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侃侃而谈道德经(1) -- 唵啊吽

共:💬28 🌺15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上页
家园 中国古代所有的思想家的思想的目的在核心上都是为了政治

可以说,没有谁是为了天地(宇宙/自然)而谈天地。谈天地也是为了给自己谈政治提供依据,即所谓的天理、天道之类。

另外,《老子》怎么理解我觉得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基于文本,逐字逐句地翻译(包括首先怎么断句)。真正的做学问的话,要做许多语言文字上的考证。天马行空地按照现代人的思想去诠释老子,那就没个边了。

家园 理解不同而已

不能说自己的理解就是符合原则,别人就是天马行空。

家园 这个问题较真起来实际上不容易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么断,从语法上完全可以,意思也顺当。但是我觉得有商榷之处。

首先,前面老子没有讲到“欲”,突然来一个无欲/有欲显得来得突然。老子前面讲的是“无”和“有”(当然根据断句的不同,也有人认为前面老子讲的是“无名”和“有名”),所以从文章的条理性来看,这一句应该是继续讲“无”和“有”。“无”和“无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无和无名也是不同的概念)。而在老子那里,“无”是一个特殊的概念,带有永恒性,“有”也带有永恒性,所以叫“常无”和“常有”,而这个永恒性是来源于宇宙之初——老子把宇宙的起点叫作“无”和“有”,而这两者是相生相成的。

至于“欲”到底怎样翻译,我不太确定,我觉得这里似乎是“欲以”连在一起用的,即“欲以之”,直译大概是“想借此”之类的含义。我先前说成“可以”,可能并不准确。

家园 常无常有比较哲理些

这样可以理解为:以无为常,可得妙觉或者说可以知道“物质的运动性变化性。以有为常,可得明觉或者说可以知道“物质”存在性的最大细节性完整性。

家园 和大圆满对照着看

无 ---》 本性

有 ---》 作用

大圆满的“竹巴箐波”中,心的实际状况被描述为不可分割的三方面:本性、自性、还有这它们两者结合的作用。

一.本性——空

  (心的)原始基础是超越任何认识的二元分别或修习的。它的“本性”在传统术语上被称做“空性”,但它不是指一种顽空体验或一种虚无主义上的“空”。“本性”是无限制的、无拘束的。实际的存在状态是与概念、观念、分别等不相关的“空”。这也和万物的本质是一致的。

二.自性——明

  “本性” 犹如广阔无垠被日光照射的晴空,而“自性”就是那日光本身——天空的光明。那本来的(自性)智慧认识总是清晰而有力,但是就像太阳有时候会被云彩暂时遮蔽,自然智慧也会被我们习气所养成的错误见解给遮挡了。“自性”能揭示认识心灵的道路的根本。这“自性”亦被称为“佛性”或“菩提心”。

三.作用——大悲周遍

  从“本性” 和“自性”的无二结合产生了“作用”,对一切生命无止境的大悲行为。

  当“本性” 被无明所扭曲认识时,“自性”就在习气的影响下呈现为混乱,“作用”则呈现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情况。

  但当“本性空”和“自性明”被直接认识时,所有的世间现象呈现为庄严和自由的游戏,而这种认识的达到者被称为觉悟者。

  大圆满学习上的错误

  大圆满学习上最大的错误就是把某种观点认识或某种特殊的心理感受或以为凡夫境界等以为就是大圆满。

  这完全是出于对大圆满的不了解。

  首先,大圆满非任何外在或内在的境界,不是心理感受也不是哲学观念。

  其次,虽然中观应成见或大手印或生死涅磐一如见或他空见在表面上很类似大圆满,但这都和大圆满无关。因为这种或那种见地或行持都或多或少的落于某种微细的臆度境界之中。

  其三,大圆满不是任何方法,如果以某种程度的具体方法为大圆满也是错误。

  其四,以为凡夫不修而对此作戏论了解后就是大圆满,这其实是一种愚痴的作用。和大圆满完全无关。

  大圆满只是自然解脱其自身之道,那完全是不依靠任何多余的纯净自然智,明白无遮。当我们超越能所的迷梦时,一切实际现为清净佛土。

  而对于错误最好的纠正方法就是如实的去重新开展加行的次第训练,并且在止观加行上用力,直到彻底解决问题。如果在止观上也不能作很好的了解,则应该很好的作净障等加行,直到吉祥的预兆出现为止。

