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外汇储备, 粮食安全, 和通货膨胀 -- 急风劲草

共:💬40 🌺3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表述的不明白,我的想法就是用外汇在国外购买农地
家园 有谁知道18亿亩的耕地红线现在还剩多少
家园 购买农地具有更大的政治风险

在发展中国家购买农地无异于与当地农民(最贫穷阶层)争利,过不了多久,“土地革命”就会轮到中国人头上。

津巴布韦的白人就是很好的例子。

就算我们去买当地农民不要的土地,性质一样的,首先会抬高当地土地价格,你想,如果烂土地都卖了好价格,那么好土地呢?当地地主就会对土地进行抬价,或者增加地租,直接把当地贫民推入困境。

就算土地买到了,我们经营得很好,那么当地国家就没有粮食安全问题么?人家禁止你出口,你买到的土地还有什么意义?

土地我们经营得好,比当地农民强,过不了多久,这些贫困农民就有均贫富的想法了。

关键问题就在于,我们在别的国家经营农场,就是和当地贫困农民形成竞争关系,这带来的风险远比投资个工厂要大得多。

家园 对比铁矿石和钾肥的价格谈判,得出的结论

与铁矿石相比,钾肥境况类似,我国产量低,大幅度依赖进口,但是我国进口钾肥确实得到比市场价格低得多价格,谈判也相对容易很多,原因有多条:

1、进口钾肥也是统一谈判,但是进口权只有一家,不存在多家竞争的关系。

2、钾肥国际厂家没有形成垄断,比较容易谈判

3、我国钾肥的需求相对稳定,比起铁矿石大起大落,更为容易掌控。

所以说,依赖进口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打破垄断。

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对于缓解谈判价格实际上帮助不大。国际垄断价格一旦形成,这些国内企业卖给同行的价格绝对不会低于国际垄断价格的。

家园 大家都明白,只是说的不多

河友曾提到发展的道路,意思就是哪里容易往哪走,先吃豆腐,后吃肉,最后啃骨头,你说的就是骨头。

现在也在做,实验,准备都有,比较敏感,不注意的就没看到而已,河里提到的可是很多很多。

传统是对内解决,一直在用,一直管用。

家园 发展中国家人口负担太大,农业用地不可能指望他们

一般来说,现在有能力或者有潜力发展农业的地区有这么几处,北美、南美、澳洲、西伯利亚。北美肯定不行,政治影响太厉害,人家硬抢你都打不过。南美是政局不稳,买了真的可能被收回。澳洲,人口少土地多,他敢抢,我们也比较抢。西伯利亚,就得赌博,即赌博政治,还得赌博天气。买了土地,可以用当地人经营,我们只是决定卖给谁而已。

家园 据我所知,煤不是合成的原料。

  过程是煤燃烧后的空气洗去其中的二氧化碳得到氮,再与氢催化得到氨,所以煤应该算加工工具。

家园 可能已不足 18 亿亩

顺手发现一篇 BY AWAYDREAM

中国离粮食危机还有多远?

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国家,人口数目众多,而且还在不断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那末我们国家都面临那些挑战?我们国家能能应付这个危机吗?待我慢慢述说一下当前的中国粮食形势。

首先,看一下粮食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数据

从1949年到1998年,除去60年左右的三年自然灾害,基本趋势是粮食产量一直在稳步增长,而且粮食产量的增长要超过同期的人口的增长,所以人均粮食占有量一直在稳步提高。但是,1998年到2003年间,中国粮食的产量却发生大幅度滑坡,从5.12亿吨跌到4.30亿吨,这又是为了什么?如果查一查这一期间谁在当总理,你就明白了,当时总理就是”朱消气鎔基大人”.这几年间,中国并没有经历大的自然灾害,完全是人祸。

朱鎔基当政的时候,带给我们的并不仅仅有大量的下岗工人,衣食无着,流离失所,还有因为生活绝望而屡屡自杀的农民。农产品价格被压在很低的价位,不仅不上涨,甚至连年粮价下跌,直接伤害农民的利益,再加上巨额的农业税,以及搭车的各种提留,乱收费,农民的日子相当的难过。

江西丰城某乡的活埋镇长事件,就是其中的一例。

1999年江西丰城事件:活埋乡长

http://q.sohu.com/forum/121/topic/45617397

2003年之后,中国粮食产量回升,则是得益于胡锦涛,温家宝上台后,开始取消农业税,加大对农村的补贴,改善农民的生活。这样,不少被农民直接抛荒的土地,又被重新耕种起来,其实这只是一种恢复性增长,我觉着这个增长已经基本到了尽头。胡温的政策,客观上给政府的统治加了很厚实的基础,纠正了朱鎔基时代严重的错误。如果朱鎔基再多干几年,碰巧再来点天灾,或许又会冒出新时代的陈胜

