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三体》--世界科幻史的里程碑 -- 抱朴仙人

共:💬157 🌺448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听了就没趣了

被剧透了

家园 那看乡村教师

岂不是变化更大

家园 昨日看完三体,仙人所说深有同感,决定再买一套实体书
家园 实在是太好看了
家园 【ZZ】《三体》赋

发信人: Jokeson (飘雪|一剑倾城), 信区: SF

标 题: 三体赋【转自百度刘慈欣吧】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May 4 11:41:35 2011), 站内

此歌献给“地球往事”三部曲作者刘慈欣及全体磁铁

作曲/编曲:李丙雨

填词:胡尘

演唱:大若

海报:旧书、慕清明

夕阳残 血色骤 清梦徒留(叶文洁)

一念成魔 嫉世如仇(伊文斯)

嬉笑侈侈不休 半生难逢敌手(史强)

琴弦封喉 知己难求(汪淼)

思虑尘埋心头 魂色万古芳流(章北海)

志怎酬 出师未捷身先殁(泰勒&雷迪亚兹)

鸾凤相左 凝噎泪满首(希恩斯&山杉惠子)

毕一生 功成名就(萨伊)

怎敌她 似水娇柔(庄颜)

本色终现 力挽沧海横流(罗辑)

但使干戈永日休(三体世界1379号监听员)

星作酬 宇为舟 孤胆独谋(云天明)

冷若磐石 一诺千秋(维德)

啜碧茗在小楼 仗剑拨弄素手(智子)

歌缅过往 画作弥留(歌者)

情已叩 夫复何求(褚岩)

望天涯 此生相守(关一帆)

咫尺侯 沧海桑田几许惆(艾AA)

大爱如佛 奈何终是谬(程心)

悔当初 血气方遒

而如今 覆水难收

流光若返 万事皆再从头

天下同 谁人能说

(三体文明)

三百年 恩怨情仇

一朝散 烟消云走

曲终人廋 曾记多少风流

唯 往事悠悠

(人类文明)

花了几天时间又看了一遍《三体》,真是酣畅淋漓呀。可惜才疏学浅,只好借别人的作品来表达此刻的感慨了。

家园 一和二是一起构思的,三是追加的

不过,三这个追加的水平超过了我的预期。甚high。

巅峰依然是二,二里我唯一不喜欢的就是逻辑的那段爱情,貌似没必要,而且情戏刻画也不是大刘强项。

家园 再加个章北海

维德和老章是同一种人。

家园 金庸笔下的黑暗森林

火把一熄,洞中诸人霎时间鸦雀无声,均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手足无措,但只过得片刻,狂呼叫骂之声大作。令狐冲心道:“今日局面已然有死无生,天幸是和盈盈死在一起。”念及此节,心下不惧反喜,对准了盈盈的所在,摸将过去。走出数步,斜刺里忽然有人奔将过来,猛力和他一撞。这人内力既高,这一撞之势又十分凌厉。令狐冲给他撞得跌出两步,转了半个圈子,急忙转身,又向盈盈所坐处慢慢走去,耳中所闻,尽是呼喝哭叫,数十柄刀剑挥舞碰撞。众人身处黑暗,心情惶急,大都已如半疯,人人危惧,便均舞动兵刃,以求自保。有些老成持重或定力极高之人,原可镇静应变,但旁人兵刃乱挥,山洞中挤了这许多人,黑暗中又无可闪避,除了也舞动兵刃护身之外,更无他法。但听得兵刃碰撞、惨呼大叫之声不绝,跟着有人呻吟咒骂,自是发自伤者之口。令狐冲耳听得身周都是兵刃劈风之声,他剑法再高,也是无法可施,每一瞬间都会被不知从哪里砍来的刀剑所伤。他心念一动,立即挥动长剑,护住上盘,一步一步的挨向洞壁,只要碰到了石壁,靠壁而行,便可避去许多危险,适才见到似是盈盈的那人倚壁而坐,这般摸将过去,当可和她会合。从他站立处走向石壁相距虽只数丈,可是刀如林,剑如雨,当真是寸寸凶险,步步惊魂。