家园 有名万物之母

可以对照中观学派的论点:

“胜义谛并不是概念的心所经验到的对境,概念的心就是所谓的世俗谛。意思是说,如果我们的心处在世俗层次上,便无法体会到胜义谛。因为在胜义谛里,没有任何的事物可以被概念性地捕捉。所有关于存在、不存在等等的主张,都还是属于世俗层次的。因为“胜义”是超越所有心的造作,它并不是这世俗的心,所能经验到的对境,而这世俗的心的经验,只是一种概念性的运作。”

胜义谛见解的差别:

中观自续派:反对真实性而主张真实,而且反对生起,并主张不生起等等。

中观应成派:完全没有任何的主张。在胜义谛上,没有任何空性上的主张,因为它超越所有的传统及思维造作。任何有关于存在、不存在、显相、空性、有、无等等的思索,都涉及在此类心的造作之中。

寂天菩萨说:

胜义谛并不是概念的心所经验到的对境,概念的心就是所谓的世俗谛。意思是说,如果我们的心处在世俗层次上,便无法体会到胜义谛。因为在胜义谛里,没有任何的事物可以被概念性地捕捉。所有关于存在、不存在等等的主张,都还是属于世俗层次的。因为“胜义”是超越所有心的造作,它并不是这世俗的心,所能经验到的对境,而这世俗的心的经验,只是一种概念性的运作。

在世俗谛见解的差别:

中观自续派:梦中的显相,是属于“错误世俗”或“迷惑世俗”。然而,我们用不迷惑的感官,所见到的非梦显相,是属于“真实的世俗”。依此中观自续派将世俗谛区分为上述二个层次。

中观应成派:梦与非梦时(译注:清醒的时候)的显相,并无差别。

家园 请问怎样才能·从世俗境界进入到胜义境界呢?
家园 学佛

证得初果时就是第一次见到胜义谛

http://www.buddhason.org/books/Mahasi_Vipassana/0

涅槃一语

最后,从理论上来讲,我对涅槃有个忠告。当你进入较深层次,完全放下这身心,正念和内观就更成熟。当这些所有的助缘及波罗蜜(菩提资粮)都成熟,那时心转向寂静无为状态,出凡入圣。换句话说,身心脱落,进入一个恒常的状态。我们称这为绝对的真实。不过,关于这个是有许多道听途说,很多错误的观念会出现。有时会很糟。例如,有某个案例,某人到某处禅修。她在一座大楼顶上,远眺河流的对岸。她能看见阳光灿烂,河水川流不息,浮云飘游不定。当她看见这些现象,激发灵感,以致于她认为自己已经开悟了。她认为她真的理解无常,并且自认是个预流(初果圣人)。这是很奇怪的,你知道,因为涅槃性跟看见什么、听见什么或跟六根门头所对的境并无关。如果你多少懂些理论,那你将会知道这样的一个经验,并不可能是涅槃。它可能蛮纾发人心,但它不是无为法的体证。

另一个人到了个境界,当他开始观见泡泡遍布他全身,觉受到处出现又消失,某个人就帮他下了个结论,他已经是个不还(阿那含,三果圣人)。这件事跟灭除烦恼没多大关系,经验到全身觉受到处出现又消失,就把他带到这个定论。另外一个禅修者说:「是那样的吗?」她不太信服,「我也一直经验到这样的现象,那我也一定是个阿那含?!」第一个就改口说:「从某个角度来讲,你是的!」这显示,当一个人执着某种想法,就放不开它。这是一个错误的看法。

禅修境界可以到非常细微的状态。你能努力禅修到非常深的状态,那时会有一会儿,心变得好像是无意识;然后你出来,你会认为它是很殊胜、令人激荡的。有时,你会进去很久;当你出来,那里什么也没有。有人认为那一定是涅槃。那是另一个陷阱。它和睡眠之间有差别吗?有些人可能会说那是不同的,但是差别在哪里呢?这些人会变得很执着他们的经验。不过,你要记得,涅槃并不是到一种心茫茫然,或者进入一种无意识状态。

如果你念过《阿毗达摩》,过程变得更清楚了。在第十四道智、第十五果智以后,心投入第十六观智-返照智。在《阿毗达摩》里,返照智的是欲界心与智慧相应。换句话说,它像是心在观照「上、下」,只不过是在一种较深心意识集中状态,但是它知道当下什么了发生。在那种状态下,心缘取的目标是涅槃。那意味着,在那种心理状态下,绝对的真实的特性变为明明朗朗、清清楚楚呈现在心中。当你禅修,你经历绝对的真实,你会知道它是什么。

