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小猫的原创——旧日本陆军工兵器材:探雷器等 -- 妖猫drake

共:💬35 🌺33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多谢指出,已修改
家园 竖药抛射1倍的差距,横药威力差别太大了

竖药抛射1倍的差距,横药威力差别太大了

石雷中间用TNT填充抛射最好

家园 电击发、机关等均可……

电击发、机关等均可……

可以用枪赶着踩机关

杀伤范围极大

交叉打击,几千平米

直接打中而不是落地砸到的最惨

家园 【原创】小猫的原创——旧日本陆军工兵器材:探雷器等(二)

2. 鸡肋的地雷探知棒

由于在侵略中国的“一.二八”第一次上海事变和热河战役中被中国守军布设的寥寥数颗地雷炸的人仰马翻,连横行无忌的战车也遭地雷击伤击毁,日本陆军为了防止在未来更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吃中国地雷的亏,便命令陆军科学研究所研制更有效的高技术探雷装置。

日本陆军寻求侦测高技术探雷设备,其实就是电磁金属探测器,电磁金属探测器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使用有交流电通过的线圈产生迅速变化的磁场,这个磁场能在金属物体内部能感生涡电流。涡电流又会产生新的磁场,倒过来影响原来的磁场,金属产生的电磁场变化被真空电子管捕捉后再经过放大,操作人员的耳机便会出现特殊的噪声。

金属探测器-扫雷器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但是想要制作出能够由单兵携带的便携式扫雷器对日本当时的电学和电子技术水平来说确实有点困难。

所以陆军研究所最初拿出来的九八式地雷探知机质量奇差,可靠性很低,对使用环境要求颇高,绝对是磕碰不得吹弹得破的宝贝,而且个头还不小。虽然测试时号称单人可背负,但是参与测试的官兵认为这东西马驮着都嫌太重,“皇军”士兵那小体格还真承受不了。陆军高层也不好糊弄,当场就把设计师们一脚踢回实验室继续改进去了。

陆军科学院研究所也没了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给地雷探知机减负,这一减就花了足足两年。可战场不等人,此时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已经爆发,日本士兵无奈的发现面前的中国战士越来越悍不畏死,打仗也越来越狡猾。

得到德国顾问真传的中国士兵,学习德军在一战末期大量将木柄手榴弹弹体拆卸,利用其拉发引信作为简易地雷的经验,用巩造手榴弹的弹体制成拉发、绊发地雷甚至是威力巨大的集束地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用木柄手榴弹弹体制作的“非常6+1”集束手雷威力巨大

这种手榴弹体改造的急造地雷使用方便,日军经常在占领中国守军工事后踩上留下的地雷,呵呵,你小鬼子机枪大炮坦克飞机送我们那么多炮弹炸弹,咱也得还点小礼物,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士兵还利用集束手榴弹制成反战车地雷,专炸日军的行军大队和运输车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国军的电发火龟壳式地雷,有大小两种,大的直径37cm,高24cm,重约50kg。小型的直径28cm,高24cm,重约30kg。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山西战场发现的急造地雷,直径25cm,重约20kg,装药较少。

被炸得鸡飞狗跳人仰马翻的前线日军赶紧向大本营求救,哪怕是带着九八式地雷探知机这种大累赘也比瞎眼挨炸强啊。但是大本营却没法给中国战场提供足够的地雷探知机,一方面中国太大,你日本兵四处耀武扬威,自己跑进抗日人民的汪洋大海去,全中国当时有多少找收拾的日军中队小队呢?另一方面,日本当时的电子制作技术和生产能力远不像60年代之后那么惊人,那年头真空电子管比同样重量的黄金还要贵,绝对的稀缺物资。

怎么办?日本陆军只能发扬己自己的山寨传统,要求前线士兵广泛制作和学习使用“地雷探知棒”。地雷探知棒听着玄乎,其实就是一根长木柄前部装上金属探针,使用时士兵躬身将地雷探棒以斜45度插入地面,通过接触找寻地雷。这种探雷方式较为简单,士兵一学就会,但是效率低,精度差,即便大批士兵排成密集队形扫过雷场,也不能保证找到所有地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训练使用地雷探知棒的日本工兵,右侧士兵手中的那根就是地雷探知棒

