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请大家为农民工做点举手之劳吧:投票富士康为最差的公司 -- 洗心

共:💬43 🌺219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嗯,就我所知,富士康在中西部最近动作频频

已经敲定了几个城市的合作意向,不少中专学生都憧憬着能进富士康从最底层干起。他们可不全是农民工或农民工子弟,也有城市平民。对网络更是毫不陌生。

他们都上网,也比象牙塔的书生更熟悉人间烟火,非常清楚,富士康和本地企业相比,哪个更好。他们没本事没门路进国企和事业单位,富士康已经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了。

家园 说句可能招来骂声一片的话

如果中国社会下层的老百姓能够在未来十年内,都能够有一份收入、待遇、劳动强度和今天的富士康相当并且长期稳定的工作,那么中国的国力将比今天更上一个台阶、中国的社会问题将比今天减少一个数量级。

如果中国所有的老百姓都有这样的就业保障,整个社会也就全面小康了……

家园 反对一下闹钟。

中国当然需要就业,所有人都需要就业。

别的不知道,富士康里面一色的年轻人,30岁以上的都少——没有具体考察,仅仅是从公开的媒体上看到的。

如果10年以内,所有中国30岁以下的都得到一个富士康这样的工作和收入,30岁以后全部被扔向社会自身自灭,中国不是走向小康,而是走向地狱。

就业得到一份收入是必须的,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未来是更加必须的,在这个之外,能得到相对的精神上的平等也是必须的。

富士康没有表现出来想承担社会责任的意愿来,如果像这样的世界500强也就这样,我们还要指望别的私人作坊式的血汗工厂做得更好吗?

家园 这一阵中央不是又决议要修水利了吗,看了看券商给的一些资料

,才知道原来中国目前的大部分水利设施,都是58年到77年这20年修建的,还都是老毛时候打下的基础。

家园 我也要反反对一下

为什么富士康生产一线的年轻员工多?你上珠三角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调查一下,有年轻员工少、年老员工多的么?这是中国现阶段产业转移和劳动力流动的大格局造成的,富士康这种招工门槛低的企业,是来自中西部的年轻人踏入社会、迈向沿海地区的第一张跳板,在中国目前社会大变动的背景下,这些年轻人是不可能一辈子固化在富士康这种企业里面的。

按照当下中国的标准,富士康真的“血汗”么?别的不说,你上建筑工地看看,到重庆的“棒棒”群体里面看看,那个劳动强度又如何?你到城乡结合部的大批发市场看看,看看那些商贩冒着夏日酷暑、冬日严寒,起早摸黑做买卖,那个劳动环境又如何?咱们不能因为宅的日子长了,就以为做小白领、软件民工的生活是社会的主流和常态,当下的中国,还有很多人是货真价实拿汗换钱的

在当下的中国,摆在全社会面前的首要问题,是社会下层中的相当部分,其收入水平、生产和生活条件、社会保障水平,依然不能达到富士康所能提供给员工水平。至于摈弃“富士康模式”,再等等吧,乐观估计,再过10~20年条件就成熟了。

家园 是啊,要不然哪有小平时代吃老本的幸福农村生活。。。

看我以前的一个帖子。。。

讲的就是老毛打地基的,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yuanap: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打地基盖房子,后人装修搬进去住

中国幸好身躯庞大,老毛打的基础好,要不然就是印度化、拉美化

没有自己的独立、自由,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看看这次胡去美国。。。这才是大流氓的派头啊

日韩德等小弟弟们乖乖哦,等老大谈好了你们赶紧买单吧

这就是毛时代的丰功伟绩,这就是718工程

日本人评此次胡访美,捡几条

日本人战后扛给美国人的钱算起来都快填满几个太平洋了,但他的首相麻生太郎09年去到美国白宫,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连中午饭都不给他吃!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对于相信丛林法则的美国人来说,你手底没几下子硬梆梆的真功夫?你想得到他的礼遇?我看聪明的做法还是学着日本首相自带便当去吧?免得和别人谈事为了逼你就范饿死你!麻生太郎据说就是因为没吃中午饭饿到扛不住头昏眼花挺不下去了,才无奈的答应了美国人的过份条件的!
新的农夫和蛇的故事,只是现在的农夫变成了“开爱的、傻乎乎的”中国……

中国买到的东西,应该是老美愿意卖你的东西,老美不会傻到将自己的核心技术卖给中国,吃亏的肯定是人傻钱多的中国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花。。多写写这类文章

