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在长安迎战亚历山大大帝 -- 萨苏

共:💬57 🌺2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萨兄这样想吗?

武器和战术绝对是配套的。这不是game.军队战斗力要看武器优劣,要看人员训练水平,要看统军将领的水平等等。还要看当时对阵时候的具体情况,天时地利人和。我同意宋军训练水平是不够,但同时也有一个问题,就算平戎万全阵有效又如何?关键在于阵法什么时候有效,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能保证有效的问题。一个步兵方阵在平原上对垒一个骑兵方阵我觉得本身就能分析出很多问题,这就好像袁崇涣后来面对具体问题一样,在明军火力优势情况下为什么一败再败?战争制胜关键就是要避开敌人优势而显现自己的优势。所以,袁得出了凭坚城用大炮的策略。

家园 乱说几句

我以为拿亚历山大时代之后的中国军队来合人家比强弱是不公平的,除了对西方史学家“亚历山大的军队可以打败冷兵器时代任何一只军队”这种明显的yy起嘲笑的作用之外也没有什么意义,要比还是同期,也就是亚历山大对秦国商鞅变法。这样才是一个对东西方军事科学发展水平的比照。

小弟读书不多,对商鞅时代的中国兵器合军制水平所知甚少,望达者有以教之。但据所看到的战史资料来看,马其顿军阵步兵为主而集中投入,纪律严明而不上奇变,所破波斯印度王公皆以铁刺猬般的气势凌压敌阵迫其阵形散乱,以骑兵出入其后成其大溃之势,击溃战为主,震慑战为主,真正斩首捕虏则未必是其所长(当然西方史书上为之注水甚多),故察其首尾,以为马其顿方阵的打击点在于敌军的组织而非杀伤力有多大,实际上是个守势为主的打法。我阵先为不可破以造成敌之可破。

那么一旦马军与秦军对阵交锋会怎样?小弟以为如果兵器上双方均没有压倒性的优势((比如黄谦所谓马军器械胜秦一个时代)则胜负只取决于双方战术思想,那么秦方似胜。以变法之后的秦军的重首虏隆军功,秦军的战术实际上已经走上类似法国革命时代的道路。法国革命时代的战争,一个特点就是灵活胜死板以散兵线破线形阵势,建立在军队内部无特权阶层化,人人可立功自效的士气向上,人自为战。变法后的秦军在这点与千年之后的法国革命军没有区别,打起来不需要事前规定的阵形战术就可以在战斗中出现相当大的自由发挥而效果皆合于破敌的根本目的,这也就是岳飞所好的不阵而战。我即无一定成式可循而以杀伤敌有生力量为目的这与亚历山大及其将士以往遇见的一切敌人都有重大区别。因为秦的战术决策可以下放到个人为止(波斯和马其顿都不可以),个人以格斗为战斗方式,这就是说要一个战术单位失去战力除非杀尽其军,以马之长矛遭遇短兵死士真非其长,以长击短此其终为罗马所擒也。

故如秦军胜,那么组织上不拘一格和追求杀伤的战术特点而不是先进武器将是克敌制胜的主要法宝。以不阵胜强阵,人自为战胜阵定而后战此其方也。

家园 M兄所说极是

只有将战术与实际结合,才有其价值。宋军的致命问题一个是指挥的无能 -- 重文轻武,制度如此,没有办法,有多好的家伙也没法发挥作用;另一个是的确不具备汉朝那样的良好产马区,无力建立骑兵军团。这就象今天如果中国组建国防力量,固然美国的B-2很不错,咱们没那么多钱投入也没办法,就只能琢磨怎样用现有装备了。宋军也是没办法建立骑兵,所以至少要有一个基础的作战方案 -- 怎样用步兵抗衡骑兵,如果宋朝有国防大学,这应该是大学里一个重要课题了。

家园 此话在理

宋之所败,非战之过,以岳爷之能,终不过含冤九泉,

何谈胜。

家园 马其顿军队对付那些类似民兵的军队还是绰绰有余的

但对付秦军这种高度专业化的军队估计尸骨无存,想想首功制就寒

而且秦弩的威力大的吓人,即便正面对方阵无法造成威胁,从背后射击,等于变相的屠杀,

家园 这个

很有意思,跟帝国时代似的。特色兵种。齐是技击,赵骑射,楚国。。。。。。。。。。。从后面历史看是剑客。所谓“荆楚奇才剑客”也---也就是日本武士。

家园 萨版主好文.

在下有一个问题,这个马其顿军只单一个长枪兵兵种么?

如果是混合军团,除了对付秦军的弩兵确实没招...其他的通过兵种之间的协调,还是有办法的吧?

只谈中国这方面的诺干解决方案,只针对马其顿的一个兵种...

既然这个亚历山大是个不世出的天才...总觉得缺点什么...

尚请斑竹给小的开开窍.

家园 太有意思了

先给给了我很多快乐的萨兄拜年!

