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传统医学中的”阴气“、”阳气“到底是什么 -- 弦音醉舸

共:💬83 🌺22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6
上页 下页 末页
家园 对于芍药,真得花过很多时间

,中药学中对这个药的辩论也非常多,我自己研读的结果,还是局限于思辨性质的,我把他看成“苦”行之药,是通利作用的,不是后世的酸敛。有机会讲到《伤寒论》时就逃不开讨论这个药。

家园 韩国目前用芍药是不去皮,并且直接切片

类似于我们的赤芍。

芍药苷是钙离子拮抗剂。我从 这个角度来看,倒是觉得芍药性沉降。

芍药里的苯甲酸含量比较高,尤其是皮。那个酸还真是很厉害的。

所以我猜还是古人带皮用的。

野生芍药没有尝过。去年别人送我一颗,结果给我种死了。呜呼

家园 05年写的,距离现在比较远

芍药国色天香,昔谓:洛阳牡丹,广陵芍药甲天下。其十月生芽,至春乃长,赤茎丛生,三枝五叶,花叶子实都似牡丹,第逗芽在牡丹之前,作花在牡丹之后。传云惊蛰之节后二十五日芍药荣是也,其花有单叶千叶楼子之别,入药宜单叶之根,盖花薄则气藏于根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神农本草经》谓:气味苦平,无毒。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卢之颐释本经曰:芍药时值闭藏便行甲柝,一脉生阳,绝不以党锢为禁忌,是所谓引导最先透机极早者也。世称气味酸敛,惟堪降火,殊失芍药之功用矣。观其主治邪气入腹遂闭拒成痛,芍药从中开发,逐邪从内以出,至涤除血痹,入破寒热疝瘕已成之坚积,惟堪消陨者,芍力转倍,乃疏泄之剂也。

此论针对元明诸家相沿以为酸寒收敛之品而论,世间多于里虚下利,用以收敛。夫性功可以强辩,气味不可讹传,试将芍药咀嚼,酸味何在?又谓新产妇人,忌用芍药,恐酸敛耳!夫本经主治邪气腹痛,且除血痹寒热,破坚积疝瘕,则新产恶露未尽,正宜用之;若里虚下利,安得妄用!?

反观伤寒论一部,世人着眼,都在桂附麻黄石膏,单单遗漏芍药,其实桂枝柴胡,立方根基全在此味疏泄奥妙,理解大小阳旦/阴旦功用,便能悟此原理。何况《伤寒论太阴篇》云:“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将大黄芍药等观,其意自揭。桂枝去芍药汤之原理亦同。若作酸敛养阴观者,皆云翳障目,不可与言至理。

另:世分芍药有赤白。昔人谓花红为赤,白花为白;今人有谓野生为赤,栽培为白。卢之颐谓:白根固白,赤根亦白。每根切取一片,各以法记火酒浸,覆盖过宿,白根转白,赤根转赤而已。今市肆一种赤芍药,不知为何物草根,疡瘿儿医多用之,此习矣而不察,其为害殊甚也。故今之赤芍,同样不可轻信。

家园 另外要提醒您的一点,

呵呵,有苯甲酸的未必是古代的酸啊,你看我们的醋酸是酸吧,古人叫它“苦酒”。

家园 我见有人说过,白芍是阴干,赤芍是晒干,仅此分别,

生药材就是一种,也不知道靠谱不,也请大熊说一下。

家园 安徽将栽培芍药抛弃的根茎,当做赤芍卖

颜色很红。

不会是这种吧

学习了。

家园 苯甲酸是一方面

鞣质和没食子酸是酸涩的典型成分,比如五倍子,地榆。

白芍加工后,此两种成分的氧化受到抑制。所以变红不明显。

矛盾的是,鞣质是止血的,而芍药散恶血的作用还找不到方向。

家园 药物是作用于人体才起效的

用在一个正常的人身上和一个病人身上,效用是不同的(根据疾病类型),或者极端点讲,用在死人身上一点用也没有。所以药物学不能仅仅着眼于某一成份的个体作用,而要强调对人体的整体反应。也就是说固然鞣酸是收敛的,但芍药中其它组成部分有没有相反的作用或者恰好抑制了鞣酸在人体中的起效?或者说鞣酸的收敛配合上其它成份的对人体的作用,恰恰实现了人体中血脉的流通?

家园 噢,想起来一个例子,

可以很好的说明我上一条信息。五味子是酸性的吧,但是它却可以实现“壮阳”的作用噢,原理是因为五味子促进了阴茎的充血(其中间的过程则是调节了副交感系统),这个依照“酸敛”是不是就解释不通呢?

家园 忽然想问下,兄台,你们以前上中药药理学不?