这是《阿毗达摩》分析思考过程(心路)和意识心所讲的。因此,它是种非常清楚的经历,百分之百肯定的事。

我的比丘师兄曾问过缅甸的一位老禅师有关于这个问题,他说:「喔!你绝不能错过这个。它像是闪电打在你头上!」因此,它不会是一片空白、什么也没有,然后就出来了。重要是,这是对出世间法的体证-无为法的状态,这个人要能用他自己的话来描述它。最重要的试验将会是在那状态之后,随后烦恼心的程度。

要记住的重点是,我们只要勤奋不懈。苦在我们(五蕴)里头,我们必须尽我们所能,来培育永不嫌多的正念。那么如果我们的业力以及时间允许,有一天我们可能证达所坚持的目标。经书和那些禅师们都告诉我们,它是件可以达成的事。不过,必须勇猛精进。

■结语

不过,如果你认为你已经开悟了,我提供你一则禅的公案作为结语。通常我会给暗示他们已经证悟的学员们这个禅案。我问他们:「为什么一个完全证悟的人,所有的烦恼能被完全根除,从不曾再出现?证悟以前,你的瞋忿和贪爱一再生起,虽然短期间你可能会没有。然后为什么当一人完全证悟,体验出世间法后,烦恼就不再生起?为什么?」我这么问,但是他们只有搔搔头。重要的是,禅师不是帮你认可的,他们要确定你会一直修行,直到你死的那天。

摘自: 内观基础

The Fundamental of Vipassana Meditation

by 马哈希西亚多

禅修者体悟三法印以后,不再多作思惟,只是对于一直自然展现的身心现象持续观察。然后五种心力──净信、精进、正念、禅定、智慧达均衡状态,此时观照机能如被振奋般加速运行,而且被观察的身心现象也更迅速地生起。在短暂的吸气片刻,腹部的胀起过程是一连串迅速相续的动作,呼气时,其伏下的过程也是如此。这种迅速连接的动作变化,在肢体的伸屈过程也很明显。还有轻微的震动遍布全身。有些情形是,刺痛和痒的感觉剎那间相续生起。大致说来,这些感觉都令人难以忍受。

对这些感受,禅修者若想命名叫出,就会跟不上这一连串身心变化的速度。只须以平常的态度来观照即可,但必须警觉分明。在这一阶段,对于一连串迅速生起的情境,别想微细之处面面观到,照一般的方式去做即可,若想命名叫出它们,总括性的名词便足够了。要是想丝毫不漏、紧紧跟上,会很快令人疲惫的。重要的是,观照清楚,并于生起之境了然领悟。以往选定几个目标观察,进入这一阶段,必须暂时把它们摆一旁。而注意六根门上所起的情境。只有当观照力不够敏锐而做不来时,才退回到前一阶段的方法。

有很多次,身心快速变化远胜于瞬间之眨眼或闪光。但禅修者只要继续单纯地观照这些现象,就能看清楚它整个发生的过程。因为警觉性变得如此敏锐,似乎任何的现象一生起,就立刻被它察觉到,而且在觉性的观照下,它们好像闪闪发光,你可一一地看清楚。此时禅修者深信:「身心瞬息万变,迅速得像机器或引擎般。今已照见并有所悟。此外无所惑,所当悟者今已悟。」他这么相信,是因为亲身体验到这些以往连作梦也从未想到的。

还有,由于内观的功效,禅修者会产生光明,甚或欢喜踊跃,起鸡皮疙瘩,涕泪涔涔,肢体颤抖,体内一股微妙的震动和兴奋,好像置身于来回摆荡的秋千上,甚至怀疑自己只是在晕眩罢了。接着内心祥和而又活泼灵敏,无论行、住、坐、卧,都觉得很安详,身心的活动都相当轻快敏捷,可轻易地去观照目标,要驻留多久都能随心所欲。不再觉得身体僵硬、发热、疼痛,祥和地透视一切情境,心变得完善正直,想要远离一切的罪恶。以坚信不疑故,内心光明。有时候,若无情境需要观察时,内心就一直保持祥和的状态。类似这些的感想会浮现──「佛陀真的是大觉大知者,身心的变化的确是无常、苦、无我的。」在观照当下,三法印了然于心,并且会想要鼓励别人也修学禅定。他远离怠惰和昏沉,既不松懈,也不绷紧,内心的祥和宁静随着内观力量而生起,其喜悦是前所未有的。因此,会想要与别人分享他的体验。这时,会对这种内观以及伴随而来的光明、正念分明、怡悦喜乐的宁静状态产生微细的执着。他经验到这些禅定之乐。

