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看紫阳 -- 秦三光

共:💬367 🌺3186 🌵9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家园 那么当时只敢扛着毛主席大旗说是四人帮是反对毛主席恶毒攻击

那么当时只敢扛着毛主席大旗说是四人帮是反对毛主席恶毒攻击毛主席甚至说是江青有意给毛主席翻身造成毛主席的去世~~~~~~~这种谣言大行其道反而是他拨乱反正挽回党心民心?假设四人帮真的是造成毛主席去世的罪魁祸首,那挽回党心民心的也是已经去世的毛主席啊,因为你所谓的这些人不过是借着毛主席的大旗才稳定住当时的局面的,不是吗?如果当时他们就公开自己的反毛形象,不要说不会稳定住局面,相反自己会不会被大众撕碎都很难说吧?

你只需要解释为啥当时不敢说是因为毛主席的错四人帮是跟着毛主席的错才错的,因此要打倒;而不是四人帮反对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而被打倒的。如果当时对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民怨沸腾,正常脑子的是不是应该想到越是直接针对这个民怨沸腾的路线更能让自己得到拥护?

家园 有些人前后颠乱是一贯的

你看啊,平反三百万人,这些人是最高兴的吧,但这三百万人里有两百多万,是地富反坏,地富是解放前的地主和富人,反主要是前政府的一些人,当然不止,你比如搞民族叛乱那些,坏比较宽,很多是刑事甚至是私德问题,这些人大部分实际是建国前和建国初打下去的,不是文革才受政治打击的。

第二批是五十多万右派,这些人也不是文革打下去的,好些本身就是共产党的干部,这些人比较杂,有确实是想造反的,也有只是提意见就被干部打击报复的。

最后是三十八万干部,反右的时候不少划右派的也是干部,我不知道这个干部数和右派里的干部有没有重叠,首先干部有些的所谓迫害,实际只是上干校学个习,当然有比较惨的,不过这同样不全是文革划的,你比如在陕北差点杀了刘志丹那位,他建国初就下去了,以这位的历史来看,典型的本事大德性差,肃反甚至屠杀地下党,这货后来也平反了,以他的记录看,被冤的可能实在是不大,还有很多人是相互打下去的,你比如刘帅和粟大将,他们不但是很早就给压下去,而且下手的实际是彭德怀。此外还有一些人,他们罪名是反毛主席,但实际他们才是毛系比如现在反毛那个卢弘,他现在反毛,当年罪名也是反毛,看上去很一贯,但实际上他当年是因为和毛的女儿李纳,一起和军报上层斗,李纳斗败被挤走,他们这些原李纳派的,被挤走李纳的军报头子们,一人扣了个反李纳的罪名给打下去了,被最常提那几个人,遇罗克是因为和毛主席一样反血统论给杀的,那个什么林昭号称在牢里写了二十万字血书,你杀个大象能写这么多字么?而且好几个人号称是因为支持特定几个老干部进去的,但只有口号没有原因,这些人好象无源无故就突然无比热爱几个特定老干部了,这根本就是借鬼说话么。

算起来,真在文革被打下去的人,其实不多,而且七六年前,很多早还复出重当官了。以至于为了凑文革迫害人的典型,把由于按毛说的办给干部弄死的人,都给摆出来了。完全正牌在文革给整死的,你细一纠,靠后面还竟是七六年平反这些干部的影子。

老有人说反思文革,怎么反思,按前面大头的那两百万反思,你建国就是错的,这叫不该拿,那五十多万右派里有冤的,但确实里面有想造反的,按这个反思,这叫早该退,综合起来现政府存在根本没合理性。为什么政府一说改革,或批文革,过后老被人说反思不够,或开右灯向左转,因为这些人逻辑全是按两百五十万五类分子的作的,什么叫到位的改革和反思,那就是现政府解体,请他们接收,所以一听改革或反文革,他第一反应是,我要当官了,但过后没有人去请他当官,这就叫向左转,叫反思不够。

再说那三十八万干部,前面说了很多实际不是文革下去的,而文革下去的也不全冤,文革中现在常说的一些坏事,实际恰恰是被平反的干部和干部子弟干的,他们进一步反思就是,我们是不该被批评的,什么事都能盖过去。

这么一堆乱七八糟的,要给盖住,当年由胡乱邦专门挑了一帮人来盖,这些人盖完全升官了,主管的胡乱邦最高当到总书记,可问题是到八十年代,社会上流传一句话,说共产党全靠文宣,谁会到处传这种话,当然就是这些靠反文革上来的文宣自己了,传了一阵这些人又反思了,即然我们最厉害,为什么最有权的不是我那?就想拿更多的权,最晚到86年邓小平觉出不对味了,就把胡乱邦总书记拿下了,连带着一些当年跟他的也跟着受了连带,这些人大为不满,就到处活动,89年为什么最后只能上坦克哪,因为造反的就是政府自个的文教和文宣么。这些人怎么反思的,看胡家就知道了,三步曲,反文革升官,平89拿权,官权到手,私有化把公共财产全变现搬自个家去.

