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我知道的三年自然灾害 -- 土八路

共:💬27 🌺105 🌵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无所谓滴,毛主席胜利了,历史已经发生并过去

所谓“历史真相”实在是意义不大,那是失败者弱者的宠物,你越跟失败者弱者争,反而用行动证明了人家有意义,不理他们就行了,胜利者强者不追求“历史真相”那玩意儿,因为历史就是胜利者强者写的,胜利者写的就是“历史真相”

抽象的,从哲学或逻辑,反正是比较纯粹的角度,没有必要搭理谎言,特别是没有必要用事实搭理谎言,因为即便是事实胜利了又有什么意思呢?

想想吧,人家说毛主席是秦始皇,毛主席说他们说的还很不够,我们超过秦始皇一万倍

家园 束鹿现在叫辛集。著名的三鹿嘛
家园 我也说说我们这情况

当然我自己没有经历过那个时期,但是因为在网上看到对那段时期的描述,说饿死不少人,所以曾经问过一下我的外祖父母。

他们描述那段时间,用的也是楼下提到过的一种说法,就是称之为“59,61年”。据我外公说,当年确实没吃的,但饿死人的情况不多见,主要是因为我家乡所在的地区是湘西南,湘桂交界处的山区,山里东西多,野菜,野东西的比较丰富,按我外祖父的说法,没东西吃,就到山里去找,累是很累,但找到的东西可以吃,不至于饿死,比如说,我们山里有一种叫做蕨菜的野菜,蕨菜的根含淀粉类很多,通过榨以后,可以得到一种粉末,叫蕨根粉,蕨根埋得很深,挖起来非常辛苦,榨的过程也很辛苦(挖出后到榨成粉的过程我们那边叫做“打蕨粑”),据说我外祖父当年很是辛苦的“打”了不少,所以全家没人饿死的,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吃的,比如山薯,笋子之类的。

整个村,整个乡饿死的也不多,饿死的主要是一些年老体弱的,饿是一方面,跟他们的年纪大,身体差也有关系,有的或者有病,加上吃的少,没营养,说是饿死,也不太过分。另外就是一些特别的懒的,不远去山里弄吃的的人 ,我外祖父母原话是“饿死的是一些老的和懒的”。(整个县甚至临近数个县的环境情况都差不多,都是山多地少,原始森林也有一些的,各位想象一下湘西南,桂东北,桂东土匪出没,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恭喜你,答对了,就是那种山窝窝里了!

通过在网上看大家的争论和摆出的材料,对于三千万这个数字,我是不相信的,应该没有这么多,想想看,以当时人口6个亿来计算,3千万就是5%了,几乎相当于每一个人的社会,亲戚关系里都会有因此而丧生的人。对应的,2011全国高考总人数911w(来自教育部数据),全国总人口14亿,大家可以想想,自己身边认识的人,是不是几乎每年都有高考的,这样的比较,我觉得多少有一些意义。

我所知道的情况只是很小一部分,代表不了什么,但是我想大家所知的碎片凑在一起,或许能隐约看见当时真实的情况。

再次注明,先前所述情况发生地区为湘桂山区,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家园 打猪草其实是“摘,扯,割”猪草。

打猪草其实是“摘,扯,割”猪草。山里有一些植物,藤蔓类的,人不能吃,猪可以,所谓打,其实就是摘和扯那些草,常见场景是背一个背篓,看见可以用来喂猪的猪草就扯下来,或者用柴刀割下来,然后顺手甩到背上背着的背篓里,至于哪些是可以“打”来喂猪的,那就是功力了,偶也不知道。然后煮成“潲”,用来喂猪。那样喂出来的猪,肉特别好吃。。。555555.。口水。。好多年没吃过了。。。肉鲜死了!!!

家园 三鹿难道不是石家庄的吗?

现在好像是叫辛集--出皮货吧。

家园 九十年代就改名了。那里皮货很多,出口的也多

河北原来有三个县,束鹿、获鹿、巨鹿,名字里带鹿字,三鹿故名之。

家园 直观通俗的理解

秋末冬初:关于数字“事件”的来源与评述:金小丁的论述

最后,我们离开统计数据,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死亡人数问题。凡是比较准确的死亡估计数,不仅应与统计数据和分析结果相吻合,而且应能经受人证物证的检验。非正常死亡三千万的说法,不但缺乏学术研究的支持,而且跟人们的现实生活经验有很大的矛盾

饥荒期间大量饿死人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四川、河南、山东、湖南、安徽、贵州等地。如果二、三千万死亡人数在这些地区平均分布(基本上不可能),几乎每人都应有亲朋邻友遇难。如果是不平均分布,应有许多村、乡(公社)、县死亡过半,甚至十室九空。这些灾区应当留下大量集中掩埋的尸骨,大片抛荒的土地和无人村落,或有大批移民来填补。另外,普遍死亡应导致大量孤儿和鳏夫寡妇,导致广泛的家庭重新组合现象。这些证据几十年后都不会消失,而且应该不难找到。

外链出处

其实这根本就是个常识问题

我们不妨用一下类比法

我们知道90年代有3000万工人下岗,去做小生意、摆摊啊什么的

那么这3000 万人在十二亿人口中就占到了将近四十分之一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是不是见过这样的人?

身边是不是有这样的人呢?

周围的朋友、同事、 同学、老乡等等,有没有家里下岗的人呢?

同样,如果59——61饿死3000万

那么就占到了当时六亿人口的二十分之一

这 个比例是前面那个的两倍

那么你周围有没有这样的人、有没有这样的家庭?甚至间接地、有没有人见过这样的人和家庭?

再 举几个例子

CCP党员是6000万人,正好是人口的二十分之一

这个跟第一个比例是完全相同的

那么,我们身边接触的、见过的、听说 的,CCP党员又有多少?

还有,现役军人是200万,占人口的六百分之一

请比较一下吧

该内容由 陈王钺 在 2009-11-18 19:38:43编辑过

家园 我是河南的,

父母都是51年生人,家里排行都是老小;

问过家人,没听说过解放后家里饿死过人,吃不饱、吃得差倒是真的。

解放前家里倒是饿死过人。

ps,我不是信阳人

家园 我觉得那3年肯定有局部地区饿死人了

不过要说到3kw就是乱盖了,不过不管怎么说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有不小数量的人饿死也是个悲剧了

家园 我有一个理论:没有人饿死。

饿死人必然是大面积同时饿死。因为人类有自救互救的生物本能,不可能零星间断持续的饿死。所以对照片和万人坑,瘟疫等第一手证据的要求是合理的。拿不出证据就说明一个饿死的都没有。

长期饥饿或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降低,使得老人病人死亡率增高是合理的。但这种情形在解放前一直存在,是中国人口从清朝到民国一直维持在四亿左右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常有大规模饿死的)。解放后婴儿成活率大幅增高老人死亡率大幅降低,十年左右人口激增至六亿,得益于食物的平均分配。如果总产量没有巨大的提高,平均分配导至全社会的在新的人口数量上又达到了极限,一旦遇到大灾荒,就又出现了解放前的死亡率。

理工科思维相信真正解决粮食问题,还要靠水利(石油),化肥(石油),种子和土地改良,所有这些都是从大跃进到文革期间解决的

家园 按此证据要求,满清入关也是和平交接了

日本在华也是和谐共荣了

家园 我X!我还以为阁下所说的“三鹿“是那个奶粉呢。

一个烂品牌,毁了国民对于国产奶制品的信任。我侄子所吃的奶粉,全部是我从美国这边给邮寄回去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