禅修者不应在这些境界上徘回思索。每当一种境界现前时,应注意观照:这是「轻安、净信、喜悦、安详、快乐……等。」光明生起时,应注意着它,直到消失为止,其它的情形也应比照办理。在灿烂辉煌的光初生起时,很容易令人忘了观察而高兴地看着它,即使在注视它的当下保持着清醒,其中仍掺杂着极喜和快乐的感受,且令人流连不舍。不过后来就会对这种现象习以为常,并能继续观察它们直到其消失为止。有时候所出现的光太强,以致即使单纯且清醒地看着它,它仍不会消失。这时就要停止,并转移注意力到其他现象上精进地观察。不可再去想光是否消失了,若起这样的念头,应极力注意它并去除。

当专注力很强时,不只看到光而已,其他特异的境界也会出现,而且若对任何情境想去攀缘,它们就会持续存在。假如有这种的倾向发生时,禅修者应立即察觉。有时候,即使不对特定境界攀缘,微弱的情境也会像整列火车般,一节接着一节出现,对于这些可见的影像,禅修者应只是单纯地注意「看、看」,它们就会一一消失。当内观能力较薄弱时,境界可能变得更明显,此时应一一去观照,直到这些如火车车厢般的情境终于消失为止。

我们必须了解,对某些境界,譬如说对光明攀缘而被它吸引住,是错误的态度。面对一切境界,正确的反应是,遵照内观禅修的要领,清醒地观照并且不去执取,直到它们消失为止。禅修者继续对身心觉照,内观智慧随之敏锐,更清楚地照见身心现象的生灭,并明了每一现象在原处生,也在原处灭,先前产生的现象是一回事,随后产生的又是另一回事。因此,从一一的觉照中体悟到无常、苦、无我。然后思惟一段时间之后,他相信:「这的确是最高的境界了,再也没有更殊胜的了」。于是对这样的成就自满,很容易松懈停止下来。不过,他不可因达到这样的境地就松懈下来,应持续观察身心变化达一段较长时间。

因修行的进步,智慧越显成熟,禅修者不再明显地看到身心现象的生起,他只是注意它们的消失、由于其消失迅速对它们觉察的内心过程也是如此。比如说,注意到腹部在胀起,其胀起的「动作」几乎是「生」了立刻就「灭」;心生起觉察并随之消失的情形也一样。他明了,现象的「生」以及「去注意它」,前后相随迅速消失。同样的情形见于观腹部的伏下,坐下、伸展或弯曲手臂和腿,以及肢体的僵硬。见现象之生及「见其灭」迅速相随,有些禅修者甚至可清晰分辨这三个过程:注意到现象、现象消失、辨认现象消失的意识亦随之消失──一切都在一瞬间连续发生。不过,假使能做到了知现象的消灭及与它对应于注意的意识也跟着消灭就可以了。

当禅修者能毫无间断地观察到上述的现象,所谓身体、头、手、腿等特定的概念模糊了,一切只是在消失、散灭。此时,他很容易觉得自己的禅修还没有达到标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的心习惯以攀缘特别的形相为乐,一旦这些形相消失了,它就缺少满足感。其实这是内观进步的展现,起初,先清楚地观照到现象的特征和它的名称,现在,由于进步的缘故,先观照到它们的消失。除非反复地省思,现象的「生」才会再度出现,不然它的「灭」会更强的。禅修者直接体验到智者所说的真理:「名称思惟生起时,就见不到实相,实相显现时,名称思惟就消失。」当禅修者清楚地观照,他会以为观得还不够仔细。这是由于内观是如此迅速锐利,连两个辨识过程中,剎那间插入的潜意识亦无所遁形。他有想要做什么的冲动,如屈伸手臂,且立刻察觉到那个已趋向消失的冲动,结果是,有一段时间,他无法做屈伸的动作。这时,他应把注意力转向六根中的其中一根,继续单纯地观察。

