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关于中西医之争,对我等百姓并不重要,我们只看疗效。 -- GEMAN

共:💬71 🌺4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多少算是个例呢?

3楼一个人听说了好几个,这个概率是多少?

3楼说的是医院放弃治疗,不是患者放弃治疗,经济因素占多少应该先问明白吧?

这个论坛已经多次说过了外国有对中医持续的研究,如果他们投入精力只是证明中医是无效的,却还在研究那才是怪事。

破除迷信是对的,现阶段碰到好中医靠运气,但否定也要客观、讲点道理,不要忽视把病治好了这个根本。

家园 问:药效真很神?

 答:服药得对症。

  黄燕表示,中医治病贵在辨证论治,若是不问症状体征,只要中风,就服用安宫牛黄丸,有时不仅无效,严重者还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黄燕称,安宫牛黄丸对偏热的中风患者很有用,主要见突然意识障碍、偏瘫,同时伴有烦躁不安,面红身热、口臭、大便秘结、舌苔黄腻等症状。但如果病人出现体虚、脸青、四肢乏力等寒症,使用安宫牛黄丸不仅没效,而且可能病情加重,甚至威胁生命。

家园 您还是这个思路

把科学方法等同于科学理论了

家园 这也不能说是弊病

未来的西医也要进入这个阶段,个体化医疗目前还是口头说说,将来总会实现的。

只不过西医的实现是依靠无数的检测手段,中医是靠舌诊脉象。当然有人会说西医的可靠,但那是要花大价钱也不能做到很全面,看病的人一样要承担当小白鼠的命运。

医学的进步就是用血的教训堆出来的,见仁见智吧。

家园 这个也是要分析的

三甲医院的中医专家门诊一般也都是客满的,现在医院不愿意让中医开药,很多因素,一个是检查费用,我小时候曾经长期头晕,检查了很多次,没有一个定论,花了几百块钱,八十年代初的几百阿,后来一个学中医的远房亲戚给号了号脉,扎了几针,到现在也没有复发过,一个是药费,相对来说,普通西药比普通中药利润高的多,这也导致医院更愿意推荐西医。

家园 医学的进步确实是用血的教训堆出来的

但西医或者说现代医学堆出来的教训,即使价格比较高,却是可以让全世界共享的.

而中医依靠个人经验得出的教训,如何惠及其他人?

西医200年来的发展有多快,这是有目共睹的,中医呢?

家园 西医在进步,中医其实也在进步

中医的理论不见得有多大进步,但也不是说没有进步。

同时,中医也在学习西方科学的方法,只是现在可能你还看不到很大的成效。另一方面,中医的思想,也包括其他替代医学的思想,其实也在影响西医的发展,这个当然更加隐性了。

我相信给中医多点时间,会有结果的。

家园 这种“随机”试验,能说明多少问题?

现在公认的疗效要通过双盲试验来证实吧,除非特殊案例无法双盲,那也得有个统计结果不是。

家园 现在利润高的中成药多的是。

具体医院里推荐什么药跟该药是中药还是西药没关系吧,得看医院和药代的关系。^_^

家园 开玩笑,怎么会不用。不分型怎么急救啊?

数量多少并不等同于效果好坏。现在中医难的是训练合格的接班人不容易,平常中医学院毕业出来的根本不合格,最后闹个中不中西不西,两头都不灵。

真正有深厚基本功和临床经验的老中医,门槛不要被人挤破了。你去看看那些名老中医诊所,有的挂号已经排到明年去了。没有用,那些病人都是傻子?

