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棍子、黑寡妇、超蜂给筷子的一个启示 -- TopGun

共:💬101 🌺12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太客气
家园 我在国外论坛查了查,这是计划中的EMD阶段F-23

我在国外论坛查了查,这是计划中的EMD阶段F-23。EMD——Engineering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

这不是那个FB-23,而是战斗机。

我觉得开贴中的两张标有解密字样的图可信度很高。

关于辅助进气或排气口,大致上苏俄习惯用辅助进气口、美国习惯用辅助排气口。到底用进气还是排气,要与进气道的设计匹配。但是二者往往只用一种。

歼11如果用DSI,用类似歼10B那样的固定DSI就可以。如果的确需要调节,可以参考F-22,用辅助进气口或者辅助排气口。当然,601能够搞出唇口可调节的DSI是再好不过,这就不需要辅助进气或排气口了。

F-22使用了辅助排气口,说明如果设计得当,辅助排气口或者辅助进气口对隐身和重量的影响并不大。

家园 DSI进气道最主要的用途是分离边界层,隐身效果不是很好

DSI最主要的用途是分离边界层,而且使用速度范围也不是很大。用DSI作为隐身手段可以起一点作用,就是配合小S进气道对风扇叶片进行遮挡。所以如果战斗机的速度范围较大,像F22,也没有使用DSI,而是使用固定进气道唇口。我觉得最好的对发动机风扇的隐身,还是使用S进气道效果比较好,其他办法都没有很大意义。

家园 高度同意啊

你怎么才来啊?我在T-50为什么不用S形进气道问题上大战300回合的时候,有你在就好啦!

家园 讨论一下哈

DSI在11上是不错啦,但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对11的气动吃透。我觉得,现在在吃透11气动方面下的功夫还不过,也可以说是需求不是最强烈(not top priority)

气动这东西,就是那银子砸出来得,做无数的试验,加上多年经验的积累 (经验的积累又是多年,多年,持之以恒用银子堆出来的)

对外行人来说,27当年原型机时和现在长得差不多,那气动性能可是差老了去了,西门诺夫壮志断腕,做了大改,才成就了一代名机。

改DSI进气道的事,背后的工作不小。11值不值花这些资源去做? 有限的资源也许得用在丝带上? 值得论证。

11 就是三代机,再好的三代机也是三代机,那两个硕大的垂尾就明白的告诉你了,我压根儿就不打算隐形。

隐形是个综合的活儿,老美隐形技术好吧? 又给15改隐形的项目吗? 那两垂尾在雷达波下,一览无余,你把发动机和进气道藏起来有木用?

而且,10, 11 也就是对22是有困难,对付其它的宵小(包括35),用不用隐形,不是至关重要的事儿。

到了10, 11 和22 干的时候,就不仅仅是是空战的问题了,对吧? 他22在关岛的基地还能用吗?

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有效的地方,达到费效比的最大化, 永远是决策者的最重要的终极目标

另外,我们和美帝的空军战略不同,我们对隐形的要求,没有老美迫切。

家园 关于歼11空气动力完善

苏霍伊为什么有辉煌的历史和由T-50展现的未来?因为苏霍伊在包括空气动力上勤奋而且勇敢的探索。

611和成飞为什么有歼7的辉煌成就和正在研制的下一代重型战斗机展现的未来?因为611和成飞在包括空气动力上一点也不懒惰的、长期一贯的开拓前进。

先说苏霍伊的勤奋探索:

苏霍伊最初的Su-27原型(T-10)和现在的Su-27相差很大。请看T-10的机翼、垂尾、尾椎、发动机舱、起落架等与Su-27的差别很大:

其中机翼没有Su-27的翼梢导弹挂架、没有Su-27的一体式襟副翼;

垂尾的间距比Su-27小很多;

没有Su-27的长长的尾椎;

发动机舱一直延并包住喷管,与Su-27不同;

前起落架位置明显比Su-27靠前并且主起落架舱门与Su-27不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即使Su-27成功了,苏霍伊仍然在继续探索,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先装上,后来又在最新的Su-35上放弃的前翼。

Su-27的阿三印度型,大名叫Su-30MKI。这个威猛神油型有前翼从而形成三翼面布局(即一对前翼、一对主翼、一对平尾形成三翼面布局)。请欣赏Su-39MKI——很有阿三武士的威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感谢阿三的威猛使用,苏霍伊发现这个三翼面布局的效果对于战斗机并不理想。所以其最新型的Su-35又去掉了这个东西。这可以算苏霍伊在Su-27的气动方面的螺旋上升。下面的图是Su-27的最新改型Su-35BM: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当然,这个三翼面布局虽然对战斗机的Su-27而言好处不多而缺点不少,却可以有效减少飞机的起飞滑跑距离并降低着陆速度,所以Su-33舰载机仍然是俄罗斯海军的标准航空母舰载机,请注意下面照片中的有前翼的三翼面布局Su-33: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再有,这个有前翼的三翼面虽然对战斗机缺点不少,对攻击机却是挺有用处——还可以改变升力中心位置使得Su-27可以在前机身装得下有重装甲保护的、甚至有厨房和厕所的并列双座座舱。请看Su-34鸭嘴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上面说了很多Su-27系列飞机的气动变化,是要指出:苏霍伊的成就,来自于她自己的勤奋、勇敢的探索。这个探索包括空气动力的探索。

