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说两句中国人自己的东西吧 -- 黄河故人

共:💬364 🌺5458 🌵2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25
上页 下页 末页
家园 那么90年代那么多卫星发射失败其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那么90年代那么多卫星发射失败其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几次失败问题各种各样,不是内部人士,分析不出相同点。

家园 质量控制出问题了

从根本上说是人心不稳。

家园 我亲历过这个过程,可以说下这里面的情况

我99年前后正好在绵阳做毕业论文,当时工程院已经整体搬家到绵阳科学城了的。。但队伍很不稳,我那个组,白头发的已经不多见了,担纲的已经是一批年轻人了,我在的那个小组里,带我那个人就正准备去日本的,另一个年轻骨干有个故事的,他因为找不到老婆也想走,结果室里一把手动用他自己所有人力资源给他解决了这个问题才留下来了。。想留下那里工作当时不难,我当时就有机会留在那里工作的,当时本科生都不少的。还有一个现象,就是这些骨干和职工的毕业学校都不是很好那种。。当时只有一个清华来的女博士吧来做论文,但不久就出国深造了,当时我做硕士论文时那个室(后来升级为所),自己是没听说周围谁是清华北大这种学校的。。那里来参与课题的学生川大最多,他们自己的队伍人员进出也很频繁,好多是把那里当跳板这种的。。待遇上和外面比比较差。。当时只要是硕士毕业,一般都比较容易进去,他自己培养的毕业生只要想留都要这种。。博士当时还不多。。

发生质变的时间就是大使馆被炸后,几个主要头头都跑来了,然后就变了,待遇机会也越来越好,门槛也越来越高,我2000年后毕业离开绵阳,后来有过一次合作也曾经想回去读博,但后来去了上海,现在绵阳那边,博士生都难进去了。原来那个室里几个骨干都已经成了国家级别这方面的专家权威和各路诸侯级别了。

我后来到上海的这个单位是中科院系统科研单位,也类似有这个过程,我刚去时候,白头发的老职工还很多,但年轻人相对比较少,我导师带的学生,大部分出国和下海去了,2003年时候还是这种情况,想进入这种单位比较容易的,当时考博的淘汰率也很低,那怕差几分,也有机会录取。。普遍比较缺人,也是年轻人人员流动比较大,研究生毕业基本想留都能留下来,我那批室里毕业生里只有一两个没留,大多都留了。。后来就变了,现在的情况,很难留了,除非非常优秀这种,欢迎你出去,进来越来越高的门槛,连国外深造回来的都不是那么容易能进来了。。我这里毕业生的出路目前还是蛮不错的,基本是进高校研究所和去企业。也有一部分出国深造的,只不过这部分的人数比例这些年一直是下降趋势吧。。我刚来时候,出国深造的人很多,现在想出去的比较少了。

现在的科研发展姿势可以说是进入了黄金发展期,国家对科研的重视与投入,自身历史积淀与变革的积淀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机会机遇也越来越多。现在能进来这批年轻人底子都很不错,而且来自一流大学的开始居多了,相信不远的将来,等这批年轻人担纲时候,我们国家整体科研水平就该实现超越了。。

再多说一下衔接的事情,衔接实际上是两部分,一个是人的衔接,一个是科研平台的衔接。。当时是人的衔接不是很顺畅,但平台没断气的话,里面就一定有人的,好多环节是什么情况呐? 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这是第一句,第二句是,廖化干久了也能当大将了。。。这就成了一个特殊的现象,当年在这些骨干平台上延续下来的工程项目里,现在的很多骨干一开始的资历底子很一般是常态。。。我当时在绵阳时那个室的一把手,开始就是个很一般学校的本科生还是硕士生,记得是都当所长了才读的在职博士,上海交大的好像是。。他们那帮普遍这种。但因为有这个历史机遇,人家也承担下来了,现在那帮人都已经成为行业里面的翘楚人物了。。。

要是当年平台也没了的话,那就真的凉菜了。。。注意看的话,基本上那种有好多年研究历史的平台型科研团体,只要挺过了那段最艰苦时光的,之后都会有机会再起来的,内因就是这种团体有积淀有内聚力也有文化,只要留有种子,有机会还会发芽成长起来的。

现在和以后估计就没这种窗口和机遇了,他们那帮人担纲时,年龄也就是三十来岁,赶鸭子上架也得撑上去,现在了,基本每个位置都不会有一代人的空缺了,很年轻就上到核心位置的机遇就没那么多了,从一般大学毕业想有这种机会也就很稀缺了。。。

