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依我看中医的前途有点渺茫,因为丢了整体观。 -- 老平

共:💬42 🌺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不是研究中医的,是研究整体观的。

但中医是中国古典整体观的一个重要杰作,另一个是气功,我认为整体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丢了它,中国文化在现代文明中就矮别人半截了。中国想走在世界潮流的前面,靠什么呢?科技还是民主?我看恐怕还不够,因为那是西方人的专长,大家不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不容易追上去,得多一条腿走路。

关键词(Tags): #中国文化#中医
家园 高是高,但不会有人做得到

原因就在于人是有主动意识的,意识是一个变数,环境(包括形体、自然和社会三方面)是另一组变数,要把两者相合已经很难,而把这种相合持续下去就更难。所以中国古人强调的天人合一说易行难。

关键词(Tags): #天人合一#中医
家园 谢谢老平兄回复

我没有看过钱学森的任何东西。我的观点来自以前学医史课程时和古代印度希腊等比较得出的结论,这些古老文明都有类似阴阳五行的东西,他们不过是古人对自然的一种朴素幼稚的解释。

医学作为一门研究人体的自然科学,缺乏解剖的基础是不可想象的。要说整体观,西医的循环、神经等研究的都是整体联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数一数中国中医院和西医院的巨大数目差距,结果已经不言自明了。中医对人类的重大疾病的克服作出的贡献可以说为零,天花、结核、外科手术。人痘不能不说是中国人的天才发现,但它只是经验总结,和中医基础理论一点关系都没有,而且在缺乏现代试验研究的情况下,它不可能像牛痘一样成为现代免疫学的先驱。

家园 补充一点

医学里面除了临床、卫生以外的各学科都是基础学科,药学是归于基础学科的。中医因为基础理论薄弱,所以只开了一门‘中医基础理论’和中药学,外加几本古籍。西医的基础学科多得多,生物、解剖、组织胚胎、生理、病理、生化、药理、微生物等等。

家园 的确。其实现代科学,包括医学是逐步的注重整体观了。

举个也许不够恰当的例子,比如伟哥,最早的时候,是想用来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但是后来发现的“副作用”反而造就了一代“伟药”。

又比如四环素,能够杀菌但是也导致四环素牙。

这么说,其实是想说明随着科技手段的越来越发达,原来的对症下药已经不够了。在以前,因为了解有限,只要治得一个就治疗一个,即使有副作用,也未必能够发现,所以整体观的重要性在那个时候并不重要。

到了现在,因为技术手段的可能性,比如计算机模型的应用。医理方面也会越来越重视整体观。一个“简单”的细胞内部的功能就相当复杂。基因治疗,也不单单是找到某个基因然后插入就能够了事的。更何况,越来越多的发现是基因的作用,不单单是一个“基因”的事情了。

中医的前途,就看怎么样来结合整体观和具体机理了。

注:请记得修改一下标题,加上原创分类词。

家园 实践是有不同类型的

中医是自成体系的学问,它的基本理论与现代医学的基础理论不是一回事,中医的基本理论是阴阳五行理论、精气神理论、藏象学说、气化论以及经络理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语说得不错,但引用者常常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实践是有不同类型的,从人类已有的活动来看,实践可以简单地划分为内求实践和外求实践,科学理论是人类外求实践的杰作,中医基本理论则是中国古人内求实践的代表作。用科学已有的理论来否定中医理论,其实质是把人类实践的形式单一化或绝对化,这种做法无异于抹杀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关键词(Tags): #阴阳五行#内求#中医
家园 中医无法超越《内经》

其实任何一种科学,都是建立在某种信仰之上的。这些信仰就是一些对这个世界的基本认识,无法通过逻辑上来证明,所以只能信仰。中医建立于《内经》上。内经本身就是对这个世界一种认识的信仰。你无法通过一个逻辑推导来证明《内经》所述是真是假。如果超越了《内经》,那就是说你建立一种对这个世界新的认识,奉行一种新的信仰,那么依此建立的理论大厦将是一个不同于中医的体系,因为他有了新的基础。这个体系当然与中医体系不一定互不相容,但是必定是有巨大差异的。