及其不能自圆其说的一门课。

五味子当中的 木脂素,含羧基和酚羟基的多。呵呵。书上依稀记得五味子中有机酸的含量高。

个人觉得那纯粹牵强附会的解释。

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靶点的角度来解释中药的四气五味。需要全新的视角。我也是因为被这个折磨的快疯了,才开始转向中医寻找思路的。

家园 (十三)

45.《热病说》:黄帝问于岐伯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岐伯曰:病名阴阳交(a),交者死。黄帝曰:愿闻其说。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食而不复热。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

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诸阳(b),五十九刺,以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b)以补其不足者。身热甚,阴阳皆静者,勿刺也;其可刺者急取之,不汗则泄,所谓勿刺者,有死徵也。...... 热病不知所痛,不能自收,口干,阳热甚,阴颇有寒者,热在髓,死不治。......

==>a.“阴阳交”是病名,是表里皆竭之意。b.“取之诸阳”“实其阴”是指表里,因为人迎脉是诊察体表病变,气口脉是诊察内脏病变的。

46.《疟解》岐伯曰:疟之始发,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寒栗鼓颔,腰脊痛,寒去则外内皆热,头如破,渴欲饮。黄帝曰:何气使然?愿闻其道?岐伯曰:阴阳上下交争(a),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a)。阳并与阴,则阴实而阳明虚(b),阳明虚则寒栗鼓颔,巨阳虚则腰脊头项痛,三阳俱虚,阴气胜,阴气胜则骨寒而痛(b),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c),外内皆热,则喘而渴欲饮.......卫气者,昼日行阳,此气得阳(d)而出,得阴(d)而内薄,是以日作。黄帝曰:其间日而作何也?岐伯曰:其气之舍泻,内薄于阴,阳气独发,阴邪内著,阴与阳争不得出,是以间日而作......其内薄于五藏,横连膜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偕出,故间日乃作......

==>a.“阴阳上下交争”“阴阳相移”都是指表里,前者是“表里上下交争”,后者是“表里相移”。b.“阴实则阳明虚”就是五脏实则六腑虚一个道理,具体在弦音醉舸:(十一)36条中讲解过。d.此处阴阳是指白天黑夜。

47.《三疟》:黄帝曰:疟先寒后热何也?岐伯曰:夏伤于大暑,汗大出,腠理开发,因遇夏凄沧之小寒,寒迫之,藏于腠理皮肤之中,秋伤于风,病盛矣。夫寒者阴气(a)也,风者阳气(a)也,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夫疟之始发也,阳气并于阴(b),当是之时,阳虚而阴盛(b),外无气,故先寒栗。阴气逆极,则复出之阳(c),阳与阴复并于外(c),则阴虚而阳实,故热而渴。夫疟气者,并于阳而阳胜,并于阴则阴胜(d),阴盛则寒,阳盛则热。...... 疟之且发,阴阳之且移也,必从四末始,阳已伤,阴从之,故先其时,坚束其处,令邪气不得入,阴气不得出,后见之在孙络,盛坚而血者皆取之......病在阳则热,脉躁,病在阴则寒,脉静;极则阴阳俱衰,卫气相离,则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

==>a.“阴气”“阳气”指自然中的风寒。b.“阳气并于阴”是指在表之风邪入于五脏。此时体表气弱而体内气盛(阳虚而阴盛)。c.此处阴阳是体表和体内。d.“并于阳则阳胜,并于阴则阴胜”,同样是指表里。

48.《寒热》:黄帝问于岐伯曰:厥之寒热者何也?岐伯曰:阳气(a)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a)衰于下,则为热厥。黄帝曰:热厥之为热也,必起足下何也?岐伯曰:阳起于五指之表,集于足下而热于足心,故阳胜则足下热(b)。黄帝曰:寒厥之为寒也,必从五指始,上于膝下何也?岐伯曰:阴气(b)起于五指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故阴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寒。

==>a.“阳气”“阴气”仍是体表之气和五脏之气。b.“阳起于五指之表”是指经脉,这里就能看到《内经》中的经脉系统并不是独尊“营气之十二经脉循环”(营气十二经脉循环中,足三阳脉都是起于头,终于足趾的)理论的,营气十二经脉理论反而是晚出的理论,对针灸临床指导意义并不大。这个这里暂且不表。

49.《寒热杂说》:厥痹者,厥气上及腹,取阴阳之络(a),视主病者,泻阳补阴经。

阴蹻阳蹻,阴阳相交,阳入阴出(b),阴阳交于兑眥,阳气盛则瞋目,阴气(c)盛则瞑目。

病始手臂者,先取手阳明、太阴而汗出;病始头首者,先取项太阳而汗出.....取阴(d)而汗出甚者,止之于阳(d);取阳而汗出甚者,止之于阴。......

