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补虚泻实,神归其室 -- 弦音醉舸

共:💬37 🌺20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一患者,女,年近70

有一个有意思的病例。一患者,女,年近七十(具体忘记了)

她是来治颈椎病的,我选了风池、颈百劳四个穴位(但经验太欠缺,我怀疑经络没偏但穴位恐怕是不够准的~ 汗..)她自觉针感很强~ 再汗...

两次治疗后说到另有自汗问题已困扰多年,经常衣衫湿透。于是我加针了内关。自觉针感更加强烈。针内关两次后述说效果相当明显,已基本解决了。但出现了尿多的情况..~ 狂汗...

(欣慰的是十多天的治疗结束,她的颈椎病有很大缓解。我曾对她说:尿多,晚上恐怕影响你睡眠了。回答:我宁愿尿多,也不要衣服总是湿的。不知现在治疗停止后,效果是否巩固。)

楼主的文章让我忆起了这个有意思的病例。汗变尿, 我自己也想不明白 ...

小子我初出茅庐、学业不精,望各位海涵。

家园 颈椎位置

距离中脑比较近,植物神经中枢就在此处,再加上副交感神经上段从颈髓发出,对于颈椎病的交感因素有直接抑制作用,同事交感因素也正是患者汗多的原因,所以你针刺治疗即缓解了颈椎病,也缓解了汗出,而膀胱的副交感神经控制,是发于骶髓的,所以你仅仅治疗颈部,不会带来“多尿”这个症状的改善。

家园 花,另说自己的情况。

先生这个病例,发现和自己有相似之处。其一,我也曾稍动辄大汗淋漓;其二,小腿酸胀,不耐久行。还有一个,就是腹部稍受冷(冷风,或者冷食,一点都不能碰),即疼痛腹泻浑身冷汗,曾经连续几周不得好转,痛苦不堪。不过现在已经缓解不少。

曾经去过当地中医院请某省级专家就诊,说我脾胃虚寒,脉细。开了二十几服药,结果收效甚微。后来就听之任之很久。

去年因给家人买过一些中草药,也看了一点中医书,觉得里面似乎讲的和自己有点关系,有时候就尝试一下。记得清楚的是两个例子:针对容易受凉腹泻冷汗,买了点甘草、生姜、生附子,下了很大的剂量,小心熬制,连用了三副,竟然好了!至今没复发。这个毛病我寻思是得在贪食冷饮喜欢阴凉上。对于小腿酸胀,按照书上的讲法,按揉腿上的几个穴位,我记得明显的是足三里,第一天我按的时间就比较长、用劲也足,到后来,真的有小腿里面突然放闸门的感觉,酸胀感觉一泄而尽。我都觉得奇怪,至于如此有效么?那以后就好得多,有时候不得劲儿了就自己按揉一番,效果不错。至于稍动即大汗淋漓的毛病,我也不知什么时候消失了。

我这都不是什么有套路的法子,应该说基本是看书之后蒙的,我本身也不是学中医的。看了先生的病例,有感而写下来。另外,我觉得空闲之余,我们每个人还是应该看一点中医中药方面的东西,即便不深究,仍然可能有所得。

家园 我也有类似的情况

我也有类似的情况其一,1)稍微运动就大汗淋漓; 2)其二,背部怕冷,稍不注意就会头疼,流清水鼻涕;3)耐温差能力差,夏天从室外进入空调间,一不留神也会头痛,流请水鼻涕。 请先生指教有何自我提高的方法。

家园 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

自身的实践确实最有说服力。你这个过程中有冒险的成份在,但是结果是好的,谢谢支持。

家园 你这个过程

,用现代医学术语讲,有交感兴奋因素在其中,增加一些柔和性运动比如慢跑,比如散步,比如瑜伽之类,对于控制其兴奋性有帮助,掌握好微微出汗这个度就可以了,至于药物的干预,论坛中不便交流。

家园 花呀花呀
家园 请教孩子的情况

不到两岁的男孩,每天晚上脸发红,发热,手脚也热,有点烫的感觉,但是每天早上,就会手脚冰凉。孩子还不会说话,不知道是否有不舒服的感觉。看了点网上的信息,貌似说是阴虚。请教先生,是否需要治疗?我不懂中医,是否食疗可以有效?谢谢。

家园 对不起,

光这点信息,不足以判断。网上咨询有风险,请斟酌,不妨在当地请教一下有名望的医生(以这个来判断,或许会好点)。

家园 谢谢回复

我也觉得信息量太少,只是觉得如果情况简单的话,也许能够有定论。不知道本地有没有真懂的中医,中医院里的医生好多还是西医。对于孩子这种情况,我觉得一般西医不会认为是有病的。我也觉得仅仅是需要调养而已。所以也不愿意带孩子去医院。等找找看有没有有名望的中医吧。谢谢回复。

家园 没错,我在尝试的过程中

一直非常重视安全性的,查了很多资料,非常小心地配方熬药。自己小命还是重要滴。

谢谢先生回复指点。

家园 哈哈,精彩

我朋友是另外的一种治疗方法,刚好最近有一个病人要来治疗,我看能不能把其医治过程记录下来,很有意思的。

家园 关注中,有类似的虚汗和盗汗的情况。

跟家人交流时,母亲回忆说,我1岁多时有一次高烧不退,服用安乃近退烧后才出现虚汗和盗汗的症状的,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现在,成年后只有改善而没有断根,还是稍一运动就浑身大汗,如果累着了的话晚上还会盗汗。

以前看过中医,被诊断为中气不足,我琢磨着也许还应该加上营卫不固?

家园 老师是如何判断这是个卫强营弱的桂枝的哩?

我学习伤寒时,对这个卫强营弱的汗症一直认识不深。与其他几种汗症的情况分别不开来。老师是主要根据脉象判断的吗?

家园 要综合起来的啊

,脉象用来参验罢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