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汉代于阗在帕米尔的理由 -- 泉畔人家

共:💬178 🌺277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无语。。。。

对于你关于于阗位置的论述我早已无语,我发的那贴也没有扯到这个问题,只是想提醒你下,把“葱岭北河”的历史记录找出来。

从葱岭南河名字推出葱岭北河必然存在,继而“可能”出喀什噶尔河就是葱岭北河,且不论你那贴究竟是否正面回答了物格修齐的质疑,单单如此强大的逻辑我就不得不佩服一下。本来这个系列的帖子不想回了,一个是保胜卧虎的“猜”于我心有戚戚焉,一个是你如此清晰而强大的逻辑让我再次惊诧莫名。

历史上有没有“葱岭北河”?可能是有的。但是要使一个假说变为历史学的“真实”,要么你找到明确的历史记录,要么有充分的考古学发掘支持,或者用已被证实为“真实”的历史推测或假说最为证据。但是在没有被证实前假说只能是假说,你可以它来作为辅助的旁证,摆出假说来来作为支持你某个论点的基础,这是架空小说的常用写法。

家园 我也无语

于阗问题不是什么穿越小说,起关键就是如何理解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里对于阗的记录问题。

实际上,从这2部最重要的史书记录内容看,于阗必然在帕米尔高原附近。

东则扜鰛、于窴。于窴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

只要司马迁记录的是正确的,那么西汉于窴在和田就必然是假的。现在是需要你们支持主流学说的人们,拿出否定司马迁这条记录的硬证据来。至少到现在为止,除非你说司马迁是道听途说,乱写,否则这一条就铁定无法解释。

葱岭北河是常识推理,所以我用的是可能。但史记和汉书我们至少应该承认其权威性,与史记汉书明显矛盾的结论,那么必然应该有足够的证据来推翻史记汉书里的记录。我现在,看不到有人拿出证据能推倒史记和汉书里的记录。有的只是一些人说司马迁是道听途说,写错了。我感觉,这才是架空小说的常用写法。在没有过硬实物和足够其他历史资料的情况下,就敢说史记和汉书里是道听途说,这连猜都不是了。

只因为斯塔因说,和田是于阗都城,所以这个结论就变成了事实。斯塔因是在和田发现了很多文物,和田也可能确实成为了于阗都城,但那不是在张骞时期,不是在史记和汉书里记录的时代。斯塔因用“架空小说的常用写法”确定了于阗的位置,他也许是无意,也许是有意为之,但中国的学者们确都不假思索的接受了,连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都不知道认真看看了,岑仲勉把汉书西域传于阗里程从9670改成7670,依据何在?

家园 你自己的于阗位置的主题帖在那边,究竟如何,有兴趣的朋友去

看看就知道啦。

家园 这个盖孜 峡谷在喀什那边,不靠谱

如果把于阗的位置放在那里,其余的西域国家的位置都要改变了。

家园 好了,葱岭北河的说法找到了。

外链出处

 克孜勒河是喀什噶尔河水系的主干河流,发源于古葱岭而漫流于其北麓,上古时也称为葱岭北河,葱岭即现在的帕米尔高原。由于这条河是顾向河谷,上游流经极易侵蚀的第三纪红色泥岩地层,故河水炮含极细的泥沙颗粒而呈赤褐色。因此,自魏晋至唐代的汉文史籍中,皆称之为“赤水”。

当然,这不是特别严谨的史料,但作者是:喀什历史学家王时样

尽管他的文章是为了分析《穆天子传》,但对张骞时期的事情,也决定有参考意义。现在,葱岭北河就不能完全是我的现编乱造了,开始有那么一点点依据了。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

哈哈,我猜周穆王见西王母的地方十有八九就在喀拉库勒湖。那里有白沙山,是流沙之滨,西海是指北边的在塔吉克的葱岭第一大湖Karakul,黑水之前要么是叶尔羌河,要么就是喀拉库勒湖本身。

“喀拉库勒”系柯尔克孜族语的汉译音,一意为“黑色”,一意为“伟大”。说它黑,是因为这里气候变化无常,阴雨天气较多,加之湖水青澈、深不见底等缘故,远远望去,喀湖深邃莫测、幽黯如墨。

赤水之后就是克孜勒河南边。昆仑之丘就是

湖的东面耸立着具有阳刚之气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与慕士塔格峰遥遥相望的是亲密无间的“姊妹峰”—公格尔峰和公格尔九别峰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沙湖,沙山 (流沙之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里看, 沙山,沙湖,7500米高的3座雪山,2个美丽的湖泊,草地都集中在一起,“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这描述还真的是精确的很那。