令狐冲心想:“要是死在一位武林高手手下,倒也心甘。现下情势,却是随时随刻都会莫名其妙的呜呼哀哉,杀死我的,说不定只是个会些粗浅武功的笨蛋。纵然独孤大侠复生,遇上这等情景,只怕也是一筹莫展了。”一想到独孤求败,心中陡地一亮:“是了,今日的局面,不是我给人莫名其妙的杀死,便是我将人莫名其妙的杀死。多杀一人,我给人杀死的机会便少了一分。”长剑一抖,使出“独孤九剑”中的“破箭式”,向前后左右点出。剑式一使开,便听得身周几人惨叫倒地,跟着感到长剑又刺入一人身子,忽听得“啊”的一声轻呼,是个女子声音。令狐冲大吃一惊,手一软,长剑险些跌出,心中怦怦乱跳:“莫非是盈盈,难道我杀了盈盈!”纵声大叫:“盈盈,盈盈,是你吗?” 可是那女子再无半点声息。本来盈盈的声音他听得极熟,这声轻呼是不是她所发,原是极易分辨,但山洞中杂声齐作,这女子一声呼叫又是甚轻,他关心过切,脑子乱了,只觉似乎是盈盈,又似乎不是她。他再叫了几声,仍不闻答应,俯身去摸地下,突然间飞来一脚,重重踢中了他臀部。令狐冲向前直飞,身在半空之时,左腿上一痛,给人打了一鞭。他伸出左手,曲臂护头,砰的一声,手臂连头一齐撞上山壁,落了下来,只觉头上、臂上、腿上、臀上,无处不痛,全身骨节似欲散开一般。他定了定神,又叫了两声“盈盈”,自己听得声音嘶哑,好似哭泣一般。他心下气苦,大叫:“我杀了盈盈,我杀了盈盈!”挥动长剑,上前连杀数人。喧闹声中,忽听得铮铮两声响,正是瑶琴之音。这两声琴音虽轻,但听在令狐冲耳里,直如霹雳一般惊心动魄。他狂喜之下,大叫:“盈盈,盈盈!”登时便欲向琴音奔去,但随即想到,琴音来处相距甚远,这十余丈路走将过去,比之在江湖上行走十万里还凶险百倍,要走完这十几丈路而居然能得不死,实是难上加难。这琴音当然发自盈盈,她既健在,自己可不能贸然送死,如果两人不能手挽手的齐死,在九泉之下将饮恨无穷了。他退回两步,背脊靠住石壁,心想:“这所在安全得多。”忽觉风声劲急,有人挥舞兵刃,疾冲过来。令狐冲一剑刺出,但长剑甫动,心中便知不妙。 “独狐九剑”的要旨,在于一眼见到对方招式中的破绽,便即乘虚而入,后发先至,一招制胜,但在这漆黑一团的山洞之中,连敌人也见不到,何况他的招式,更何况他招式中的破绽?处此情景,“独孤九剑”便全无用处。令狐冲长剑只递出一尺,急忙向左闪避,只听得喀喇声响,跟着砰的一声,又是“啊”的一声惨叫,推想起来,定是那人的兵刃先撞上了石壁,折断的兵刃却刺入了他身子。 令狐冲耳听得那人更无声息,料想已死,寻思:“在黑暗之中,我剑术虽高,亦与庸手无异,只好暂且忍耐,俟机再和盈盈相聚。”但听得兵刃舞动声和呼喊声已弱了不少,自是在这片刻之间已有多人伤亡。他长剑急速在身前挥动,组成一道剑网,以防突然有人攻至。瑶琴声时断时续,然只是一个个单音,不成曲调,令狐冲又担心起来:“莫非盈盈受了伤?又不然弹琴的并不是她?但如不是她,别人又怎会有琴?”过得良久,呼喝声渐止,地下有不少人在呻吟咒骂,偶尔有兵刃相交吆喝之声,均是发自山洞靠壁之处。令狐冲心道:“剩下来没死的,都已靠壁而立。这些人必是武功较高、心思较细的好手。”他忍不住叫道:“盈盈,你在哪里?”对面琴声铮铮数响,似是回答。