中医有效不等于现代医学能很容易地收进去,因为一般西医能真正了解中医的简直极少(我先不说没有的话),每次想总结中医方法老是按西医的思路去套,老中医说了自己的方法,西医听不懂啊。中医觉得不同的病西医觉得一样,中医觉得病的本源相同的病西医觉得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这样重复试验连重复的是什么的共识都没有,怎么谈验证?但是你静下心来找个好的中医去看,会发现哪怕病人情况不同,他第一都能通过自己的判断预测病人的状态(比如先不需要病人讲述,通过望诊和切脉就能大致知道病人的症状甚至来源),第二能预测吃下去药的病人身体反应和结果。这本身就是中医在自己对自己理论的验证。至于外人无法总结出他们的方法,那不能说是中医的问题。很多经验总结弄得就是----SAS这个药效果好,下次再用同样的药方,结果下一次就不灵了,然后就说没有重复性。但如果问开出原方的中医师这次怎么办,他看到这次和上次气候的不同对病症的影响不同,自己做了方剂的调整,然后就又管用了。

另外,中医不是仅仅阴阳五行,那只是它辩证的一部分,细研究起来,其中对各种身体情况的分型是非常细致的。阴阳只是用来区分一个分析着眼点的两极的一个名称。五行开始看的时候,也不过可以理解为一个互相关联制约体系的名称代号。你不要光盯着那金木水火土去看,先把它当a,b,c,x,y,z的变量名称,叫什么名字都无所谓。等把里面总结的规律先了解清楚了再去判断。

个例不说明问题这个话,我觉得是很被滥用的一句话。为什么不说明问题?每个个例不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光按概率说事,那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方法。还是上面的话,重复其实一直在发生,但临床一直都被忽视当成无数“个例”,因为每个情况都不一样。这样算,那中医就一直会永远是个例了。因为中医的效果都是在临床啊。

我就说其中一个个例,你自己判断是因为经济因素还是什么吧。病人梗阻性脑中风,送医院急救,之后变成植物人,医院住院一个月,一直没有任何变化。家属没有任何经济上的问题,只要救人,但医院说了所有方法都用尽,以后只是维持呼吸,无任何其它意义,建议拔管。病人家属私下请中医就诊,悄悄在病人胃上开的进流质营养液的管子里送进中药。一丸下去,病人腹中咕咕作响,拉出黑色沥青样大便,然后病人就恢复神智了。家属兴奋过度,又喂了两丸(其实那根本用不着了,浪费了),每服必有粘稠油状大便出来。后病人经继续调理,恢复出院了,至今健在,没有后遗症。

这个例子自己算是个例,但在一个中医一生的行医经历中,只是无数重复中的一个而已。你去问,他可以给你说出之前自己和他的老师遇到所有类似的问题,每个的共同点和特殊性在哪里,成功了为什么成,失败了为什么失败。能先不忙判断,先好好把这些经验记录下来理解了,才谈得上验证和发展。

对了,这个中风的案例,就要分阴阳两种型,弄错了就南辕北辙。但其实你就把阴阳当成事物的两个极端不就是了?比如另一个中风的例子,这个是西医的了。也是中风,开始是梗阻,送医院结果碰上个糊涂医院,给打了24小时血液稀释药。结果血液稀释过分,梗阻倒是好了,变成广泛性脑溢血。中医去抢救没来得及,药到前1小时过去了。这脑梗阻和脑溢血就是一对阴阳啊,一个太稠一个太稀,如此而已。弄反了或者弄过头了,甭管中医西医都得出事。

家园 最多三个小时

最多三个小时. 医院离我家不超过500米, 救护车来了直接送如急诊, 我一抬头就看见我同学, 他开车去买药不超过半个小时。

家园 没理解您说的

我只是说,中医很多理论方法是有效的,泼水还要留孩子.

家园 现在想想有冒险的成分.

当时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一问值班的小大夫,说可以. 问同学他哥,他父亲也是高血压引起中风, 当时服了安宫牛黄丸, 有效.

家园 时间是关键!您同学事先就听说了安宫牛黄可以治,

又能恰巧在急诊碰到您,还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买到药,并让您母亲及时服下。我只能说这是你们一家的福气。

家园 我还真不知道是中医还是西医

这位焦叔叔,原来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大夫,80年代经商,认识了我父亲,成了朋友.也可能是蛋白,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胎盘两个字. 肯定是注射的.

后来,我父亲退休了,听说这位焦叔叔在当地又回去行医了.逐渐失去联系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