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T-50为什么不采用S形进气道? -- 晨枫

共:💬85 🌺20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哈,同希望

《航空知识》还是要支持一下的,哈哈。现在国内军刊中,《航空知识》的地位怎么样?

家园 怎么说呢

三大知识中,兵器已然没落,不过还有些老底子,舰船在和现代舰船火拼中,不过一本打不过人家双月刊,航空知识最近又回来了,估计是因为有您这样的大牛在里面,航空世界有点不行了,航空档案整个一CCAV7了

家园 这么多军刊,不火并掉一些也说不过去

英文杂志里,就没有中国军刊这样的东西,只有航空方面还有几本,但都是英国人在倒腾,美国只有一本专业的Aviation Week & Space Technology。说AW&ST专业,不是说内容有多少技术性,而是读者面专业,不是干这一行的或者高度有兴趣,没人去看这东西。除了一些军史杂志,其他就都是小飞机、业余飞行、模型方面的了,脱离了军刊范畴。兵器和舰船这样的根本没有。

英国人有意思,他们可以很小众,可以为了很冷门的东西专门出一本杂志,也有一小批忠实读者。美国人就不大有这个兴致。

家园 太同意了

每个月初,军刊集体上市的时候就是兄弟荷包干瘪之时,看着哪本都想买

家园 是不是说明

我们对精良武器的期望,已经达到饥渴的地步。这些军事杂志算是对症下药。

家园 花,赞插图和示意图

再加上引用,可以作为科普文学发表。

我都怀疑晨大是同行,估计发表了不少文章了吧。

家园 哈,不是谦虚,我是地地道道的外行

不过正在和《航空知识》合作,误导青少年,嘻嘻。我的本行是化工自动化。不过那东西写了没人看啊,写出来我自己都觉得枯燥万分。

家园 大家算半个同行

恭喜一下先。

我的本行是化学。

和航空知识合作挺好的,这是对他们的

帮助,我本来以为这个杂志要完蛋,这个举动到让我看到点希望。

家园 世界军事销量最好

舰船也可以,兵器知识太贵了,一本要十元,内容却不比世界军事强多少,不过人气还行。航空知识早就衰落了,基本上没人买,大伙只在图书馆看。现代舰船和舰船知识半斤八两。

家园 最恶心的就是国际展望

以前发过一篇,稿费一直没来。后来居然关门了,又换了个名字上市。可我看卖得还不如以前好。有稿子造成别给他们。

家园 谢晨大宝
家园 上了 航空知识 杂志了,有些浪费知识
家园 哈,《航空知识》还是好同志嘛

莫非已经这么不堪了?

家园 这代表着技术的进步

空速管(全静压管),也叫皮托管,总压管,是感受气流的总压(全压)和静压并传送给有关飞行仪表和传感器的装置

常见的机首空速管也就是传统的气动补偿式机头空速管

大多数空速管、攻角传感器/侧滑角传感器系统包含 空速管(全静压管),攻角传感器(AOA,α,也叫迎角,迎角传感器)和侧滑角传感器(AOS,β)风向标。

飞机周围的自由气流受到飞机自身运动的扰动,会造成总、静压感受的误差,主要是静压误差。静压管感受的静压(指示静压)与自由气流的真实静压之差称为静压源误差,或位置误差,它与空速管的形状、安装位置以及飞行速度、迎角、侧滑角等因素有关。

在跨音速飞行时,这类误差尤为严重。为了减少对自由气流的扰动,空速管宜细而长,但其刚度较差,高速飞行中容易产生振动,通常根据不同速度的飞机来选择不同的形状。空速管的安装位置对静压源误差的影响很大。对于亚音速飞机,典型的安装位置为翼尖、垂尾的前部或前机身的侧面。对于超音速飞机,机头前部是最理想的安装位置。

同时 我们也知道,在机头安装空速管对本机的雷达性能 会产生不良影响 ,这也是美帝的机机取消机首空速管,当然将空速管直接装在机身侧面的,由于来自机身的干扰,导致干扰因素多,情况复杂,静压测量误差相当大,要解决静压测量误差问题,就必须综合考虑所有的干扰因素计算补偿引入计算机系统进行运算处理

(方方老大举例过F/A-18在修正静压误差是就需要用到:指示静压、指示全压、自由流静压、局部迎角、局部侧滑角、前缘襟翼位置、后缘襟翼位置、加油管位置、起落架位置等9个参数)

因此,在原型机上都会安装临时空速管用于校准,量产机上就见的越来越少了。中国这方面进步也很快,FC-1的原型机上还有机头空速管,在量产机上已经取消了,这个好像是国内首例。

FC-1 04原型机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FC-1 量产机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通宝推:jet,
家园 我认识的数个北航的朋友都很不齿,没说原因,我就有点人云亦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