观察应遍及全身,通常以观腹部的起伏开始,他可以很快使观照的能量延续发动,这时应注意「触」和「认知触」,或「看」和「认知看」、或「听」和「认知听」。出现什么,就观什么。假使因此而感到掉举或疲惫,就应再回来观腹部的起伏。等过一阵子,观照的延续力又有了,应再注意全身出现的任何现象。当他能善于遍观一切境时,即使没有特别的作意,也会明白,当下所听的就在消逝,所见的就在分分瓦解,其中并无持续性。这就是见事物的本来面目。由于其消逝是如此迅速,有些禅修者无法看清楚,会觉得他们的眼力衰退或者眼睛花了。其实不是。他们的辨识力不足以观到前后际所发生的,以致见不到它们的特征。这时应该放轻松,暂停观察。不过身心的现象持续变化着,意识也照着它的法则继续注意它们。他或许不想睡觉,或者警醒清明、睡不着。这时不用担心失眠,由于定力的缘故,不会使人觉得不舒服或因此病倒。他只须精进地观察并了解到,他的心是可以完全清楚地辨识所要观察的目标。

他持续观察「现象」以及「认知现象」两者的消逝,并思惟:「即使一眨眼或电光石火的一瞬间也没有常存不变的东西,以前并不了解这一点。它过去会败坏散灭,未来也会如此」。这时应注意「思惟」,还有,在观察的过程中他很容易生起恐怖心。他思惟:「以往只知享乐,不识真理,现在见到不断在败坏散灭的真理实令人怖畏,每一剎那的变异,人都有可能死亡。这一生一开始就是可怕的,无尽的『生』也是如此。因此,为追求幸福和快乐想要抓住无常变异的现象是徒劳无功的。『生』诚可畏,它随之活在一直不断在败坏和散灭的现象里,老、死、忧、悲、苦、恼,令人怖畏」。要注意到这些思惟并舍离它。

禅修者见到一切不可依靠,身心变得虚羸、不乐,他不再容光焕发、精神饱满。但不要气馁,这是内观进步的象征。再也没有比觉察到可怖畏的事更令人沮丧了,他应注意到这样的思惟,继续观察一个接一个生起的现象,不快乐的感受自然会消失。假使他没有这么做,会让悲伤盘据心头,为恐惧所征服。这样的恐惧与内观是扯不上关系的,因此,要精勤的观照,不要让它涌上心头。

在观照过程中,他很可能再度发现这些过患:「身心是变异无常、苦的,『生』不是件好事,生而又生,不能止息,也是如此。原本看似坚固实在的现象,一旦勘破它的真正面目,实在令人失望之至。在这无常幻化的现象中,要追求幸福快乐有如缘木求鱼。生非可喜,老、死、忧、悲、苦、恼,令人怖畏。」像这样的思惟生起,也应去注意它。

他易感受身心的现象以及去觉察它们的意识,同样是粗俗、鄙下、不值得爱喜,见到它们的生灭,他心生厌离,甚至见到身体的危脆、衰败、散灭。

在这个阶段,禅修者观一切身心现象而生厌离。虽然经过一连串敏锐的观察,他清楚透视现象的幻灭性,他不再灵光觉照,这是与厌离结合的结果,他显得提不起劲。不过他不能就不再观照了,这好比一个人走在泥泞骯脏的小径,每走一步都令他讨厌,但他也不能就此停止不走。这时,他视人间为必然败坏之处,不会再欣乐又投生人间,当男人、女人,国王或亿万富翁。他有像天界般的感受。

有此体认之后,他对一切观察到的身心现象起厌离,或想从中解脱出来。无论看、听、触、思惟、站立、坐着、弯曲、伸直、注意等动作──他只想全部舍离这些的造作。这时,应注意起「在期望」。他思惟:「每一次观照,这一切的造作都不断在重复着,实在是很糟的事。应停止观察它们」。这时要注意这样的思惟。

有些禅修者,虽然如此思惟之后停止观照,但身心的现象,像「起」、「伏」、「伸」、「屈」、「意图」仍照常地进行着。因此他感到喜悦:「虽停止观照身心,它们的变化造作仍照常进行着,而且意识也随着自动去察觉。所以,解脱并不由于只是停止去观照就可达到的,身心的变化不会因不去观照它就没有了,只须如同往常,继续看着它的生灭就能彻底体悟到三法印,然后舍离,进入寂静,诸行止息、体验涅盘、平静、喜悦。」因这样的喜悦,他持续观照。有些禅修者若无法做这样的思惟,一旦经老师的解释后而感到满意,仍会继续地观照下去。