令狐冲飞身而前,左足落地时只觉足底一软,踏在一人身上,跟着风声劲急,地下一柄兵刃撩将上来,总算他内力奇厚,虽然见不到对方兵刃的来势,却也能及时察觉,左足一使劲,倒跃退回石壁,寻思:“地下躺满了人,有的受伤未死,可走不过去。”但听得风声呼呼,都是背靠石壁之人在舞动兵刃护身,这一刻时光中,又有几人或死或伤。

家园 强烈同意这个提议

话说回来,翻译成英文以后文笔就可以由译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发挥,弥补原文的缺陷了,文章会更出彩。

更重要的是大刘的书和很多翻译的中文书不同。那些书往往主打异域风歌东方情调,多多少少有点迎合西方中心主义的味道,始终是边缘文学。而他的书则是从主流的科幻角度入手,和西方作家在同一平台上竞技。这才是真正带着当代中国烙印的文字啊。

家园 我买了一套

现在被人借去看了3个月了还没还我。

家园 有,人就是这样一种动物。

很简单的一个例子,西方殖民者进入美洲之后,选择的都是灭绝原有的印第安文明。资源天花板是人类无限扩张的障碍,要满足人类的无限扩张欲望,要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要么开辟新的生存空间。人类的历史就是争夺生存空间的历史,要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战争了。

家园 同感

但是看完三体,我好几天感到非常的憋闷。为什么,因为1000页的书从头到尾都在挣扎着求生,求生。那种被侵略的压迫感和资源不够用的紧张感,贯穿全书。

但是我有一些见解:

为什么欧美人会倾向于认可一个善的宇宙。原因甚至可以到1500年以后的西方历史中去找,1500年以后的西方史就是一部殖民史,世界就是是他们狩猎的地方,猎物们虽然对他们有威胁,但是这种威胁又能大到哪里去?所以西方主流价值认为世界是无害的,而且是无奇不有的,西方人是高高在上的,其它东西都孱弱不堪,一击即溃,“在海岸线上架起大炮就能打败一个国家”这种事情太常见,以至于他们都习惯了。这种猎奇式的,高高在上的世界观必然会影响到了他们的宇宙观,高等外星文明对人类是友善的(就像上帝),而不友善的又都是可以打败的。

与此相反,中国人认为有一个恶的宇宙,正是因为过去100多年中国打开国门看世界的过程中遭遇到一系列侵略殖民,还险些亡国,所以中国人看世界的眼光必然带有警惕,戒备的因素,而这种警惕,戒备的世界观又影响到了中国人的宇宙观,而三体就是中国人这种宇宙观的体现。而我们从1840年开始,面临的最大问题不就是求生存吗?那种被侵略的压迫感和资源不够用的紧张感,不正是贯穿于1840年以后甚至1949年以后的中国历史吗?

家园 程心这个人其实与其说是一个人,倒不如说是一个像征

人类伪善的像征。

同感
家园 我倒觉得这是刘慈欣自身的警惕

不是中国科幻的通例,实际上中国科幻小说,涉及到宇宙的,除了对外太空的探索这个永恒话题之外,敌对、压倒性优势的外星文明这种设定只有刘慈欣有吧...

而刘慈欣的主题实际上不论是球状闪电、吞食者还是超新星纪元,所描述的都是环境如此险恶,我们努力不辍这个题材.. 可以说他心目中的周围环境就是如此险恶群众就是如此平庸,但也可以说非此不可衬托出抗争的刚烈坚韧、英雄人物的视野与行动力。

家园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科幻小说来源于历史,高于历史

正因为中国人在过去100多年里遇到过太多这样的敌人了,所以才能写出来,

所以要我讲,三体要真是被译介到国外,也不见得会有太大的影响,可能会有一部分西方读者视其为神作,但是大部分人不会认可,因为与他们的主流历史认识有冲突。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