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俺自豪俺是郯城人:郯城简史 -- 东海后学

共:💬16 🌺2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有点意思

“千年之后,他们最终融合于吴语了”中的“他们”是何所指啊?假如是指“过江士族”,显然不符合客观情况啊,融合需要千年么,第二代足够了。譬如汉语人士定居美国,你固然可以在限定的圈子里讲汉语,但第二代恐怕两种语言都得掌握,或者索性放弃汉语,对吧。当然不能以今测古,但道理应该还是相通的。

王羲之7岁拜卫铄为师,学习书法,卫夫人晋河东安邑(今山西省夏县)人士,假如小王同学固守祖辈语言,一口临沂话,恐怕是不能和卫夫人正常沟通吧,至少应该是说官话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卫夫人所嫁之人,是湖北江夏人士(武汉九头鸟),山西话肯定没法正常交流,更不用说临沂话了。“过江士族”的成分是非常复杂的,与王家同属临沂语系的无从查证,至少有记录可查的名人没有,所以王羲之即便懂得临沂方言,恐怕使用范围有限。

再说了,东晋之前的临沂方言与现在临沂方言不大可能是一回事,五胡乱华那会儿,整个北方地区只剩400多万汉人,临沂地区能有多少留下来无据可考,想来也不会多,正如你所讲的,“当地土著在政治和文化上都没有什么地位”,临沂话会发生多大变异啊?更不用说之后历朝历代,北方人口大量流失的情况了,看看客家话就知道了,当时的中原方言,现如今估计没有一个中原土著能听懂,哈。

所以啊,这事还真得动用语言学,而不能凭空想象。当然,我也不能证明王羲之童鞋一定讲吴语,但从上面的分析来看,王羲之基本上没有可能讲现在的临沂方言,除非是穿越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