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英国铁路简史(0)---要想富,先修路 -- 奔波儿

共:💬77 🌺95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那个像beta的德语字母贴出来就消失了

得,改成ss吧。

家园 舉手發問!!!!

奔波兒大大可否說說第三軌供電的优劣呢?

謝謝

家园 这个“大大”可不是随便乱喊的

俺们那儿只有管长辈才这么喊。等过上百八十年,你再喊不迟。

好,既然你提问了,我自当回答,参见链接出处

家园 好帖
家园 你太謙虛了~
家园 有人在伦敦地铁小便就挂了

香港《文汇报》报道,一名波兰游客在伦敦Vauxhall车站的铁轨旁小便,由于尿液导电,750伏特的电流让他立即倒地身亡。铁路工人说,这名外国游客可能不知道英国有些铁轨是通电的。

[URL=http://www.vanevent.com/news/newsget.php?id=7461][/URL]

家园 【原创】英国铁路简史(6.2)---既生瑜,何生亮(下)

1892年,德国工程师鲁道夫·狄塞尔(Rudolf Diesel:1858~1913)基于热力学中的卡诺循环(Carnot Cycle),设想将吸入气缸的空气高度压缩,使其温度超过燃料的自燃温度,再用高压空气将燃料吹入气缸,使之着火燃烧。根据这一原理,狄塞尔发明了压缩点火式内燃机,并用自己的姓,即Diesel为这种新型发动机命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当时,最好的蒸汽发动机的热能比只有10~15%,也就是说90%左右的能量都是在做无用功。而狄塞尔的这款内燃机的热能比却超过了50%,这也就意味着内燃机能够提供比蒸汽机更加强大的动力,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内燃机第一开始使用液体燃料来提供动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狄塞尔起初用的是绿色恐怖份子们最钟爱的“生物柴油”---狄塞尔牌花生油,不过这东西当然比不上柴油经济实惠,很快被淘汰,让世人爱恨交加的石油时代到来了。

内燃机是造出来了,可又笨又重,如何将其装到火车头上呢?鼎鼎大名的兵工厂(Arsenal)的工程师Herbert Akroyd Stuart(1864~1927)也造出了一款使用柴油的火车头,但由于设计和技术上的缺陷,其发动机功效比很低,被称为“准内燃机”(Semi Disel)仅限于兵工厂内部的铁路使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直到1912年,狄塞尔和另一位德国工程师阿道夫·克劳茨并肩合作,再加上瑞士Gebrüder Sulzer火车头厂,三方合股,成立了Diesel-Sulzer-Klose工厂,研制出了第一辆内燃机车头,同年,内燃机车头在瑞士的Winterthur-Romanshorn铁路上的处女秀获得成功。在这之后,德国和瑞士工程师们不断进行技术改进。1914年,一战爆发,内燃机的研发工作被迫中断,此时,内燃机车头的重量为95吨,功率为883千瓦,最高时速突破100公里大关。

欧洲的内燃机研发工作因战火停滞不前的时候,在隔岸观火的美国,工程师们接过了创造革新的接力棒,继续向前。1914年,GE(通用电力)的工程师Hermann Lemp(瑞士裔米国人)发明了Diesel-Electric(柴电传动)系统,即利用火车机车上柴油引擎带动发电机转化成电力,再由牵引电动机带动车轮转动。可以说,电力传动柴油机车是一种自携发电机版的电力机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由于这一革命性的设计,该型内燃机车不但能够在有架空线的铁路线路上运行,而且也能在普通铁路上运行,使其适用范围大大扩展。与传统的蒸汽机车相比,内燃机车动力强大,没有煤烟污染,而且维护要相对容易。在北美大陆,柴电机车迅速成为铁路线上的主力。