家园 言之过早了,只要是人的东西都是可以发展的。

《内经》的东西是古人内求实践的结果,不是一种信仰。只要是人的东西都是可以发展的,后世中医之所以不能从整体上超越《内经》,是因为后来搞医的没有在内求实践上下功夫,都跑到外求实践上去了。真要研究《内经》,就会发现它是有缺陷的,如气化论这一部分就不完善,有形的与无形的转化机制没说清,这一部分是在后世的道家修练实践中得到了发展和完善的。

关键词(Tags): #黄帝内经#中医
家园 此整体观非彼整体观

古典整体观又叫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它是内求实践的结果,其特点是主客观统一,这与科学活动中强调认识主体与客体相分离是不一样的。这两者所说的整体不是一个东西。

家园 不错,我也认为是可以发展,但不是超越

也许我们对超越的理解不一样。我以为如果不能超越中医最基本的“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等信仰,那么任何发展都只能算是一种发展和完善。

家园 难说了,“天”和“人”都在变

科学的出现,使得“天”和“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阴阳五行学说产生于古代的中原地区,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如五行学说认为北方属水,为寒,但我们坐飞机一直往北飞,却从南面回来了,而南方是热的啊,可见五行学说是有局限性的。

关键词(Tags): #五行#天人合一#中医
家园 缺乏解剖的基础并非不可想象

解剖学上不存在,并不代表客观上就不存在。我在我的第一篇文章里面详细说过。简单的说,客观存在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我们平常所见的可以精确测量的存在只是存在的一种形式,甚至只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存在。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或者说从量子力学的角度来看,任何存在都只是在概率意义上存在。比如说我现在坐在电脑前面,其实只是现在我有相当大的几率坐在电脑前面,我同时也有,比如说万亿分之一的概率在别处。因为我的质量相当大,所以我坐在电脑前面的概率也相当大。如果我的质量小到一个电子一般,那么我可以同时处于两处地方,在这两处地方出现的概率是一半对一半。那你说我到底存在在什么地方?回到医学,微观的现象,西方医学也并没有多么深刻的理解。当测量进入到分子,原子水平,一切的测量都变得只是在概率意义上的准确与否,更惶论那么多受限于测量手段而观测不到的现象。所以存在不存在,并不是那么简单的问题。尊重实践事实才是最重要的科学。

家园 没有解剖学基础,哪里来的现代外科手术?
家园 再和平兄扯下中医看病

中医看病说得不好听点就叫盲人摸象。因为他没有药理学知识,不清楚中药的有效成分、毒理成分,更不明白药物在人体内运行排泄的动力学效力学过程,难以保证用药安全。而要了解药理学,首先就要掌握解剖学。

中医用药的依据是古人几千年来的不断经验总结。我们不能否认这些经验的有效,但经验层次的东西如果没有试验研究的帮助,就不会产生质的飞跃。试验研究发现的青霉素对人类的贡献远远高于任何一种中药。

以青霉素为例,早期青霉素因为提炼困难所以价格及其昂贵,为了提高它的使用率,人们不得不从用药患者的尿里提取青霉素再次使用。这个今天看来微不足道的改进在当时不知道挽救了多少肺炎患者的生命。如果没有解剖学药理学知识,你能发现青霉素是从尿排泄吗?

不光是用药,古人运用针灸疗法时因为没有解剖学基础,造成气胸致死的病例不在少数。翻翻针刺方面的医案就知道了。

最后套用一下清代名医王清任的话:“治病不明脏腑,何异盲子夜行!”

另外我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指的是实践的结果,即中医对人类克服重大疾病的贡献为零这一客观现实。

家园 中医的骨科比西医强吗?

股骨粗隆部粉碎性骨折中医的手法复位能解决问题吗?涉及关节的骨折不手术复位能行吗?这些骨折都是致残的哦!

另外绝大多数感冒都是病毒感染,不吃药也要好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