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把清华大学搬到喀什去 -- 空格

共:💬63 🌺152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比“南京老萝卜”手慢,回复他的话同样回复你
家园 又不能强制中直高校的教师和学生

现在不是那个时代了,想搬就搬?

家园 同意,楼主想法创新,但祸害别人家的东西不心疼

很多东西都是浪漫主义的一厢情愿,指点江山,运筹帷幄。但不知江山可听指点?人员可听运筹?我直观的感觉,很有王莽之风(单指理想主义情怀)

搬学校不是搬石头,学校里是有血有肉的人,有人就有互动,就有反馈,单凭一厢情愿是不行的。除了具体的人的反馈,还有社会环境与社会风气,对人心及价值观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这事放在50年前,说不定能干成,52年院系调整,比这个动作大多了,也推下去了,但看看现在回忆和争议,得与失的衡量如何评说呢?

这事放在40年前,说不定也能干成,64年开始三线建设,搬家迁人更是波澜壮阔,

但现在回头审视,当年那些洒落在深山僻壤的“好人好马”,那些为了“备战备荒”建立起的厂矿军工,今昔如何?仅仅是几个长安、嘉陵、东风能代表的吗?

这两项大搬迁,我虽未亲历,但受其影响却是非常巨大的。

且别论当时社会之风气,人心之所向,价值观之高尚,政府之威望与今相比如何

就说当时的作为战略决策依据的国际国内形势大背景,以及对应环境下的必要性也远非今日一喀什特区开发可比。以如此的战略性和必要性为基础,尚且留下今天评价之诸多不然。单为一喀什而连根拔起诸多顶尖名校,是否过于小题大做呢?

无论出于好心坏心,按老百姓话讲,祸害别人家的东西不心疼。

还有,楼主讲,对搬迁人员“晓以义,动以利”,这样看问题未免太简单了。

试想,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你晓人家以义的时候,你自己底气足不足?

你动人家以利的时候,你给的利够不够?

且不谈连根搬,就假设在当前这样的就业形势下,国家对这几所名校恢复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100%包分配,但也要学生100%听国家派遣,不许自主择业。同样晓以义,动以利。你看是否能行的通?

再者,很多东西要以当前的社会现实环境为依托,缤纷俗世里建不起桃花源。

就像一个有n个出水口的水桶,你提高一个口的阈值,不会使这个口出来的水压力变高,而是会使水从别的口流走。

同样以大学生就业为例,30年前,你不服从分配,那就没单位,没工资,没粮票,没饭吃。现在,你拿这些吓唬谁?

回到搬迁,要是讲义人家不服,讲利人家看不上,怎么办?

弄急了,还是一句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最后,人不过去,搬个空壳子学校,跟新建一所有区别吗?能传承精神吗?

家园 不是随便换一家单位都可以的。

我猜老兄的意思,多少是笑话我的想法不着调。而我想有这么一点可以说明是随便什么企事业单位就能迁过来的。选择高校时我提到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从教育资源已经非常集中的地区外迁。比如北京,集中了了数十所高校。迁走一所清华,不至于把当地的高教资源从根本上抽空,至少北大就是与清华同级别的高校。上海也是一样,复旦交大同济都是实力相当的高校。老兄你说的这几个例子,华为在深圳,海尔在青岛都是当地独一份的超大规模企业。在当地再没有第二家水平规模与之相当的企业。这是比不了的。再有,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会尽可能降低人员和物流成本。而高校,招生和毕业后学生的流向,本身就是增加地区间人员流动性的。这个话我说不清还是举例子吧,让海尔把配件从内地运到喀什再把成品电视机从喀什运到沿海出口,对海尔来说绝对是灾难。但是让全国各地的学子到新疆上四年学然后再回内地找工作。对高校的影响就肯定不是对企业那种灾难性的后果。

后面fakeone老兄和牛铃老兄的帖我也一并回在这里。考虑喀什特区在国家安全中的独特地位。这里的招商对外资和台资应该尤其有所注意。不光是人家听不听你的行政命令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可能有其他猫腻的问题。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把鸟窝掘了,鸟就能学会游泳了?