1935年,德国Krauss-Maffei, MAN and Voith公司则推出了液压传动的(Diesel-Hydraulic)内燃机车,这一类型的内燃机车较电传动机车简洁,重量轻,不像电力传动机车同时需要发电机,整流柜/逆变器和电动机等部件才能运作。即在同样的机车重量下,液传机车的功率一般都比电传机车大。但其缺点是,在速度和载重量方面则比不上电传机车。

英国的工程师们20世纪的上半叶都在忙啥呢?当时的英国铁路系统被四大铁路公司瓜分,大家都有自己的火车头厂,因此也只用自家产的火车头,一副关起门来过家家的气量。除了在英格兰折腾电力火车,大家依旧醉心于喷云吐雾的蒸汽机车。

1935年,苏格兰工程师Nigel Gresley(1876~1941)为伦敦---东北铁路(London and North Eastern Railway)设计了一个顶盔贯甲的蒸汽机车头---A4 4468 Mallard,其最高时速达到了惊人的每小时125.88英里,即202.58公里,这一纪录标志着蒸汽机车的极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世纪50年代,交通法案(Transport Act)通过以后,四大家中的大西铁路公司(Great West Railway)才将内燃机车引入英国。这之后,蒸汽机车一直坚守到60年代末期,才真正从主要铁路线上退役。21世纪的现在,在乡野的一些旅游线路上,英国人依旧坚守着古老的蒸汽机车,他们会骄傲地指着火车头说:“蒸汽机车,是俺们约翰牛造出来的!”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家园 英国不仅有蒸汽火车,还有真正的汽车,蒸汽汽车

居然大规模用到20-30年代,司机要一边开车,一边注意锅炉温度,还要拿个大勺子往炉子里加煤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http://www.petergoodearl.co.uk/laceygreen/prestwood05/steamring/index.htm

家园 醉拳III里面也有这么辆车

其中有一段是刘德华带着李嘉欣还有随从,上了这么辆蒸汽大巴,然后在车上和任达华演的一个变态乱打一气。

家园 得了宝,吱一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接下去,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现在看中国的!!

家园 哈哈,我们那里也这样的,不过不见得要百八十年的长辈

如果来了客人,男性客人比父亲大个十岁左右,又在六十以下,那么就会招呼小孩子“喊大大!”,如果比父亲小,或者与父亲年龄相近,就招呼小孩子“喊叔叔!”,如果是六十以上,自然就是“喊爷爷!”了。所以我印象当中,我的“大大们”,好像都在四十往上,六十往下的。叔叔和爷爷这两个称呼的年龄往往比较固定,但是大大的这个年龄并不绝对,更多的是看是否显老,比如六十多了但是还显的不太沧桑,也会给孩子喊成大大的,但是七十以上的,就没了,要有,真的是人瑞啊,哈哈。

我家是豫北地区,不知道您那里是什么地方?是否类似风俗?

家园 【原创】英国铁路简史(7)---爹爹不疼,姥姥不爱

1913年,英国的铁路里程达到了其顶峰,即23,440英里。

一战结束之后,由于内燃机技术的成熟,汽车开始大行其道。英国的铁路开始出现了萎缩,起初,这种情况只是出现在大城市的郊区,因为在性价比上竞争不过公共汽车,一些短途线路被迫关闭。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当时一些铁路公司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在经营压力之下,不得不拆除。在1923年至1939年期间,有1264英里的线路被废弃。

二战期间,英国铁路系统得到了重生,大量的军事和民用设施及人员都通过英国的铁路网快速运输。英国铁路为英国最终获得二战的胜利作出了非凡的贡献,但同时也因为过度使用导致铁路设施老化、耗损严重。

1948年,英国铁路实行国营化,但由于这时候政府和民间资本的注意力都放在公路建设和发展上,英国铁路沦落到“爹爹不疼,姥姥不爱”的地步,没有人关心铁路设施的维护和更新换代,更没有人愿意投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49年,英国交通部成立了“支线委员会(Branch Lines Committee)”。委员会的老爷们想的并不是去如何改善管理,加快线路更新换代,而是竭尽全力去加速英国铁路网的衰败,在其主导之下,新一轮的铁路废弃潮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再度袭来。这一时期,短途线路被继续废弃,同时一些主要铁路线路也因运营不善被该委员会痛下杀手,例如位于英格兰东部的East Anglia的铁路线就惨遭厄运。在1948年至1962年期间,又有3318英里的铁路线消失了。