国家之间的武器性能的差距能有多大, 能维持多久, 作用有多大, 一直是我所怀疑的.

很多地方一直强调秦弩的厉害, 如果其确实很厉害的话, 长平之战赵军一定也有类似的赵驽. 冷兵器时代, 我觉得看看样品, 抓个工匠, 很快就可以仿照. 象宋朝各种先进的武器, 蒙古人很快都应用自如了.我想假如宋造出了马克欣机枪, 那也是替蒙古人造好的.:)

所以古人一直强调仁德和谋略.很少见那本古籍上讲某场胜仗是靠了武器的先进.

清末的失败是闭关锁国了几百年, 冷兵器碰到了热兵器. 其实真正失败的原因连西太后都不认为是船不坚炮不利.

说到当今, 仍然不在船坚炮利. 吏清则台湾不战自归.

大家戏说得很有趣, 对不起,我在这里有点上纲上线了.

家园 这个问题,秦大路好像说过
家园 制度和政策是解决问题关键

就以步制骑而言,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冷兵器时代一再证明,以步制骑非常有限/

宋代到后来明代,以步制骑的思想是源于经济上考虑。其实这不是没有道理,总归战争首先要打得起才能打。当然在我看,马匹问题只是一个因素,关键决定国家发展的制度和政策怎样适应战争需要和变化。如果就以骑兵发展不易而放弃军力发展,等于说明白道理而视而不见。最终高科技武器能拯救江山吗?宋后来的靖康之耻也是吃了这种经济头脑亏。如今也是这样的问题面对。

汉也是初期马匹奇缺,为什么后来可以出动十万骑兵横扫漠北?同样是宋时代,岳飞以精锐骑兵对阵,同样可以以少胜多。袁崇涣建立关宁铁骑,也能创造以少胜多的战例。抛开战争发展中的偶然,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抓住战争中的制胜因素。这可以和新技术武器结合,自然事半功倍了。

家园 多兵种结合,不贵多而贵精

足以应付汉地主场的战争了。桓温破苻秦于关中,朱明逐蒙元于沙漠,虽云承其弊,也足明运用得当,骑不足畏。至于宋朝,鄙视力战敢断之将,事急则望奇功,稍缓则忌其威望,这般小人做派,又畏敌如虎,纵有铁骑万群也是无用。慕容宝之燕,完颜守绪之金,骑兵岂可谓不多?

家园 然!

然,若主一心不思进取中原,或天下民心已丧,纵雄兵百万比乌合之众何异?断不用费心此辈生气吞万里之壮举,心怀天下之豪情。唯偏居一隅,苟延残喘之小儿辈万幸!正所谓碌碌无为之庸才,纵执吴王金戈越王剑有何惧哉?观如虎实则猫耳!

家园 上来得晚,先喝一声彩。

希腊密集阵的弱点其实很多,抓住一点就能攻破。从西方军事史来看有两种战术可以破希腊密集阵。罗马军团的小方阵战术我在古典决战系列后面会详细讨论。另外一种是草原民族的轻骑兵战术,典型战例是克拉苏远征帕提亚波斯的卡莱之战。此战波斯人用几千匹骆驼来回运输羽箭,波斯轻骑兵整天不停顿地以箭雨攻击罗马阵营,敌进我退,敌驻我扰,一天下来罗马人就经受不住,贸然出击,结果被分割歼灭。面对这种战术我估计亚力山大也不会有什么好对策。

秦朝的骑兵如何我不了解,但弩箭了得,对马其顿步兵的杀伤力一定很大,但亚力山大作战依靠重骑兵,密集阵是幌子,起吸引敌人兵力的作用。秦朝军队是否能够依靠弩箭拒敌于阵外是关键,如果不能,让马其顿骑兵突入步兵阵营,胜败就不好说了。另外亚力山大也装备有大型机弩和投石器等远程火力,据说射程可达500米,亚力山大还是西方军事史上首创以远程火力间接射击掩护部队撤退的人,所以对马其顿军队的战斗力不能低估。

家园 按照《西洋军事史》

马其顿的步兵方阵适合平原作战,大流士同学又干了一件蠢事,就是铲平地面移去障碍物,把高加拉梅拉平原变成巨型阅兵场。。。还有就是亚历山大个人指挥能力比较牛,后来佩尔休斯指挥的步兵方阵就在山坡上被罗马人灭了。所以在渭河平原作战不是个好主意。不过亚历山大在巴克特例亚建立的希腊化国家战斗力实在不怎么样。而且要来长安,还有经过高山沙漠,遇到匈奴人也说不定。。

家园 中间的话,哈萨克大草原如何?咸海到巴尔喀什湖之间

亚历山大要穿越伊朗高原,阿富汗山区,中亚沙漠

汉军也要穿越河西走廊,戈壁沙漠,西域,过阿拉山口翻越塔吉克山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