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汉武帝年谱——七十年≈两千年 -- 江南水

共:💬340 🌺4072 🌵2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家园 汉武帝年谱——七十年≈两千年(8)

元朔二年【前127年】(29岁)

正月,汉武帝听从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水评:

广义的推恩令是两道诏书,一道是给诸侯王的: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一道是给御史大夫的: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朕且临定其号名。

汉武帝给诸侯王下的那道诏书,看上去挺客气:你们要是愿意向梁王、城阳王学习,朕也一样会满足你们的心愿;你们要是不愿意,朕也不勉强。

给御史大夫下的那道诏书,汉武帝也显得很谦虚:那是诸侯王们高风亮节,自愿分土地给兄弟、儿子,朕不过就是个橡皮图章。

说得比唱得好听,俺们诸侯王要是真的不向梁王、城阳王学习,您老人家能放过俺们?俺们的小辫子不比西域美女的少(没有小辫子,那帮酷吏也会体察圣意,依法创造出各种小辫子),哪天您老人家一高兴,随便揪出一个小辫子,俺们就得死无葬身之地。

得,奉诏吧。

诸侯王们只好拿出自己领地的一部分,分给自己的儿子、兄弟,让他们成为可以世袭的列侯。这些列侯的食邑的土地管理权,从此可就不属于诸侯国喽,而是属于就近的郡。(其后更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辄别属汉郡。

考诸《史记》、《汉书》,武帝一朝,王子被封侯的达150+,也就是说,一纸推恩令,武帝就从诸侯王手里抢来了100+的县,着实V5。诸侯王们可就苦喽,他们的日子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推恩令,一把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

这把软刀子能管用的前提是,以前曾经有过一把更管用的硬刀子。试想一下,在七国之乱前夕,推恩令这把软刀子会好使吗?

从公元前202年刘邦登基到如今,汉家总算是彻底解决了诸侯王尾大不掉的局面,历时75年,历经五个皇帝外加一个女主,其间还掺杂着大大小小的血与火。

中央集权,不容易啊!

春天,匈奴人攻入上谷郡、渔阳郡,杀掉和掠走一千多人。汉武帝派卫青、李息从云中郡(今呼和浩特市一带)出发,弃上谷、渔阳于不顾,向西杀奔高阙(北方山脉的一个缺口,具体位置,今有争议),从高阙向南,越过黄河,突入河套地区,一举收复河套。

在河套地区设置朔方郡、五原郡。

水评:

河套易手是汉匈争战的一个分水岭,汉朝不仅摘掉了悬在长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还可以向东威胁单于王庭,向西打击匈奴右贤王。汉朝总算是掌握一点儿战争的主动权,不像先前那样只能被动的应付。

除了军事价值,河套地区还颇有经济价值,这地方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既适合游牧又适合农耕的地区,游牧民族占领了河套,可以“风吹草低见牛羊”,农耕民族来到这里,也可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这一战,史称“河南之战”,汉方夺得了河套,匈奴占领了上谷郡的一些偏僻地区。(汉亦弃上谷之斗辟县造阳地以予胡

这笔买卖,谁亏谁赚?

夏天,招募十万人迁徙到朔方郡。

水评:招募是要花钱的,十万人的搬迁费、安家费,得要多少钱啊?!

元朔三年【前126年】(30岁)

冬天,匈奴军臣单于去世,其弟左谷蠡王伊稚斜,打跑军臣单于的太子於单,自立为单于。

春天,放弃苍海郡。

夏天,匈奴数万骑兵攻入代郡,杀掉太守恭友,掠走一千多人。

秋天,匈奴又攻入雁门郡,杀掉和掠走一千多人。

水评:伊稚斜这个新官儿的工作积极性,还挺高的哈。话又说回来,他要是不积极一点儿,他本人就得被别人打跑。

秋天,中止西南大开发,令犍为郡守住现有的成果。倾全国之力,修筑朔方郡的城防,修缮当地的秦长城。

水评:

开疆拓土,的确很吸引人,也很光荣,同时,也很费钱。开发大西南,汉朝动用了数万人,后勤补给线长达千里,补给效率还低得吓人(率十余钟致一石);为了笼络当地人,汉朝廷还得在那儿大把的撒银子(散币于邛、僰以辑之)。

为苍海郡而耗费的人力物力,跟大西南差不多。

光荣与梦想的背后是痛苦和代价!