==>a.手足三阴三阳之络。b.阴蹻阳蹻的走行。c.昼夜的阴阳区分。d.十二经脉的阴阳。

50.《痈疽》:诸痈疽之发于节而相应者,不可治也。发于阳者,百日死,发于阴者,四十日死也(a)。

==>a.阳为体表,阴为体内。

51.《邪论.七邪》:黄帝曰:病而不得卧出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a),留于阳则阳气满,满则阳蹻盛,不得入于阴,阴气虚,故目不得瞑矣。黄帝曰:病而不得视,何气使然?岐伯曰: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阴气盛,盛则阴蹻满,不得入于阳,阳气虚,故目闭焉。黄帝曰:人之多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此人肠胃大而皮肤涩,而分肉不解焉。肠胃大则卫气久留,皮肤涩则分肉不解,其行迟。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故肠胃大,则卫气行留久;皮肤涩,分肉不解,则行迟。留于阴也久,其气不精,则欲瞑,故多卧。肠胃小,皮肤滑以缓,分肉解利,卫气之留于阳也久,故少卧焉。......

==>a.这一篇对于卫气的描述也是很重要的。这里的阴阳很明确是表里,阳气是指体表之气,阴气是指体内之气。同一个卫气,当它循行于体表时,称为阳气,当它循行于体内时,则又称为阴气。所以人体之中并没有如同水火的阴阳二气,只有一气。人体一气流转,此盈则彼缺,当然,在外来因素或内生因素的影响下,也会出现彼此皆盛的状况,但这是病态,疾病已成,掌握住“一气流转”,便能知病机,知病机则治疗才可能有针对性。是谓“审机论治”也。

家园 应该上过

,不过记不得内容了。查了一下兄台的定义,看来是可以这么用的。hoh

家园 介个是港台腔调,立波说过,做拧要有腔调额。

以前在台湾人企业里我也不习惯被这么叫。尤其是他们都是快退休的资深人士。后来知道,这和我们叫同志没啥区别滴。呵呵

中药药理,专门有章节解释四气五味。除却对辛的解释都含有挥发油比较靠谱,其他都是附会。

从多成分多靶点的角度,来解释四气五味。我还在寻觅中。所以我有些期待那不太靠谱的西药中药化,不指望有啥突破,主要是想能否从中汲取点营养。

比如钙离子拮抗剂,是重镇安神,还是平肝潜阳之类,哪怕有个方向也好。

家园 (十四)

52.《邪论.十二邪》: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a)喜怒,食饮居处,大惊卒恐,血气分离,阴阳破散,经络决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脉空虚,血气不次,乃失其常,论不在经者,请道其方。黄帝曰:人之欠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则行于阴(b)。阴者主夜,夜者主卧,阳者主上,阴者主下。故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阳气尽而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泻足少阴,补足太阳。......

==>a,指历法中的四时变化。b.体表为阳,体内为阴。“阳气尽而阴气盛,则目瞑”,是指体表之阳随着白天的结束而虚弱,其气皆入于体内,故而“阴气盛”,这时候就困了,要睡了。

53.《邪论.邪中》:黄帝曰:阴之与阳,异名同类(a),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邪之中人也,或中于阴,或中于阳(b),上下左右,无有恒常,其故何也?岐伯答曰:诸阳之会,皆在于面。人之方乘虚时,及新用力,若热饮食汗出腠理开,而中于邪。中面则下阳明,中项则下太阳......

==>a.“阴之与阳,异名同类”,首先这里的阴阳是指手足三阴三阳。“异名同类”一语,正是在说人体“一气流转”,并无水火阴阳气之分。b.“邪之中人,或中于阴,或中于阳”,即人体的失衡,有外感、内伤两个因素。

54.《邪论.邪传》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岐伯对曰: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a),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于藏,藏伤则病起于阴;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至其淫佚,不可胜数。......卒然盛食多饮则脉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b)伤则血外溢,外溢则衂血,阴络(b)伤则血内溢,内溢则便血,肠外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薄,则并合凝聚不得散,积成矣。

黄帝曰:其生于阴者(c)奈何?岐伯曰:忧思伤心;重寒伤肺;忿怒伤肝;醉以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用力过度若入房,汗出浴水,则伤肾。此外内三部之所生病者也。黄帝曰:善。治之奈何?岐伯曰:察其所痛,以知其应,有余不足,当补则补,当泻则泻,毋逆天时,是谓至治。