建国已经六十多年了,也就说那两百万前朝的早都该死的差不多了,那三十八万干部也差不多,这些人建国时多少就都有点年纪了,反右也过去四十多年了,右派可能剩下的多点,但现在也没剩下几个人,那倒底是谁,在一天到晚,拿着招魂帆,要帐哪?大家看过神怪片吧,有一种东西,专门喜欢用死人,甚至直接杀死人,来作法,再用这个法力去干些个坏事。

http://www.ccthere.net/article/4123258

http://www.ccthere.net/article/4116927

http://www.ccthere.net/article/4124402

通宝推:侧翼,tom,小楼春雨,盲人摸象,王者之剑,jyzh,
家园 确实分明,胡赵党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写了大量的东西,

又是出书,又是放上网。

家园 解放军报批炎黄,说炎黄文章 不仅暴露毛错误,还开始批判邓
家园 从磨洋工变成天天在田里?还亲眼所见?

或许在你们是那样的,怪不得要挨饿。我家这里,承包前,所有河道里的淤泥都要清理上来肥田,江南水网密布(密到什么程度我要说下,东西每隔两公里、南北每隔一公里,必有宽5米以上的河流),你知道这是多大的工作量么?磨洋工?

除此之外,男人每年要去上海很多次装垃圾、装氨水、装粪便回来肥田(三吨的水泥船,用橹手工摇,来回一趟要四个人不停换班摇三天);女人步行四十公里去长江边上的滩涂割草和芦苇回来堆肥。

承包前几乎没农业机械,松土、除草、播种、撒药都是人力,所以在田里花的时间多;后来有拖拉机了、有除草剂了、有喷洒器了、有抛秧机了,然后你告诉我还成天在田里?看风景么?正是有了化肥、农药、机械,释放了农村劳力,才有了农民工大规模进城的可能。然后大家再看看,化肥、农药、机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搞的,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应用的。

通宝推:一鸿,薄荷糖家族,
家园 不管那个时代,都会有各种人类

毛时代既有年年吃救济的小岗村,也有年年多交公粮的大寨村,都像小岗村,小岗村的救济粮来自那儿?

你们那儿落后,就代表那是普遍现象? 问题是自打搞承包制后,中国的人均粮食产量就徘徊了20多年,一直到2003年,人均粮食产量还低于1979年,和毛时代没法比。只因进口粮食多了,人们吃得才多了。

家园 承包制是明给实抽

包产到户,说是叫农民富了,但问题是农产品比价低是一定的,大部分农民增产,靠的是四三引进的化肥等技术,而且很快就因工业比价问题,变成卖粮亏损了.大部分农民富,靠的还是打工,等投入不断发展的,工业化进程中,就算是以农业发的,大部分也依赖规模化生产,光靠小农分的那一亩三分地,不敢说没有好的,但显然比例并不大.而且七六年四人帮的一大罪就是支持分田单干,也就是说当年小岗村的人,要是因分田被抓了,罪名是四人帮余党。还有前三十年,农民除了种公地,都是有不参与统购,也无任何税费的自留地,包产到户这些地反而都要参与统购,并交税费,交不上镇县一级的收费队就下乡强制收取了。

家园 好些五九年就搞清的事,叫一些后来政府宣传的,好象是七六或

七九年以后的事似的。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1/10/content_2440034.htm

中共中央关于社员私养家禽、家畜和自留地等四个问题的指示

来源:人民网 ?

?