顺便要感叹一下鬼子的死脑筋,你看美英部队也有“地雷探知棒”,人家把步枪装上刺刀,斜45度插在地里,这不就是最好的地雷探知棒?为了对付德国人在欧洲田间地头布下的地雷海洋,美英士兵没少用步枪刺刀在地上瞎戳。

但是作为一种简易探雷装备,地雷探知棒看着简单,用起来可不容易。理想状态下,只要插点足够密集,地雷探棒完整的覆盖扫过的区域,但实战中人总有失手,尤其是使用不够熟练,心里却对地雷怕的够呛的普通鬼子兵,手一抖就可能会漏过去几发,这些漏网之雷总能给日军以巨大的伤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中国军队用金属圆柱形容器改造的地雷

还有一点,中国陆军,尤其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队,从来没准备跟日本人玩堂堂正正的PK,所以埋雷的路数不是正规的陆军地雷阵,也就是鬼子所说的地雷原。

相反,咱的雷是东一颗西一颗,你在地下戳戳一两个钟头不见得能找到几颗雷,但是鬼子要是敢大步前进,往咱的村子里闯,地雷还会找上他们。结果,鬼子不扫雷,会被地雷炸,慢吞吞扫雷,一米米跳圈,等进了村就见不到想要的粮食财务还有村民了。不过正是因为土里土气的共党八路,日军始终没有敢淘汰地雷探知棒。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南京战场上日军工兵拆卸的国军反坦克地雷,与上一贴中日军展示的中国反战车地雷属于同一型号,应当是对日军九三式反战车地雷的仿制品

为啥呢,原来日军发现,利用电磁感应的地雷探知机对付国军的地雷十分有效,因为国军的地雷基本是正规兵工厂制造的行货,这些制式铁疙瘩威力巨大,但是在金属探测器面前也是无所遁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八路军也有好找的金属地雷,比如这种夹子雷,夹子部分就是勾引日本工兵的,你摸过来先夹你一下再炸飞你

而且国军的兵工生产也是要优先照顾手榴弹炮弹子弹,地雷产量有限,分到基层部队手里是有数的几发,再加上开战之初在南京等地几乎丧失了战前的地雷储备。所以国军的地雷拥有极少数很出色的战绩,但使用不广泛,只要日军认真对待,造成的麻烦就相当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日军在南京缴获的国军库存地雷,型号繁多,这么多地雷要是都能埋下去,也够日军喝一壶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中条山会战也就是日军所谓中原战役的战场上,日本工兵刚起出一发国军的地雷,看这贼眉鼠眼的长相,看这表情他就欠炸

土的掉渣穷的光脚的共党八路没多少军火工业,大部分根据地的炸药都需要靠缴获,咱自己只能搞些黑火药,爆炸威力有限。但是通过发动群众开动脑筋,利用老乡家的坛坛罐罐,山边的石头树木研发各种土地雷,四散飞溅的陶片瓦片石块木刺照样要你狗日的挂花流血甚至丧命。

所以日军也承认在中国战场挖出的地雷多种多样,其中急造的地雷居多,只有个别是金属制的,大部分都是几乎没有金属部件、单单填入火药的陶器和石块。没有金属部件,电磁地雷探测机就难觅土地雷的踪迹。所以碰上土地雷日军还得用原始的地雷探知棒一米一米的瞎戳。

当然虽然抗战中期开始,日军在中国战场的主要地雷威胁由国军的制式金属地雷变为了共军的土造地雷,电磁感应地雷探知机好像没有了用武之地,但由于日军开始琢磨对英美苏开战,地雷探知机的命运总算是峰回路站了,关于地雷探知机之后的发展咱下回再说。

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旧日本陆军工兵器材:肉弹三勇士找死

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旧日本陆军工兵器材:探雷器等(三)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shafa
家园 【原创】小猫的原创——旧日本陆军工兵器材:肉弹三勇士找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肉弹三勇士铜像,据说基座中还有战场上取回来的尸体残骸,也算是个衣冠冢

顺便聊聊“爆弹/肉弹三勇士”,这三位倒霉孩子算是日本在侵华战争中树立的最初的庶民军神。老萨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他们很可能是死在自己人的马虎之下,小猫则拿他们做了劣质工兵器材害人的典型。那么这三位到底怎么死的呢?

