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读“了不起的盖茨比” -- texasredneck

共:💬43 🌺37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认真看过,确实是我错了。shame

家园 關於海的描述像<Gattaca>

很實在的一盞燈而已 -- 再老莊黃裳唯心,小説裏也確實僅存在那麽盞燈罷了, 南安普敦又非地盡頭育空省,哪裏來的駱駝客悠噠大師看星星哇 (即使沒能看不同版本眼生的字會自動跳出來,關鍵脈絡卻記不錯的伐,況還考過

bootlegger沒那麽不堪, 正解就是前面提到的,<藍宇>裏捍東,查爾斯頓的瑞德巴特勒之類,戰前走單幫平常跟政策發財的,還是卡拉馬什麽白癡兄弟好看, 鐮刀麥穗的, 燈嗄, 過會該有個藍大褂馬列說爹不是親爹娘也不是親娘李鉄梅都不真名李了

家园 给予村上春树最大影响的作家,尤其是文体上

就是你说的语感,村上作品的语感也是简洁明快而没有传统日本文学那种拖沓的感觉

家园 【讨论】翻盖茨比的案可不容易

楼主不喜欢电影的演绎,大概是因为电影着意的将DAISY卡通化了一番,比小说更集中的突出富家小姐的阴暗面,而“限于篇幅”,对于富小姐温婉可人的地方缺省掉了。

可是要把盖茨比的案子翻过来,可就不容易了。盖茨比之“了不起”,是作为所谓美国梦的一个人格化象征为美国读者所喜闻乐见的。他的“黑社会”背景,其实就是那时的贩卖私酒行当--这个与当代卖白粉的黑社会略有不同,有些江湖传奇的意思,而又因为那些禁酒法案本身的不切实际,而不那么反社会。<<教父>>家族的起家背景,甚至JFK老爸在芝加哥发迹的事儿,都跟私酒贩运有关系--这些在通俗文化里,是挺正面的。

这个故事,主要还是穷小子往上爬的徒劳无功,以及体制内公子小姐们的冷血。有心人拿来包装一下,在北上广的蜗居大学生里推一推,这书能火一把。

家园 我觉得电影还可以呀

不知TEX兄为何不鸟电影版,和原著比改动太大?看到盖茨比死后黛西若无其事地去度假(好象是度假去巴黎吧),真是有些感慨,盖茨比对她的爱情及替她而死不知在她心里能留下什么。

演汤姆的马丁唐文是个倒霉孩子,看过他好几部片子,相貌演技都不错,可被定型在这类优雅的失败者,零余人的角色上了。

家园 对原著的理解不同

楼主觉得电影把对于富家小姐公子的卡通化丑陋化的夸张过份了,而盖茨比又被电影高大全了一把,变成富有励志气质的一个悲剧人物。这个评价总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因为盖茨比是类似于索黑尔于连的人物,够狠够执着,虽然于连无情,盖茨比专情,努力攀登社会阶梯的精神是一致的。

汤姆哥从马球场下来,听得自己被盖茨比唤做“马球手”,颇为恼怒,对着盖茨比走远的背影恨恨的说“I don't want to be called a POLO PLAYER"。阶级在哪里都是很分明的,上流阶级对于挑衅者是很记仇的,索黑尔于连跟盖茨比,被灭的概率是要大大超过混上去的概率的。

在美国此书大红大紫,因为盖茨比多多少少就是个美国梦的拟人化。虽然说现实生活里汤姆哥黛西妹的那个阶级总是NB的,穷小子总是跟书里那样落不了好,但是挡不住普天下的穷小子做梦吧?

所以端看众看官自己对自己相对社会位置的理解,来决定好感往哪边放。

当年看罢全书,掩卷叹曰:日!

