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对四代机的几点观察 -- 观望者

共:💬73 🌺59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山寨PPC

07年,某本军事杂志上报道过,歼10的CPU是北京某所主频1G的类power pc

家园 问题就在于很多时候没有飞机场可用

送花得宝,谢谢。

兄台所言甚是,直升机的能量利用效率确实很低。不过,直升机的起降优势在很多时候是决定性的。

比如当年汶川地震后,所有道路全部中断,车辆无法通行;而且山区气象条件恶劣,全国只有80年代从美国购买的那几架老黑鹰直升机勉强可用。现代飞机对跑道要求很高,战时很难保证前线有机场可用,这时运输直升机就很重要了。

家园 正是如此

直升机就象压缩饼干,必要时很给力,但是不能老当正餐吃。

所以我军的直升机装备规模可能不象美国那么变态,上万架。不过目前肯定是太少了,两三千架还是需要的。

家园 服了。
家园 没错,工业上基本没有用intel的cpu的

比如北美的基本所有程控固网移动交换机早年都是用的Moto 68系列,新晋都是PowerPC。

这个跟操作系统的发展史是有关系的,早起的unix被Bell lab发明后大量使用(现在很多操作系统也是unix的变种和延伸),那时候的装着unix以68000为cpu的大机器,价廉物美又符合大部分的工业应用,是那个时代打遍天下的打狗棒(那时候Intel和Moto的半导体部门比起来,还是小弟弟)。后来类似飞控之类的也沿用了unix(或者unix的变种),cpu由于legacy的原因,继续沿用68或者PowerPc。

家园 老观谈武器是必须宝推的,

牛就一个字。

真诚的希望您以后在自己不很了解的东西上发言要谨慎,比如历史。

家园 好比喻,花了。
家园 照片全部看不到

晕晕晕

家园 我说的龙芯是说明用国产的东西,

而不是一定就是这个东西.国产的背板总线以及计算机,都用国产的CPU,但是山载的还是纯国产的就不太清楚.比如雷电院早在2002年就有政策文件要求他们试用国产的IC

家园 这么大个家伙,快赶上二战时期的轰炸机了

B-24从头到脚也才67英尺22.4米长... 居然也能矫健地上下翻飞,做各种格斗动作,也算是工程史上的一个奇迹...

家园 掩嘴偷笑一个,太有同感了

当初看老观论枪的文章,惊为天牛啊,呵呵

家园 因为6800系列CPU是RISK基础上的

RISK 是个比Intel的CISK 优化得多的指令系统。如果不是由于Intel的86体系CPU装备的PC先声夺人,6800系列肯定会取代86体系的。苹果机就是6800的。不是老Jobs用袖珍玩具突破重围的话苹果就是个末日黄花。

家园 有意思的是

当年参加一个自控会议,波音的副总裁作plenary session,说波音777都是Intel系统的CPU,从8086到80386(那是90年代头上的时候了),不过也有Moto,还有TI的DSP,没有说哪个干什么。

家园 麦帅,如果说他比轰五长你不会吃惊吧

其实歼八就比轰五长,

家园 是的。顺便设想一下新的山地战打法

以山地据点为例,TG并不需要运几门155mm、122mm上山,阵地上只要配上足够的重型反坦克导弹、肩射防空导弹、加上几门 W99速射迫击炮就可以了(驻藏部队大批量装备了此炮)。

W99口径82mm,炮重650公斤,最大射程大于4270米,可以速射(弹夹装入,1秒内击发4枚炮弹,最大理论射速160发/分)、平射(变成了一门直瞄火炮)。

82迫弹重4.2千克,每炮配2500发炮弹,假如配置4门炮,4.2×2500×4+650×4=44600kg

4门炮+10,000弹=44.6吨重量

如果重装甲目标闯关,反坦克导弹伺候。对于软目标(卡车、人员等),这区区45吨重量可以封锁一小段公路5-7天没问题(假如集群性目标出现,那么TG远程炮兵和空军还等着呢)。

