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黄连腌制的橄榄 -- 史文恭

共:💬212 🌺1678 🌵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15
下页 末页
家园 黄连腌制的橄榄

这是一个沉重的故事,如题所言,您所能咀嚼到的,除了苦涩,还是苦涩。唯一的亮点是,黄连是能降火的。

(一)

对于历史的观察者而言,他们的困惑在于如何界定一个历史时代。因为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她的一段特定的历史进程,是一个活的进程,也就是说,这段进程的发生,发展,高潮,走向反面,最后完成螺旋式上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这一进程的核心,或者说其内在的驱动力,往往既是这进程推向高潮的动力,也是其走向反面的必然。所以, 要完整地观察一个历史时代的进程,必须从头看到尾,从开始的喧嚣看到落幕的寂然,然后,我们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心跳和喘息,感受到那湍流其中历史人物的浮沉和悲欢。

在俺看来,文革十年正是这样一个例子。-----现在有一些聪明的学者,提出文革实际上仅仅进行了三年,他们认为前三年的文革是一种新的尝试 ,革命性的大民主,对于中国文化的一个新贡献等等。对于这样的看法,俺总为那些被蹂躏的名词们,诸如“文化”“尝试”“大民主”之类惋惜,经过那十年的人是不会用如此轻飘飘的词汇来形容他们的苦难的,更不会同意让几十年后的那些所谓的学者们用空洞无物的概念为了他们的目的来涂抹那段岁月。对于文革的一个全面的把握,只能在仔细看清楚这些“大民主的尝试”后来的结果后才能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来举个例子吧,假设你是一个高中生,胸怀着把红旗插遍全球的梦想,谋划的都是如何征服华盛顿,饮马莫斯科河的霸业。-----突然,伟大领袖一声号令,“革命了!”,从此不必上课,全国任意免费旅游,对之前在你头上的作威作福的老师们可以大声唾骂,对以前只能在报纸上瞻仰的高官们可以查查他们如何打桥牌,如何享受,还可以挖挖他们之前坐牢时候有没有叛变的黑底子,对于青年人来说,这样的生活是否很快乐,很激情呢?

但是,且慢,假如历史告诉你,当你经过了这样的幸福岁月后,全国的,连续三届的高中毕业生都会在应该学习的大好年华内被送到农村和边疆,长时间地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是在一个大学生还非常稀缺的国度里,这个转折你是否能够接受呢?

而这还仅仅是开始,在农村苦了几年后,你听说了,当年跟在伟大领袖后面的“永远健康”的林副主席跑到国外摔死了。然后你开始明白,原来让你热血沸腾的理想和信仰是被在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所支撑的,那个最虔诚的布道者却是最阴险的背叛者,既然看起来本应是最忠诚,最可靠的那个写入党章的副统帅都跑到外国去了,那么,对于其他的追随者们,又怎能不面面相觑,心怀忐忑呢?

之后,作为青年人,你们终于明白了现实的生活是如何的现实和艰难,你们不得不挖空心思,想方设法地跑回城市,而当你们终于回到已然是拥挤而变的实际的城市时,当初无忧无虑的高中生已经成为面临就业,成家种种现实压力的青年人,此时,他们才发现流逝的岁月如何的宝贵,他们丧失的教育对于之后的成长如何的重要,----那么,在这个时候,对于这些曾经如此纯真地,全身心地投入到那个信仰的一整代的青年人而言,这样的一个剧烈而生动的经历,对于他们意味这什么?--------就是作为TG所领导的左派中国的最重要的那根支柱从此崩塌了。文革起始阶段的狂飙所凭借的正是年轻人对信仰的坚贞和投入,但十年文革的最大结果就是告诉了这些年轻人,---你们不过是棋子,你们所秉承的理想,正是你们被操弄的原因。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在八十年代初存在主义能够在中国的大学生之间流行的本质原因。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在文革之初,看似豪迈的外交部长陈毅元帅怒吼的那句致命的预言到现在依然令我们感到沉重的所在。

在1967年一月,接见留学生代表时,他说: “。。。 我不是乱放炮,我是经过认真思考的。要我看,路线斗争要消除后果要很长时间。现在的文化大革命的后遗症,10年、20年不治!