前人的工业基础

水利基础

农业基础

特别是 群众对TG的信用基础

打得牢牢实实的。

所以,先富带动后富---群众相信

抓到老鼠是好猫---群众相信

改制会公平的---群众相信

私有化促进富裕---群众相信

经过30年,,信用破产了吧

带动后富====假的

改革企业====你几爷子暗中分资产是把

绩效====又是群众倒霉

税收====只会也来越多

房价====仰望星空

。。。。。

所以,现在的人 捞到一把算一把

家园 三点意见

一、大集体时代确实修了很多水利工程,但是这些工程普遍存在物质技术条件不完备、土法上马的现象,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其中的相当部分并未发挥预期的作用,越是偏远落后、地形复杂的地方,这种情况越明显;

二、大集体瓦解后的时代,因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普遍解体,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最后一公里”基本属于吃老本状态,除了低水平的日常维护、新建项目几乎没有,尤其是2000年以前、这种现象非常突出,2000年后有所好转、但不是根本性的变化;

三、大集体瓦解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虽然“最后一公里”建设陷入停滞,但是依靠国家的投资,大的流域性水利工程取得了明显进展,比如建国初期就提出的淮河治理规划,就是在这一阶段最终完成的(以前在技术、物资和财力上都不允许)。

家园 针对闹钟您的意见,我也说一下吧

1、大集体时代修的很多水利工程设施,限于当时的技术、经济条件,肯定不能拿今天的标准。。。

当时都是人挑肩扛,土簸箕,人力打夯,地基处理等等。。。

就我了解的广西来说,桂林有一个白竹境水库,是为解决漓江枯水期桂林市的用水问题,表面看情况不错,就因为没有技术力量进行地质调查。。。库区有一条岩溶裂隙,蓄水后,就发展成地下河把水都漏了。。。现在白竹境水库还有点点水,可以给当地百姓养养鱼鸭,桂林市民农家乐的一个好去处。

但是,立项于91年,修成于96年的国家“八 · 五”期间重点工程项目,桂林两江国际机场,人家照样是建在一条活断层上面。。。(别跟我说,那时候没这技术条件发现这条活断层)

毛时代修建的南宁清平水库(取名自主席的《清平乐》),几个副坝就是老百姓发扬人海战术,给修起来的。

我去勘察是,发现坝基连基本的清淤都做的不彻底。。。但是人家虽然修修补补也活到了现在,滋润当地老百姓几十年。

PS.清平水库的坝基、库区均坐落于花岗岩基上,从水库流出来后就是不适合做库区的地质条件了。

这说明当时虽然技术、基础不扎实,毕竟还是做了很多工作的;不是偶然的

2、赞同,我们家那边,江西农村的水利都是毛时代修的几个水库保障的旱涝保收;但毕竟分田到户,80~90年代初时各家劳力也多,还是很会照顾自己村的水渠、抽水泵等等,村里也每年年初分包分配人负责承包的,包括收电费啊、打米、榨油之类的,反正村里统一安排。

2000年以后吧,青壮力都打工了,水利设施就都荒废了,然后就各家各户买了一个小型的抽水泵之类的。。。自己的田地哪里取水方便就看15年前承包时的幸运了;我们村的土地好像是90年代调整过,所以不能追溯到80年代。

此外,就我到河南驻马店、南阳,河北张家口,西安远郊农村等,2000年后,大型的水利设施政府列入规划,有统筹安排;但都是钱堆的。。。村子附近的,不上不下的,没钱就慌着。

处处可见荒废的机井、沟渠等水利设施

3、一些大型、区域、全流域性的规划、建设,老毛时候早就立项了,现在还是吃老毛的本。。。正如640、718工程一样

比如建国初期就提出的淮河治理规划,就是在这一阶段最终完成的(以前在技术、物资和财力上都不允许)

不过拜最近几年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前三峡建设这个几可近动国本的大工程,现在都排不上号了

祝福祖国发展的更美好!

家园 2000年以后各地都有一定规模的小水利整修工程

广东、湖南主要是整治和利用小的山塘,贵州主要是搞一些局部性的小水利(比如田间地头的灌溉用水窖)。时代不一样了,这些工程都是靠钱堆,过去大集体年代那种全民总动员、无偿使用民力的景象再也不可能重现。

家园 中国的贫穷人口又增加了

国家提高了贫穷线了,2003年开端,国度计算局等部分多次上交申报,建议调整我国贫穷线,到2007年,中国的贫穷线被从新规定在1067元,2008岁尾,调整为1196元。2010年是《中国乡村扶贫开拓大纲(2001-2010年)》的最终一年,也是新十年国度扶贫开拓大纲的谋划之年,假如贫穷线从现行的规范上调到接近1400元,我国的贫穷人口将会由于贫穷的上调出现“被增加了”,

家园 好事情啊,贫困线订得太低的话,弊大于利

《环球时报》的这篇报道很有意思,值得好好看一看:

贫困人口在穷国富国境遇不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如果哪天中国的贫困人口开始出现大量的肥胖症、以及由此导致的“三高”等富贵病,中国就真的崛起了:-)

家园 无需外人投票,农民工自己会用手投票

rt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