当时,三人所属的第24混成旅团第24步兵联队封面攻击庙行镇,打到咱十九路阵地前面一下傻眼了,原来十九路军在阵地附近布置了复杂的铁丝网障碍,日方认为中国方面的德国顾问帮助国军改进的铁丝网的结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3月16日得庙行镇攻防战前线摄影,出自《满洲事变上海事变新满洲国写真大观》

更糟糕的是,日军工兵抵近铁丝网试图用大正年间研制的二号铁丝网钳剪短铁丝网的时候发现,大约是上海本地的铁丝质量太好,铁丝网钳子半天都无法切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使用九三式铁丝网钳子破坏屋顶式铁丝网的日军工兵

铁丝网钳没效果?独立第18工兵大队没辙了,只能改用危险的爆破破障法,但是此时十九路军的铁丝网已经不是简单的单层,而是纵深数米的屋顶式铁丝网,上哪找这么长的爆破筒呢?

此时日军都是训练有素的老兵,动手能力也真强,直接用附近的竹筒装填炸药再用竹叶等包裹连接起来,硬生生造出了长达4米的急造爆破筒。这么长的大家伙,至少要三个人一起抬走,而且运送的时候姿态还不能放低,只能挺直腰板当铁丝网后面中国守军机枪步枪火力的活靶。

但是实战中日军发现,中国部队也鬼精鬼精的,看着三个日本傻瓜抬着这么个大家伙奔过来,也不急着开枪欢迎,非要等到日本工兵要点燃尾部的导火索时候,才正面侧射一起开火。可想而知,在这种突如其来好整以暇的弹雨洗礼下,上去的几波工兵三人组,硬是没得到机会点燃爆破筒就跪了。

这下第18独立工兵大队上下都急眼了,小鬼子一急眼,脑子就塞住,立刻就蛮干。大队长官一声令下,让工兵们不要把爆破筒送到铁丝网前再点火,要上去之前就点燃爆破筒,但预先把导火索留长一些,给工兵们省半分钟左右的时间后撤。

这就是赤果果的坑爹啊,半分钟在中国士兵的机枪弹雨下玩往返跑?所以从大队长官们命令工兵们抱着点燃的爆破筒冲击开始,这些年轻的日本青年就只剩下死路一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左至右分别为北川丞、作江伊之助、江下武二,大好年华却跑到中国土地上侵略,做为军国主义的炮灰他们是悲惨的,但是作为中华民族的敌人,他们是来找死的,中国人理应成全他们。

根据日方记述,其实北川丞、作江伊之助、江下武二 三位爆弹勇士冲到半路就被中国守军的轻机枪点了名,中国守军也看出来现在不能等日军冲到面前再打了。但是,爆弹或者说肉弹三勇士之所以成名,首先是他们成功的炸开了缺口,其次还在于,作江小盆友在被手中的爆破筒炸成碎片前吼了一嗓子“天皇陛下万岁”算是证明自己还没挂掉,另两位干脆一声没吭,弄不好已经被打得说不出话来了。也就是说,即便切割导火索的队友没有犯错,这三位也没机会回来,散华是一定的。

当然这三个倒霉孩子散华的也算值了,为了鼓舞士气,欺骗民众,日本的宣传机器疯狂开动,又是撰文纪念,又是作曲传唱,当时的报知新闻社悬赏找人给三勇士写了一首《肉弹三勇士》,后来大阪每日、东京日日新闻社也悬赏找人写了另一首《爆弹三勇士之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左为《肉弹三勇士》的唱片,右为《爆弹三勇士之歌》的音乐会现场

当时军部的喉舌,但也算日本新闻界的大牛德富苏峰还亲自上阵写了一篇《肉弹三勇士》的酸文,结果同夏目漱石等人的美文一起入选了昭和12年的《新编中等国语读本新制版卷四》。

