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长江的卵石问题 -- 温雅颂

共:💬117 🌺51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RE:
家园 翻译一下:

你将无法说服大家,有些人会说,无论什么。这包括黄教授本人,他的球迷。我没有发现任何在黄的出版物的确凿证据来支持他的结论。根据他的计算是,错误的假设,而不是实际测量和仿真。有没有数据来支持三峡大坝后,建立了他的结论。

家园 好象有点小问题。

  

但这个沉积过程必须是在水下。
风力积沉应该也可以吧?

  比如风力形成的沙漠,还有黄土高原,如果地质变化时间足够长深埋地下应该也会被压成沉积岩。

家园 你这个顺序完全错了。

喷出岩完全可以变成变质岩,然后再变成沉积岩,
火成岩经风化或水力冲刷破碎后,再经搬运沉积,再深压才变成沉积岩,沉积岩再在地壳深处或岩浆运动,高温处理后变成变质岩。

  当然变质岩也可以经风化或水力冲刷破碎后,再经搬运沉积,再深压变成沉积岩,但这与火成岩变成沉积岩一样,经过了完全的形态变化(碎石、卵石、泥沙),已经不能单纯说“变”了,而且位置也搬移了很远。

  还有一种沉积岩是生物造成的,比如说煤、石灰石。石灰石经高温重结晶变成属于变质岩的大理石。

家园 这是机器翻译吧

比原文难懂多了

家园 我突然觉得很晕

"良田"被淹掉的时候, 卵石不知道在哪里

到大坝这里, 好像卵石很多嘛.

基本上根据我的观察, 三峡地区的长江沿岸, 若河边稍平缓一点(其实也满陡的, 只是能堆积其卵石), 河边都是卵石, 否则便是峭壁, 几无立锥之地(后一种地形更多), 不然也无法称之为峡谷了.

家园 吱吱!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RE:
家园 有同感

看来meokey有时候有点先入为主。比如那张岩石转换图,画的与他的理解完全不同也没看出来。

家园 没有一点强迫症,别的人早就坚持不下去了。

确实。所以感觉碰上非同一般的人了。

所以我才在这里公开提出来。如果meokey回复此帖,列出了他改变的看法和未改变的看法,说明还是有讨论的意义和效果。如果没有任何改变,或者干脆不回这个贴,那我想也就不会再有人参与这个无聊话题了。

家园 这个我就说不准了

沙漠和黄土都不是岩石。黄土高原在上升成高原之前应该也是深埋地下的,但没有形成岩石。

我感觉泥沙生成岩石需要有水的参与。但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没经过验证。

家园 就当自己挣花了。

另,你的贴于大众,于西西河都是有益的。

家园 佩服!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家园 长江为何不改道呢?

葛洲坝的卵石层有35米之厚

这是说远古时期,长江的水量曾经非常大,把河道切得很深?

家园 狐狸是这么叫的么?

好像老鼠才这么叫吧?

家园 追风我想请教一个问题,为什么三峡建成后下游冲刷加剧?

我是川人,看了meokey的帖子和大家的讨论很担心四川家乡,也敬仰黄先生的品行,对达雅称黄先生是行为艺术家很不满,因此经常蹦出来,得罪之处多包涵。

http://news.163.com/10/0727/09/6CJBKNAS00014IVN.html

看了此文后,我越发感觉不像专家说的那样排沙效果那么好,从河友处已经得知卵石是可以磨碎排出的,那么为什么建成三峡后下游河道冲刷那么厉害呢?我觉得是水变清造成的,原来的沙子要么留在上游水库,要么留在三峡水库了,不知以为然否?

忙总帖子:http://www.ccthere.com/bd/10002/topic/2509358/1#C2509358更是让我心肝乱颤......

他提到“由于地质灾害多、人为干扰大,泥沙淤积严重,中国水库寿命一般设计50年左右(美国可达70--80年)。例如大渡河的龚咀水库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建设的,41年之后库容就被泥沙淤积2/3。靠干支流一级一级的水库拦沙,只能暂时解决问题,或者说把问题转移到上面或别处,把后患留给后代,最终不能解决问题。泥沙还是要下来,淤积在水库堵塞河流,水库的防洪功能逐渐丧失,河道改变,成为恶性循环。

据三峡工程下游河道冲刷的泥沙数学模型计算表明,三峡水库运用后,葛洲坝以下的河床下切范围可远至黄石和武穴一带(距葛洲坝约759~829 km);下切幅度最大的河段是下荆江藕池口至城陵矶(距葛洲坝约 225~400 km),冲深5.1~7.0m;三峡工程运用到50年时,城陵矶至螺山河段冲刷达到最大值,下切平均深度约为5m ,三峡工程运用到100年时,宜昌以下各河段仍不能回淤到天然状态, 这无疑会给长江下游的河岸与河堤造成严重影响。

下游沉积物的减少,导致河口三角洲和海岸线的退缩,陆地损失,城市和建筑受损 。”

我不是专家,没有很好的地质学经验,不过我感觉物质不灭定律应该生效,应该给泥沙卵石找个去处,我希望是大海而不是我们的家乡:)

家园 三峡还是属于下切河段,高峡就是这样相对形成的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地质历史上看,长江曾是一条向西流动的河流,由于下切,长江得到了一个向东的出口,由于三峡地区在继续隆起,而长江在继续向下切割,使得今天我们看到平均700-1000米海拔的江峡美景,也使我们有了造大水库的机会。

关于淤积问题:

黄河年径流量600亿立方米,年输送沙16亿吨,通过蓄清排浑,就可以重新挽救三门峡水库;长江三峡年径流量5000亿立方米,年输送推移质4-5亿吨,怎么就不可能通过蓄清排浑维持三峡水库的运行?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