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悲观还是乐观?这是一个问题 -- 鹰从天降

共:💬134 🌺89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只要有房子的,03年到现在翻番也不止啊.
家园 当事人可能并不觉得困苦

我是上世纪末参加的工作,与10几人同租套二房,睡地板。后与老婆结婚组10平米房子。那时的生活自己并不觉得困苦,生活还觉得自得。只是现在家人才告诉我,当时去看我时,感觉我过得很惨,还不如回老家混呢。

熬过来以后,现已有房不止一套,车子也有两辆。回望那时生活,真觉得无法忍受,看到现在关于蚁族的传说,也甚是怜惜他们。只是觉得,可能他们自己也许并不觉得困苦,正在抱着极大的希望,梦想着将来美好的生活。

也许,能熬出来的人只是少数,但正是这些人发挥着以往举人秀才之类的作用,使他们能够保持希望不灭。

家园 中国人最大的优点是能吃苦,最大的缺点是太能吃苦了

给统治阶级留下了太多错觉,还能在从百姓那里挤出些油来

家园 送花,得宝。
家园 我也是同样情况

所以常觉得我们70初这代人很幸运。一直读到大学不花啥钱,单位里分到了福利房,稍有点积蓄也早买上了涨价前的商品房,工作上基本是顶梁柱

当年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工作不发愁,在社会上也有地位。哪像今天扩招后的大学生啊。就我个人来说,我是非常理解和同情蚁族的,因为中国社会上升的阶梯已越来越窄。现在的高等教育么,多的是在误人子弟

家园 很感动很感动

谢谢作者好文

我从前喜欢抱怨喜欢解释,后来渐渐不说了。我相信天道酬勤。你说得很对,保持乐观,理性的看待生活,平静的努力。

家园 或者说是逆来顺受
家园 说的真好

大实话,真实的生活事例,多谢分享。

国家的富强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就是楼主文中千千万万的人,努力工作,生活水平几年上一个台阶。我们中国人,过去两百年来,奋斗的,不就是这样一个“努力工作,就有回报”的大环境吗?

美国之所以是第一强国,也正是它给全世界的能人,提供了这样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平台,环境。

纵向的,比比解放前,比比文革,都是你想好好干,也没机会。

横向的,看看全球,我们人民的发展环境,机会,生活,收入的的提高,速度都是全球第一。

楼主所说的,和我接触到的国内的同学,朋友,家人,亲友的情况很符合。有人混得比另外一些人更好一点,但是,基本上所有的人都在进步,都在提高自己的生活,有快有慢,有多有少,但是极少是在下降,包括我退休的老妈,政府也还惦记着涨退休金。包括我远房残疾的表舅,政府也有低保,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据说马上还要搬到政府盖的新的低收入房(小户型,租,但租金奇低,只给低保人士)

60,70年代出生的中国人,在其一生中,他的财富的增加,是上百,甚至上千倍的。

普通人只要乐观,不断进取,积极努力,生活总会好起来的,国家也会好起来的

这个心态,是国家上升期的标志,是美国人50年前的心态,日本人40年前的心态。这个心态持续50年,中国向不当世界第一都推不掉。

家园 花自强不息的乐观精神

题外话一句,都是楼价惹的祸。不是说宏观的,说说个人感受到的悲观情绪,其实大部分都是房价惹的。

70初的大学生参加工作时,其实是有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分到房子的预期的。虽然分的房条件不一定好,但至少觉得会有。即使没房分的,那时候的房价也就是夫妻俩几年的收入,还买得起。而且那时候大部分人还都有小时候居住环境极其狭窄的记忆,所以随便有个房间就觉得可以结婚了。因为眼看着是有希望的,所以房子没有成为大问题。

80后大学生毕业时,知道房子是一定要靠自己买的。但随着工作年数的增加,除了小部分人以外,大部分人看着自己距离买房子不是越来越近,反而是越来越远了(房价和工资之比越来越大,储蓄增幅赶不上首付款的增幅)。偏偏很多人对婚房的要求又比以前高了。结果自然是怨气重重。再加上某些政协委员什么的时不时跑出来说一句“房价还要持续高企20年”之类的话,让人看不到希望。悲观情绪就出来了。最重要的不是现在怎么样,而是目所能及的将来是否有希望。