本年,张骞从西域归来。

水评:

十三年前,一百多勇士慷慨西行;今朝归来,故人中却只见张骞和堂邑甘父。

悲哉斯行,壮哉斯行!

这是自盘古以来的又一次开天辟地,让农耕地区的人们知道了,在遥远的西方,还有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太史公的“凿空”二字,述尽了此行的神韵。

张骞此行的原始动机是什么,他是不是完成了既定的使命,还重要吗?

元朔四年【前125年】(31岁)

夏天,匈奴兵分三路,各三万骑兵,攻入代郡、定襄、上郡,杀掉和掠走数千人。匈奴右贤王,也屡次骚扰朔方郡。

元朔五年【前124年】(32岁)

春天,卫青率十余万人(其中有三万骑兵)从朔方郡出发,穿过高阙,向北奔袭六七百里,趁夜包围了匈奴右贤王的大本营。右贤王仅带着数百骑兵,突围而去。

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从右北平郡出兵,寻找匈奴人作战。

水评:

这是一个非典型斩首战例。

右贤王逃走后,当地的人口、牲畜,全部被卫青带回了汉朝。从匈奴数次从汉境掠夺人口来看,他们缺人缺得厉害;他们倒是不缺牲畜,但是一下子损失上百万头牲畜,也够他们心疼一阵儿的。

至于右贤王本人的死活,重要吗?一个光杆儿司令,谁还会把他当回事儿呢。

此战过后,右贤王的影响力从西部彻底消失,河西地区的游牧势力开始一盘散沙化。

秋天,匈奴一万骑兵攻入代郡,杀死代郡都尉(相当于军分区司令员)朱英,掠走一千多人。

通宝推:起于青萍之末,李根,铁手,
家园 汉武帝年谱——七十年≈两千年(9)

元朔六年【前123年】(33岁)

二月,卫青率十余万骑兵,从定襄郡(今山西忻州市一带)出发,深入草原,斩首三千多。班师后,在定襄、云中、雁门休整。

四月,卫青再次率十余万骑兵,从定襄郡出发,深入草原,斩首一万多。

水评:

这两次军事行动和上一年的全歼右贤王,合在一起,被称作是“漠南之战”。

漠南之战,汉朝有得有失:斩首和俘虏的总和达3.7万(右贤王部1.8万,这两次行动1.9万),有效的消灭了匈奴的有生力量;在四月的军事行动中,前将军赵信兵败后,投降匈奴。

前将军赵信,匈奴人,汉军的高级将领,顶头上司是大将军(全军总司令)卫青,再上面就是皇帝刘彻啦。赵信同志在一线工作了那么多年,在他的眼中,汉军应该没有什么秘密。

对汉军各种情况门儿清的赵信,给伊稚斜单于出了一个主意:主力北上,渡过大漠,远离汉匈边境。

大漠以北,远远超出了当时汉军的作战半径,他们要是不信邪、不怕鬼,胆敢追击单于主力,大沙漠就可以把他们肥的拖瘦,瘦的拖死。那时候,伊稚斜单于只要动动小指头,就可以全歼这支疲惫之师。

匈奴人丢了河套和右贤王的地盘,后果极其的严重。本来就脆弱不堪的游牧经济(一场暴风雪,就足以让游牧人多年的劳动成果化为乌有),经此浩劫,更是雪上加霜。汉匈之间的军事态势,对匈奴人来说,比糟糕还糟一点儿,先前他们是打人者,如今则成了挨打者。

好汉不吃眼前亏,为了保存有生力量,长征就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更是一个痛苦的选择,因为大漠以北是个鸟不生蛋的地方(亡匿於幕北寒苦无水草之地)。

单于主力跑了,汉武帝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战略,也就暂时落空了。要想彻底搞定匈奴,汉朝还得继续努力。

本年,18岁(虚岁)的霍去病,以嫖姚校尉(相当于团长)的身份,参加了这两次军事行动,并在四月的军事行动中斩首2028。

水评:

霍去病的打法,透着一股子邪性,他竟然率领800骑兵,远离大部队数百里,孤军在草原深处作战,居然还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

真不敢相信,一个初次走上战场的未成年人,能干出这样的事儿。

一种对付匈奴人的崭新战术,就此诞生。

六月,允许普通人从朝廷购买爵位,坐牢的人花钱减罪、免罪(民得买爵及赎禁锢免减罪)。设置武功爵。

水评:

汉文帝晚年,天下大旱加上蝗灾,文帝曾经允许有爵位的人卖掉自己的爵位来谋生。官方自己对外出售爵位,以敛财,这还是头一遭。

允许坐牢的人花钱减罪、免罪,坐牢的人获得了自由(或提前获得自由),朝廷获得了税收外收入,双赢。

武功爵是武帝朝的一个新生事物,是一个明码实价的商品,是汉武帝搂钱的耙子。

武功爵分十一级,最低一级爵位的价码是十七亿个铜钱,每多花两亿个铜钱,就可以买到更高一级的爵位。算下来,要想买到最高级别的爵位,得花三十七亿个铜钱。

愿意掏十七亿个铜钱买最低一级爵位的人,根本不在乎再多掏两亿个铜钱,购买高一级的爵位,愿意掏十九亿个铜钱买第二级爵位的人,根本不在乎再多掏两亿个铜钱,购买更高一级的爵位……

给汉武帝出这个主意的人,绝对是个天才,把人的购物心理研究得透透的。虽然没有史料支持,个人严重怀疑,这个人肯定出自商人家庭。老实巴交的庄稼汉、满嘴子曰诗云的假正经,绝对想不出这种点子。

别看价格不便宜,武功爵也不是你想买就能买的,只有上过战场的人,才有资格买。那些人虽然没有立下像样的军功,但是汉朝廷并没有忘记他们那血与火的经历,特别卖给他们个武功爵,以表彰他们为帝国做出的杰出贡献。(置武功赏官,以宠战士

除了这个虚头巴脑的荣誉,朝廷还给那些买到武功爵的人,准备了大把的实惠:招公务员的时候,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这些人;这些人犯了罪,减轻处罚。(诸买武功爵官首者试补吏,先除;其有罪又减二等;

汉武帝这么死不要脸的搂钱,多少有点儿迫不得已。要知道,打仗是要花钱的,花很多很多的钱。

就拿漠南之战来说吧,那些斩获敌人首级、抓获俘虏的各级指战员、战士,就从国库里领走了二十多万斤黄金的赏赐。这还不算,抓获万人以上规模俘虏的时候,每个参战人员都能够领到不菲的额外赏赐。

战斗中,人员、马匹的损失,武器装备的损耗,后勤补给的花费,更是海了去了。(捕斩首虏之士受赐黄金二十馀万斤,虏数万人皆得厚赏,衣食仰给县官;而汉军之士马死者十馀万,兵甲之财转漕之费不与焉。

几年战争下来,国库的历年财政收入和新征收的赋税,就是全部划拨成军事预算,也满足不了战争的实际需要。(於是大农陈藏钱经秏,赋税既竭,犹不足以奉战士

光靠钱,打不败匈奴,没有钱,更是打不败匈奴。

元狩元年【前122年】(34岁)

十一月,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谋反,被诛。

水评:

淮南王刘安,一个有贼心没贼胆的人。

刘安的确很渴望那个九五之位,为此,他不惜让自己的亲生女儿刘陵,去长安做美女间谍,用财物、色相拉拢腐蚀首都的权贵。

刘陵的工作成绩也相当的突出,把四位列侯拉下了水,三个开国功臣的后裔(红N代也并不怎么可靠哈),一个武帝时的新贵,岸头侯张次公(新生代也有不是好鸟的哈)。

除了刘陵这把软刀子,刘安还给汉武帝准备了一枚重磅炸弹,在大将军卫青身边安排了刺客(很可能不是一个刺客)。按照刘安的设想,老子起兵之日,就是卫青死亡之时,卫青死了,整个天下就是老子的。

刘安不光做了细致入微的准备工作,他老人家还弄了一整套完善的起兵造反方案:成功了,在长安登基,君临天下;失败了,也可以划江而治。

刘安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可谓不充分,起兵方案也堪称完美,但是,真要动真格儿的时候,这小子却怂了,左研究右讨论,就是下不了最后的决心,从头到尾也没有做出啥子实质的行动。等到朝廷来问罪的时候,可就惨了,这家伙不仅赔上了自家的妻子儿女,还连累了上万人的身家性命。(党与死者数万人

刘安这个人啊,放在今天,就是一个键盘政治局,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做起事儿来……,呵呵,今儿天气不错哈。