我们不知道这三位被肉弹的穷小子的本家后辈们看到描述会作何感想,更无从得知这一系列的洗脑努力效果如何。但是对于日本工兵而言,肉弹三勇士却明显是个教训,所以工兵部队一方面大肆宣扬这三个为天皇散华的倒霉孩子,另一方面,日本工兵部队悄然却迅速的从装备上做了改进,九九式爆破筒配合九八式5cm炮射机可以将爆破筒投掷到敌军火力网上,一定程度上代替人工运送,而九三式铁丝网钳也在第二年迅速进入现役同样说明了日军不想再吃中国铁丝网的哑巴亏。

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旧日本陆军工兵器材:探雷器等(三)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这种雷还是视发比较靠谱一些

由拉雷手根据情况选择何时击发,但是视发的路数的确有一个拉雷手安全保障的问题,拉早了或者拉迟都可能,共军当时比较少用电击发

家园 这句话的有效期是一万年

作为中华民族的敌人,他们是来找死的,中国人理应成全他们

家园 这段俺喜欢!

但是实战中日军发现,中国部队也鬼精鬼精的,看着三个日本傻瓜抬着这么个大家伙奔过来,也不急着开枪欢迎,非要等到日本工兵要点燃尾部的导火索时候,才正面侧射一起开火。可想而知,在这种突如其来好整以暇的弹雨洗礼下,上去的几波工兵三人组,硬是没得到机会点燃爆破筒就跪了。

跟俺打猎差不多。

家园 中国军队这一手是损的可以

对咱的守军而言,能多拖一分钟是一分钟,所以我们乐呵呵看着鬼子制作4米的大爆破筒,看三个傻瓜气喘吁吁的抱着冲过来,然后把这4米的大筒子留在阵地前面,外加三条傻瓜的命。这样,首先鬼子不能把爆破筒拖回去再次使用,只能重新制作重新组队,重新找死。鬼子费时费力费人费炸药,全白费。搞不好中国军队还得把爆破筒拉回去拆了做炸药扔回给日本鬼子,买卖合算啊

家园 飞石雷配合其他的地雷,是有机会让伪军和鬼子摆出密集队形的

我的看法,这种雷主要的攻击对象就是前队的伪军,伪军前进喜欢扎堆,而且士气很低,被攻击之后很可能崩溃,而且在这种地雷不是在开阔地形的,一般用于关键隘口狭路,敌军的行军队形必须要收缩,如果再用散布的地雷迫使日军扫雷前进,那样敌方的队形会更为拥挤一些。

家园 那就设置机关,用枪声往两边赶
家园 【原创】小猫的原创——旧日本陆军工兵器材:探雷器等(三)

3.二式地雷探知机和防不胜防的中国地雷战

昭和十六年(1941年)12月,日本陆军在深陷中国战场泥潭之后,赌博般的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同时对英美荷等国开战。在南方战线作战中,日军遭遇了恶劣的丛林环境,英国荷兰等西方老牌殖民国家也不愿将帝国的生命线拱手让人,即便被日军用轻型坦克和自行车搞出来的“和流闪电战”打得丢盔弃甲,但是仍然是拼死相搏,屡败屡战。

约翰牛、美国佬和荷兰陆军最初都试图用正规的陆军战术抵抗日本人的猪突猛进,打过堑壕战的西洋人明白在海滩和丛林中拉铁丝网挖堑壕没啥用处,但是在林间小道上密布地雷却是威力巨大的。随着盟军逐渐缓过神来,日军的自行车大队多次被盟军地雷炸得血肉模糊。

但聊聊的几颗地雷无法阻挡打疯了的鬼子兵,盟军只能眼看日军深入马来半岛,越来越接近英军的防御核心新加坡。新加坡这个著名的没有底的“陆地巨舰”对内陆一侧门户大开,脑子进水的英国人预先在岸边布置复杂的堑壕防线体系,却忘了对陆地方向放几个地堡意思意思。但是日军虽然打疯了,脑子还算清醒,山下奉文等将领都很担心英国人迅速布置大面积的地雷阵,据此迟滞本方的攻势。

为了能对付英国人可能布设的地雷阵,前线日军必须装备便携式地雷探知机,1938年研发成功的九八式地雷探知机和其减重版得百式地雷探知机体积重量均比较大,探测精度也较低,而英国人恰恰是二战前期装备制式反坦克地雷最多的国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不知咋的,约翰牛的地雷长的都很丑