用一句话来说,文革的历史作用,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而言,就是左派中国理想最盛大也是最悲剧的一个葬礼。它的贡献恰在于它的否定。

待续。

史文恭:(之二)

史文恭:【原创】黄连腌制的橄榄(之三)卑劣的高文谦

关键词(Tags): #黄连腌制的橄榄通宝推:米宝,文化体制,acxp,酸酸,muiaao,柳叶刀,parishg,dfindy,惟快不破,wooxiao,切地雷,韩信点兵,自以为是,
家园 前提是承认阶级:城里的青年阶级比农村青年阶级高贵
家园 突然,伟大领袖一声号令,“革命了!”,从此不必上课,

史妹妹好像搞错了吧,真相党说是周向毛反映有些学生罢课,毛就说不用罢课,给他们放假三个月。后来周向学生们说,你们多幸福,我们那时罢课会被关被打被开除,现在毛主席给你们放假闹革命,应该好好珍惜这种机会。。这与突然,伟大领袖一声号令,“革命了!好像有本质的区别吧?

家园 对之前在你头上的作威作福的老师们可以大声唾骂,

真相党求证据,伟大领袖有这样说过??

家园 扯蛋的玩艺,你还当真呀?哈哈哈哈
家园 知青问题 我要普及一个常识

知青包括2种,回乡知青和下乡知青。前者是多数,即农民出身的学生,后者是少数,即城市学生。

刚建国的时候,中学生紧缺,紧缺到大学招生,中学毕业生不够的程度。不得不动员一部分已经参加工作的学生和一部分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年干部报考。所以那时候学生不存在什么就业问题。

等到中学毕业生逐渐增多,大学没有同比例增加,这个问题就来了。

这里还有个问题——城乡差别。其实严格说来,不是城乡差别,是工农差别问题。县城里的居民,许多也是公社里的农民,山野间矿山的工人,也算吃商品粮的城里人。对于一个极端缺乏工业的国家来说,提高工业待遇,让最优秀的年轻人趋向于参加工业-军事组织,这没什么问题。刚建国的时候,工业人口不足全中国的1%,许多城里人都是依附于进城地主,买办,对工业化毫无贡献的奢侈化三产。到了毛泽东时代快结束的时候,已经快一亿工业人口。

但是,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些工业人口的子女是否天然地继承了这个特权?

知青政策的回答是不应该,当时的国民待遇是当农民,种地,为工业化提供粮食和资源。所以,下乡知青,回乡知青,都应该平等地先种地,再选拔出优秀的去读书、工作、参军。为啥下乡知青要抱怨,回乡知青就不能抱怨?我看都没啥抱怨的,因为在下乡知青大批下乡的同时,还在大规模招工,征兵。来源就是这两种人。招工数量还略超过下乡数量——当然招工数字也被回乡知青分享,所以下乡知青颇为不满。但为啥不满呢?为啥这个特权天生是你的呢?

楼主说下乡知青优秀,回乡知青就不优秀?

其实,这事归根结底是工业经济本身扩张不如工业化教育快造成的。解决起来也很简单——教育不要铺那么大摊子就行了。不知道谁赞成这个观点? 当然了,没有教育超前培养人口,就没有接下来30年的辉煌。从76年到80年代的低谷,中学生减少了将近一半,要是当年不铺那么大摊子,你们说,是不是就没有这个低潮了?还是照旧减少一半.........

说下乡知青享受国民待遇,其实是超国民待遇了,他们有补贴,有安家费,还有知青办专门照顾。为啥不满? 下乡知青中,招工,参军,当赤脚医生和地方干部的比例,远高于回乡知青。他们为啥说下乡不公平?

通宝推:洗心,鳕鱼邪恶,kmy1810,烟动午夜,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我认为史妹妹还是个严谨认真的人

扯蛋这话本该是赵本山老师之流的拿手好戏

家园 常识?