时间有限,关于611/成飞在空气动力上一点不懒惰的、长期一贯的开拓前进,我有时间再写。

家园 关于歼11气动完善(续)

我在关于歼11气动完善的前面一部分,大致叙述了苏霍伊在Su-27系列上勤奋、勇敢的探索过程。

我在这里要着重强调我不同意桃子甜这句话:

气动这东西,就是那银子砸出来得,做无数的试验,加上多年经验的积累 (经验的积累又是多年,多年,持之以恒用银子堆出来的)

我的看法是,空气动力的进步最关键的是相关部门的创造性和积极进取精神。有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大家才会勤奋而不是懒惰、经费才能不被浪费掉、即使没有经费或经费不足也会自己创造条件、也才会产生创造性。

如果相关部门没有积极进取的态度,即使有大量的经费也会白白浪费掉。

这里,我举一个例子——611/成飞。

当初西北工业大学的飞机设计专业的一些老师和研究生提出一个很有创造性的歼7改进建议。这个建议其实现在回顾起来,过于离谱:比如要在歼7的半翼展处加类似边条的东西,这在今天也是类似天方夜谭的东西。

可是,611/成飞却凭借进取精神,与西北工业大学合作,搞出了歼7E系列飞机。这个飞机大幅度该善了歼7的机动能力和航程,还在中国航空史上首次使用了前缘机动襟翼。现在,不要说歼7E,其新改型歼7G已经在空军服役了一段时间,而且这种飞机已经在巴基斯坦空军等国外服役。

下面是歼7E系列飞机的照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与F-22一起飞的F-7PG: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与幻影2000以及F-16一起的F-7PG: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时间有限,关于611/成飞的进取精神,以及进取精神的重要性,暂时说到这里。

家园 611/成飞的故事值得挖掘

在过去二三十年,这样一个行业现状的背景下,在体制、人事、财政上都很困难的实际条件下,交出了这样不俗的成绩单,必定有它超出“砸钱、砸时间”这种“常规”搞法的原因所在,而这也正是中国航空业下一步突破长期以来的一些痼疾的根本出路所在。

家园 对。 说白了

就是国家不养了,自己就有了危机感。洪都,011,611 都有点成绩,就是因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沈飞在航空部的人脉太深,不出成绩也能活,久而久之,就逆向淘汰了。

我和LZ并无不同意见,钱只是必要不充分的条件, 有了不一定行,没有可是万万不行的。

家园 给你配两个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改进不一定老在鼓包进气道唇口和屏蔽风扇叶片上做文章

自从枭龙的进气道唇口改为DSI,大家都想用DSI改进10、11号,为的是提高它们的隐形能力。其实大家只要去看一下F35的鼓包设计目的就知道了,F35的鼓包是希望用最简单的唇口设计,减轻结构重量,在适用的速度范围内,有效地进气,分离附面层,顺便配合机体和进气道设计提高隐形能力。不是说DSI就没有隐形作用,单这不是它的主要功能。而且就算用DSI唇口,也要和机身设计高度一体化。F35的机身和进气道是高度一体化设计的。那张图大家都看到过,我弄不上来,只好就这么说说。从那张图上,可以看到,通过鼓包分离的附面层,一部分在鼓包下沿被引导到机身下表面,顺着设计好的引流沟槽流走,一部分沿着鼓包上沿引导到机翼上表面,只有少数附面层空气进入进气道。因此要改进10、11号,这样对整个飞机的气动外形要做重大修改才行,借桃子的话:这样做究竟值得不值得?

还有S进气道,如果改进S进气道,就必须面对S进气道的问题。首先S进气道不能太短,太短做不成S型。但是拉长了进气道,就会影响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进气道长度超过进气道口直径的3倍,总压恢复系数就开始明显下降,发动机进气就受到影响。拉长了进气道还造成进气道内附面层形成,会造成发动机喘振。总之在发动机和飞机总体设计部变的情况下,拉长进气道会造成一些列坏的影响,要减少这些影响,就必须全面重新设计飞机的气动外形,还是那句话:值得不值得?

老高说的对,成飞不懒惰、主动探索的精神很好。但是作为改进,就应该改进到有效使用的方向上去,比如,可以探索10号11号的超巡能力,网络战能力。而更新的技术,可以开发中国的验证机X系列来研究,不一定非要10、11具备隐形等能力。

家园 花,说得透彻。不过波音确实有F15SE项目。
家园 歼七E的最初目的是取消挂PL8时在机头加的配重!
家园 为什么不考虑倒着飞呢?

将机腹进气改为机背进气,飞行员连同机头180度旋转。。。

我承认最近看变形金刚多了

家园 无人机可以有这个能力

有人驾驶飞机因为需要象你说的旋转之类的机构,付出的重量和复杂性代价过大。

我记得有一些无人机的文章专门提到过无人机一些非常独特的机动能力,包括这个正、反面都可以朝上飞的能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