持续观察进入顺境后,有些人的情形会在那时生起疼痛的感受。这时不必气馁,它只是纯大苦聚所具有的特性,如经上所说:「观五蕴是苦,如病、如痈、如刺、如患、如恼等等。」即使没有疼痛的感受,也会在每次的观照中,清楚地见到无常、苦、无我其中一项。禅修者虽如法观察,仍觉未臻完善,以为能观之识与所观之境并未紧紧相随,这是太迫切的缘故,反而无法完整地体会到三法印。对他的观察不满意,就常变换姿势,静坐时,他想着可经行得更好;经行时,又想回到静坐,坐下后又想调整手脚,想换个地方,又想躺下,每换一个姿势以后又无法持续太久,变得焦躁不安。但不用感到失望。这是他尚未了解身心缘起的真相,也未体会到缘起的寂静。他做得很好,但感觉背道而驰,他应该坚守某个姿势,随后就会发现能安住于那个姿势上面。持续精勤看着身心现象的变化,心会逐渐专注和明觉,焦躁的感觉终会完全消失。

一旦能平静地面对身心的变化,心变得清晰且能敏锐地观其生灭,好像不用作意就很流畅的观着,即使微细的身心现象,也不用费任何力气。无常、苦、无我的真相,不须透过思惟就明显地呈现。无论身体某处生起感觉,注意力即落于该处,不过那触受有如羊毛般柔顺。有时全身出现的观察点太多了,必须加速观照,身心好像要往上拉拔,接着感觉它们变得稀稀落落,禅修者能平静地、轻易地观察到。有时生理的反应完全消失,只剩心的变化,喜乐生起,如淋细水般,令人陶醉,并且宁静充盈,或看见到如晴空般的光明。不过这些特别的体验不会使人动摇,让喜悦冲昏了头,但他仍可享受着。此时应警觉在享受这种体验,应注意有喜乐、宁静、光明,这些现象若未消失,就不须去理会,转而注意其他生起的现象。

进入这一阶段,他对无我的道理深信不疑,知道一切只是身心缘起的造作,一个身心现起去辨识另一个身心的现象而已。对一一生起的现象他喜悦地观察,不因时间长久而感到疲倦,他可长时间采某一姿势而没有疼痛,无论坐或卧,皆可持续观察两三小时而没有任何的不舒服,在结束时,姿势仍安稳如初。

有时身心变化迅速,他观照地很好,因此迫切想面对接下来即将发生的。这时应注意「迫切」,他感觉做得很好,对这样的感觉也要注意察觉它。他期盼内观进步,这时应注意「期盼」。无论什么现象生起了,都要稳稳地观照,不要想做特别的功夫也不要松懈,有时候由于迫切、喜乐、执取或期盼的缘故使观照退失、松弛。有些人认为目标已近在咫尺了,所以特别精进努力,一旦这么做反而退钝下来。因为不安的心就无法恰到好处地专注在身心现象上。所以当观照进入顺境时只须稳扎稳打地持续下去,既不可松懈也不要做特别功夫,他将很快生起直探身心现象源头的内观智慧,体证涅盘。在这阶段,有些禅修者的状况或许会起起落落,不要让失望有可乘之机,反而要坚定不舍,注意六根的觉受。不过,若不能平稳、宁静地觉照,是不可能遍观一切的。

禅修者无论从腹部的起伏,或以任何其他身、心的目标开始观察,都会发现产生一种延续的动力,接着,观力平静、流畅,不须靠作意就绵绵不绝。他宁静、清晰地看着诸行的息灭,心无杂染,不论外境怎么吸引人都不为所动,或者怎么恼人也不因此而苦。他看只是看,听只是听,嗅只是嗅,尝只是尝,触只是触,识只是识,他具足经上所记载的六种定力,观照诸法的生灭,在禅定中时间感消失了。一旦五力──信、进、念、定、慧平衡具足了,他将体证涅盘(注:马哈希在此详细描述体证涅盘的情形,不过这对多数禅修者来说并没有帮助,知道太多并产生期待,而不去清楚地观照当下身心的变化,这样是有危险的。)。

