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三体》读后感 -- 西瓜大丸子汤

共:💬53 🌺9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万分感谢。那你讲的是整个三本书的故事大概吧。

整个故事构架不错,很有写头。可能这套书胜在想象和信念以及计谋是设置。

具体的我们就不谈了,因为大家不想“无聊”。呵呵。

谢谢。

家园 小说么,总有自己的设定。这个设定不是人人都接受的。所以,

有“读者群”这个说法。看小说也是看自己。看的对味,适合自己的某一方面产生了共鸣。当然,不对味更正常。我以前不爱看鲁迅的小说——因为看了觉得没劲,现在不愿意看鲁迅的小说——因为看了太不是滋味。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恢弘出色的(有时候显得比较抽象)想象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对现实的映射(有作者的不满,也有作者的希冀)。但是,我个人觉得他的文章好过不少国内的科幻作家是因为他的科幻小说,最终落脚点是在“小说”上,实际上,是某种意义上的“现实小说”。其他的作家,有的把科幻小说当做儿童文学来写,有的过于沉浸于自己所想像的科幻背景的设置上。大刘的文章,虽然也有奇妙的科幻背景设计,但是这个背景设计完全是服务于这篇文章的现实文学意义的。

比如《波斯湾飞马》,这篇文章就有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问题——美国舰队防空武器可不是仅仅靠导弹的,每艘军舰上都有枪械可以使用——但是,大刘的落脚点实际是在现实西方人那种以各种借口(文章中的“伦理”),通过粮食问题来达到控制第三世界的目的。文章中那位第三世界博士改造人类基因导致的最可怕后果不是违背伦理,而是第三世界的粮食匮乏问题配解决而使得西方人失去一个重要的控制手段。可以想象,今天要是真有某位第三世界的科学家实现这个幻想,他一定会被西方迅速的污蔑成一个有着种种恶习、不良企图的撒旦式的人物。

再比如《乡村教师》。这个文章的背景设定其实更有问题——银河系战争的胜利者为了保护战败的邪恶的智慧生命居然采取消灭无辜生命的方式建立隔离带,从而使得地球差点被毁灭。可是,这篇文章实际感动大刘的读者群的地方在于对一个普通的即将逝去的乡村教师的描画。这位教师对于自己所作的一切的意义的认识,别说是拯救人类,就是连眼前的孩子出人头地也几乎没去想。他就是在做一个教师所应该做,也仅仅所能做的一切。这个教师所做的结果居然能拯救人类的命运,恐怕不能说是大刘想表达一个狗血的情节设计。而是他想表达他所认为的人类的最珍贵的价值是什么。我觉得外星人也不会因为我们能造出劳斯莱斯幻影而高看我们一等!

这才是,我们这些大刘的读者们所欣赏的。

家园 看完《三体》后,再看宇宙、人生有种释然、淡定的感觉。

看完黑暗森林时觉得压抑,当看完死神永生后,就真正地释然、淡定了。

家园 个人感觉第一部最好

第二部还行吧,第三部到最后就有科幻变成玄幻了。

我想我不大认同他的一个假设是:宇宙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要消灭其他有可能发展起来的文明。对于一个星球来说,这个假设确实是成立的,但对于一个科技成熟的都能够在宇宙中狩猎的文明来说,实在不像是一个可能的假说。第二,文中那个智子已经是有了无限的能量,是否可以认为科技继续发展,其他更宏观的东西也能同样的向宇宙借能量呢。

第三部里面,全人类竟然会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一个从‘古代’苏醒过来的女人,却未对其做全面的评估,这样是一件非常不合理的事情。看起来是由于大乱之下,全人类都脸谱化和同一话了,感觉非常不可思议。

家园 真好;大刘的构思前无古人;震撼的愉悦始终有。
家园 三体妙,你的读后感也妙

兄弟古文应该是有点修为的,引用措辞都生动形象,却又不显得做作。小弟自叹不如,请问是如何做到的?

家园 其实我不完全反对你的看法

大刘的逻辑有些牵强,比如说黑暗森林理论,但是能够迎合现代人内心深处的危机感和想象力,那我觉得就非常不错了。好比说异形这部电影也很无厘头,但是迎合了观众的口味,那么就很成功了。三体三部曲基本上都有点牵强,人物性格也比较单薄,但是大刘用他的想象力和尺度弥补了这个不足。三体为什么成功?它就好像浮躁的社会中一口深沉的泉水一样,让人放心,让人定心,让人思考,科幻小说其实都是社会小说,描写人的,所以三体在这方面做得很成功。

家园 “比现实更真实,比神话更空灵”

这是王晋康的评价,乍看之下,极为矛盾。但仔细想来,实在是太贴切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