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年轻一代中国人的迷茫:也说中国政治话语的代际深沟和改革 -- 酥油茶

共:💬142 🌺885 🌵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不反对真相,反对的是对真相的观察角度

我反对的不是事实

而是反对拿现在的价值观来谈论过去的事实

我就只想问列举“不到5%的人上大学”“出来了还要被分配到边疆和贫困地区去”“为争套房子打破头”这些事实,是要说明什么观点(或者说佐证哪些论点)?澄清这些观点还原本来面目对于现下“不明真相”的年轻人,又有何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这种意义指向什么样的未来?

家园 你先要弄清楚一个事实

不是5%的能上大学的精英都到边疆和贫困地区去了,而是那些从边疆和贫困地区考上大学的人最后大多回到了家乡。

举个现实的例子,我认识一个人,曾经是中国最好的林业大学的高材生,毕业后回到了我们这里一个不大的林场。而我们这里,过去、现在和相当长的将来,国家甚至民族给我们的任务就是生产粮食,多多的生产粮食。对于这个人来说,回到家乡,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都是一场悲剧。他的同学,留在省会以上城市的,副厅、正厅都有了;在林区的,也都干得不错,最少个人的经济效益和实现的社会效益都不错。而他现在过着一天两顿酒的生活,曾经学过的东西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一个人因为自己出生在一个地方,最后不得不永远在这个地方生活、工作,这个肯定不是正常的事情。

哪来哪去的分配制度,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就是事实。

家园 哪个省的?还是各地都有的电大?扩招后好学校也变质了
家园 另一方面。

  前三十年因为工业基础太薄弱,不得不节衣缩食地尽快发展工业。

  80年左右已经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可以在改善老百姓生活上多付出一些了。

家园 现在的学生连装系统都不会啊?

现在的学生连装系统都不会啊?

家园 知道就好,不要说出来,我可不想被熟人知道。
家园 你无法想象学生的。

河里大部分人上的学校都比较好,可能无法想象比较差劲的学校是什么样子。别说做系统了,他们的电脑就是用来QQ,游戏(还是小游戏,大点的都没有,最大的可能就是魔兽争霸了),看电影。其他的,没了。

还有些东西,比如我们学校的学生会主席,要能摆平各方势力,也就是说,在学生打群架的时候,他能出现制止(我们这里打群架都是稀松平常的)。

可以看我之前写的一个帖子,关于学校里的一些事情。有空还会继续更新。

http://www.here4news.com/article/3471129

家园 90后的分析。。。

感觉似对又似不对

ps那个被人肉并遭奚落的共产主义90后是谁啊,没听过这事啊以前

家园 很反感×0后这样的说法

先声明不是针对你的内容。

只是每次看到几0后怎样的内容都觉得太果断了,每个年代里,整整十年,有多少人要被划到那里面去了?

媒体报道一些九几年人的脑残事件或其他事情,整个九十年代的人就要跟着一起遭殃?!

反正每次看到说90后怎样了,再和我自己的情况比比都觉得没一样沾边的。

家园 不知道你从哪看出我在“诋毁自己的那个时代”

  我的帖子是针对这个段子:

一个流传甚广的段子上说,我们小学的时候,大学不要钱,我们大学的时候,小学不要钱。我们上学的时候,工作包分配,我们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做。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到我们能挣钱,房子已经买不起了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问题,事情不那么简单。

  要想能上大学的人多,全靠国家出钱是不可能的,没有大学自费的政策,现在的入学人数不可能这么多。再说,国家的补贴应该惠及大多数人,任何时候能上大学的人数都要少于中小学,大学免费中小学交费是本末倒置。

  上大学的人数少才有可能包分配,而且还有相当多的大学生不愿包分配,因为包分配就得指哪去哪。在那时,你不经过国家分配是找不到工作的。

  房子分配的时候呢?一是普遍性的房子少,那时能分上建面七八十平方的房子是极其难得的事。二是贫富不均,能要到钱盖房子的单位有房住的人就多些,要不到钱的单位根本没房子分配。就是在有房分配的单位内,有的经常换新房,有的根本分不到房子,我们单位还有过两家人合住一间房的,是一间不是一套。而那时的工资中不包含住房的费用,也就是预先扣除了,事实上就是拿大家的钱盖房子给部分人住。

  单说这几件事,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

家园 分析的挺浅的,而且重点还是放在“精英”的角度了

社会的发展,是由“平民”转为“精英”的动力推着往前走的

“而还保持纯洁共产主义信仰的小朋友则在公众面前被人肉,羞辱,耻笑”

可怜的小家伙,来西西河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