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终端控制和并发计算 -- 下山斯内普

共:💬57 🌺26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趋于松散的判断恐怕还需要更多的验证

因为其他因素也在变化。比如:

世界更加专业化了。更通畅的渠道带来范围更大、更激烈的竞争。一件东西需要更加的完美才能在竞争中胜出。而做到更加完美,需要更加专业化的知识。万金油式的人物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而万金油式到适应需要的专业化的演变是需要成本的,包括时间和物质成本。所以选择更加严密紧凑的组织,有时反而是解决之道。

家园 别来无恙?
宝推
家园 并发是单核,并列并行是多核。并列用得很对啊。

并发是指多个线程共享单个CPU,以人眼看起来像同时运行一样。但实际上任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在使用CPU。

而在多CPU的情况下就可以有与CPU核心数目相同的计算单元同时运行。

淘宝的商户及苹果开发者显然都是独立的个体,可以同时行动,叫并列挺合适的。

家园 不是这个意思

并发计算 Concurrent computing

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

在计算机科学上是意义不同的两个专有概念。恕我愚钝,以前没有听说过并列计算这个概念。

家园 太守好,太守辛苦了

小的好着呢,揍是现在独守空房...

家园 当老大的没有人恨是不成的

没有人恨说明你做得不够好。

我不喜欢微软一则是因为其审美观一直不高(WP7 有进步,但是 Windows 7 和最新的 XO360 界面不提也罢);二则是因为它坐拥着全球最顶尖的软件人才得过且过,主要产品没有人后面逼进就毫无进取精神,微软研究院那帮家伙整天跟 Google 似的整些异想天开的玩意,但又没 Google 整得有趣;三则它九十年代确实太霸道了,用垄断地位挤垮竞争者手段十分不仁义,政府都看不过去。

家园 你这个更接近于分布式计算

但是你强调每个计算单元的主动性,是个很有意思的课题。“推送渠道和计算目的都是私有的”,这要求一种新的管理方式。

另外这种终端到终端,或者终端到数据中心的分布计算方式,也有不得已而为之的原因。随着终端传感器和终端处理能力(或者产生信息能力)的增强,数据处理量会迅速增大到今天的(和明天的)数据中心都对付不了的地步,同时网络也会因大数据量不堪重负。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基于内容的图像搜索(比如Google goggle),如果真像今天的文字搜索那样大规模应用,不在移动终端上把特征算好,Google现在的data center会被算残废都不够用。这还只是图像,想想视频。。。

永远都不要觉得计算能力足够大,因为伴随着计算能力的增大,以前不可实现的东西都逐步实现,然后催生进一步的应用,进一步推高对计算能力的需求。

家园 苹果的确很成功

但是很大因素是因为Jobs,他二次入主苹果先搞了iPod,再搞了iphone,然后iPad,每个都很成功。你可以说Jobs是天才,如果说他是天才,那么苹果之后的继任者还会是天才能够赚取巨额利润吗?Jobs据说快走到生命尽头了,苹果以后怎么样很难说。很有可能不会象现在这样辉煌,这样倒反衬Jobs的天才特性。

高科技产业的不确定性太大,变数太多。苹果几年前快走到山穷水尽,到现在市值压倒微软,就是很好的说明。但是肯定不能够以此证明苹果能够稳定持久的辉煌。

要是Jobs留下3个锦囊,力保苹果的辉煌,那他妈的肯定是神仙,要不就是穿越者。:)

家园 类似于大教堂与大集市的开发模式的区别

只不是不需要开源。概念还是一脉相承的。我想象这里面还是会成长出巨型企业的。正如游戏工业的诸多工作室,都是高度合并了。

家园 你是太小看apple了,wintel联盟已经是过去时了

apple所作的就是要解决wintel体制下的问题,wintel的体系开起来很开放,只要是符合标准的硬件和软件都可以兼容但忽视了最根本的问题,用户。前些年it产品高高在上,能有的用那就谢天谢地了,哪里还敢说什么好用不好用的问题,现在硬件软件都相对进入了平台期,就需要解决好用的问题了,可惜的是M$的思路还是走在自己的惯性的轨道上还是用施舍的心态来开发软件,只不过用户已经不买账了,尤其是在移动领域广大用户实在是受不了一个缩小版的windows了。

apple是在建一个平台,就像开赌场一样,他只当庄家,负责把这个赌场的硬件设施(硬件)作的足够好,环境(os,UI等),服务等做好,吸引用户和开发者就可以了,他不再一手包办所有的应用而是负责抽成,这个模式比M$的模式可好多了,因为他只需要关心赌场的软硬件,只要用户的数目够多他抽成就会稳赚不赔。

android的问题是软硬件的分开是的大批的硬件厂商沦为google的打工仔,最后除了几家物流和成本控制高手,其他的厂商都是输家,就像现在的pc一样。现在apple占整个pc份额的5%但利润占整个pc利润的1/3,这么高的利润率光靠硬件是没有办法实现的,光靠软件也是没有办法实现的,只有软硬一体的平台才有可能。

