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井冈山】 序:霹雳一声暴动 上 -- ifuleu

共:💬294 🌺145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20
上页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们啊,hehe

怎么感觉在看戏文,嘿嘿

俺听老辈的人讲,据说太祖是对云鹤不满意,认为她不足以担任“旗手”之责,曾见过珍后,但很失望,那时候珍后“脑子完全坏了”。

太祖更多的愿望是找一个文格的助手吧。

“据水静回忆,外公对她说的是:贺子珍的脑子坏了,答非所问。要她注意贺子珍的情绪。明天就送她下山。下山以前,你一步也不要离开她,怕她出去碰到熟人,那不好。”

俺现在也跟lz一样,狂粉井冈山那段,正史野史搜了一堆。

正需要蕻哥、狐狸etc.来帮忙去伪存真啊。

家园 祖籍不算的

比如袁文才早就安家永新了,他的主要影响力力也在永新。所谓土籍是指宁冈。

家园 话说 杨开慧 遇难与否还真能影响太多事

试想杨一直活到60年代。

不敢想不敢想。

家园 嗯,如果霞姑活到60年代

以后真会有很多变局啊。

家园 霞姑活着,子珍妹子往哪儿摆?

霞姑活着,子珍妹子往哪儿摆?这才是头疼的问题。这俩人的性格都够刚烈的,能有人后退一步么。

家园 我就觉得主席的记忆力太好了,太好有时是一种折磨。

我以前曾经这样讲过,忍不住再唠叨一回。

很多事,已经过去了二十年,三十年,他仍然历历在目。主席给开慧写的诗,公认的有三首,最早一首是1921年的《虞美人·枕上》。1957年,杨开慧的好友李淑一写信来求此诗,他没有答应,另作了一首《蝶恋花》相赠。人后却悄悄把此诗默了出来,交于卫士保管,那是1961年,距最初作诗之时已是四十年。到1973年又重新修改,让护士长抄正,时间又过了十二年。

主席坦率说过:“人对自己的童年,自己的故乡,过去的伴侣,感情总是很深的,很难忘的,到老年就更容易回忆、怀念这些……‘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就是怀念杨开慧的。杨开慧就是霞姑嘛!(杨开慧,号霞——引注)可是现在有的解释却不是这样,不符合我的思想。”

我也觉得主席没有见到开慧的遗诗是遗憾,也是好事,他年纪大了,经不起这种刺激。

虽然无缘得见,不过开慧的这首词,和主席写于1923年的《贺新郎·别友》恰好是一唱一和。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虚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天知否?

  

今宵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恁割断愁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和云翥。

偶感

天阴起朔风,浓寒入肌骨。

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

足疾是否痊?寒衣是否备?

孤眠谁爱护?是否有凄苦?

书信不可通。欲问无人语。

恨无双飞翼,飞去见兹人。

兹人不得见,惆怅无已时。

一般人看了,必定认为是杨开慧看主席的诗才有一一的相对应答,其实部分是,部分却不是,因为我们现在的看到的版本是1973年的修改版,1923年的原诗是这样的: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重感慨,泪如雨。

今宵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恁割断愁思恨缕。

我自欲为江海客,更不为昵昵儿女语。

山欲堕,云横翥。

原诗读起来更为顺畅,没人知道1973年的主席想到了什么,为何要改成现在这模样。

伟人归去,文革落幕,重霄九上,不知是否“重比翼,和云翥”?

顺便说一下最近放的纪录片《毛泽东的遗物故事》,由物讲人事,很受欢迎,第二集讲杨开慧,第三集讲毛岸英,相当感人。杨开慧那集就有讲到她的遗诗。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3MDYyMjc2.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3MDgxNzA4.html

通宝推:ING,
家园 也有人认为《贺新郎·别友》是写给陶斯咏的
家园 那是扯的。

《虞美人·枕上》是连同《贺新郎· 别友》一起抄正交工作人员保存的。因此要说《别友》是给陶斯咏的,不得不顺便“考证”《枕上》也是给陶斯咏的。

很明显诗里说的东门路,清水塘,那就是当年主席和开慧的旧居。“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唯一的孙子取名“新宇”。

家园 还有说《虞美人·枕上》是写给罗一秀的呢

不过这首《贺新郎》为何起名叫别友而不叫别妻呢。当然也有人认为这首确是写给杨开慧的,在此之前两人为了陶的事大闹了一场,后来又重新和好,这才有“知误会前番书语”。

家园 主席去世,江青献的花圈的缎带上写着:“学生和战友”

主席再写此诗时,身边的妻子已是江青。

再说“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这不只是夫妻之情,还是同路的战友。

当时主要闹的是《菟丝》吧。杨开慧想跟在丈夫身边,丈夫觉得妻子太过于依赖自己,于是录了一首《菟丝》。

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

君看菟丝蔓,依倚榛与荆。

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

樵童砍将去,柔蔓与之并。

杨开慧怒了。闹过这事后,主席作诗一首以表心声,他们和好后,主席再去广州就带上了家小。

家园 哦,俺又穿越了

俺又在穿越了。

那时候交通不发达,巴掌大的地方也确实是有这种问题。

不像现在交通、交流都比较方便。

家园 一般而言,可能会与霞后

是有可能离婚的。

但霞后是与邓大姐、蔡大姐一样自己打出来的江山,并不是活在夫人名号下的(还有警予,可惜遇难早)。与克清、甚至光美同学都不同。

可以说,霞后如果活着,是一面旗帜,50年代可以不说话,60年代,还真不知会发生什么。

家园 在宣化师范住过的飘过
家园 八卦这种方式,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啊

赞一个!

家园 好容易翻墙过来

lz来不了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20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