吴广了。

01年前人口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信息网 http://www.cpirc.org.cn/tjsj/tjsj_cy_detail.asp?id=304 可直接点击进入。01年后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公报。

  年度 粮食产量(万吨) 人口(万人) 人均粮食(公斤/人)

  1949 11318         54167     208.9464065

  1950 13213         55196     239.3832886

  1951 14369         56300     255.2220249

  1952 16392         57482     285.1675307

  1953 16683         58796     283.7437921

  1954 16952         60266     281.2862974

  1955 18394         61465     299.2597413

  1956 19275         62828     306.7899663

  1957 19505         64653     301.68747

  1958 19765         65994     299.496924

  1959 16968         67207     252.4737007

  1960 14385         66207     217.273098

  1961 13650         65859     207.2609666

  1962 15441         67295     229.452411

  1963 17000         69172     245.764182

  1964 18750         70499     265.9612193

  1965 19453         72538     268.1766798

  1966 21400         74542     287.0864747

  1967 21782         76368     285.2241777

  1968 20906         78534     266.2031731

  1969 21097         80671     261.5190093

  1970 23996         82992     289.1363023

  1971 25014         85229     293.4916519

  1972 24048         87177     275.8525758

  1973 26494         89211     296.981314

  1974 27527         90859     302.9639331

  1975 28452         92420     307.8554425

  1976 28631         93717     305.504871

  1977 28273         94974     297.6919999

  1978 30477         96259     316.6145503

  1979 33212         97542     340.4892252

  1980 32056         98705     324.765716

  1981 32502         100072     324.786154

  1982 35450         101654     348.7319732

  1983 38728         103008     375.9707984

  1984 40731         104357     390.3044357

  1985 37911         105851     358.1543868

  1986 39151         107507     364.1716353

  1987 40473         109300     370.2927722

  1988 39404         111026     354.9078594

  1989 40755         112704     361.6109455

  1990 44624         114333     390.298514

  1991 43529         115823     375.8234548

  1992 44266         117171     377.7897261

  1993 45649         118517     385.1683725

  1994 44510         119850     371.3808928

  1995 46662         121121     385.2511125

  1996 50454         122389     412.2429303

  1997 49417         123626     399.7298303

  1998 51230         124761     410.6251152

  1999 50839         125786     404.1705754

  2000 46218         126743     364.6591922

  2001 45262         127627     354.6428264

  2002 45711         128453     355.8577846

  2003 43067         129227     333.2662679

  2004 46947         129988     361.1641075

  2005 48401         130756     370.1627459

  2006 49746         131448     378.4462297

  2007 50150         132129     379.5533153

  2008 52850         132802     397.9608741

其次,看一下中国人民对粮食的需求

中国人口还在增长,每年都有新增的需求出来,这是刚性的;另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粮食的消费也开始升级,

出了消费基本口粮之外,人们还有更高的需求,要吃更多的肉,蛋,

奶,油,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粮食来转化。所以,中国的饲料用粮,

玉米,大豆的消费在连年上升。尤其是大豆,中国政府的不作为,

对豆农的利益的漠视直接导致了,大豆市场的沦陷,失去了话语

权和定价权。我们每年进口大豆超过3000万吨,自己生产1500万

吨,而且产量还在下降,在大豆上,我们已经被四大粮商玩的团

团转了。

再次, 我们国家粮食生产的前景

简单来说就是,中国粮食生产的前景非常悲观。第一条,由于城市化,工业化,还有地方政府的急功近利,官员需要政绩,需要花天酒地的钱,需要GDP,很多优质的农田被占用,导致我们国家的耕地面积持续减少。

18亿亩耕地的红线,在地方政府的消极应对下,恐怕已经被破了,已经不要严防死守了。

第二条,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已经接近极限,很难提高。我们国家的人工精耕细作,加上大量施肥浇水,基本上已经达到世界单位面积产量的顶级水平。以后,由于人口老龄化,年轻劳动力务农意愿减少,这种耕种方式难以为继。所以,机械化程度会不断提高,但是机械化并不能提高单产,只是可以节省劳动成本而已,而且中国有很多山岭地,根本不适于机械化作业,如果劳动力跟不上了,这些地就全部得抛荒,相当于耕地减少。

第三条环境污染,水资源匮乏,肥沃土地的蜕化,都会危及粮食生产。东北的有些地方,以前肥沃的很土地都已经消耗个差不多了,黑土层都快光了。而全国范围内的,工业和农业抢水,城市和农村抢水的问题越来越尖锐,农业用水得不到保障,何谈增产?就拿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来说吧,丹江口大坝一再加高,把水调到北京,天津,那下游的农田怎末办?