解决起来也很简单——教育不要铺那么大摊子就行了。不知道谁赞成这个观点?

如果有一亿无业游民在城市无所事事,政府维稳的鸭梨很大啊。知青这个政策更多的是把城市的就业压力转移到农村,跟教育铺大摊子没什么关系。新疆7.5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青年失业人口比例过高。

家园 徐州下乡时间上晚一点...

徐州是这样的...

69年底先征兵...新兵走聊以后...去兵团和下乡动员开始...

批准...迁户口...发票证(购买胶鞋...蚊帐...脸盆等)...

70年元月上旬...去兵团的先走...

当月中下旬...下乡的开始走...

直到年中...大致走完...

在这半年时间里...就算同时期下乡的聊...

在俺们公社...最后下乡的是城市社会青年(三人)...

有在校的初一到高三的同学(五十多人)...

有文革前高中毕业考上大学...在校没毕业的(三人...和俺在一个村的北队...只待聊不到一年即调走聊...社员说镀金的)...

有当地在县城上中学回乡的(一人)...

还有一位南京的下放干部老王(待聊四年多)...

后来在75年底来聊一位比新三届还小的同学...当时15岁...这人例外...是自己要求下乡的...

以上说的这些人...在公社开会时...都在一起...

公社全部人口2.5万...耕地5万亩...

72年开始招生...73也招聊...后来就没有再招...

俺们中学生里上学的只有三人...当兵的没有...其他公社有...

余下的同学...招工从75年底至78年底陆续走完...

有在乡下和当地农民结婚的同学三人...当时不招...都留下聊...

当时的生活补贴...每月10元...只发了半年...这钱不到知青手里...只发到队里...

刚到队里...有一些粉丝...白菜...白面...玉米面和豆油...

这些菜只吃了一星期...以后就自己买聊...

粮食队里继续供给...年底决分时分的粮食是下一年的口粮...

半年后...到夏天时...队里盖聊三间土屋...房梁和床的木头...是县里提供的...

家园 编的。我班有一宣传画主题“老师同学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

一个学校很可能都会揪出一两个典型的老师(通常是担任领导职务的),成为批判的对象。

不可能是所有老师都成为可以大声唾骂的对象。毕竟很多运动的事情还是要靠老师才能组织起来的,不是学生们自己就能够搞起来的。

这种夸张的手段,对于作者本身的形象伤害很大。

家园 作者的形象本来是不错的

就这么弄了一下夸张的手段,所以说形象伤害很大。

在当时不但有唾骂,还打死了好几个老师,不过这跟伟大领袖有什么关系呢?前两天美国还发生了校园枪击案,若用孔老夫子的春秋笔法,可以这样写,伟大领袖奥巴马一当选,从此不必上课,全校任意免费试枪,对之前在你头上的作威作福的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可以大胆的扫射,但这叫做栽赃。

伟大领袖反对的是师道尊严,填鸭式的灌输,提出要活泼课堂的气氛,对老师教的东西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换现在的说法就是素质教育,对之前在你头上的作威作福的老师们可以大声唾骂,这又是什么东东?

家园 对以前只能在报纸上瞻仰的高官们可以查查他们如何打桥牌,如

史妹妹觉得不对不该乎?对高官们只可仰瞻乎?

家园 我更感兴趣的是当时中国教育资源有多少。

我更感兴趣的是当时中国资源有多少。 平均下来是不是可以大家不用当知青,去上学。 最后领个国家干部身份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

每个人都受制于所处环境的。别说当知青了,当农民工不还得抢着去。自己贴钱上大学,完了乖乖失业也好像找不到谁声讨。 被骗比被逼强点。

批文革,得说当时有什么更好的,结果头犯傻没选让大家遭了秧。

家园 萨苏很明智,用个谢绝转贴的方式就体面地下了台阶

史妹妹的待续不知道要怎么写呢。

家园 求证数据,下乡青年与同时期农村招工数字各是多少

有数字才好比较,是不是.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