??? (一九五九年六月十一日)

省委、直辖市委、自治区党委、地委、县委、公社党委、生产大队总支委、生产队支部委员会:

????中央五月七日关于农业生产的五条紧急指示曾经指出,发展猪、鸡、鸭、鹅的生产,要公养私养并重,两条腿走路,要给社员一定数量的自留地。为了迅速切实地贯彻执行这个指示,也为了把零星土地充分利用起来,为了保护屋前屋后的零星树木,鼓励私人植树,中央建议各县,用县人民委员会的名义出一张布告,把下面四件事向群众公布:

????第一,允许社员私人喂养家禽家畜,包括猪、羊、鸡、鸭、鹅、兔等在内,这些家畜家禽养大了,卖得价款和平时的粪肥收入,私有私养的完全归社员个人所得,公有私养的一定要给社员以合理的报酬。但是,私养家畜家禽的社员要保证不耽误对集体生产应该担负的出工数。为了经营自留地和喂养家畜家禽起见,除家有老幼辅助劳力者外,要给全劳动力每月放假三天至五天。家庭自办伙食者,还要给妇女劳动力每天二、三小时的时间。

????第二,恢复自留地制度,不管社员喂猪不喂猪,在食堂吃饭或在家吃饭,只要他愿意要,都应该给他。自留地数量仍按原来高级社章程规定,以不超过每人分地的百分之五,也不少于百分之五为原则。自留地质量应尽可能将各社员原领的自留地发还,如土地已经过平整不能发还原地的,也应该给予相等于原来的土地,不应随便将远地坏地抵充。社员在自留地里可以种蔬菜、饲料,也可以种瓜果或小杂粮,不要过分限制。自留地所生产的产品,也由社员自由支配。应该肯定这种自留地长期归社员自由使用,不征公粮,不派统购任务。但是不准社员出卖、出租或私自转让。

????第三,鼓励社员利用零星空闲的时间,把屋旁、村旁、水旁,路旁的零星闲散土地充分利用起来。这些土地上长的庄稼,谁种谁收,不征公粮,不派统购任务,愿吃、愿存、愿卖,完全由社员个人自由支配。

????第四,屋前屋后的零星树木(包括竹木果树)仍然归还社员私有,由社员负责经营培护,其收益也完全归社员自由处理。并且奖励社员利用屋前屋后和其他废弃土地种竹木,种水果,谁种谁有。

????把这四件事,用布告的形式向群众公布,并且认真实行,取信于民,对于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将大有好处。这种大集体当中的小私有,在一个长时期内是必要的,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也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排。允许这种小私有,实际是保护社员在集体劳动时间以外的劳动果实,并不是什么“发展资本主义”。这些家庭副业搞起来了,可能同集体生产发生某些矛盾,同国家的市场管理发生某些矛盾,这应该从加强对社员的集体主义,杜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正确地加强市场管理和公社经营管理工作来加以解决。经验证明,禁止搞这些家庭副业、一切归公的简单办法,是有害的,也是行不通的。

中 央

一九五九年六月十一日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MwMETs14LIYduo4Xwi6-seh9TQ6N6l1QgChyJQqJvVVmWNxFh2JRMXE401SkNFVApmY2DI6ApBoE2xfbLQSyGq

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 编辑

本词条缺少概述、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中文名 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 类????别 指示信 发布时间 1960年11月3日 发布单位 中共中央

目录1 简介 2 文件内容

简介编辑

196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简称《12条》)。指示信规定: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相当原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基础,至少7年不变;彻底纠正“一平二调”的错误;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从各方面节约劳动力,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认真实行劳逸结合;整风整社等。《12条》对于扭转当时农村的形势起了积极作用。

文件内容编辑

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

(一九六0年十一月三日)

各中央局,省(市、自治区)委,地委,县委,公社党委,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总支和支部:

从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以来,工业、农业和其他各个战线所取得的成就是伟大的,史无前例的。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越来越证明是完全正确的。人民公社在同连续两年的、严重的自然灾害做斗争中,越来越表现出无比的优越性。当前的整个形势是大好的。相当大的一部分地区农业遭灾歉收所带来的困难是暂时的,是能够克服的。在农村人民公社化初期产生的一平二调的“共产风”,是违背人民公社现阶段政策的,是破坏生产力的,并且妨碍了人民公社优越性的更好发挥,中央和毛主席从一九五八年冬季以来再三再四地指示,必须坚决纠正。一部分地方和社队确实纠正了,基本上没有再犯;大部分地方和社队纠正的不彻底,有遗留问题,或者在去年冬季以后又刮起“共产风”;还有一部分地方和社队,“共产风”一直没有认真地纠正,继续刮,严重地破坏农业生产力。为了把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力争明年大丰收,为了使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个方针真正成为全党全民的实际行动,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进一步巩固人民公社,继续大跃进,中央再次指出,“共产风”必须坚决反对,彻底纠正。必须把当前农村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系列的政策问题,特别是关于人民公社所有制方面的一系列政策问题,向各级党组织讲清楚。并且要求把这封指示信原原本本地读给全体党员和干部听,读给农民群众和全体职工听,反复解释,做到家喻户晓,把政策交给群众,发动群众监督党员干部认真地、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

