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永别了,上海话 -- Davi

共:💬72 🌺3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个体,群体,全体这几个概念不同

我使用的是群体概念,你替换了全体概念和个体概念.

群体特征是某个群体的大部分人明显具有的,其他群体表现薄弱的 特征

这些细微的区别中文很难找的到具体的词汇对应,在口语中更加容易忽略,一般依靠上下文来理解,

另外,1300万人是全部都是上海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么?他们迁来上海多久了?上海存在的时候他们就在么?

我想联系我的上下文应该可以理解到我是指的哪一批人

还有,上海小市民,我想大家都理解是上海的具有小市民特征的人群,不是上海所有的人都是小市民.

如果你非要说我以偏盖全,我尊重你的意见,同时保留我对你理解能力或者心态的看法.

家园 那么请你在写这一段的时候后面用括号注明概念好吗?你理解力太高

不过上海人有个特点就是欺软怕硬,得风驶尽帆.他们骂人一般也都有很明确的目的

请在上海人后面用括号把你的高论写进去,要么,请在帖子题目上注明:作者理解力很高,其他人慎入....

家园 好酸....

我是回帖,针对挨骂的逐水而行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你要对号入座请便.

家园 虽然我对蒋光头很反感,但是……

不得不说,他在台湾大力推广国语这一条,还是为维护中国统一、弘扬中华文化做出了很大贡献的。有一个说法,说如果一个地区被殖民了50年,那么殖民者的语言的影响力至少要持续200年。台湾曾被日本殖民50年之久,要不是蒋光头退到台湾时,一堆汉语言的专家跟了过去,又或推广国语的政策没有强力执行的话,那么今日的台湾语言受日语的影响会更深,被闽南语同化的力度也会更大,自然对大陆的离心力也要高得多。

家园 秦朝实现车同轨,书同文,量同衡,之后15年陈胜吴广就起义了

项宇也一把火把阿房宫也烧了

爱国青年是在咒天朝早亡是吧?

语同不同音和人同心不同心有什么必然联系?

伟大领袖毛主席到死都是一口湘潭话,哪个时候全国人民不也很同心吗?

家园 大概是想说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当然还有臆造的蒙独什么的。

1982年,我倒是看到一次蒙古人游行,口号却不是独立,而是还我土地。

河里没几个人知道这类故事,不知道的事,最好别乱编,杜撰就能显得自己水平高?我忍了又忍,还是看来自己修养不够啊,终于回了他一篇。

我可不是鼓励你和他吵架,就是看不下去瞎编。

家园 说的对!

罗马尼亚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都从拉丁语演化来的。

波兰语,乌克兰语,俄罗斯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都从古斯拉夫语来。

要不是互联网,英语难保日后不会也分裂。

家园 是有这种感觉,呵呵。
家园 嘿嘿,我很支持你这几个论点。
家园 不能仅仅只看到语言的交流工具作用

南方的交流问题可以用工作环境推行普通话来实现。人家家长里短聊天你需要去听什么?

我对一件事至今耿耿于怀,北大入学第一天,我爸非要跟我坐千多公里的火车北上,我也知道他的心情,到了宿舍当然要嘱咐一些话,就在那里用家乡话摆了摆,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小老太太进来了(后来知道是班主任,过来关怀新生),开口就是“要说普通话”什么什么的,丝毫不管我父亲在场,我爸小时候普通话没学好(这多少有时代的关系),但我得尊重他,我总不能跟她说“我爸普通话不好”吧?再说这是父子私人谈话,她又凭什么来管呢?老实说我的普通话比她的福建腔好多了。一来就留下这么个印象,使北京和北大给我的感觉立马打了个折扣,就是这么对待外地人的么?虽然她并不是北京人而是福建人,虽然以后遇到很多友好的北京人,虽然北京给我的印象开始由陌生变得亲切,这件事却始终如骨鲠在喉,也许是我小气吧……

家园 嗨,没注意到,晕了。
家园 关于方言,当初韩少功曾经有篇文章写得极好。方言是我们

和故乡最后也是最牢固的联系,如果你是一个游子,你对方言会很敏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