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的英国陆军丧失了几乎所有重装备,却要负担起在德国人登陆后同其纵横西欧的装甲部队做最后一搏的任务。生产火炮和坦克需要时间,而单兵反坦克武器却价廉物美,英国此时最不缺的就是准备以命换命的勇敢战士,所以40年英国生产了76万多枚反坦克地雷,英国本土防卫军和普通市民都开始学习如何埋设地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二号和三号反坦克地雷是42年前英国的主力反坦克地雷,性能不算出众,但是产量巨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42年才大规模装备部队的5号反坦克地雷,长的跟饭盒似的,这东西在阿拉曼炸惨了隆美尔

在东方殖民地,英国人也储存了很多地雷,准备送给兵临城下的日本人。好在经过几年的减负,日本陆军科学研究院总算拿出来一款便携式地雷探知机,这次设计师们拍着胸脯保证电池、真空电子管放大器等部件全都可以收纳到一个长24厘米、高19厘米,宽13厘米的金属背箱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用匍匐姿势进行扫雷作业的日本工兵,可见二式地雷探知机的体积确实很小

别看箱子不大,其实还是挺沉的,因此设计师采取了斜肩背带的方式,士兵要利用腰腹力量来承受沉重的金属箱。陆军对这款携行方便的地雷探知机十分满意,随根据研发年份将之命名为“二式地雷探知机”,迅速配发南洋和中国战场的工兵部队。

为了能够探测敌方非金属壳体的地雷,日军要求新式地雷探知机必须拥有较高的灵敏度。所以设计师改用了比百式更大直径的搜索线轮,部队戏称其为“天眼镜”,电影《地雷战》中咱的民兵第一次看到驻青岛的鬼子工兵带来的地雷探测机,就问雷主任“鬼子的放大镜能照见地雷?”,看来也把这种线圈认成能透视的镜子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电影《地雷战》中咱的民兵第一次看到鬼子的地雷探测机,就问雷主任“鬼子的放大镜能照见地雷?”

二式地雷探测机的线轮采用一根30厘米长的空心握把,而非百式地雷探知机的长柄握把。为了保证扫雷精度,也为了尽量降低被弹面积,日本陆军要求工兵采用猫腰甚至是匍匐的方式用搜索线轮贴地滑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猫腰躬身扫雷的日本工兵,这这一身行头帅是帅,但绝对能压断他的腰

根据工兵操典,日军规定单兵使用的情况下地雷探知机搜索线轮的前进路线应当是“蛇形”,确保均匀的扫出一条可供一人快速前进的雷场通路,再由这条通道向两侧逐渐拓宽安全区。

作战中,日本工兵一般会以多名工兵呈倒三角队形通过雷区,一次开辟一条较宽的道路。在敌军活动区域作战时,除了在行军队列前方设置多名工兵外,日军也会尽量排除工兵对路旁的沟壑进行排雷,防止在遭到突袭试图寻找掩体时被赶入预设雷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地雷战中的日本工兵,注意其站位,不是采取一线平推,而是有先有后,军教片对细节的注意令人赞叹

另外,为了方便夜间扫雷,二式地雷探知机的操作面板上涂有荧光涂料。而且为了保证扫雷速度,使用地雷探知机的工兵还有带上一名副手,此人会携带指示型的标记标出雷区,并视战场情况选择是否当场排除探明的地雷。在电影《地雷战》中,对日本二人扫雷小组还是有多次刻画的。

应该说,二式地雷探测机装备日本工兵使得鬼子的反地雷能力赶上了美德等国的水准,从这以后,面对美英盟军还有国军的正规布雷战术,准备充分的日本陆军很少吃亏。说起来,鬼子也算是幸运,二战中地雷玩的最好的正规军,是憋到45年8月才正式对日宣战的苏联红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苏军、德军和美军的地雷探知机,大家大同小异

作为大纵深防御体系中重要的消耗敌人手段,苏联红军的布雷能力在43年已经提升可怕的程度,甚至能够一夜之间变出一片几公里见方的地雷沼泽,光是这一手就把德国折磨的够呛。日本人在39年的诺门罕,也吃到的苏联的地雷和铁丝网的亏,不过相比被苏制重炮打得尸骨无存,还算是小儿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苏军在敌后游击作战也很强调布雷