关于南水北调,记得网上有北京网友问,“南方可有水可调?”

另一人回, “有, 陕南和湖北老百姓的泪水!”

最后, 我们国家粮食生产的出路

既然按现有的的政策措施,我们国家的粮食生产很悲观,那么,我们

必须得想出办法来克服这个问题。第一要提高粮食价格,提高农民

收入,保证农民种田有利可图,维持大量的农业人口,来尽量保障

产量。第二,保护耕地,加大农田水利等基本建设,改造出更多的

好田地,做个长远规划,不搞急功近利的GDP政策。第三,废除现有的

计划生育政策,保证每家至少生两个孩子,改善人口结构,减缓老龄

化的痛苦,同时为农业提供足够多得劳动力。第四,加快种子,废料

研发,争取有所突破;第五,做好海外买田种地的准备。第六,尽一

切努力事先粮食自给,不能依靠美帝可以轻松操纵的国际市场,否则,

会死得很难看。

如果我们国家还是一如既往地搞短平快,急功近利,唯GDP论,官员们

管自己任上升官发财,不管自己走后洪水滔天,我看粮食的危机已经迫在眉睫。我们国家人多消耗粮食多,如果依赖进口,没有人能拿出我们需要的粮食。以大米为例,我国大米年产量接近2亿吨,而全世界的大米贸易量为3000万吨,还不到中国消费的20%。要是中国大米出现15%的缺口,那别的国家就别想买到大米了,到时候粮价就会飞涨。至于粮价飞涨的惨剧,请看,

近代中国粮食危机:长沙抢粮风潮与四川人相食

http://hi.baidu.com/hongquan1/blog/item/3d3feff2358df616b17ec57a.html

题外话,在今天的形势下,帝国主义忘我之心不死,并花钱买了不少中国的败类,来鼓吹粮食可以靠进口的逻辑,用心非常险恶。这里面,茅于轼这个人,拿了福特基金的钱,放得全是臭屁,大家要好好斟酌。

茅于轼:中国粮食危机不存在

http://www.dami.cn/dami/hyzx/2009-03-11/dami.1236735804d98213.html

耕地评级

全国耕地评定为15个等别,1等耕地质量最好,15等最差,我国目前耕地平均等别为9.80等,低于平均等别的10至15等地占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总面积的57%以上,生产能力大于1000公斤/亩的耕地仅占6.09%

18亿亩耕地红线的由来:

http://www.caijing.com.cn/2009-12-25/110344911.html

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的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2006~2020年)》称,到2010年和2020年,我国人口总量预期将分别达到13.6亿和14.5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到2010年,我国必须保有18.18亿亩耕地,2020年保有18.05亿亩。国土部长徐绍史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通过对我国人口消费、生产消费等所需粮食的计算,到2020年,我国需要1.14万亿斤粮食,到2030年需要1.4万亿斤粮食。

他表示,根据人口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能力的提升三个需求因素,还有供给因素、单产水平、复种指数、粮食和经济作物的比例等因素测算,必须保有18亿亩耕地,才能保证我国在人口高峰年满足人民生活对粮食的需要,满足一部分生产对粮食的需要

2010年关于西南旱灾的回帖

云南,贵州,重庆,广西加起来也不过5000万吨的产量,还比不上河南一个省。

不可能一点不收吧?就算一点不收,2009年5.3亿吨粮食产量,减去5000万吨,还有4.8亿吨。

朱消气搞农民搞得最狠的时候,粮食产量连年下降,在他下台的那年,2003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了4.3亿吨,比他上台前的1998年,减少了9000万吨。还好朱消气滚蛋了,要不,估计国内早反了。

朱鎔基在任年份粮食产量:

 1998 5.1230        

 1999 5.0839        

 2000 4.6218       

 2001 4.5262        

 2002 4.5711         

 2003 4.3067

单纯西南大旱,应该没有大问题。要是华北,东北再大旱或大涝,

那他妈就完蛋了。

关于详细的粮食分析,可以看我blog文章。

中国离粮食危机还有多远?

http://www.mitbbs.com/pc/pccon_6913_108141.html

2007年全国各省粮食产量(万吨)排行(10.23)

(1000万吨以上)

河 南 5245.2

山 东 4148.8

黑龙江3462.9

江 苏 3132.2

四 川 3027.0

安 徽 2901.4

河 北 2841.6

湖 南 2692.2

吉 林 2453.8

湖 北 2185.4

江 西 1904.0

辽 宁 1835.0

内蒙古1810.7

云 南 1448.7

广 西 1396.6

广 东 1284.7

贵 州 1100.9

重 庆 1088.0

山 西 1007.1

陕 西 1067.9

2007年世界各国粮食产量排名

耕地面积(亿公顷)-- 占世界耕地比例 -- 粮食总产量(亿吨)