我一个表妹最近离婚了,前表妹夫把原因归咎在无房上面。因为夫妻俩均只是大专毕业,进不了大公司,一直在小型私企工作,收入都不算高。而且还有小孩的开销,所以没有租房,一直与男方父母同住,以期存够首付买房。但同住引起婆媳矛盾,转化为夫妻矛盾,最终以离婚收场。如果你问我的前表妹夫,他确实很悲观。

其实如果没有房子难题,对大部分人来说吃饭穿衣出行娱乐教育现在都不是大问题,医疗问题不急迫。幸福感应该是几百年来最强的。

家园 您说得没错

我写的文章的初衷并不是为了为高房价这种不合理现象辩护,只是觉得由于国家的进步,公民社会的培育渐渐成型,老百姓的生活比以前好了很多,还是乐观点好,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也痛恨高房价的政策,同时也担心由于高房价引起各种社会问题、中国竞争力问题、经济空心化问题。比如我还想为了孩子以后的教育在清华附近买一套学区房,一问价格,4万一平米,立马放弃了。但以目前来看,各种因素集合到一起,使房价问题很难马上得以解决,老百姓抱怨多少年了,并不能阻止房价飞速上涨。我买房子的时候二环外6000元每平米,作为长期从事土建工程的技术人员,我是清楚这个价格是绝对合理的,原来不买除了钱少还因为好多住宅设计质量及施工质量不好,2004年过后北京商品房质量及小区环境有了很大提高,地价也在提高(从我们搞工程给的拆迁补偿数额越来越多可以看出),所以我就买了,基本买在启动前的山脚。现在房价那么高,完全脱离了老百姓的能力之外,还买什么?坐在山头看戏吧。没有房的话可以考虑长租,等房价降到您有能力购买的时候再买。我一个朋友就这样,一租就是5年以上,自己装修,租金相对便宜,租房人也满意。当然,我也觉得北京房价不会降很多,出于各种利益的考虑,我觉得国家很有可能通过通货膨胀的方法让房价显得不那么高。不知道您注意到没有,商场里很多品牌衣服的价格基本没有少于500元的,而以前挣1000元的普通文员,现在也好多挣4000元以上了,我们家阿姨的工资也从1500元涨到了2000元。

家园 房价的问题有严重的心理作用

但是不太造成真正的社会动荡——我知道很多因为没饭吃造成的动乱,但是房价高(注意房价高不等于没地方住)造成的动乱,好像……在我的见闻范围内没有。房价高倒是会造成经济萧条和群体事件(买了高价房的投资业主在下跌后围攻售楼处),不过那和社会动荡,毕竟不是一个意义上的事情。

但是房价高造成的社会心理作用是很消极的。第一,没买房的人看不见奔头,容易消沉;第二,买了房自住的绝大多数业主也不会太兴奋,毕竟房子在再贵也不能变现,最多庆幸自己买得早可以省钱(有两套以上房子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消极情绪一大堆,积极情绪一小撮,总的效用就很糟糕了。

家园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观念和环境

我和楼主也差不多年龄——他出大学时就是我进大学时,和比我小五岁的80后相比,我和同学的消费模式要保守得多,即使是高收入的行业,也是比较节约努力攒钱的,根本不敢当月光族。

家园 北京工资比广州高

看来北京工资比广州高。我一同学在广州市政府当公务员,他说按他们手上掌握的数据,广州在职人员中75%以上的人月收入不满3500,其中大部分是私企职工。在大学生就业那么难的情况下,我看不出来短期内政府能有什么法子让私企老板加薪的。通胀再厉害一点,可能有不少小型私企会撑不下去。失业就更惨了。

我表妹夫妻俩工资加一个淘宝网店月收入总共五千左右,即使住在父母家里,夫妻俩加一个上幼儿园的小孩生活费至少也得三千。每月能存的也不过就一两千,如果再租房子,那就存不下什么钱了,拥有自己的房子就更加不可能。

家园 想起小时候

家里人每次只给5分钱零钱.

家园 说得真好,我竟然刚看见.今天的宝推数额满了,欠着.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