此外关于gps的应用你可能不是很了解apple,

他甚至故意不开发或内置一些重要应用如GPS导航, 只靠G-MAP实现地图功能, 让利一些开发商。

tomtom有很好的gps导航应用,有本地地图,很好用。

家园 一并回复楼下一些河友的问题

1. 似曾相识河友: Android和iOS都是平台,都企图让别人为他打工。Wintel联盟不是过时了,而是升级了,现在是2.0版。新的平台间差别是在Android上面你可以选择打硬件工还是软件工, Apple上面想打硬件工的机会也没有。打软件工--Apps放在Apple的市场上销售, Apple每年要提层30%外99美元的许可费。300万个Apps就意味着3亿美元的净收入外加销售提成。

另外,我想问一下, Tomtom的导航几钱?Tomtom被苹果吸引开发这一Apps, 毫无疑问自己的导航仪少卖了一台。 这对于厂商而言相当于挖自己的大腿肉当晚餐,总比别人吃掉好一点而已。

2. AllenKid河友:Apple的运营效率很高, 这是在不计较成本的基础上的。 半导体行业都知道Apple给钱非常慷慨, 经常是三星诺基亚的一倍。当你需要在性能成本开发周期之间精算的时候就会发现捉襟见肘的痛苦。 当iOS5开发的时候必须兼容iPhone3,当64位CPU取代今天的32位的时候, 如何让300万个Apps能跑起来才是痛苦的抉择。按照热力学定律, 熵增是不可逆的。 Apple的效率下降也是不可逆转的。当年Nokia从一个做鱼网的公司转变成IT公司并变成世界第一而且雄踞好几年,一定也是一个效率非常高的公司,而今天降到效率大家就笑了。长远角度来讲, 任何公司都是效率下降的。

3. cgangcm河友:Android如何给Google带来利润? 这真是一个好问题。

Google目前看起来还没有清晰地盈利计划。但我相信搜索的未来属于移动搜索, Google一点也知道这一点。如果让Apple控制移动计算,将来Apple一定会进军搜索。即使不为其他,就这一个理由,也值得Google每年花20亿美元维持Android, 何况Google还有更宏伟的计划。

大家可能已经不记得Gmail当年需要邀请的逸事了。Google一直希望厘清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好像Page Ranking算法一样,他希望能建立People Ranking,从而控制将来的人际网络。这就是Gmail的真实意图。没有想到, Web2.0发展是如此迅速,Google也落后了,Gmail的意图沦为泡影。 眼看非死不可和退特涨势如此凶猛, 除了收购就只有在移动互联上战而胜之了。于是Google大胆布局智能手机,而且高调地宣布不收费。在Android上面,Gmail是内建的, Google是默认的搜索引擎。即使这两点也足以维持Google在移动江湖的地位, 将来出现Gtalk移动版我一点也不惊奇, 出现G-community也很正常。我在Galaxy Tablet上就发现预置Google纵横,把定位和社交集中在一起,也许是下一个方向。 想一想,当你的一帮朋友聚会找酒吧的时候,Google向你推荐你平时爱喝的约翰走路那是多么的有效!

牵着一只大猫河友:免费模式不是真的免费,而是内建广告的免费模式。其实现在Apps一般也就几美元,相当于网上的几个点击。Google中国的点击收费在0.4~3RMB之间, 与其费尽心机考虑向个人收费不如向广告主收费,既不少又可能暴富。几年前我的电脑中软件几乎全是盗版,到了昨天,我看了一下几乎一个也没有。全部被广告模式招安了。我相信这样的模式一定会拓展到移动平台上。

你的第二个问题是升级, 前面已有提到,不赘述。

第三个问题是我的笔误。Apple的国际信用卡在不发达国家不适用, 而不是相反。

suyuantt网友: 理论上讲Wintel联盟是一家就可以实现的。不过当初IBM不忿Apple的封闭性,开发出了PC架构。软件选用的是名不见经传的“小软”, 硬件抛弃更强的Moto 6800系列采用了Intel的8086就是为了控制方便。 加上软硬结合的关键” BIOS控制在IBM的手中,大概以为从此一统江湖,千秋万代。没有想到Phoenix还是哪一家用逆向工程破解了IBM的BIOS, 于是有了Compaq, AST等等,PC挣脱了IBM的控制,当初的小弟变成了老大。 现在Apple痛定思痛,坚决把软硬全控制在自己手中,所有的开发者都是囚犯,在指定的地方放风!

家园 关于tomtom说两句

1. 似曾相识河友: Android和iOS都是平台,都企图让别人为他打工。Wintel联盟不是过时了,而是升级了,现在是2.0版。新的平台间差别是在Android上面你可以选择打硬件工还是软件工, Apple上面想打硬件工的机会也没有。打软件工--Apps放在Apple的市场上销售, Apple每年要提层30%外99美元的许可费。300万个Apps就意味着3亿美元的净收入外加销售提成。

另外,我想问一下, Tomtom的导航几钱?Tomtom被苹果吸引开发这一Apps, 毫无疑问自己的导航仪少卖了一台。 这对于厂商而言相当于挖自己的大腿肉当晚餐,总比别人吃掉好一点而已。

关于apple是不是跟随wintel模式我在别的帖子里已经说的很明确了,再次就不再赘述了。

tomtom的app卖$50,tomtom的导航仪低端的也就$88,普及型的差不多$100-150,但这个价钱是包括导航仪硬件的。tomtom光卖软件可以挣$50,软硬一起卖才$88而且还要有物流,生产,门市的费用。我怎么都看不出来在apple平台上卖app是挖自己的大腿肉当晚餐。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