中 国 1.21 ---8.06% ---5.01

美 国 1.97 ---13.15% ---3.63

印 度 1.70 ---11.32% ---2.16

巴 西 0.86 ---5.76% ---1.33

阿根廷 0.27 ---1.80% ---0.85

俄罗斯 1.26 ---8.39% ---0.81

法 国 0.18 ---1.22% ---0.59

加拿大 0.68 ---4.52% ---0.51

越 南 0.10 ---0.66% ---0.40

德 国 0.12 ---0.80% ---0.40

澳 洲 0.51 ---3.45% ---0.31

乌克兰 0.33 ---2.20% ---0.29

波 兰 0.14 ---0.96% ---0.26

哈萨克 0.35 ---2.33% ---0.20

泰 国 0.20 ---1.32% ---0.18

关键词(Tags): #粮食产量(当生)#粮食危机# 粮食# 中国
家园 基本概念错误,煤和天然气是合成氨的主要原料

用煤或天然气,与水反应,来制造氢气的,这是合成氨的基本原料。

C+H2O=CO+H2

氮是直接从空气中来的。

另,现在所谓的煤气化,煤液化,第一步都是用煤和水反应制造水煤气的。

家园 看来俺没搞清楚。

  我是在七十年代看过一篇用煤的小化肥厂的文章,介绍了一种高效的炉子来制氮气,里面没提氢是怎么制的。

  氮如果直接用空气,所含的氧在催化时会不会有影响?

问一个问题(不是抬杠),反应产物中有大量的一氧化碳,按重量算应该比产的氢还多,这些一氧化碳到哪去了?化肥厂就是当燃料也用不了这么多吧?

  还有这个反应是什么?是不是算还原反应?

  最后还是想抬一下杠:

用煤或天然气,与水反应,来制造氢气的,这是合成氨的基本原料。

C+H2O=CO+H2

这里面氢是用来制造化肥,一氧化碳(为什么不是二氧化碳?需不需要分离?)对制氨应该是废料。这里面氢是从空气中来的,煤的产物全在废料里,就是说最终产品中没有煤的成份,这不是应该把煤算成工具?

  比如说用煤炉烧饭,这煤算做饭的原料还是工具?

家园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尤其是大豆,中国政府的不作为,对豆农的利益的漠视直接导致了,大豆市场的沦陷,失去了话语权和定价权。我们每年进口大豆超过3000万吨,自己生产1500万吨,而且产量还在下降,在大豆上,我们已经被四大粮商玩的团团转了。
大豆是因为国外进口的比中国自产的便宜,就是说进口便宜的东西是被玩的团团转。

  再看下面:

到时候粮价就会飞涨。至于粮价飞涨的惨剧,

粮价飞涨就是惨剧。

  第一药方:

第一要提高粮食价格,提高农民收入,保证农民种田有利可图,维持大量的农业人口,来尽量保障产量。
人工种粮,一个全劳力顶多种三四亩,部分机械也才能种个十几亩。靠维持大量的农业人口来保障产量,农民人均产出不会增加,要提高农民收入只有提高粮价。要在这种情况下把农民人均收人提高到城市人工一样,粮价提高个两三倍都不一定够,这算不算“粮价飞涨的惨剧”?

家园 400公斤每人完全够了

意大利人均400公斤,比美国人吃得好多了,OECD里面美食之国啊。美国1000公斤以上,净吃垃圾食品了,越吃越短命--现在这一代美国人均寿命比上一代还短。不是美国什么都是好的,我们一定要去攀比。

印度人均200公斤,这个确实不太够。

家园 我估摸着上转基因就跟这个有关
家园 转基因并不直接增加亩产量,只是增强抗虫能力

这样间接增加亩产量,但副作用太大。我估计影帝是被人忽悠了先。

家园 不是什么左和右, 而是要把握拥有足够粮食的主动权

提高粮食收购价, 不等于提高粮食零售价, 政府的作用在于补贴粮农,鼓励他们的种粮积极性,鼓励他们提高生产力。 国家只有保证自己能生产足够的粮食, 才能保证人民的生存, 即使是出现大国对立封锁, 也不置于发生饥荒。

大豆, 中国过去是净出口国, 后来因为国外大豆倾销,卖豆就赔钱,打击了种大豆的积极性, 大豆种植面积萎缩, 使中国的大豆加工榨油企业,更多的依赖进口大豆。 后来, 国际粮商作局, 操纵期货交易价格,导致大多数加工企业在价格剧烈震动中破产, 被外资兼并收购。 中国的大豆产业链因而被外资操纵。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