一个人体证涅盘以后,察觉他的性情和心态大为改变,整个生命脱胎换骨。对佛、法、僧坚信不移。由于信心增强,他获得喜悦和宁静,喜乐澎湃涌现。初证涅盘,由于极喜的缘故,尽管怎么努力也无法清楚观照(编按:随各人的经验而异)。不过几小时或几天后这样的体验会逐渐退散,他又可以清楚地观照了。有些禅修者的情况是,在体验到涅盘之后,如释重担,轻松、自在,不想再观照了,他们已达成目标,内心的满足是可以理解的。他们可能继续往更高层次的阶段修行。

家园 看看量子力学是怎么说的

“原子的模糊世界只是在受观察时才变成具体的实在。没有观察时,原子就是一个幽灵。只是当你看它时,它才变成物质”

-玻尔

外链出处

生命本身就是一个观察体,人类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知觉.每种感官都完成的是观察识知作用。人每时每刻都在观察,都在识知,都在获取信息。这种极为平常的,被视为天经地义的特性竟然在宇宙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量子力学粉碎了物理学家关于世界是独立客观存在的梦,观察作用被引入了物理世界。如果没有观察测量的存在,原子不能称为原子,电子不能称为电子。

2500多年前,佛陀说“识缘名色”,即以识(观察)为条件,于是有名(意识现象)和色(物质的产生)的产生。

2000多年后,量子力学的物理学家们才真正发现观察测量作用导致波函数坍塌,才有我们所认为的实在的原子和电子。

物理学家们研究的是我们所谓的客观物质世界,而尽力避开没有观察测量前的状况。

然而佛陀却指明了方向,即观察测量熄灭后,存在另外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那里“无地火水风,没有长度和宽度、微妙和粗糙、善与恶、名义和形式的差别;非此世界,非彼世界;无来、无去、无住;无生或死;没有感官的认识目标。”,它被称为涅槃界,它是真正的真实,而相反我们所谓的能感知的世界,我们的所谓的意识,才是真正的虚幻,

识灭,则名色灭。观察识知熄灭,意识和物质也一起消失。

五蕴的灭尽,即是那寂静的涅槃

观察导致波函数坍塌,真实变为虚幻。

不间断的观察,是所谓的生命。

波函数不断的坍塌,形成我们眼中的世界,并以其为真实。

观察感知世界,获取所谓的信息,所谓的快感,而付出的带价就是永无休止的处在虚幻里面,并经受大量的苦。

生命的本质是观察,获取,侵占信息,犹如病毒。

不,生命本身就是病毒。

它总是试图去侵占,但实际却什么也无法拥有,而只有苦才是真实的。

愚人为了生,不择手段,拼命攫取。

智者心向无生,舍离,寂静,灭尽。

家园 前沿科学家也是哲学家,科学是形而下学,哲学是形而上学

形式逻辑是组织人类知识的科学方法,而辩证法适用于表述不可证伪的价值观念。形式逻辑受歌德尔不完备定理的限制,它只能在接受不可证伪的公理的前提下组织知识,而判断公理的价值或合理性问题就要依靠形而上学的思辨。所有宗教共通的地方就是形而上学的思辨方法。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886183

家园 请批评

“道”可以用言语描述出来,但是描述出来的道并不是那个恒久不变的“道”。“名”可以用来指称事物,但是指称事物的名并不是事物恒久不变的“名”。无,用来指称天地原初状态,有,用来指称万物的本源。因此,恒久的无可以看到天地原初状态的奥妙,恒久的有可以洞察万物的微妙。无和有是同一的,产生后却是不同的名称,都是深远的,很深远很深远,是一切奥妙出入的门径。

讨论
家园 也赞同这样断句,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我觉得加2个字的话也可以解释,这样随意了,但觉得好理解些,以求立意贴近他老人家吧,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样就把“有与无”转换成“名与实"

有名即建立意识与事与物的映射,经语言文字成为一种符号,这种映射关系一般来说机械的,固定的,不随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而实际却随时空变化而变化。比如中文的手纸到日文里成了信纸,中国作为吉祥象征的龙译成英文成了和西方作恶的怪兽名字一样,实际都大不相同。又如金融创新之名是不是有金融诈骗之实。

常有(),欲以观其徼。

常思考对名的认识,可以观察名这个符号是形式上如何运行的,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思考无名,可以观察与名不同的实际的微妙。

学佛
家园 学道也可以嘛。。

究竟来说,还是要觉。。 觉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上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