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李自成为什么没有成为朱元璋? -- 温相

共:💬80 🌺1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元璋的军事能力也是很厉害的:

这点上他和曹操差不多,所以,元璋自己也很自负。

家园 如果孙传庭不死,也许李自成就真的坐了天下了。

面对如此的劲敌,势必要在总体战略水平上有重大的提高才能应付,以后的种种弱点在萌芽阶段就被克服了,不至于酿成大祸。

家园 差距温相自己不都说出来了吗

“不具备历史转型期应该具有的战略眼光和战术头脑”。满清能认识到自己的主要对手将是李自成而不是明朝廷,李自成那方面对大局就未必有这样清醒的认识。这是军事上,政治上他就更不行了,一不能建立自己的制度,二不能建立根据地,打哪儿算哪儿,三不能收买人心,局面当然稳定不了。满清那头从皇太极开始就已经“参汉酌金”仿效明制,入关前范文程和洪承畴就把安定人心当作头等要事提出来,入关后,基本也是清兵到哪儿,安民告示贴到哪儿,当官的留用,乡绅的特权维护,老百姓减税,暂时可以不剃头,社会各阶层的利益都照顾到了,再给崇祯发丧。李自成先进的北京城啊,这些事情本来应该他做啊,可是他没做。

家园 是不是忽略了时间和人才积累。

朱元璋在和其他主要势力决战前先巩固了根据地,同时积累了不同阶级的人才。别忘记朱元璋其实得到不少士大夫的支持。李自成在时间和人才上恰恰相反。

家园 自古胜者王侯败者寇。

倘李自成在山海关一仗击败清吴联军,或与清吴联军打个平手,多儿衮未必敢大举入关。以左良玉军的战斗力加上南明小朝廷的腐败,大顺一个偏师都可以拿下半壁江山。后人修<顺史>的时候,一定把老李形容成英明神武的开国之君。

朱元璋要是当年在北京城下被蒙古骑兵击败,<元史>上说不定就会把他说成一个流氓加野心家,兴许就有破坏民族团结这一条。

朱元璋占了个便宜,蒙古人占着中国已九十多年,腐化的已没什么战斗力了。老李的对手可是尚未入关,还没腐化的八旗劲旅啊。

家园 有很意思的话题,在适当时期没有成功转型是主要原因。也就是

没有蜕变成封建主义头子。

家园 满清的很多举措其实也是:

口惠而实不至。谈迁在国榷里面引用宫女的话说:“

恩诏纷纷下,差官滚滚来。朝廷无一事,黄纸骗人财。”满清那时候最有力度的就是招揽人才,一个冯铨,一个宋权,冯铨名声很坏,但是,为人能力很强,宋权给满清推荐了很多的有用的人才,再者大乱之后易为治,这是魏征的预见。

家园 成王败寇的理论有时候也是对的:

因为毕竟被打败了,不管是什么原因,总之是失败了,像自成被大败,客观的原因不说,主观的原因就是很多,很多属于他自己不完善的地方。所以,历史总是公正的。

家园 自成最大的失误之一:

就是手下无人。缺乏真正的大将之才和宰相之才。

家园 无内容,删
家园 孙传庭不下狱:

自成以后不至于复起的那么快,洪承畴去辽东,孙传庭留下打理三边总归要比郑崇俭强的多。

家园 和温相一把

其实依潜水浅见,李志成之所以不能成为开国帝王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其在军事上的缺陷导致的。相比朱元璋,李自成的军队流动性很大。基本上没有什么根据地。可以说是打到那是那。按现代的话就是“脱离不了游击习性”。所以当李自成一被清军打败就一溃千里不是没有原因的。(也就难怪史家给了他个流寇的称谓)

家园 没错,流动作战:

毛泽东也经常采用,但是,毛泽东非常重视根据地的建设,所以,队伍在壮大中有保障,李自成就差了很多,主要一点是崇祯十四年之后,自成的胜利太顺利,以致于很多问题都没有考虑,这也是自成手下没人的说明。

家园 措施很多时候都是个姿态

虽然是口惠实不至,但是这个姿态有没有作、怎么作,还是有很大分别。李自成就是不知道在那个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应该作什么姿态和怎么作这个姿态,说到底还是没有必要的战略头脑。

笼络人才也该算是这个战略的内容之一吧。满人在这方面确实要有力度,也有气度的多。冯铨虽然为人惹人非议,但熟悉典章制度,正是新朝用的着的人才,清初在人才使用上不计较以往,只看以后,和“使功不如使过”的原则还是有可取之处。这一方面是因为朝廷新立缺人,不得不象多尔衮承认的,有点矮子里面拔高个,有什么人就先用着,另一方面也得承认,当时满族统治者在招揽人才方面表现出了相当的胸襟气度。李自成造反那么多年,手下始终人才有限,究竟是别人不愿投靠,还是他不能识人,也不能容人呢?

可叹的是,清初许多名臣象宋权和他推荐的王永吉原本都是明臣,在明是亡国之臣,在清却是开国能臣,大明朝不是没人,崇祯不能用,李自成不能用,反而是满人能用。

家园 因为全天下的人都恨李自成

老李造了一辈子反,却始终没有把道统抓到自己手里。人努尔哈赤还知道搞个七大恨来争夺道义上的主动权。老李在政治方面做的确实不行,他是一个只承认军事实力的人物。

事实上,老李逼死崇祯后。当时民心的向背是很明显的。全天下的人都开始仇恨李自成。李自成没有得到知识分子精英的支持,也没有得到地主阶级的拥护。没有他们的支持,李自成根本无法创建稳固的基层组织。因而他的军队人数再多也没有基础,只能是流寇。这一点与朱元璋及老毛,有着判若云泥的差距。

如果明朝不是陷于辽东战争,断不会有李张的壮大。如果不是李张造反,明也不会亡。明末是一个多重力量角逐的乱局,可惜明朝以一敌二,内外受敌,两线作战,不得不亡矣。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