这根本是两个层面。

杀人是死,得病也可能死。以此来论证杀人的合理性是荒谬的。

事实上得病也可以治,并不一定死。

回到迁校与办校,也是同理。

而你后面说得方式,恰恰证明办校还是有希望的。

比如,对支边支教的大学生的优惠就业创业政策,及相应的升学,国家机关就业优先倾斜,对大学生在西部就业的引导和鼓励。

这些都是理性的引导,按你所说,就是义和利双管齐下,让学生自己能权衡好,从而愿意为国家重点开发的不发达地区贡献力量。

同理,对教师也一样,鼓励学者教授与不发达地区学校的交流,多去讲学,带进去名校的理念和风气,多结合当地企业进行科技成果的工业转化。

更进一步可以借鉴已经有的建新校区,办分校和异地二级学院的经验(当然,圈钱的就算了),多派本部的教师讲课,交流,乃至中短期的驻留。同时给予学校政策上和资金上的倾斜。

对学生,教师和学校是引导鼓励,而不是用行政命令强行分配到西部

,不是用行政命令拆了原学校,不是用行政命令迁移过去。

再配合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倾斜。

这些不是行政命令的引导和鼓励,恰恰能完成你所说的

“从交通和自然环境的建设,到社会环境和当地政策的改善,配合学校自身的调整,的综合运作。”

一句话,引导得当,自衡义利,不搬迁,也能传递学风氛围;强硬政令,怨声载道,连根拔,未必拔得名气精神。

家园 还不如把澳门的葡京赌场搬到喀什去

花钱少,见效快。喀什距离中东中亚近得多,中东石油富豪多,中亚贪官多,他们有的是银子,把他们的银子赚过来。如果配套再把北京的天上人间搬过去那就效果更好了,呵呵。

家园 您小看我说的意思了。

首先。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只是迁一所高校。那么简单,而是通过迁这样一所高校。把新疆同内地的联系密切起来。相关的交通,当地的环境等等。是一堆的配套建设方案。这和53年那种一举调整全国几乎全部高校而且一年之内就全部到位的做法。是有根本区别的。在后期影响上,我相信也会有所不同。就用您的例子,我不是化点小力气把某个口的阈值抬高。而是用全身力把桶歪过来,再在底下垫一块石头。让这水自然从这个口往外流。西迁的高校,就是这块石头。

上面有位兄弟,张嘴就把喀什说成是民族分裂分子扎堆的穷山恶水了。我想这也是一个普遍的正常的心态。而我想说的是,这样的心态是真正制约新疆发展的心态!这样的心态也是应该且必须在未来几十年时间中有所扭转的。

举个例子,现在从北京到喀什,坐火车要花四天,中间还要倒车,据说坐的还是绿皮车。如果有一趟时速350的直达动车。16个小时到。那么从心理上,喀什到内地的距离就近了很多。

再说你说的那个利的问题。我前面说了很多细节,也说了大约资金的规模。我觉得,以倾国之力的万亿资金。花数十年时间来办这样一件事。应该是够了的。这里我相信的不是钱够不够的问题,是tg有没有决心来做这件事的问题。至于具体的细节哪里利益够不够。都在其次。

第三个,“单为一喀什而连根拔起诸多顶尖名校”。我说您小看我的意思了主要就是针对这句话。这不是为一个喀什。照内政上说,是为了平衡东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的不足。照对外上说,是希望以名校的实力,加强在中亚教育经济圈里的参与度。增加中国在中亚软实力竞争中的筹码。着眼的是中国未来百年的国运。岂独为一喀什?

最后,我看着特别扭的是这句:“祸害别人家的东西不心疼”。。。。呵呵,这几所名校怎么就成了对于我来说的“别人家的东西”呢?您不会觉得我不是中国公民了吧。如果您说我不是清华北大复旦交大毕业的。那么难道这几所学校的毕业生就有资格“祸害”自己母校不成?或者诸校的校长有资格祸害?或者教育部?或者政治局?

谁都没资格祸害!

于是我们坐视喀什走现在深圳的纯经贸的老路,在未来二三十年后发展乏力。于是我们眼看着中亚的意识形态战场撒手不管,让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和石河子医学院们去与美国-中亚大学和哈萨克大学争夺在中亚青年中的发言权。

这祸害的又是谁呢?