家园 我单纯膜拜一下保胜卧虎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

山海经出现了,真的出现了!!单纯膜拜一下,没什么别的意思。当然,你对这句的解读也很强悍,随便找个山,前有赤水,后有黑水,边上有个沙滩,北边有个湖,嘿,别说,可以打着山海经的牌子开发旅游业了。什么青海湖,野牛山的,你们这是学霸,是打压学术自由~~

克孜勒河称“赤水”,和它是不是叫“葱岭北河”有关系么?没有关系么?有关系么?“克孜勒河是喀什噶尔河水系的主干河流”,所以克孜勒河“上古”被称为“葱岭北河”那么喀什噶尔河也是“葱岭北河”?OMG,塔里木河原来也是“葱岭北河”啊。。。这网兜编的,啧啧。。。

本来下定决心,这种无聊口水贴不回了,不过我承认,我又一次败在你强大的逻辑之下。。。在此我在下决心,这类帖子我再回,我,我,我就把金字翻过来写~~~~~

家园 山海经也未必就完全是瞎说

而且,你让我找的是葱岭北河的依据,现在我找到了,虽然不那么严谨,但葱岭北河对应喀什噶尔河不再是我一个人的说法了。你前边一直不是要我找这个葱岭北河吗?你可以不信山海经,但葱岭北河的说法出来了,而且是喀什的历史学者写的,ok?

克孜勒河是喀什噶尔河水系的主干河流,发源于古葱岭而漫流于其北麓,上古时也称为葱岭北河

而且穆天子传当初人们都以为是传说,现在新疆的很多考古发现,已经可以开始和穆天子传相互印证了。很多事情,我们以为我们今天办不到,我们祖先就不可能办到,山海经,穆天子传汉代的时候大家可不认为是传说。1个,2个条件符合也许是巧合,当众多条件和原文对应很好以后,我们就应该去想想,这里边是不是巧合太多了。

辛卯,天子北征,东还,乃循黑水。癸已,至于群玉之山

成氏之所守。曰:群玉田山,□知,阿平无险〔言边无险阻也〕,四彻中绳,先王之所谓策府,寡草木而无鸟兽〔言纯玉石也〕。爰有□木,西膜之所谓□,天子于是攻其玉石,取玉版三乘,玉器服物〔环珮之属〕,载玉万只

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纪年》“穆王十七年西征,至昆仑丘,见西王母。其年来见,宾于昭宫”〕。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执贽者,致敬也〕好献锦组百纯,□组三百纯〔纯,匹端名也。《周礼》曰“纯帛不过五两”。组,缓属。音祖〕西王母再拜受之。□。

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徒歌曰谣〕,曰:白云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间音谏〕,将子无死〔将,请也〕,尚能复来〔尚,庶畿也〕。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顾,还也〕。比及三年,将复而野〔复反此野而见汝也〕。西王母又为天子吟曰:徂彼西土〔徂,往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於鹊与处〔於,读曰乌〕。嘉命不迁〔言守此一方〕,我惟帝女〔帝,天帝也〕。彼何世民,又将去子。吹笙鼓簧〔簧在笙中〕,中心翱翔。世民之子,惟天之望〔所瞻望也〕。天子遂驱升于弇山〔弇山,弇兹山,日入所也〕,乃纪丌迹于弇山之石〔铭题之〕而树之槐。眉曰西王母之山〔言是西王母所君也〕。

丁未丁未,天子饮于温山□考鸟〔《纪年》曰“穆王见西王母西,西王母止之曰,有鸟[A140]人”,疑说此鸟,脱落不可知也〕。巳酉,天子饮于溽水之上〔溽,音淑〕。乃发宪命〔宪,谓法令〕,诏六师之人□其羽。爰有□薮水泽,爰有陵衍平陆〔大阜曰陵,高平曰陆〕,硕鸟解羽。六师之人毕至于旷原〔言将猎也。下云“北至旷原之野,飞鸟之所解其羽”,《山海经》云“大泽方千里,群鸟之所生及所解”,《纪年》曰“穆王北征,行积羽千里”,皆谓此野耳〕。曰:天子三月舍于旷原,天子大飨正公诸侯王,勤七萃之士〔勤,犹劳也〕,于羽琌之上〔下有羽陵,疑亦同〕,乃奏广乐。□。六师之人翔畋于旷原〔翔,犹游也〕,得获无疆〔无疆,无限也〕,鸟兽绝群〔言取尽也〕。六师之人大畋九日,乃驻于羽陵之□,收皮效物〔物,谓物色也。《诗》云“九十维物”〕,债债车受载〔债,犹借也〕。天子于是载羽百车〔十羽为箴,百羽为縳,十縳为緷。见《周官》〕。巳亥,天子东归,六师□起。斋