(一)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是现阶段人民公社的根本制度

以生产队为基础的三级所有制,是现阶段人民公社的根本制度,从一九六一年算起,至少七年不变(在一九六七年我国第三个五年计划最后完成的一年以前,坚决不变)。在此期间,不再新办基本社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的试点。现有的试点和已经过渡为基本社有制或全民所有制的社、队,办得好的、群众拥护的,可以继续办下去;办得不好的、群众要求改变的,就停止试验,重新恢复基本队有制。七年以后是否需要改为基本社有制,还要看当时情况由中央统一规定。就是在将来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分批分期地变基本队有制为基本社有制的时候,也是“队共社的产”,并不是“社共队的产”,更不是“共社员的产”。现在归队所有的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和队营企业,到那时候也不转归社有,仍然归队所有,归队使用。属于个人的生活资料,永远归个人所有。所谓“队共社的产”,就是队共有由社经营的拖拉机等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资料。实现了基本社有制,甚至像现在的国营工厂一样,变为全民所有制,它的性质还是社会主义的,即是说,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而不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二)坚决反对和彻底纠正一平二调的错误

一平二调的“共产风”,严重地破坏以生产队为基础的公社三级所有制,破坏农业生产力,必须坚决反对,彻底纠正。凡是从人民公社成立以来,县和县以上各级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向社平调的、县和社向生产队平调的、以及县、社和队向社员个人平调的房屋、家具、土地、农具、车辆、家畜、家禽、农副产品和建筑材料等等各种矿物,都必须认真清理,坚决退还。有实物的退还实物,并且付给公平合理的租金、折旧费或修理费;实物已经消耗、无法退还的,作价补偿,付给现款。食堂、托儿所、敬老院等集体福利事业信用社员多余的房屋和家具,必须商得社员本人的同意,切实负责维修保管,承认社员的所有权,付给合理的租金。社员的住房因而发生困难的,必须坚决退回一部分借用的房屋,妥善安置。无偿调用的劳动力,必须彻底清理,给以补偿。除了一九五九年夏季已经清理退赔了的以外,凡是没有清理的,或者已经清理、算了帐、打了欠条、拖延未付的,都必须在今年内,至迟在明年春耕以前,偿付清楚。社和队赔偿平调的财物所需的款项,应该从公积金中开支,不能从今年的收入中开支,以免影响今年的收入分配。县和县以上各级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应该抱定决心,首先清理自己的一平二调,随清随退,即时兑现,做出示范,并且保证以后不再犯一平二调的错误。一切干部和群众都必须了解,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决定环节,以生产队为基础的公社三极所有制,在当前是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必须在一个长时期内稳定下来,绝不容许对它有任何侵犯,侵犯了的必须坚决纠正。否则,就会打击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破坏农业生产力。

(三)加强生产队的基本所有制

生产队(有的地方叫管理区或者生产大队)是基本核算单位。生产经营管理的权力应该主要归生产队,公社和做为公社派出机关的管理区(生产大队)不要统的过死,不要乱加干涉。公社的生产计划,应该建立在生产队的生产计划和生产小队的包产计划的基础上。作物安排、产量指标和技术措施,应该经过社员群众讨论,由生产队和生产小队共同商量制定,由社员当家作主。公社有权根据国家计划向生产队提出建议,并且对生产队提出的计划做必要的平衡和调整,但是,公社不能不问实际情况,不听生产队、生产小队和社员的意见,任意提高产量指标,机械安排作物面积,硬性推行技术措施。

社有经济是应该发展的,但是,社有经济必须是依靠自己的经济力量逐步发展起来,绝不能削弱队有经济来发展社有经济,更不允许用一平二调的错误办法来发展社有经济。凡是做为公社派出机关的管理区(生产大队),应该集中全力做好对生产队的检查督促工作,不要直接经营生产企业。已办的生产企业,分别下放给生产队或者上交给公社经营,以减少同生产队争劳力、争生产资料的纠纷,更有利于克服一平二调。

生产队是统一分配的单位。生产小队收获的农产品和其他经营的收入,凡是在包产任务以内的,都应该如实上缴给生产队,统一分配;超产部分也应该按照规定的比例,上缴小部分给生产队,统一分配。

公社和生产小队,都应该分别从上下两方面来维护生产队的基本所有制,不能从两头去削弱生产队的基本所有制。

(四)坚持生产小队的小部分所有制

生产小队是组织生产的基层单位。生产小队的利益是社员群众最直接关心的。坚持生产小队的小部分所有制,对于调动小队干部和社员群众的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

