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律师,人民日报,高跟鞋,超模 -- 淮夷

共:💬107 🌺1112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据本人管锥《管锥篇》所见

《管锥篇》一方面作为一个巨著价值是很大的,但是作者所述未必尽是自己的创见,也未必没有商榷之处。

我说这些则完全是自己管锥《管锥篇》的管锥之见,因为我曾经琢磨过陶渊明《闲情赋》,而钱老也曾在《管锥篇》里管锥过此赋,究其实质,钱老就此赋基本是用更生动的语言重复某些古人的观点,而本人并不以为然,并且,作为读书太多太多的钱老,也未必篇篇真能做到“细玩之”。

说这些并不在于要贬低钱老,这位老先生在许多方面都值得尊敬。但是,一方面,有人对《管锥篇》太过贬低,另一方面,也有些人也把《管锥篇》看得太高了。

钱老读书多,学问多,又有文采,所以读他的著作很容易被震慑住。然而,愚以为,读人文学科的著作被作者震慑住是最要不得的,最好是在准确理解作者的基础上有自己的理解和见解。特别是读这种笔记、札记、读后感之类的人文著作,要点在于受其观点的“启迪”,不在于被其观点所“灌输”。

借回复桃源兄此贴表达一下自己的愚见,望兄台勿怪。

家园 您口味很重,居然还有打人的冲动,我连打人的冲动都没了。
家园 【商榷】“五个坚持”是用来修饰“方针”的吗?

我的理解:“五个坚持”是用来做“六中全会”的条件状语。

“六中全会”在“五个坚持”的原则下,提出了“方针”。这个“方针”明确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指南。

这也是官样文章的思路,不管做什么,先有个依据,有个原则。

家园 要 坚决 要 深入 大力 高潮
家园 九霄兄所言极是。

钱先生自己也最反对权威崇拜,人云亦云,“但开风气不为师”堪为写照。

比如钱先生《谈艺录补订》中曾有长文解析李商隐《锦瑟》,力证“诗序说”,可称缜密圆融。我还是觉得多处阐释有商榷余地,私下存疑。

至于他的学术价值和地位,日久自有公论,后生晚学大可不必为此徒费口舌。有功夫还不如多看看中外典籍,切磋琢磨、比照印证。

家园 周泽雄说起来

也是位眼高于顶的主,由《齐人物论》可见一斑。难得他诚心诚意唱一回赞歌,批判的看吧。

家园 这里有个交流的误区

人民日报发行量大,任务也重:传达的是中共最高权力的思想和意图。如果说这么一个媒体都是不实际传达信息的话,这个媒体,也就是人民日报的存在本身就是个悲哀。

如果媒体想传达某个思想,但是实际上没有成功地传达,这就是办媒体人本事素质的悲哀。

如果说媒体的意思就是要曲里拐弯地传达,而非直接了当清晰明白地告诉普通的人民,那有是中国政治的悲哀了。

家园 挺好的一个书评

找到了这本书也可以下载

那个公式我也能懂,哈哈

希望以后有个年薪百万工作

家园 类似语义,可以用不同的语法结构

相同或相近的语义,可以采用相近的语法结构:

1: 大会提出了坚持马列主义的文化发展方针。

此处“坚持马列主义”作为方针的定语。

2: 大会坚持马列主义地提出了文化发展方针。

此处“坚持马列主义”作为一个短语在句子中作状语。但这样的句子组织有点难受了。

3: 大会坚持马列主义,提出了文化发展方针。

此处“坚持马列主义”构成一个分句。

4: 坚持马列主义,大会提出了文化发展方针。

此处“坚持马列主义”也构成一个分句,但是位于主语之前。

我前面说五个坚持是解释说明“方针”,是我自己对原文语义的理解,未必确凿。刚才上网搜索了一下,看来这五个坚持,就是那个所谓的“方针”。

决定认为,要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必须遵循以下重要方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开放,科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积累的文化建设基本经验,分别阐述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根本性质、根本目的、根本要求和根本动力。

回到原文中的五个坚持,我觉得应该是作为五个小分句,而不是状语,也不是条件状语。状语一般是副词修饰动词或者形容词,通常不是修饰名词,修饰名词的一般是定语。

英语里有条件状语从句,但汉语里没有“从句”的概念,只有单句,复句,分句的概念。另外汉语里有没有“条件状语”的概念我也有点疑惑。

英语和汉语的另外一个的大区别是,英语里有许多分词,如现在分词,过去分词等等,这些动词的“活用”形式,在汉语里都没有直接对应。原文中的五个坚持,如果翻译成英语,应该可以使用“坚持”的现在分词。

家园 周泽雄此篇文章就是典型的词肥意瘦
家园 今天读完你这文章,觉得有趣,

便转给了阿壳,阿壳电我说,他很忙,没时间看,让我用两句话给他复述一下文章的主旨和内容。我想了想,发现挺难的,因为你这文章信息量挺大。后来我是这么给阿壳概括的,这篇文章言及信号理论和囚徒困境,结论:理论对大部分现实问题其实无解。

