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英国古堡地库里的神秘宝藏 -- 思炎

共:💬96 🌺33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到底看了文章嘛?还是你真来自银河系

他那时无偿捐献的。

文章里讲了赵泰来和他老婆没有孩子,他有那么多钱,香港的遗产和英国古堡就够他享用的,他要赚钱干嘛

你咋想得这么深奥。。。那么捐赠的古董,在番禹,那么多全世界古董爱好者看着呢,这能假?

家园 谢谢。。。心意领了
家园 村长好凌厉啊。。。

我就是春晚那天晚上接着看,看到介绍赵泰来的纪录片,心想很多人不爱看CCTV,可能不知道这个故事。。。我就写了这贴

看来,我还挺有潜力滴,CCTV应该雇用我

家园 感谢思炎,感谢CCTV4.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那个:

比方,与他捐献的同类的9只珐琅彩小碗就能拍到14亿,这只是这批宝藏中的沧海一粟。同类青铜大鼎,一个8000万

这里提到的文物名称,都非常不规范,对于一个文物鉴赏大家来说,破绽太明显了。

这上面的是我自己加的。。。不是赵泰来说的。。。我不是文物鉴赏大家,所以破绽鸟

为啥保存得这么好,从来未被人觊觎偷盗?

这个是因为埋在古堡地库下,家族中也是只有一人知道。赵泰来姨妈保守秘密。。。如果赵泰来也像姨妈那样,那么也许到今天都没人知道。

怎么运的,我也很好奇。。不过文章里有一段引用讲到,可能你没注意到,在这:

如何能保证文物能安全的运回国内也是一个令赵泰来头疼的问题。按照常理,运输珍贵的货物一般都要为货物买保险,但是要为本身就价值连城的文物买保险,保险金绝对是天文数字,而且这些文物一但买了保险,就极有可能会走漏风声,一旦让英国政府发现赵泰来运往中国的是珍贵文物,那么英国当局就极有可能会进行干涉、阻挠。但是如果不买保险,又怎么能保证这些珍贵文物能完好无损的运回中国呢?最后,赵泰来和运输商达成协议,如货物不能完好无损的运达目的地,则由运输商赔偿双倍运费给赵泰来。为了对双方都公平,当时赵泰来还别出心裁的提出由赵泰来和运输商分别将运费和双倍的保价运费放入保险箱中,再用一把需两把钥匙才能打开的大锁把保险箱锁上,然后由赵泰来和运输商各保存一把钥匙,运输商对这个提议哭笑不得,但为了做成生意也只得同意了。最后,宝贵的文物终于平安运抵祖国,尽管其中少数易碎文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但正为大多数文物回到祖国怀抱而感到高兴的赵泰来,也没有去为难运输商。

如按这里说的,那么应该是串通私人运输商秘密运的。。。

整个故事的确是很离奇的。

谢宝推

家园 我都看了N遍了

一看那个姓,还记得去年河里讨论18世纪世界和中国首富,葡萄也提到这家

家园 感谢路人。。。好象我的人气好过CCTV4
家园 没有露面倒不是问题,

100年的时间里,庄园的维护费, 地产税是很大的数目。

据我所知:在英国如果那个古堡是个人拥有的,他们只要付annual property tax

这个可以在香港汇过去缴税的

家园 再加一个,感谢麒麟电视

思炎家地下会不会也藏宝啊

家园 嗯。。。我看了也很震惊

不知道那古堡到底在哪。。。。不知还有没有一个宝贝啥的漏下,我好再去找找看

家园 出处在这里

文物出境标准修改了 如何看待新标准

作者: 发布日期:2007-6-27 14:27:00 来源:收藏拍卖导报|

从1795年到1911年,国家文物局将把文物出境限制一次性后移116年,这是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对相关规定进行的首次调整。对收藏者而言,这次调整到底预示着什么呢?

近日,一条关于国家文物局大幅调高文物出境限制的消息见诸各报报端。消息称,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表示,根据即将出台的新文物出境标准,个人携带文物禁止出境的下限时间将由原来的乾隆六十年,也就是1795年,后移至1911年,整整推后了116年。消息一出,艺术品收藏领域顿时议论纷纷,不少人认为,这是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对于文物出境标准的首次重大调整。据称,新标准正在审批阶段,用不了多久就会通过实施。那么,这样的一次关于文物出境规定的调整对于艺术品市场是否会发生重大影响呢?

国家文物局要修改什么

众多媒体在提及这次文物出境规定调整时不约而同地使用了“新标准”的说法,称旧有标准已执行了近50年。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搞清楚,我国已执行了50年的“旧标准”到底是什么?国家又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调整这个执行了50年的“旧标准”?