劳力、土地、耕畜、农具必须坚决实行“四固定”,固定给生产小队使用,并且登记造册,任何人不得随便调用,小队与小队之间组织劳力协作的时候,必须自愿两利,等价交换,由受协作的单位以工换工或者评工记分,按劳付酬。组织生产和建立丰产方,应该以小队为单位进行。不要打乱生产小队的“四固定”,实行所谓“大兵团作战”,组织“大丰产方”。已经组织的“大丰产方”,今后也要以小队为单位分别算帐。为了便于机耕,需要调整插花地的时候,也必须使小队与小队之间互不吃亏。耕畜固定给小队使用,繁殖也由小队负责,并由生产队给小队和饲养人员以适当的奖励。农具固定给小队使用,修补添置也由小队负责,所需费用应该计算在成本内。

生产队对生产小队要实行包产、包工、包成本和超产奖励制度。三包必须落实,奖罚必须兑现。包产指标必须真正留有余地,一定要让包产小队有产可超。超产奖励主要是奖现金,在保证完成国家粮食征购任务的前提下,也可以奖励小部分粮食,鼓励起产的小队储存一点,也允许他们多吃一点。

在保证完成包产任务的前提下,生产小队有权因地种植,有权制定技术措施,有权安排各种农活,公社和生产队都不要乱干涉,乱指挥。执行农业生产八字宪法,必须因地制宜,不违农时。

在保证完成包产任务的前提下,生产小队应该充分利用田边地角和其他闲散的土地,多种多收,可以经营牧业、林业、渔业和其他副业生产。包产任务以外的经营收入,可以提出小部分上缴给生产队统一分配,绝大部分归小队所有;小队也可以从中提出一部分做为自己的公共积累,大部分分配给本小队的社员。

这样一来,在一个生产队里面,各小队之间的口粮标准、工资水平和劳动日的分值就会有底有低。这种差别是完全合理的,必要的,对于发展生产是极为有利的。

(五)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小规模的家庭副业

应该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凡是已经把自留地全部收回的,应该拨出适当的土地分给社员,做为自留地。今后不得将社员的自留地收归公有,也不得任意调换社员的自留地。社员现有的自留地,连同食堂的菜地加在一起计算,一般不要超过当地每人平均占有土地的百分之五,超过的数量很少,或者数量虽然不及当地每人平均占有土地百分之五、而群众没有意见的,也不再抽补。在不影响集体劳动的前提下,鼓励社员种好自留地,饲养少量的猪、羊和家禽,培育好屋前屋后的零星果木,经营小规模的家庭副业。养猪应该两条腿走路,公养和私养并举,公养猪应该以小队和食堂为主,社员户养猪也应该鼓励。公社和生产队现有的养猪场,应该继续保持和发展,但是,绝对不许采取向生产小队、食堂和社员个人征调猪、羊和家禽的办法,来发展公社和生产队的养猪场、养鸡场。社员家庭积肥,交队使用的,应该按质论价,付给报酬。社员自留地上收获的农产品,不计入分配产量,不顶口粮,不计征购,归社员个人支配。

(六)少扣多分,尽力做到百分之九十的社员增加收入

按照目前的农业生产水平,人民公社的收入分配,还应该实行少扣多分,扣留比例不能过大,积累不能过多。分配给社员消费的部分,一般应该占总收入(指可分配的总收入,而不是总产值)的百分之六十五左右,扣留部分占百分之三十五左右。必须勤俭办社,大力节约管理费用和生产费用。公积金和公益金合计的比例,一般以占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左右为宜。某些城市郊区、经济作物区和多种经营收入较多的富社富队、机耕面积较大的生产单位,公积金、公益金的比例和总扣留的比例可以稍高一些;收入很低的穷社穷队和因灾减产很多的社队,还可以再低一些。丰收的社队,公积金可以多留一点,歉收的少留,重灾的不留。今年歉收的地方和社队,分配给社员的部分应该达到百分之七十左右。

生产队扣留的公积金,现在看来,一般应该大部分归队,小部分归社。对于收入少、公积金少的穷队和遭灾歉收的队,他们扣留的公积金,公社提成的比例应该更低一些,或者不提成。县一律不许从人民公社提取公积金。