通宝推:老老狐狸,胡一刀,唐家山,年青是福,迷途笨狼,崇山彩云,南宫长万,桥上,
家园 平台的搭建很重要

只要有了好的平台,假以时日,一定能结出成果。

家园 非常重要,尤其是战略性质的平台

非常重要,尤其是战略性质的平台。

以我比较熟悉的激光这个方向为例,当年激光刚出现,国内百废待兴的情况下,毛就说要专门组织一帮人搞“死光”,就是没成绩也不要紧。。王大珩院士组建的长光所里就先带出来一帮搞激光器的,王之江他们捣鼓出国内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只比老美晚一年。。之后就很快把激光当成一个重点搞,抽调邓锡铭他们组建了上光所。。搞两个方向高功率和大能量。。正因为很早就在跟踪基础上组建了自己的研究队伍,从材料到加工镀膜到设计从一开始虽然弱项很多,就不缺重要技术环节。。后来的八。六。三把激光和机器人当成两个重点平台建设,就发展成现在的神光系列科研平台。。以这个平台为技术牵引,在长期跟踪学习老美利弗莫尔类似装置的过程中,虽长期落后,但基本技术的追踪与学习消化的过程一直就没断过。。多年马拉松下来,只剩下美欧中三家遥遥领先了,而现在又进入了发力的阶段。。以前大口径KDP晶体老美还禁运,现在国内KDP晶体需要多大能长多大,晶体LBO超过一定尺寸对外国是禁卖的。卡脖颈的环节不是没有,但不多了,而且一直有队伍在攻关。。其他的象液晶光阀技术,自适应光学技术啥的,以前都感觉很高大上的好东西。。现在也早都用在装置中了,而且是国内的技术实现的。。国人里面从来就不缺聪明人,缺的是积累和沉淀。。象神光这种平台就容易实现积累效应,也会带动很多相关技术的研究发展。。从当年立项到今天,这个平台的发展过程中,催生了一大批相关技术领域方向的成熟,直接和间接衍生培养了大批的光学队伍。

当年奠基的元老这几年纷纷去世,我这的林院士去年去世,我导师也是风中残烛,已进了特护病房,估计熬不过今年了。。我导师后来是现实和过去经常分不清了,把照顾他的保姆当成同事,时不时就把病房当成实验室。。师母说这些也挺难过的。。那个去年去世的林院士住院后也是这种,除了工作上的事情都不感兴趣。。再早走的那个邓院士也是这种,快死了还在写未来神光发展规划的东西。。。唉,那代科研人呀,真的我很佩服,但自己也确实不想过他们那种人生。那个林院士,身体好的时候,周末周日跑过来加班是常态。。我导师他真是除了科研没任何爱好的,到实验室状态和他退休后完全两个样子。。。说是奉献也对,说是爱好也没错,这世界上大多人的追求都还是有他的意义的,他们那代科研奠基人也算是求仁得仁的一代人了。

我这代人估计会看到这个领域内跑到最前面那一天的,自己很坚信这点。

本来就说两句的,写着写着就偏题了。

通宝推:红霄帐底,逐水而行,审度,金台夕照,老老狐狸,唐家山,方恨少,ccceee,柴门夜归,jhjdylj,猪啊猪,江南愿,陈王奋起,pendagun,桥上,
家园 看过一个记录片《撼天记》,那里面提到了原因

看过一个记录片《撼天记》,那里面提到了原因,主要原因是元器件供应方出了问题,原来体制下的供应方基本是长期固定的。。但90年代后,开始要面向市场来选择,当时质量管控还没跟上来,导致用到的零件出现质量问题而连续受挫。。。

后来加强这方面把关,再有供货方也在多年选择后相对固定下来了。。就没那么多事情了。

总的观点是转轨过程中发生的事情

家园 将来人人都应该象这些院士一样爱好工作,只有这样人类才会迎

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现在我们只是在泥潭里挣扎。

家园 没查到这个胡司令啊

根据维基上的记载,21基地1979年时的司令是张志善,这个是21基地组建时的元老,不能算是空降吧。当时的政委确实姓胡,叫胡若嘏,也是部队出身,长期在国防尖端技术战线工作,曾任国防科委二局局长,77年从24基地政委转调21基地政委。他和张志善都是77年以后分别任政委和司令,可能确实是粉碎四人帮以后的组织措施。

家园 根据维基百科,历任基地司令没有姓胡的

79年只有基地的政委姓胡叫胡若嘏,胡长期在国防科委工作,一直参与尖端武器的科研领导工作,可以算是空降吧。当年周总理还曾经亲自派他去221厂处理赵启民赵登程等人制造冤假错案的问题。组织参观核试验,也根本不是张司令胡政委能决定的,这是军方高层定的,由李达副参谋长亲自带队。就是当年根据天气预报确定起爆零时在9月13日,有些人对这个敏感日子有点嘀咕,据说也是军队的高级将领一锤定音,就是要把林贼自爆之日,作为核弹起爆之时。

家园 很有可能是这样

可能是把家长开玩笑起的外号当成人家的实际职务了,那个年代很多姓胡的都得了个胡司令的绰号。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25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