五邪入:邪入阳(c)则为狂;邪入阴(c)则为血痹;邪入于阳,搏则为癫疾;邪入于阴,搏则为哑;阳入之于阴,病静;阴出之于阳,病善怒。五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以味病发于气,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d)

==>a.即“邪之中人,或中于阴,或中于阳”,即人体的失衡,有外感、内伤两个因素。文中有“喜怒不节则伤于藏,藏伤则病起于阴;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可证。b.“阳络”“阴络”是指体表之络及五脏之络。c.表里的区别,前文中有过对邪入体表则“狂”的解释。d.疾病的阴阳属性。

55.《痹论》:问曰: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者,其故何也?答曰:痛者,其寒气多,有衣寒,故为痛。其不仁者,其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疏而不痛,皮肤不营,故为不仁。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a),与病相益故寒。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a),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其多寒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其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寒汗出濡。夫痹之为病,不痛何也?曰:痹在骨则重,在脉则血凝而不流,在筋屈不伸,在肉则不知,在皮则寒,故具此五者则不痛。凡痹之类,逢寒则急,逢湿则纵。黄帝曰:善。

==>a.这里用表里气的多少来解释疾病发生的病机。

56.《津液》:......中热则胃中消谷,谷消则虫上下作,肠胃充郭故缓,缓则气逆,故唾出。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a)。阴阳不和使,则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骨脊痛而(月行)酸。阴阳气道不通(b),四海闭塞,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谷并于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此津液五别之顺逆。

==>a.五谷之津液和合成膏,变成骨髓,一者补益脑髓,二者容养五藏。b.“阴阳气道不通”及表里气道不通。

57.《风水论》:黄帝曰:愿闻其说。岐伯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阴虚者阳必凑之(a),故小便黄者,中有热。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正偃则咳甚,上迫肺也。诸有水气者,其徵见于目下。何以言?曰:水者阴也(b),目下赤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也,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肿。真气上逆,口苦舌干者,故不得正偃,正偃则咳清水。诸水病者,故不得卧,卧则惊,惊则咳甚。腹中鸣者,月事不来,病本于胃也,薄肝则烦不能食,食不下者,胃管隔。身重难以行者,胃脉在足也。月事不来者,胞脉闭,肺属心而溢于胞中,令气上迫肺,心藏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黄帝曰:善哉!......

==>a.“阴虚者阳必凑之”邪之所凑,必然是有虚的前提,当五脏气虚的时候,体表之气过盛就会反成邪而影响五藏。b.疾病的阴阳属性。

58.《四时之变》: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a),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a)也。故曰:冬伤于寒,春生疸热;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肠癖;夏伤于暑,秋生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是谓四时之序。

==>a.讲解历法中的阴阳变更规律。人体对应于这个变化,也会产生相应的适应与失代偿。

59.《热烦》问曰: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曰: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

==>“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五藏气虚则体表气盛成疾,亦即李东垣“阴火”论的理论原型。

60.《身寒》问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也,寒从中出者何也?曰:是人多痹气,而阳气少,而阴气多(a),故身寒如从水中出焉。

==>a.是虚寒证的病机(五脏之气有余而体表之气不足,生活中有人生气发怒时会出现浑身发抖,就与这个原理类同)。

61.《肉烁》:问曰:人有四支热,逢风寒如灸于火者何也?答曰:此人者阴气虚,阳气盛(a),四支者阳也,两阳相得也,阴气虚少,水不能减盛火而阳独治,独治者不能生长也,独胜而止耳,逢火如灸火者,是人当肉烁。

==>a.分析一种病情的病机(平常手热脚热,遇到风寒就更烫,像烤过火一样),病机是:五藏气虚,体表气盛。正好昨天某就诊患者就是这种情况,诊脉见肝肾脾脉大,心脉沉缓,命门脉沉弱。“脉大为虚为减”,可证实五脏虚馁的气机,嘱灸关元命门。如果因为手足心热而贸然诊断为“阴虚”(朱丹溪概念里的阴虚),而用知柏之类药物,恐怕“命不长矣”。

62.《阳厥》黄帝曰:有病喜怒者,此病安在?岐伯曰:生于阳(a)。问曰:阳何以使人狂?答曰:阳气(a)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喜怒,病名阳厥。问曰:何以知之?答曰:阳明者常动,巨阳、少阳不动而动太疾,此其候也。问曰:治之奈何?答曰:衰其食即已。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b),故夺之食既已。使之服之,以生铁落为饮,夫生长气,椎铁落自下气疾。

==>a.“阳”为体表之气,因为卫气在体表的特性,决定了“因暴折而难决”的病理特征。b.“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更证明了阴是指内,阳指体表!

家园 所以中药理论从来不是一个系统理论

,哪些为中药的运用而产生的中医理论,也相应的混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6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