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与母亲关于毛时代的交谈整理 -- 换了人间

共:💬87 🌺24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陈再道没控制好

详情参见新兵青史的八一大楼,一百多层全是共和国八卦,可慢慢看

家园 和我问父母的结果差不多

回答大同小异.

家园 强烈要求这些教授公布他们的统计方法

说死了人总得有尸体吧?埋一个死人至少得十个人参与吧?抛尸荒野至少会有一百个人看到吧?这些教授至少得用抽样调查来验证他们的所谓统计结果吧?假如说饿死三千万人的话,现在六十岁以上的人至少每人会看到五个饿死的人,回家问问老人,就知道这个谣言有多荒唐。

当年下乡知青共一千六百万,哪个人不认识几个老知青?60年如果有三千万死尸的话,有谁见了?

做研究的话,应该是先调查事实,再综合出数据。现在这些教授是根据一些不可采信的数据来推断当年的事实,全反了。现在六十年代的人都还活着,调查一下么。

如果说当年有非正常死亡数据的话就应该按地区详列出来,以便大家核实。估计也不会有这个东西。

七十年代的时候,经常听年纪大一点的人讲当年挨饿的情况。一是普遍饥饿,二是没有饿死的人,但有浮肿的,三是新粮下来时,听说有人拼命吃而涨死(他们自己认识的人的情景是胀得翻白眼)。

中国的人口普查53年进行一次以后,第二次就是80 年代了。中间的人口统计主要是靠户口登记。但这个登记在当年误差很大。60年代初因饥饿而外出盲流的都无户口,可这些人并没有死亡。比如俺老家那个八百口人的村,从63年至68年自己返回和被遣返的盲流人口就有二十口人左右。其中多数是到东北投亲靠友的,也有到外地煤矿上长期当临时工的,但有改嫁到外地的和去了新疆的就再也没有回来,留在了当地。

这些教授制造这些“溜马屁“数据,构人以罪,比当年的造反派品行都不如。当年造反派还只是上纲上线扣帽子,不会“制造事实”。假如文革后是吴芝圃当上国家主席的话,这些教授一定会以当年报纸上的宣传数据为依据,证明当年“亩产万斤”是真的。这种“宠物型知识分子”,真够恶心。

家园 老美学生关于朝鲜攻打韩国的逻辑

在美国的一个大学的研究生讨论课上(国际政治什么的),一老美同学发言说朝鲜一定会攻打韩国。一老中同学听了不以为然,问为什么会,这老美同学回答说:

“你看么,韩国人手里有什么?------ 有钱;

朝鲜人手里有什么?------ 有枪,但没有钱;

==>有枪没有钱的人自然会拿枪去抢钱了。”

这逻辑,怎么样?简单明了吧?

家园 简单明了--逻辑性也很强--强盗本质露了--笑死,悲
家园 69年开9大时

就说文化大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这个可以看做文革结束的宣言。

当然有些地方武斗一直持续到70年以后?也有。

基本上9大后军队出来维持秩序,三结合,革命委员会成立,就标志了作为群众性运动的文化大革命的终结。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就是把各种各样的红卫兵组织给彻底打散解体了。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把社会不安定因素悄没声地给消除了。

到今天,当政者对组织起来的群众依然恐惧,究其根源就是文革吧。

家园 我母亲的情况

我家是东北的,我母亲那时候还在农村,饿死人没听她讲过,

但是当时确实非常缺乏粮食,经常吃不饱肚子,要找些别的

东西来充饥,有一次和我舅舅不知道吃什么吃坏了肚子,

食物中毒。就吃的角度讲,现在绝对幸福多了,就说我自己

的感,比自己小时候吃的好多了。

家园 三个说法的辨析

关于三年自然灾害:

我:外公外婆家里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死过人吗?

母:没有啊。

我:我听说饿死了三千万人,那时候中国人口六亿,也就是每20个人里面有一个是饿死的。

母:你听谁说的?

我:网上说的。

母:那是瞎说。

说法一: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由于营养不良,死亡率上升,与正常年份相比多死**万人;局部地方有饿死人的现象发生。

说法二: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非正常死亡**万人。

说法三: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饿死**万人。

哪个说法准确,每个人也许有不同的观点。我个人认为是说法一。

家园 老乡好

跟老乡问声好。。。。:)

家园 这个“据说”根本就是“瞎说”

另外,据说,2005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对59-62年全国大饥荒的历史档案有限制的解封,不过资料不太完整:59年只有17个省级地区, 60年是28个省级地区。官方内部公布数据如下:

1959年,全国17个省级地区,522万,其中城市有95.8万

1960年,全国28个省级地区,1155万,其中城市有272万

1961年,全国各地区,1327万,其中城市有211万

1962年,全国各地区,751.8万,其中城市有107.8万

大跃进期间,不完全统计,非正常死亡人数为3755.8万

搞了半天,就是一笔糊涂帐,去坐实另一笔糊涂帐

“非正常死亡”,包括哪些?车祸死?医疗事故死?战死?工伤死?烈士死?饿死?病死?既然死亡人数吹得那么准,为什么独独到了“饿死”这个数上,又分外的模糊呢?

一到了别人要出处的时候,就说“只准厅局级以上干部查阅,不准对外”云云,好嘛,既然只准厅局级干部看,那又是哪个有良心的“厅局级干部”流出来的?

于是替这垃圾数据洗地的又转进到“你们五毛狗级别不看,看不到这数据,赶快进培训班吧”之类的自我宣布胜利的话语了。

家园 俺也是红小兵
家园 还有出生率降低的影响呢。

曾看到有人是这么算的,根据跃进前几年的人口增长率,以57年为基准,计算61年人口的理论值,将该理论值减掉61年的实际值,就是饿死人数。呵呵。

家园 这种算法肯定是瞎算了
家园 我贴一下这几个相关讲座的链接,您来看一下

重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系列讲座

(前文误为香港中文大学,实为香港科技大学,见谅)

下载后,点击流媒体文件,即可播放。

大跃进--林蕴辉:

home.ust.hk/~avwork/MyDir/Archive/Archive/DHSS/SINO/Sino_Lecture04.ram

三年困难时期--林蕴辉:

home.ust.hk/~avwork/MyDir/Archive/Archive/DHSS/SINO/Sino_Lecture05.ram

反右运动--韩刚:

home.ust.hk/~avwork/MyDir/Archive/Archive/DHSS/SINO/Han_Gang/Seminar_160506.ram

刘少奇和四清运动--韩刚:

home.ust.hk/~avwork/MyDir/Archive/Archive/DHSS/SINO/Han_Gang/Seminar_180506.ram

家园 您说得对,对于这一内部数据,我也存疑

所以,在引用的时候,我只能加上“据说”二字。我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正式的官方数据和档案解密。

至于各历史学教授和人口专家的研究结果,下贴的《重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讲座中,有所介绍,并附有出处。请您过目。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