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关于古时射箭的一个疑问? -- notime

共:💬24 🌺5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厉害,受教了。谢谢!!!
家园 关于箭杆与弓身的摩擦问题

诚如妖猫所言,箭飞出时箭杆与弓身的摩擦力是影响势能损失的主要因素,刚上大学时曾在图书馆的一本杂志上读到过一篇文章详细分析了这个问题,时间太长有点记不清了,还记得上面说英国长弓的威力大就是因为其箭杆用的材料和弓身的材料振动频率一致,因此在箭飞出的瞬间箭杆扭曲振动正好和弓身错开,大大减少了摩擦。可能是这个说法。听说英国长弓一般用紫杉制成,难道英国佬的箭杆也是紫杉的?有点太奢侈了吧,紫杉可是英国珍贵的战略资源。

家园 没引《通典》?

 趙國公王琚教射經上篇曰:“凡射,必中席而坐,一膝正當垛,一膝橫順席。執弓必中,在把之中,且欲當其弦心也。以弓當左膝,前豎按席,稍吐下弰向前,微令上傾向右,然後取箭,覆其手,微拳,令指第二節齊平,以三指捻箭三分之一,加於弓亦三分之一,以左手頭指受之,則轉弓令弦稍離身就箭,即以右手尋箭羽,下至闊,以頭指第二指節當闊,約弦徐徐送之,令眾差池如鳳翮,使當於心,又令當闊羽向上。弓弦既離身,即易見箭之高下,取其平直,然後□弓離席,目睨其的,按手頤下,引之令滿,其持弓手,與控指及右臂肘平如水準,令其肘可措杯水。故曰端身如幹,直臂如枝。直臂者,非初直也,架弦畢便引之,比及滿使臂直是也。引弓不得急,急則失威儀而不主皮;不得緩,緩則力難為而箭去遲。唯善者能之。箭與弓把齊為滿,地平之中為盈,貫信美而術難成。要令大指知鏃至,然後發箭。故曰鏃不上指,必無中矢;指不知鏃,同於無目。試之至也,或以目視鏃,馬上與暗中則乖,此為無術矣。故矢在弓右,視在弓左,箭發則靡其弰,厭其肘,仰其腕,目以注之,手以駐之,心以趣之,其不中何為也!”

  下篇曰,“矢量其弓,弓量其力,無動容,無作色,和其支體,調其氣息,一其心志,謂之楷式。知此五者為上德。故曰莫患弓軟,服當自遠;莫患力羸,恆當引之。但力勝其弓,則容貌和,發無不中。故始學者,先學持滿,須能制其弓,定其體,後乃射之。然其的必始於一丈,百發百中,寸以加之,漸至於百步,亦百發百中,乃為之術成。或升其的於高山,或致其的於深谷,或曳之,或擲之,使其的縱橫前卻,所以射禽獸與敵也。凡弓惡右傾,箭惡其檽,音儒。頤惡傍引,頸惡卻垂,胸惡前亞,背惡後偃,皆射之骨髓疾也。故身前竦為猛武方騰,額前臨為封兕欲鬥,出弓弰為懷中吐月,平箭闊為弦上縣衡,此皆有威容之稱也。”

  又曰:“凡控弦有二法:無名指疊小指,中指壓大指,頭指當弦直豎,中國法也;屈大指,以頭指壓勾指,此胡法也。此外皆不入術。胡法力少,利馬上;漢法力多,利步用。然其持妙在頭指閒。世人皆以其指末齪弦,則致箭曲,又傷羽。但令指面隨弦直豎,即脆而易中,其致遠乃過常數十步。古人以為神而祕之。胡法不使大指過頭指,亦為妙爾。其執弓,欲使把前入阨,把後當四指本節,平其大指承鏃,卻其頭指使不得,則和美有聲而俊快也。射之道備矣哉。”

家园 哪个鸟毛是直的

加箭羽要的就是旋转。

家园 没必要吧,参照导弹尾翼
家园 而且十字或者Y字形的尾羽应该会避开主要部分摩擦弓吧
家园 这要看箭的长度和硬度吧?

  俺没具体研究过,不过看到过介绍英国长弓,就是因为箭比较长,推送时会来回弯曲,刚好让过了弓把,所以英国长弓射程远。

  摩擦影响主要是箭身,尾羽是软的,有点摩擦应该也没多大影响。

家园 有三片尾翼当然好了,不过俺想不明白如何高效制作这种箭

两片尾翼的很简单,把箭杆后部从中间辟开一道缝,插入羽毛,两边就个有一片尾翼了,再把缝前端以及箭尾端缠紧就行了,熟练工大概已分钟不到就能做成。

但三片四片尾翼的怎么做呢?工序加了好几道啊

家园 三片的三条缝,四片的四条缝呗

好几道是好几道,架不住它稳定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