。。。

巫教授的理解,我觉得是靠谱的。没错,了不起的盖茨比被灭得很彻底,他所专情的DAISY,顶多也就略微的动了动凡心,念了念旧情,毫不费神的就把他给忘了个干净。但是,那种一贫如洗的穷小子借着战乱(通过世界大战,通过军功勋章,战友网络,这个是攀登社会阶梯的第一步),禁酒令(不用说,他的财富是哪儿来的),以及爵士时代的繁盛(社会经济飙升阶段,新富甚至来路不明的新富也令人艳羡),依靠自己的聪敏机智勇敢攀登,几乎就达到了自己的梦想,这个非常励志了。

而作者笔力雄健,不止于此,还进一步把盖茨比脆弱的成功,拿几桩貌似偶然的突发意外一磕,就敲得粉碎。那种迷茫宿命的气氛令人窒息,又平空给传奇故事增添了真实感。

家园 认真看过,确实是我错了。

认真看过,确实是我错了。太久没看完全忘记了.shame

家园 汤姆是恶意的,黛西是自私的

即使是盖茨比也没有爱情,他爱的是自己头脑中塑造的幻相,毕竟在那个年代(和我们现在很像),即使没有爱情,不去发财又能去追求什么呢,盖茨比只不过为自己越界寻求了一个追求爱情的高尚借口,并且使自己深信不已。人性到最深层次都是自私的,菲兹杰拉德内心应该是充满了对人类的失望,一个充满物欲的社会每个人其实都是失败者,只是有些人躺在金钱上痛苦罢了,说到这,忽然想起八十年代,感觉短暂的八十年代放佛是中国真正的美好年代。

家园 盖茨比这书可以跟萨默塞特毛姆LION'S SKIN参考着

毛姆的LION'S SKIN,很短小,也是穷小子借大战以后的礼崩乐坏设法混进上流社会的悲剧故事.跟美国的暴发户文化略有不同,英国在1920年代还是留着些老乡绅传统的,所以狮子皮里的主角费不少心思把GENTLEMAN作风进行了过硬的诠释.最后实在入戏太深,火灾里救猫丧生的结局令人叹息.

那个时代跟我们今天还是有不同的.在今天那些古老乡绅的规矩,已多数变得不再那么令人高山仰止.那是个现代社会价值观,或者说平民的价值观逐渐变成主流,但这变化还只是开端的时代.

对了,还有所谓的灰姑娘童话类型的爱情范儿,以魂断兰桥为重要文本.而这个,需要等到查尔斯与戴妃的肥皂剧,才遭到彻底解构.

家园 你看的是中文版吗

我看了两本村上的原著,觉得他的语言十分乏味。

家园 盖茨比狠伟大,有木有,有木有!!!!!

纯属偶然地,读了这本书。还是捧着字典读的。但还是被吸引了,作者语言功底果然了得。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被选为大,中学教材不是没道理的。虽然以17,8岁的中学生阅历未必能深入地理解其深意,至少对于语言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吧。相信在不同的年纪重读这本书,感受会大不一样的。TRN兄的书评旁征博引,在下受益菲浅,花赞宝推。 

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用情之深,之专。这一点在他当时身处的环境中是太难能可贵了。小说花了大量篇幅描述盖家的大宴宾客,夜夜笙歌,宾客中的女眷们对这位英俊潇洒的钻石王老五的媚态。还有以汤姆为代表的上流社会对包二奶的行为习以为常,完全不用躲躲闪闪。(现在国内有些官员或大款是不是也有这么个派头啊?)在这么一个大环境下,作为单身的黄金男,要盖茨比专守于一个不甚现实的梦中情人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小说里,盖对于那些参加宴会的小姐们敬而远之乃至不屑一顾。而当黛茜出场时,盖先是彻夜难眠,后又语无伦次手足无措等等让读者领会到盖对黛茜的确是一片真情。至于后来为心上人抵命,盖算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死证明自己是个真情种不虚。

家园 写的真好,我推了
家园 我没说他的文字华丽啊

可能你觉得的乏味就是我觉得的简洁明快吧

家园 总体而言

这些伟大的作品都表现出对人类自身的不信任以及最终悲惨结局的唏嘘。

家园 哦,刚才在龙空里面看到一句话倒是很适合

每一个你朝思暮想的女人身后,都有一个*她*得想吐的男人。

黄色的那个字就不写出来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