准确地说,所谓标明出境下限年代等细则的“旧标准”,其名称为《文物出口鉴定参考标准》,该标准颁布时间为1960年7月12日,算起来距今约47年。

2005年12月,国家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按照通知及有关精神,国家文物局2006年全年文物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到了文物进出境管理上。

是年,国家文物局将文物进出境这个“重中之重”分解为三项工作内容,其中第一项就是进一步完善《文物出口鉴定参考标准》,另外两项则是对进出境文物的体制管理以及文物进出境工作鉴定机构、体系、人员等进一步规范,根据上述工作,将出台新的《文物出境审核标准》以及《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办法》。新《文物出境审核标准》公布后,《文物出口鉴定参考标准》将废止。从本次工作重点的部署可以看出,2006年,国家文物局希望在文物出境与鉴定管理方面取得比较大的突破。

一年多过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面对新闻媒体正式批露了新标准修订完毕的信息,这意味着国家文物局经过了一年多的努力终于拿出了他们的工作成果。而从单霁翔本次所批露内容看,该成果中的最重要的调整之一就是对于个人携带出境年代下限的修改,即由1795年推后至1911年——清代中晚期的文物价值被得到了新的认定。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文物出口鉴定参考标准》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标准起草时对于一些文物认识以及价值程度认识与今天有些是一致的,但也有一部分因为历史的发展已有了变化,在当初可能认为珍贵程度一般的,而现在已不可多得。有了这样的形势变化,出境限制年限后移也就顺理成章。

有着30多年文物工作经验的天津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幼铮对记者说:“国外如欧美等一些国家,他们的文物出境年代下限一般是100年,随时间变化而自然推移。本次国家文物局的调整应该说与国际惯例的年限比较接近。其实,我国对于保护历史文物一贯重视,政策调整一脉相承。像原规定对于1795年后的一些文物珍品缺少限制,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一部分文物越来越被重视,管理也越来越严。例如在1987年前,这部分文物还属于外贸工艺品公司经营,可出境买卖。1987年后,国家将这部分文物转交文化局由文物商店经营,当时天津一地得到的移交文物就有几百万件,直到现在文物商店仍在经营这些文物。”

天津市文化局文物处施俊女士负责出境文物的鉴定,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国家出台新的出境标准限制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保护文物,避免流失。由于此前对于1795年至1911年的一些文物可以放行,因此,近半个世纪来,这一时期的文物流出较多,现在博物馆征集这一阶段的文物也征集不到。尤其是嘉庆、道光时期的一些文物,它们的加工制作延续了乾隆时期的工艺与制度,因此也有不少精品传世。”

新标准变化在什么地方

如果仅仅笼统地从感觉上看,本次文物出境下限年代调整的幅度比较大,同时覆盖面也比较宽,似乎本次关于出境标准的修改会对各种文物艺术品都同时产生不小的影响,但其实也不尽然。

按照业内通常的说法,我国的文物出境限制从一开始就是很严格的,即使是近50年前。

在原有的出境标准规定中存在两种不同的限制方式,第一种叫做“一律不出口”,也就是说不论年代如何,其珍贵程度、特殊意义等达到一定级别就不允许出口了;第二种是根据不同的文物情况分类以年代设槛,这种限制方式中,年代成为衡量一些文物能否出口的重要标准。

在原《文物出口鉴定参考标准》中,设有三个年代门槛,即1949年、1911年和1795年,其中以1795年设槛的文物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原标准在设定年代门槛的同时,还附有其他一些相关的限制规定,这就使得本次年代下限调整因品类不同而影响不同。如果以收藏界所最为关注的收藏大项来分析,本次限制的具体影响便可看得更为清楚。

以瓷器来说,原来的规定所执行的是1795年以前的文物一律不出口,同时规定,历代官窑与私家款识制品不出口。新标准年限后移之后,受到波及的实际上就是清末这一时期的民窑。对此,刘幼铮认为,1795年以后,历代民窑中均不乏精品,有不少业内公认的好东西,因此新标准影响可谓非同小可。

家园 多谢熊G
家园 谢谢,现在明白了。

我弄错了。

家园 哎。。。

我看网上有人说这些古董是假的包括下面那个河友,你说会不会是这样?

如果真是那样,那赵泰来卖了古堡不是太亏了

不过,他的东西很多人应该鉴定过的,那些来参观的老外古董收藏人也不是那么好蒙的吧。

所以,我觉得很有可能是伍廷芳自己也不懂,所以收藏的这批东西里可能有真有假。。。不过,赵泰来都无偿捐了。。。这精神还是很令人钦佩的。

就是后来发现有假的,也应该不是故意的。。。

家园 我明天就把几个碗埋在院子里。。。

等500后,就成宝啦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