公益金,社不提成,留给生产队,并且可以分给小队使用。集体福利事业的开支(包括集体福利事业服务人员的劳动工分),应该从公益金开支,反对把公益金挪做其他用途。

许多公社和队动员社员从事基本建设,对这一部分劳动不计报酬,或者从当年的生产收入中计工付酬,这实际上又是一种积累。今后,社队动员社员从事水利等基本建设,人数要严格控制,除了当年直接受益的以外,劳动报酬要由主办的社队从自己的公共积累中开支。县以上各级兴办水利、公路、铁路等等基本建设,必须从公社抽调劳动力的时候,除了按照规定控制人数以外,还必须由主办的单位发给应得的工资。

(七)坚持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供给部分和工资部分三七开

在现阶段,在很长的时期内,至少在今后二十年内,人民公社分配的原则还是按劳分配。在分配给社员个人消费的部分中,应该控制供给部分,提高工资部分。供给部分应该占百分之三十,不要超过,在这个比例之内,能实行伙食供给制的就实行伙食供给制,不能实行伙食供给制的就实行粮食供给制,不能实行粮食供给制的就实行粮食半供给制。实行粮食半供给制的时候,口粮还是按标准全部发给食堂,在供给范围以外的那一部分口粮,价款由各人所得的工资中分别扣除,某些人口多、劳力少、生活确实困难的家庭,经过民主评议,可以从公益金中给以补助。工资部分应该占百分之七十,使劳动力强,出勤多的人除了吃饭以外还能得到较多的工资。这样做,对于把劳动力稳定在农业战线上,对于提高劳动出勤率和劳动效率,都是十分必要的。

按月发工资,坚决废除临时借支。暂时做不到按月发工资的,可以两个月发一次,至少要按季发,一定要按照各人实做多少劳动工分来发工资,多劳多得,不允许按人头平均发。为此,必须严格实行评工记分。工分帐目必须按时公布,最好十天公布一次,至少每月公布一次。

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该各尽所能,努力劳动。因此,一方面实行部分供给制,一方面分别规定各人必须做够多少劳动工分,这种办法,是合理的,应该坚决执行。

机关干部、军官、职工和华侨等外出人员的家属,凡是有劳动能力的都要参加公社劳动,才能享受公社的供给待遇;并且根据他们参加公社劳动的情况,决定他们是否需要补缴一部分伙食费和补缴多少。没有经过公社允许私自外出就业的人,他留在家中的赡养人口不能享受公社的供给待遇,当然不是不发口粮、不准吃饭,而是吃饭应该交伙食费。

(八)从各方面节约劳动力,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

劳动创造一切,人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保证农业生产第一线有足够的劳动力,是当前保证粮食生产的中心关键。劳动力归谁所有,归谁支配,也是坚持以队为基础的公社三极所有制的基本环节。城乡各个战线,都必须继续精简,压缩劳动力,充实农业生产的力量。凡是应该压缩和可以压缩的,都必须坚决压缩,在农村举办各项事业和进行各种活动,都必须严格控制,并且必须深刻了解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在不误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农闲多办,农忙少办,大忙不办,绝不能事事强调专业化,常年占用一大批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凡是能用半劳动力和辅助劳动力的,都不应该用强劳动力,绝不能各行各业尽先挑选强劳动力,把剩下来的老弱妇孺用于农业生产。能用半劳动力和辅助劳动力做的事情,滥用强劳动力是错误的,必须纠正。经过这次精简和大调整以后,农村中的整劳动力和半劳动力(不包括辅助劳动力),要达到农村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左右,其中整劳动力占三分之二。以农村中整、半劳动力的总数做为一百,公社和生产队(基本核算单位)两级占用的劳动力,不能超过百分之五左右,其余的百分之九十五左右都归生产小队支配;用于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劳动力,农忙季节必须达到百分之八十,社办工业、短途运输、林、牧、副、渔、生活福利、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所用的劳动力,合计起来不能超过百分之二十。在农业没有实现机械化、农业劳动生产率还没有根本的提高以前,这种比例维持不变。五年内,县以上各级各单位都不许再从农村抽调劳动力。必要抽调的时候,必须经省、市、自治区党委批准。公社一级动用生产队和生产小队的劳动力,必须经地委批准,生产队动用生产小队的劳动力,必须经县委批准。