四月,立长子刘据为皇太子。

本年,匈奴一万骑兵攻入上谷郡,杀死数百人。

通宝推:李根,浣花岛主,铁手,
家园 武功爵那东西谈不上创意

不过是因为秦汉初期旧的军功爵制度由于过度贩卖已经泛滥到不值钱了,不得不新设名目,否则哪能圈钱?晁错之前已经提出过纳粟授爵的建议,这次不过是把粮食换成钱罢了。而且卖爵位的结果是买到爵位的那些人不用承担劳役,国家的收入还是减少了。

家园 推恩令本身是软刀子

硬刀子是后面武帝用酌金律剥夺那些新旧侯爵,这两个是一体的,王爵要剥夺需要有比较充足的借口,但非王爵位可能仅仅因为一次祭祀不合要求就可以撸掉了。

家园 匈奴主力远移漠北在战术上是妙招,在战略上是巨坑

漠北草原开春迟,入冬早,冬天更冷——造成的结果就是,习惯了漠南气候的牲畜还没有积累足够的脂肪,幼畜还没有长得够大就入冬了,碰上的又是更冷的冬天,就算正常年景,牲畜也会大量死亡,碰上坏年景,一次雪灾就可以让庞大的游牧集团解体。

如果要南下抢劫,也要先穿越大沙漠,绝对消耗力量;抢劫以后,还要再次穿越大沙漠,能剩下多少东西带回去尚未可知。

所以,漠南的游牧集团退往漠北,即使中原军队没有深入大漠追杀,也基本都是迅速完蛋,我还不记得有例外。

所以,我对漠北之战的必要性一直有怀疑。汉军采取积极防御的态势,可以用小得多的代价取得同样的结果。

家园 应该也没有那么惨吧

匈奴欺负不了汉朝,也可以到偏西域一带不特别寒冷的地方吧。我觉得游牧民族本身人口就少,占不了多大地方,漠北那么大,找一块地理还成的地方熬几年问题不是很大。找个有点苦哈哈的地方也不错。要是找了个太春暖花开的地方,说不定还不打算回来了呢。

家园 谢水兄宝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家园 西域的问题是绿洲太少

适合生存的地方小,而且基本都有土著占据,匈奴百万人口一下过去挤不下。如果把当地人赶跑或者杀光住下来,原来的大部族就被分割成散居在各个绿洲的很多小群落,也就是解体了。再往西,就是河中平原,那是不错的地方,不过当地的部族也不弱,不是新败的匈奴能轻易放倒的。

游牧民族有优势,也有劣势,劣势就是人口少生产力低组织脆弱,一两次军事失败或者大灾就可以搞垮一个外表强大的草原帝国。

家园 河中平原具体是指哪里
家园 锡尔河和阿姆河之间

中心聚居点大概是现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河中府)。

家园 第一次深入草原作战,损失这么大,一般人可能就打退堂鼓了

汉武帝能够坚持下去,至少说明这个时候他的想法是很明确的。

在这之前不知道双方冲突规模怎样,胜负如何?总得要有些东西能让汉武帝有些信心吧。

家园 为保战略要地,能够坚决弃子,的确是领袖风范

看到 “春天,放弃苍海郡。”我还觉得奇怪呢,前面一篇刚刚讲到别人投靠而设置的苍海郡的重要地理位置,怎么就放弃了呢。往下看,就明白了。毕竟还是资源有限,为攻其要害,只能丢弃小卒了。

从这里看,汉、匈冲突的规模不小,大家有来有往,互有所得。一方坚持不下去,基本上就会是完败。

家园 就是说,推恩令以后,很多爵位就是非王爵位了

而这些非王爵位容易被找借口撸掉?

嘿嘿,以前玩游戏有推恩令的道具,可以把官位加几级。现在明白了,原来升官不见得就是好事。没有王位,官爵再高也是虚的。

家园 西汉时期还没有公这个爵位

王以下直接就是列侯,推恩令是让诸侯王自己封爵给子孙,但爵位对应的土地政府不出,分封后这些列侯必须遵守中央的法律,所以以酌金律这些法令剥夺爵位后那些封地就落入中央口袋,这样诸侯王的土地自然是越来越小。这种除封的针对范围很大,不仅仅是这些新生侯爵,开国功臣子孙的世袭爵位很多也是在武帝时期被以各种琐细法令彻底剥夺,看史记不少开国功臣列传的结尾大多是子孙国除结局。推恩令的高明之处就是激起诸侯王内部家庭财产分配的矛盾,不懂计划生育的诸侯王明知道这样做会削弱自己也得吞下。

家园 请问,赏赐的黄金是铜还是真金?

二十多万斤如果全是真金的话,数目太巨大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