此后关东军一直没敢和俄国熊较量,倒也避免了苏军地雷阵炸得人仰马翻的悲剧。但是,即便装备了二式地雷探测机,日本人还是没找到攻击中共八路流地雷战的好法子,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八路知道技术上没法和日本人比,所以我们是跟他比的是人。咱中国人脑子聪明,看看二战后期德国的地雷发展,汉斯们打了几年仗总算琢磨出来最难探测的地雷不能是钢铁制作的,所以德国人用木材和玻璃开始制作地雷,把盟军炸得跳脚骂街。

日本人明白的比德国人还早,早早开始研制和装备陶制地雷和木质地雷,看来在中国战场上付出鲜血和生命作为学费总算没白出。但是最可怕的布雷战术是什么呢?小猫认为是人弹、肉弹。看官们说了,这是日本人的特有技能啊。

其实不是,中国人从日军铁蹄踏破华夏山河开始,就不乏以命换命的猛士。第一次上海事变,也就是我们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日本人战后总结,说中国军队的便衣队和地雷厉害,经常是前方后方遍地开花。试想,怀揣地雷和炸弹,全身而退只能说是运气,没有以命换命的勇气谁能从容冲进杀人不眨眼的兽群之中呢?

之前小猫说提过日本人对“视发”地雷十分头疼。我们有拉雷手,这些人,在看的见鬼子,也随时可能被鬼子看见的地方,冷静的隐蔽着,为了能多放倒几个鬼子,只能等敌人越来越近。

的确,拉响之后趁着炸起的烟雾和敌军混乱敏捷的撤离是可能的,但怕死的人是做不了拉雷手的。我想他们撤退为的不是逃命,他们为的是有下一次再拉响地雷再炸鬼子的机会,为的是能看到鬼子被赶出中国那一天。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现在不能理解八路军和游击队的战术。拉雷这个法子,大约在很多人看来是笨办法甚至是不人道的战法,但对于那些国破家亡,眼看就要被亡国灭种的中国人来说,手段不重要,自己是否活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多杀鬼子,杀到他们归回那个弹丸小岛,再也不敢欺我中华为止。

也正因为这些以命换命好不退缩的战士,直到投降,日本陆军也找不到对付八路军地雷战的反制方法。不过,从日军的记述来看,44年以后被游击队地雷战毙伤的日军人数是在逐渐下降的。

这种下降的原因,是日军慢慢只敢在据点里那一亩三分地转悠,缩在仿佛龟壳一般的城墙、碉堡之中,恐惧的向外面张望。“用地雷筑起钢壁铁墙 炸得敌人寸步难行 炸得敌人无处躲藏”,地雷战的意义就在于降低最终剥夺鬼子的机动能力。

我们说咱的地雷能找上鬼子,就是因为算准了,鬼子要出来四处烧杀抢掠,你既然要抢,我就可以在你的必经之路必取之物上做文章,你要么是无处躲藏的自己找炸,要么就是缩回去寸步难行,这道双选题的无论选啥,我们都是赢家,鬼子都是失败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作为一种以弱敌强的好战术,中国共产党不单自己玩地雷战玩得好,还教小兄弟们也一起玩

所以,中共的军队完全是将布雷这种防御战战术变成了战略进攻的一部分,这种主动才是地雷战能够成功的最根本因素。基于同样的原因,抗战中后期,国军中地雷玩的最好的是军统为主的敌后别动军和游击队,根据OSS人员的回忆,这些敢于作战的国军游击队员利用威力巨大的制式地雷也给日军造成了一定的杀伤。犯我中华者,炸你没商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小猫写过的这位OSS来的沃老师就教过国军游击队使用地雷

通宝推:njyd,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写的好,逐篇花
家园 花,这一句

拉雷这个法子,大约在很多人看来是笨办法甚至是不人道的战法,但对于那些国破家亡,眼看就要被亡国灭种的中国人来说,手段不重要,自己是否活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多杀鬼子,杀到他们归回那个弹丸小岛,再也不敢欺我中华为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