(九)安排好粮食,办好公共食堂

今年有大面积的地区遭灾歉收,城乡人口的口粮标准都不得不有所降低。丰收地区应该以丰补歉,口粮标准可以略高于遭灾歉收地区,但是也要从低。国家征购任务必须完成,种子必须按计划留足,口粮和饲料的留量也必须按低标准落实。粮食必须严格实行过秤入仓的制度,彻底扫清浮夸风。在秋粮还没有完全收割、脱粒、过秤、入仓以前,吃用更要打紧一些。在秋收完全结束以后,要按队、按食堂为单位,一个一个地检查口粮、种子和饲料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早解决。必须严格实行计划用粮,节约用粮,闲时少吃,忙时多吃,十二个月的口粮按十三个月安排,留有余地。必须算了再吃,绝不能吃了再算,严防明年青黄不接时陷于被动。

公共食堂必须办好。“政治到食堂,干部下伙房”,是办好食堂的关键。食堂一定要由在食堂入伙的人民主管理。管理员、炊事员应该由品质好、作风好、成分好、办事公平的人担任,必须民主选举,并且随时接受群众的监督。食堂帐目必须按月公布。坚决实行以人定量、指标到户、粮食到堂、凭票吃饭、节约归己的制度。各人节余的粮食,愿意要粮的发狠,愿意要钱的发钱,坚决兑现。

公共食堂的制度必须坚持。但是,在北方,在严寒季节和燃料缺乏的地方,经过县委批准,可以允许采取由食堂统一管理、由各户分散做饭的临时办法,适应社员家庭取暖的需要。食堂必须自己种菜,自己养猪,大搞副食品的生产,逐步做到:粮食由生产队供应,油盐柴菜从食堂自己生产和经营的副业收入中解决。食堂还必须大搞瓜菜和各种代食品,实行粮菜混吃,既节约粮食,又保证吃饱。

食堂种的菜、养的猪和打的柴草等等,不能在食堂与食堂之间无偿调拨。必须进行调剂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自愿两利、等价交换的原则办事。食堂自给有余的蔬菜和柴草,可以到市场出售,

(十)有领导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活跃农村经济

在农村里,应该有领导地有计划地组织集市贸易,便利公社、生产队、生产小队和社员交换和调剂自己生产的商品,活跃农村经济。除了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产品只许卖给国家收购机关以外,其他农产品和副产品,在完成国家规定的交售任务以后,都可以拿到集市上进行交易。但是不论公社、生产队、生产小队和社员个人,都只许出卖自己生产的商品,买回自己需要的商品,不许倒手转卖,从中赚钱。集市上买卖的价格,应该和国营商店的牌价大体相同,可以略高一点,也可以略低一点。对于那些国营商店没有牌价的小商品,由交易双方公平议价。为了加强国家对农村集市贸易的领导和管理,应该由公社一级的商业、银行、税务等有关部门和集市所在地的社队负责干部,共同组织市场管理委员会,保障合法交易,取缔投机活动。必须在切实做好政治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坚决做到活而不乱,管而不死,既要有利于活跃农村经济,又要有利于完成国家的购销计划。反对弃农经商,反对投机倒把,破坏国家计划。

(十一)认真实行劳逸结合

实行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必须坚决保证社员每天睡足八小时。可以实行男社员每月放假两天、女社员每月放假四天的制度。农村中的一切活动都不得侵占社员的睡眠和休息时间。遭灾歉收、口粮标准低和冬季农事活动轮少的地区和社队,今年冬季应该实行每日劳动六小时、五小时,以至半日劳动、半日休息的办法。并且要注意卫生,防治疾病,注意妇女劳动力的特殊保护。耕畜也应该劳逸结合,在冬季农闲季节,必须保证耕畜得到适当的休息。劳逸结合是一种积极的措施,并不是消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劳动者恢复疲劳,恢复体力。今冬休息得好,才能保证明年春季兵强马壮地投入春耕生产,力争明年多打粮食,多增产各种农产品。

(十二)放手发动群众,整风整社

今年冬季,必须下决心,放手发动群众,普遍展开一个整风整社的群众运动。整风整社是调整当前农村中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关键问题,必须坚决依靠群众,大鸣大放,用领导和群众“两头挤”的方法,用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把农村三反贯彻到底,把整风整社搞深搞透。坚决反对:(一)贪污,(二)浪费,(三)官僚主义。彻底纠正“共产风”、浮夸风和命令风。反对干部特殊化。反对干部引用私人、徇私舞弊、打骂群众的国民党作风。严禁干部用“不准打饭”和“不发口粮”的办法来处罚社员。贪污??扣社员口粮的,必须从严惩处。党员和干部的一切违法乱纪的行为,都应该受到应得的处分,严格执行党纪国法。严禁干部压制民主,打击报复。坚决反对坏人坏事。同时,必须表扬好人好事,凡是顶住“共产风”的、作风好的、联系群众、实事求是的干部,都应该受到表扬。提倡干部说老实话。我们共产党的一切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必须遇事同群众商量,实事求是,艰苦朴素,绝对不能有官气。提倡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生产第一线。严格执行各级干部参加生产劳动的制度。下放一批干部,长期留在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带动群众安心农业生产;并且帮助社、队干部搞好生产,办好食堂,搞好公社的经营管理工作,但是,要严格注意防止包办代替。农村基层干部和一切在农村中工作的干部,都必须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遇事同群众商量,发扬我党群众路线和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密切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密切党与群众的关系,进一步巩固人民公社。并且通过整风整社运动改造落后地方和落后社队,纯洁公社各级领导机构,纯洁农村党的组织,进一步发挥农村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核心作用。