眼睁睁地看这英国人所骄傲的铁路线一步步走向衰亡,一些有识之士奋起抗争,他们成立了“铁路发展协会(Railwa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在报纸广播乃至街头号召人们抵制政府的糊涂决定。英国诗人John Betjeman(1906~1984)是该协会的重要成员之一,如果不是他和其他协会成员的坚决抗争,古老的圣·潘可拉斯火车站(St Pancras Railway Station)早已成为拆迁爱好者的牺牲品。真要那样,那欧洲之星的火车们又该停哪儿呢?为纪念Betjeman的贡献,火车站门口特意为他立了一尊青铜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可惜,在那些短视的政府官员眼中,与蓬勃发展的公路运输相比,英国铁路只是维多利亚时代的遗物,早应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比如上世纪60时代英国的交通大臣Harold MacMillan就是持这种观点的官员之一,而这位前公路建设公司的大老板大权在握,自然毫不犹豫死死地卡着英国铁路系统脖子。

1963年,由于国有铁路系统亏损额已经超过九千万英镑,英国铁路总公司大佬理查德·比钦(Richard Beeching)向英国议院递交了“英国铁路重组报告(Reshaping of British Railway)”,计划将当时已经被缩减到18000英里里程的铁路线路砍掉1/3,同时将若干剩余线路仅用于货运。尽管这一提案引起了英国普通民众尤其是偏远地区百姓的不满,但是还是被通过了。这一提案的实施,使英国铁路彻底坠入万劫不复之地,贻害至今,英国百姓因之将该提案称为“比钦大斧(Beeching Axe)”。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65年,英国工党在参加总理竞选时,其竞选口号之一,就是停止关闭英国铁路系统。可是,在工党党魁哈罗德·威尔逊(Harold Wilson)坐上首相宝座以后,他们立马就把自己的承诺扔到了大西洋。当时工党内阁中担当交通大臣一职的是芭芭拉·卡斯特(Barbara Castle),她试图兑现工党的竞选承诺,建议将英国的铁路线维持住当时的规模,同时对11000英里的铁路干线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不过,卡斯特女士独木难支,英国铁路进一步萎缩。

按说“比钦大斧”的初衷之一是改善英国国有铁路的经营状况,并逐渐扭亏为盈。但大规模废弃铁路的后果,导致英国铁路的运输能力严重萎缩,更进一步恶化了铁路的经营状况。同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若干边远地区所依赖的短途铁路本来是盈利的,却被废弃,导致居民无车可坐;而真正造成铁路系统亏损的反而是那些热点线路。至于计划中用于取代火车的公共汽车线路,却因为速度慢、准点率差很不受百姓待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欧佩克组织的阿拉伯兄弟联手发起对西方国家进行石油禁运,引爆第一次石油危机,燃料价格飞涨,私人汽车拥有主们苦不堪言。这个时候,英国政府这才醒悟过来,想起了铁路这一公共交通主力军的重要性。但是,到1975年,已经有9000英里的铁路线路消失,英国铁路的元气已经伤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当人们回首往昔,那个如血管般密布英伦三岛的铁路网一去不复返亦。

家园 好象偶小时候还坐过

呼呼呼喷气的车头

家园 昆河线米轨铁路至今还在跑一点货运

也是国内唯一的米轨铁路了。

家园 小 bug

"开始阶段,餐车提供的食物质劣价高,可乘客们别无选择,除非自带食物。但这是个管理问题,几百年后,同样的问题依旧存在于各国的铁路线上。"

1820-2010,190年,不能说是几百年。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