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数字说话】13.4中国人完全不担忧医疗,这是奢望 -- 加东

共:💬85 🌺289 🌵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贪欲面前人人平等

不分中外,无论古今。

西方医疗系统的吃相没有中国的那么无耻和恶心,是因为它们早就吃饱了很多年了,掉在桌子上的芝麻它们不屑于伸舌头去舔。

如果中国的医生能从政府那里拿到平均年薪百万RMB,护士30万,你描写的那些丑恶现象能减少90%,如果工资再加一倍,能减少99%。可惜:

发展中国家

家园 兄弟,难道你不交医疗税?
家园 既然这么说,应该把2国的医疗质量也比较一下啊

我们的医院像集市,比国外的医院差远了,医护人员的态度更是差。。

支持加东

家园 医疗服务价格低一个数量级的后果就是拿药价来补

所谓以药养医是也

说中国和加拿大医疗费用必须一样那是过分了,但是想靠十分之一的费用就搞加拿大式的全民免费医疗,那也是不可能的

况且,就算人均投入十分之一,一年也要3-4万亿人民币

家园 对头,人一定要死的,拿有限的资源和必然的死亡较劲

没有希望

不如集中这点资源,把感冒拉肚子之类小毛病公费医疗包了,提高生存质量

家园 单单扩大招生也没用

因为现在发达国家的健康问题,基本上小毛小病已经不是主要的威胁,主要的威胁有两类:

一,因为生活方式不合理导致的疾病,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之类,这个光靠医疗系统很难解决。

二,现有医疗技术难以根治,只能延长生命或者控制损害的疾病,比如癌症、艾滋病之类。

当然,上面两类是有重叠的,我只是从原因上做个简单区分。

显然,这两类问题不是扩大医务行业从业人数就能解决的。医疗实际就是对人体的加工,只能在人身上训练出经验和技能,所以培养的成本必然很高,培养周期也必定很长——因为不可能象让技术工人对待原料那样让医学院学生对待病人,也没有可靠的替代模拟手段。

所以,我还是要说一句话:医疗应该是优质、廉价、普遍的,但是实际上,我们最多同时做到两条。我的建议就是:社会保障把小病包下来,大病采取市场化解决方案,剩下的……听天由命,这话不好听,但是是唯一可行的办法。实际上,医疗自愿大量地是用在根本治不好的人身上,这部分费用应该主要由自己负担。

家园 赤脚医生的作用

使得上海市上海县(现闵行)的期望寿命和基本公共卫生水平在80年代初接近了美国华盛顿县,并为WHO建议在资源贫乏的国家和地区推广。

之后么……

家园 你太低估国内的医疗成本了

检查仪器和试剂大量进口,药物也是,成本与美加并没有数量级上的差别。论门槛,多读三年本科对学医有多少区别?美国不过是补高中的课罢了。

如果把国内医护人员也当富士康里的用过即抛的机器人的话,那么人力成本是十分之一的说法也勉强“合理”吧

家园 真不一定……

医学是个经验行当,看得越多,做得越多。

表面上仪器设备规程的先进很多时候掩盖了医生诊断水平和护士护理水平的低下。还是要业内者仔细才能看出来的。比如在美国某排名前五的医学中心,亲眼目睹过护士抽静脉血的消毒的手法,放在国内护士长早就要骂过来了。

如果一天只看十分之一的病人并且收入不变(姑且不谈增长多少倍),国内医生的态度自然会好很多。

我想,公平起见,应该给医生护士同样的环境,再对他们进行衡量吧。

通宝推:kkilo,
家园 个人举例

去年家母住院,急诊观察室住了好几天,每天住院

费(其实不贵)加两三种输液药,每天大概1000

人民币。(急诊观察室必须先附现金,以后再报销,

最后,报销回来60%多。)

CT什么的忘记多少钱了,我自己前些天被做了壁超,

保险不算,自己就掏了$500!

10年前领导刚来美国,还没来的急买保险呢,去

了趟急诊(后来看没必要的。),医生就问了几个

问题什么也没干,开了个抗生素。要价$480!

(大学所在小城的医院,急诊室空空,就看见一个

摔破胳膊腿,上点红/紫药水就能解决的小孩,还

等了好半天。)

美帝医学院学生先要读完4年本科啊,学生们

也算好学生。个人感觉丝毫不逊色扩招前中国

重点学校大学生。

家园 还是差不少

最近生小孩,领导顺产的不能再顺了,1个半小时

小孩就出来了。连带开始进医院,带观察1天,总共

医院里呆了2天2夜。帐单要价$18,000!!!

幸好有保险,只需自掏腰包$600。。。。。

家园 这个例子挺好的

所以可以算算同样水平同样的事情人力价格差多少……

家园 中国现在不是别的,是看不起大病

小病。感冒发烧头痛脑热的。一般人都看得起了,包括农民。所以我认为赤脚医生的意义不大。因为我家亲戚(现在在美国做心外科医生的)在他17岁的时候,高中毕业,村子里学历最高的,那会正文革,给他定了个中上农成分,因为成分不好大冬天派去围湖造田。后来托了大队书记的关系,让他去当赤脚医生。他自己说那时候就是看一本中医书。一本啥基础医学。就开始瞎捣鼓了。

国内现在抱怨的都是大病致贫:诸如各种癌症,各种先天性疾病(尤其是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各类疑难杂症,各种肝病。这些赤脚医生应付不来了。问题是这些大病的治疗设备,最新最好的有效药,都是掌握在西方手里的,价格卖去中国基本比美国还要贵些。问题你不用他们的用什么?自己搞研发,中国有多少药厂有这个耐心和投入的魄力?ZF又投入了多少在基础病理研究之中?美国的NIH和NSF养活了多少学生物,病理方面的中国以及其他各国的PHD,postdoc?中国的医疗开支不是简单的计算中国医生护士的劳动力成本可以解释成本的。

所以说胡温的新农合和社保对于低收入阶层。农民来说,确实是福音。

家园 加拿大的医生收入没有那么高

住院实习医生三万,要干两年。家庭医生一般不超过15万。专科医生可以做到15到20万。20万以上的医生相当少了,主要是在特殊行业,例如试管婴儿什么的。不过,收入15万以上的经常超时工作,按照时薪计的话,大部分医生时薪在60到90之间,只不过他们税交的少。

护士入行一般5万,资深的不会超过8万。时薪40一下。进入管理层,大概10万。

家园 【增补1】PPP和看牙

1。汇率GDP是在国际上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有效指标,但它没有考虑该国的物价水平。也就是说,人均GDP并不能准确该国人的平均生活水平。所以我们需要PPP(购买力平价)。

外链出处,加拿大2010年PPP是1.335万亿,少于GDP。人均约4万。

中国是9.872万亿,远远多于GDP。人均是7千4。

这样看,中国是加拿大的人均不到1/5,比GDP的1/10强很多,但追赶之路依然漫长。

2。加拿大的公费医疗不包括看牙。估计是听中国人说“牙疼不是病”造成的。但傻老外不知道下面还有一句“疼起来要人命”

据我多年的经验,加拿大的牙医收费也是“要人命”:

洗牙:$100多

补牙或拔牙:$200以上

镶牙:$1000不到

根管治疗 + 牙冠:$3000左右

箍牙整形:$6000往上

一提到我的牙,LP就抱怨我嘴里塞了好几辆车(我的第一辆车花了$5500)。

所以,加拿大的人穷一点没关系(可以领救济),但一定要有一口好牙,否则后果自负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