根据99年卡吉尔之战,印军战术无非四种:1)用155mm炮轰;2)出动战斗机和武直低空攻击;3)步兵攀登攻击;4)高空精确轰炸;

第一种缺点见效慢。TG肯定会在死角或反斜面修筑工事,超小型挖掘机、预制钢质建材都可以吊运过去,一个晚上工事就很像样了(人、炮全部藏进工事),3-5天坑道就挖得象上甘岭了。印军的炮和弹运到位需要时间,99年5月9日开战,高峰时动用250门大炮,其中许多是瑞典制造的FH77 155mm 榴弹炮,但除了个别地方,到6月下旬,也没轰出什么名堂来(巴铁可是生生用十个指头垒出了工事)。如果TG占了印军撤退道路上的山头1个多月,那前方的印军就不用救了,直接谈判战俘问题好了。

第二种超低空攻击。印军动用了Mig-21,Mig-23,Mig-27战斗机和Mi-8直升机低空攻击。Mi-8被肩射导弹当场干掉;一架Mig-21也被巴铁击落,还掉了一架Mig-27,印军说是机械故障。不管是不是机械故障,印军此后就不怎么低空攻击了。

第三种是印军攀登攻击,这是印军伤亡惨重的主要原因。光是巴铁手工埋的几千枚地雷就造成不少损失。如果是TG:火箭布雷车、航空布雷、人工埋雷,不丢个30-50万枚,算对不起观众。印军据说还和巴铁进行了白刃战。如果是TG,恐怕轮不到白刃战:

14.5mm、12.7mm机枪,35mm榴弹发射器,还有射程世界第一的93式60mm迫(炮重22KG,可实施360度圆周射击,紧急情况下可不必构筑座钣坑直接实施射击,射速20发/分,最大射程5564米,最小射程130米)

第四种是印军用激光制导炸弹高空轰炸。比如99年6月24日,印军两架幻影-2000距离8.5KM时用“铺路石Ⅱ”型激光制导炸弹攻击了tiger hill。巴铁地面部队缺乏对付高空幻影-2000战斗机的手段,许多人员被炸死,一些设施被炸毁。即便如此,7月4日印军夜间攻山时,血战11个小时才搞定。

如果和TG交手,印度的FH77一旦被炮瞄雷达发现,就会成为攻击靶子,恐怕炮弹还未落地,反击的炮弹、火箭弹已经出膛;低空攻击的战斗机和武直都会被打成筛子;靠夜间发动步兵攻击,未到步枪射程,就会被TG用测好坐标的W99和93式60mm炸成碎片,其余部分则由装上夜视仪的14.5mm,12.7和35mm招呼;如果靠高空轰炸,则看双方谁得到制空权了。

下一次战争,制高点依然重要--除非印军不再依靠地面运输补给和兵员、设备。但未必需要部队战术穿插了,类似任务可以运用直升机建立蛙跳式战术据点快速实现。这样的战术据点的费效比极高,区区几门速射迫击炮就可以把印军的交通线割裂得支离破碎。印军也可以运用类似战术对付我们的交通线,关键在于谁占据天空,谁守得住山头,谁能做好后勤与补给,谁的军队断了给养会乱掉。

如果中国取得了制空权,那么印军的前景就很惨淡了。中国一面占据一些高地据点,切断前方印军交通线,然后东西两线派大部队穿插至印度平原纵深目标。印军在kargil动用了3万人,动员了20万人。如果印军在藏南前线动用20-30万人,那么一旦前方被分割(只要彻底切断交通及后勤,未必完全合围),后方又被遮断,交通枢纽全部轰炸,则前后皆乱。这样,我方就变成了山地的“守”加平原的“攻”,打法还是遵从毛主席的教导,但是技术进步使得我们能够打比62年更大的仗(仍是低成本打法)。

反过来,即便印度取得了部分制空权,仰攻中国陆军,就会变成消耗战--恐怕不是印度玩得起的。

通宝推:飒勒青,dfindy,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