癸未癸未,至于戊□之山。智氏之所处,□智□往天子于戊□之山,劳用白骖二匹〔骖,騑马也〕,野马野牛四十,守犬七十〔任守备者〕。乃献食马四百,牛羊三千,曰:智氏□。天子北游于[A141]子之泽。智氏之夫献酒百□于天子,天子赐之狗[A130]采〔疑玉名〕,黄金之婴二九,贝带四十,硃丹三百裹,桂姜百□,乃膜拜而受。古

乙酉乙酉,天子南征,东还。已丑,至于献水,乃遂东征,饮而行。乃逐东南。已亥,至于瓜纑之山,三周若城〔言山周匝三重,状如城垒〕。阏氏胡氏〔阏,音遏〕之所保。天子乃遂东征,南绝沙衍〔沙衍,水中有沙者〕。知

辛丑辛丑。天子渴于沙衍〔沙中无水泉〕,求饮未至。七萃之士曰高奔戎刺其左骖之颈,取其清血以饮天子〔今西方羌胡刺马咽取血饮,渴亦愈〕。天子美之,乃赐奔戎佩玉一只,奔戎再拜稽首。天子乃遂南征。

这里边,群玉之山,寡草木而无鸟兽,载玉万只,沙漠里找水没找到,刺马咽取血饮我们就这么肯定都全是古人胡编乱造的?而且《竹书纪年》怎么说也算本史书,一定就是伪的吗?

家园 葱岭其实也可以解释解释

不就是长了点大葱嘛,稀奇么?葱岭更可能在山东。“东至长安”啥的怎么办?要么东应该是西,那是bug,ok?要么长安也给它搬搬家。

家园 这是历史问题?语文问题?

“克孜勒河是喀什噶尔河水系的主干河流,发源于古葱岭而漫流于其北麓,上古时也称为葱岭北河”

OK,说实话我不了解王时样这个人,百度也没有什么有用的信息,我们不能因为人家是“喀什的历史学者”就轻视人家,但是一个历史学者还要加地域限制是很少见的我想。尽管你引用的指示他一句话而没有给出究竟哪个“上古”有这么个“葱岭北河”,我们姑且相信这位学者。但是这句话的主语是克孜勒河,换句话说人家是说克孜勒河上古成为葱岭北河,和你的喀什噶尔河有什么关系?难道你因为“克孜勒河是喀什噶尔河水系的主干河流”所以克孜勒河的名字也可以用到喀什噶尔河上?历史问题已经没有什么好讨论的了,逻辑方面大家斗斗嘴娱乐一下而已。

顺引一段山海经新解,人家考虑的不必你少唉。娱乐,娱乐一下

“近年来,网络上还流行一种更为大胆的假设,认为古昆仑是现在非洲的肯尼亚高原,证据颇为充分。他们的主要依据还是《大荒西经》中这一段:“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也类似狮身人面像?)。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西海即地中海,流沙即撒哈拉,赤水即红海,黑水即青尼罗河,弱水即尼罗河(Nile与弱谐音),弱水之渊即东非大裂谷,炎火之山即乞力马扎罗活火山。西王母即示巴女王,示巴女王觐见过的所罗门即周穆满(周穆王名满)。昆即肯,仑即land,与尼亚同意。丘字甲骨文为两个三角形,代表乞力马扎罗山两个相连的主峰。乞力马扎罗山基本气候,由山脚向上至山顶,分别是由热带雨林气候至冰原气候。风景包括赤道至两极的基本植被,果然是万物尽有。而肯尼亚高原也被多数西方人类学家认为是人类的发源地。”

家园 非也非也,此葱非彼葱

此乃圆葱的葱,圆葱,又称洋葱,此乃西域传来,贩卖圆葱的商人过帕米尔高原的时候为了减轻重量好爬坡故在山下搓掉洋葱老皮,翻过山后的购买者看到嫩皮外露的洋葱,以为其产于山上,故谓之葱岭,你的明白?

家园 惨了,葱岭也要搬了

“公元前3200~前2780年埃及古冢中发现有关于金字塔建筑工人购买洋葱和大蒜作蔬菜的碑文。”

家园 你看你看,这不都对上了么~~~~~~~~

家园 【原创】走几天会歇息2-3天

走几天会歇息2-3天,打着和地方联合训练等名义

另外在行进队伍后面有收容车,收容对象主要是新兵和娃娃兵

30-35公里/天,用不了6公里/小时,士兵负重一般40斤左右

空身走1天30-35公里普通人只要强壮点也可以做到(持续不行)

无论古今,只要在己方控制范围,肯定和战区行进速度不同,机动的野战军体质、战斗力肯定是最强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