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新画作:空警1号 -- 蓝蚊子

共:💬19 🌺7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图4加了盘子,AⅢ-73活塞发动机功率不够,换成蜗浆6了

70年代,中国的图4上的AⅢ-73TK寿命到期,也都换成蜗浆6

海军的别6也有类似改进,ASH-72活塞发动机改成蜗浆5了

印象中,也只有土鳖这样改的

家园 盘子是外罩,肯定是不转的

但是我在某张照片上见到过盘子上的蓝带既不是垂直也不是平行于机身轴线的状态,不知神马原因

家园 再发一张:运8空中投放无侦-5 发表在9月份的航空知识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鉴于任务性质的特殊,无人驾驶侦察机一般很少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但说起新中国航空工业60年的成就,无侦5却不能略过。无侦5的研制渊源,可追溯到上世纪中期美国瑞安公司研制的著名无人机BQM-147H“火蜂”。可以说,没有美国当年对中国领空的频频侦察,就没有“火蜂”的屡屡坠落,中国无人机研制也就无从获得技术“外援”。通过对“火蜂”残骸的详细研究,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集中力量,完成了“火蜂”的恢复任务,并1970年9月18日在吉林进行了首次投放试飞。正是以此为契机,北航正式开始试制国产无人机,代号“长虹”。1978年5月11日,“长虹”试飞成功,飞行高度18000米,航程2280千米,航速800千米/小时,机载照相侦察设备拍摄效果良好,目标区成像非常清晰,具备了定型条件。1980年12月25日,定型委员会批准“长虹”无人机设计定型,正式命名为“无人驾驶侦察5型飞机”,简称无侦5。次年首批无侦5交付部队。值得一提的是,无侦5还是我国唯一执行过出境参战任务无人机,更为该机的服役历程增添了传奇色彩。

家园 有些是给杂志画的,只要刊发了,我就会发到网上

有些是给模型厂画的封绘,有版权问题,所以要冷藏很久才能发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