后来我自己继续想了想问题出在哪里。

包装--信号理论,这和现实的选择决策过程其实并不真正吻合。以律师为例,评判律师优劣的最直接方式不是衣装,而是交谈。你把问题提出,律师所给你的答复,完全可以立即区别高下。优秀的律师,即使没有问题所涉及法律部门的基本知识,都能立即找到分析的基本二元,然后予以剖析。

还有高跟鞋问题,其实并不是穿高跟鞋就必然美,而是因为客观上,一定范围的高度,被大众认可为“美或更美”,所以才有了穿高跟鞋来获得这种美的努力。换言之,穿高跟鞋和因之产生的美其实存在边界。超过一定高度,高跟鞋并不产生“美”的修饰效果,

“当所有人都穿高跟鞋,身高优势将被抵消,相对身高是一样的,谁也无法额外吸引异性。”

----这句话本身在现实中其实是根本不成立的,由文中所引事例其实很难推出“不受约束的竞争,并不必然造福所有人。”因为在这个推理过程中,第一,没有考察竞争的前提;第二,没有考察客观所设定的边界。

模特的例子也是一样的。如果没有政策管制,模特就真得会无限制瘦下去么?不会的,因为只是一定范围的瘦,才会被大众以为为美,超过这个范围,受众会自发予以负面评价,从而对竞争本身进行矫正。

从“不受约束的竞争并不必然造福所有人”,自然很容易得出“必须通过政策管制来约束竞争”这样的结论,但是有几个问题却必须先予以考虑:

第一,从来就不存在“不受约束”的竞争,因为竞争者所拥有的条件、资料以及所处的客观环境本身就是一种约束;命题人所说的“不受约束”实际指的是“不受政府或公权力约束”。

第二,从来就不存在“造福所有人”的竞争。说“不受约束的竞争并不必然造福所有人”,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我这样说倒不是说我就赞成自由市场经济什么的,只是因为您的文章而发散了一下,接着聊聊天而已:)

而至于说人民日报,这就不是什么信号理论的问题了:)

家园 关于律师和模特

以律师为例,评判律师优劣的最直接方式不是衣装,而是交谈。你把问题提出,律师所给你的答复,完全可以立即区别高下。

这个这个,和律师说话是要收钱的啊。所以在还没说话之前就得先判断找哪个律师合适。这时候除了求助于无所不能的狗狗大仙外,还真就只能从包装上看了。

至于模特

模特的例子也是一样的。如果没有政策管制,模特就真得会无限制瘦下去么?不会的,因为只是一定范围的瘦,才会被大众以为为美,超过这个范围,受众会自发予以负面评价,从而对竞争本身进行矫正。

确实,模特不会无限制的瘦下去。但问题在于这“一定范围的瘦”已经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影响到了模特的健康,更不用说由此产生的模范效应造成某些少女过度追求瘦从而导致严重后果,如厌食症。等

受众会自发予以负面评价,从而对竞争本身进行矫正。

可能已经太迟了。从这个角度说,在事情恶化前采用公权力进行约束还是有其必要性的。

家园 讨论这些例子应当适当引入控制论

自由竞争也罢,自由经济也罢,其实都是典型的反馈。控制论很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就是收敛,基本上任何一个实际控制问题都有个收敛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反馈带来的不是收敛的解,而是趋于发散,也就是所谓的矫枉过正,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反馈的延迟性,等到反馈产生的时候,实际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

工程中对于此类问题一个很常用的思路就是引入一定程度的前馈,也就是政策约束,当历史数据反映某个发展趋势正在出现时,不论当前情况如何,而是根据经验,直接给予一定的前馈。前馈因为是人为设定的,虽然前馈不能保证收敛,但是前馈设计一定可以做到不发散,也就是说最坏的崩溃情况不会出现。

家园 配合一段

小弟中学时对政治课极迷惑。这个东西每学期都有,言辞模糊,内容缺少逻辑。没有逻辑,我就无法掌握,无法掌握,我就无法拿高分,无法拿高分,美女们就不会崇拜我,美女们不崇拜我,我还活着做什么?

一年有一年,终于有一点我想清了政治课的本质。曾经写过一篇杂文,找不到了,大致意思是:

郭靖曾经背诵过梵语的《九阴真经》。如果我们同样构造一本政治课本:“稀里糊涂霹雳普鲁叽里咕噜。。。”,政治课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下去。课本的内容是不重要的。

但为了考试,师生之间要训练正确的问答,如,

老师:淮夷同学,叽哩叽哩?

淮夷:老师,咕噜咕噜。

老师:很好。但是结合今年的政治形势,对于“叽哩叽哩”的提问,光回答“咕噜咕噜”是不行的,同学们,还要说什么啊?

全体同学:噼哩哩,叭啦啦!

说什么是不重要的。关键在于,每周浪费你4节课的时间这个行为是一个反复发送的信号,它定期提醒你:你必须尊重专政的存在。长期训练之后,我们看到,效果是极好的。

关键词(Tags): #信号
家园 这汉语很难懂吗?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开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的)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针,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明确了基本思路、指明了发展方向,为全党全国人民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供了行动指南。”

这汉语很难懂吗? 虽然有点点不规范,不至于“没弄懂此段社论主旨何在。”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