这就说回到您说的义不足以服人的问题了。话说到这份上我倒觉得这件事就像汉初的削藩,不做有隐患。做的话祸害人。做得快麻烦大,做得慢骂街的多。最重要的是,谁做谁不得好死。呵呵。。。

家园 您说的是怎么教鸟游泳,我说的是它一定要下水因为它是海豹

我主楼里说的具体的措施都可商榷,您说的完全可以作为迁校过程中的具体政策措施来补充我的设想。呵呵。。

但是,一个重要的不同点是。无论分校或者异地二级学院,最终目的应该是将学校的运作中心西移。最终成为一所依托全国辐射中亚的高校。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立足西部面向中亚的问题。如果仅仅把视角限制在国内,满足于几所名校在喀什建了几个名校分校。有了直达新疆的国内辐射能力。那格局就太小了。

您是非要给他留个地上的窝,让它吃了鱼再回来。我是相信它其实本来就是只海豹。早晚连生娃也得回水里去。

家园 哇哈哈唐兄弟你就更慢啦,只能拿铜牌。。。。

那话怎么说,第一个把女孩的脸比喻成苹果的是天才。。。。

家园 同学,不行的

喀什是沙漠绿洲型经济,自然环境非常脆弱,负担现在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已经很吃力了,再移民一大堆人上几个大工程,环境很容易崩溃。广东负责对口扶持喀什。佛山对口伽师县,深圳对口农三师,一年承诺的现金扶持就是7个亿,以后还要增加,号称5年搞70个亿。喀什不差钱,差的是好的思路。

家园 这个环境问题我觉得是最可能致命的否决因素。

我没去过当地。想像不出沙漠绿洲经济下所能支持的最大人口会在怎样一个范围内。这个问题实在不调查没有发言权。。。

花你。

家园 不如把首都搬到喀什去。
家园 到时候来个十几跳,岂不是更被人利用?

在富士康打工的,跟奴隶有什么区别?挣点钱也就维持自己生活而已。

奴隶社会里,至少奴隶主还要保证奴隶的人口再生产,要不然以后奴隶就绝种啦。现在的血汗工厂老板,连奴隶的人口再生产问题都不用考虑了。

家园 【讨论】建议第一批先搬同济过去

为了民族大义,先把母校卖出去,校友们别砸我呀。

我觉得LZ光看到学校的名气,而没注意学校的专长了。虽然国内的有名高校都号称要搞综合性大学,但是它们的名气还是靠原来的强项。所以北大是文理科大学,清华是工科大学。在上海,复旦是文理科大学,交大和同济是工科大学。在这基础上,专门论证一下为什么应该同济先走一步。

1,在上海,复旦和交大分别是文科和工科老大,同济是万年老三,永无出头之日。所以同济为了当鸡首,走出去也是一个办法。而北京的清华和北大的动力也都不大。

2,同济的特长是建筑相关专业,包括建筑,道路交通,桥梁,水文地质,风景旅游等等,并了上海铁道大学后还包括轨道交通了。在喀什特区的起步阶段,这些专业特别能起作用。

3,同济有丰富的分家和搬迁经验。抗日战争的时候,同济也搬家到四川李庄。另外在上海江湾的校园被日寇炸毁,抗战胜利后才在上海四平路重新建了校园,也算浴火重生。解放后院系调整,同济的医学院和测量系迁到武汉分别成立同济医学院和武汉测绘学院。所以同济在这方面也算经验丰富,生命力比较强。

家园 兄弟,开个玩笑。呵呵。不过我确实觉得你的想法“不着调”

清华搬过去不可能的,看看上海交大怎么“搬到”西安就行了。50年代是行政命令的年代,西安又远胜于喀什,尚且是独立的两个大学。今天,你想把整个清华搬过去?您这想法也太雷人了。

要提高喀什的高教水平,我随便说说,不一定对。或者新建“喀什大学”,或者,让国内某个原意去的二流学校整体内迁。两者都离不开“给钱给政策”。不过这个学校的长远吸引力,在于喀什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现代化,做西部的领头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