同志们!人民公社已经有将近三年的历史了,三年的经验是极其宝贵的,我们必须很好地总结经验,进一步发挥人民公社的优越性。三年来大规模的兴修水利和平整土地、改良土壤等农田基本建设,对于农业增产,一定会陆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三年来的大办钢铁,也大大增加了工业支援农业的物质力量。形势是好的,条件是有利的。中央号召全党一致努力,认真贯彻执行以上各项政策,特别是经过这次彻底清理一平二调,彻底纠正“共产风”,切实地把人民公社经营管理的一系列的必要的规章制度建立起来,把以队为基础的公社三级所有制稳定下来,至少稳定七年不变,不去侵犯它,不乱出新花样,以便把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掀起一个农业生产的新高潮,一心一意地发展农业生产,首先是粮食生产,力争一九六一年多打粮食,获得大丰收。并且力争以后几年,例如说,一连六、七年(一九六一年至一九六七年)使粮食和农业作物得到大丰收,使粮食问题基本过关,至少初步过关。中央相信,这是有可能的,只要大家努力执行中央政策,端正工作作风,就可以做到。这样做的结果,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必将得到更好更大的发挥,以农业为基础的整个国民经济必将获得更好更大的跃进,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也必将取得更好更大知胜利。

这个文件,除宣读外,各级干部都要分期分批开办训练班,学习一次,二次,三次。今冬一次,明冬一次,后冬一次。

中共中央

一九六0年十一月三日

通宝推:天狼星,
家园 你以为城里活,比农活一定轻省么

我们家新房装空调,师傅直接出窗,就站放空调那个小方地上,二十几楼,风不大,但也还有,安全带栓他徒弟身上,但这位也不知是怎么了,把工具箱放在相对远的地方,一再叫他徒弟去拿(你放手边不行么)那就得解安全带。

看着我都惨的慌,收入合适的话,能种地,这玩命活谁干啊。所以说,还是粮补不足,种粮赚到的钱不够。

家园 呵呵,你能不能去找个中老年农民问一下

“自打搞承包制后,中国的人均粮食产量就徘徊了20多年,一直到2003年,人均粮食产量还低于1979年,和毛时代没法比。”

你去问他,以上这些话是真的么

家园 有道理

我七五年在陕北插队,看到的是农民在集体地里干活比种自留地的劲头小得多。要是我们自己,不也会这样做吗?

家园 那是中国统计局数据

全国人均粮食产量这个数据,你认为一个农民比国家统计局更清楚?

家园 不是吧

土地太少,即使全手工操作也需要不了那么人手。我二大爷他们一家,三个儿子。分田后,立刻就有两个儿子去赶马车搞副业去了。也没见产量比分田前少多少。

按照农民话说,很多时候队里就是瞎折腾,浪费人力物力。这点和咱们现在的公务员类似,上班时候磨洋工,下班后被要求加班。领导莫名其妙重复地要各种数据,反复写文件。就是折腾!

军队种地也有这种毛病,非要把每个土块碾成细末,领导视察起来好看。

家园 我给你点了个囧

如果你一定要拿亩产万吨之类的统计数字来说,我就无话可说了。

家园 吹牛的不是统计局,是主流媒体

不论是毛时代,还是邓时代,都是如此。

也许某个农民告诉你,他的土地增产了,但是,中国有大量土地变成了工厂,那些土地已经不产粮食了,你问问这些土地上曾经的农民,你就会得出完全想反的结论。你的观念主要来自主流媒体。

吹牛的是主流媒体,过去告诉你亩产万斤,现在告诉你粮食增长,包产到户解决了吃饭问题,都是它们。而统计局告诉你,总产是增加了,但实际上,在改开很长时间,人均产量并没有多少增加。

相信主流媒体的是你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