三岛,再然后继续往西到美洲大陆,扩张到西边的太平洋,到最后美国打败并占领日本。好像是绕地球转了一个圈啊。

现在中国要想崛起,取代美国,还真得希望2012地球磁极倒转,改变风水了。

家园 抗美援朝美国的追加投资超过整个二战的投资?

抗美援朝美国的追加投资超过整个二战的投资。

这个有资料吗?

家园 真正最好的战略,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西瓜子:十四、(三)英国人,以及大伙儿从一战中学到的教训

西瓜子:续上

看看西瓜子写的这两个帖子,就知道,别人打仗自己不打仗,才是最佳策略。

当时俄国其实对德国不错,如果德国傻瓜到主动攻打自己可能的盟友,那就真是傻瓜到家了。俾斯麦的最佳策略,是统一德国之后,大力发展经济,然后做一个中立国,就是采取不结盟但是也绝不首先攻打别人的策略,才是最佳策略。

德国原先跟俄国和奥匈帝国结盟,成为三帝联盟,后来俄国和奥匈帝国闹崩了。话说原本德国应该劝他俩各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结果被英国钻了空子,这方面确实可以说是俾斯麦的战略失误。然后俄国和奥匈帝国闹崩之后,德国选择了站队,和奥匈帝国结成了德奥同盟。这样就被奥匈帝国绑上了自己的战车,不得不说是一个失误。

如果没有德奥同盟,也许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会爆发?

家园 没有!刚刚查了一下,记错了!大概十分之一
家园 明白你的意思!只是周之前还有商,秦始皇做了周对商做的事
家园 谢!
家园 十分之一也不少了。你把文中记错的地方改一下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