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一家之言:从《中国不高兴》到摩罗华丽转身,看中国的全面右 -- 土拨鼠yuanap

共:💬227 🌺57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家园 官二代会让精英被淘汰吗?

如题

家园 不是相反,是因为买办代表的右翼在西方属于极端右翼

当然因为西方经济比较发达,几乎没什么买办;

但在中国,当前主要矛盾的关键就是如何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确保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为此必须增强国企、民企等有志于提升中国经济竞争力的民族企业。而这与极右翼的买办是相矛盾的。

因此,评价坐标中心右移,左派依然是左派,而民族主义在中国目前现状,和社会民生等的目的是一致的,因此也可以归纳到左派。

家园 这世界常常是这样的:

嘴里说“不要给人贴标签”的实际上常常给人贴个标签。比如一遇到自己不爱听的话就说别人是“文革遗风”啦,甚至“文革遗孽”啦,同时却攻击别人“戴帽子”、“贴标签”。

容许给人贴标签的反而不一定热衷于这么做。

嘴里嚷嚷要“宽容“的实际上并不一定会宽容,骂起人来一点不含糊。

一些人的逻辑是:所谓不要贴标签意思是不要给他贴标签,所谓宽容是别人要对他宽容,至于他对别人怎么样,是另外一回事了。

真正宽容的人,真正不参与纠纷的人,根本就不会说别人的不是,对世俗的名利看得也非常淡,然而绝大多数人根本就做不到,除了佛陀和极少数个别人,根本就没有人能独立于这个世界的种种纠纷之外,有些人看似是那样,只不过是一种表象而已。

家园 我们说的不是一个事儿

把对个人的评论放一边,标签对其所代表的现实情况的确往往会产生一种过分简化的效果(trivialization),使我们对事情本质的把握会产生阻碍。就这点来说,萨苏所引的故事有它可取的地方。

至于有的人要怎么使用标签,双重标准,表里不一,不应该是我们关心的话题,也不应该是能左右我们观察事情本质的话题。或者范围缩小了说,不是我贴子要说的话题。

家园 左右之分没那么复杂

右派追求程序公平,左派追求结果公平。

村子里有两个人,小王力气大,老李力气小(当然也可以是一个聪明,一个笨拙)。

右派认为村子里的两个人互不关联,“各家自扫门前雪”。为了追求“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程序公平,小王力气大,干的活多,拿到了100元,老李只拿到50元。村子里要花100元修一条道路,既然两个人都要用到,花费就应当两个人平分,所以小王同老李都要交50元的税。最后的结果是小王到手50元,老李到手0元。

左派认为村子里的两个人还是有关联的,弱肉强食岂不成了禽兽?为了追求“在同一条终点线上”的结果公平,最好是小王同老李拿到相同的钱。小王力气大,干的活多,拿到了100元,老李只拿到50元。村子里要花100元修一条道路,既然小王力气大,多交点税也是应当的,所以小王要交75元的税,老李只用交25元的税。最后的结果是小王到手25元,老李到手25元。

如果按照右派的分配方法,老李工作之后分文不得,老李认为这是不公平的资产阶级法权。为了打破这个局面,老李要拿起菜刀暴动闹革命。如果按照左派的分配方法,小王干多干少都一个样,小王认为这是共产主义大锅饭。小王不愿意多花力气干活,社会进步就慢。

左右妥协的结果就是一方面政府制定法律,对暴动闹革命的老李要实行专政严厉镇压;另一方面政府对小王收65元的税,对老李收35元的税,这样一来小王多干活得到了35元,老李少干活得到了15元。世界上的政府都是左右妥协后的政府。

一部分右派认为政府收的税越多,干活多的人最后所得越少,所以要求小的政府。一部分右派同时害怕老李暴动闹革命,所以要求严格的法律保持社会秩序。

一部分左派认为政府收的税越多,对社会的弱者越有利,所以要求大的政府。一部分左派认为法律是维护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所以藐视法律,拥抱无政府主义。

中国古代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所以中国有中左派的传统。前三十年中国从古代的中左走向共产主义的左,所以要打破这个传统,反对复古,左派被认为是激进。后三十年中国从共产主义的左走向资本主义的右,所以既要打破古代的中左传统,反对复古,更要反对前三十年的左,所以右派还是被人认为激进。

西方古代就信奉“弱肉强食”,所以西方有右派的传统。到了现在,右派希望保持这个传统,所以被人认为保守,左派希望打破这个传统,所以被人认为激进。

右派程序公平本质是效率优先。美国一贯是效率至上,属于资本主义右派。欧洲社会党讲究公平,是社会主义中左派。中国前三十年讲究公平是共产主义左派,后三十年“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中右派。

美国共和党讲究法律+小政府,是资本主义右派中的偏右派。民主党讲究大政府,是资本主义右派中的偏左派。不管共和党民主党,其实都在资本主义右派的范畴内。

中国现在的执政党由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中右派。乌有之乡代表的是共产主义左派,南方周末代表的是资本主义右派。

同样是资本主义右派,“效率优先”的范围的不同也造成了表现不同。买办资本主义希望在世界范围内“效率优先”,如果外国的小王力气大于本国的小王,可以通过牺牲本国的小王为代价得到更多的报酬。民族资本主义希望只在本国范围内“效率优先”,外国的小王不参与竞争,这样本国的小王可以不受影响而得到更多的报酬。

同样是“程序公平”,对“同一条起跑线”的理解不同也会造成表现不同。很多富人认为自己同后代是一脉相承接力的,起跑线应当从自己算起而不是从后代另外算起,这样遗产税就违背了“程序公平”。而比尔盖茨认为每个人的起跑线应当从新算起,这样高额的遗产税才保证了“程序公平”。

通宝推:朱测,土拨鼠yuanap,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官二代和富二代的社交圈里充满了骗子和恶棍

能从小就从这个圈子磨砺出来,仍然象个正常的人,是不容易的。没家教的二代败亡的速度超过想象。

家园 我批评加藤,自有道理

我说过了,他这是典型的暧昧态度。这种表态很廉价,自己又不熟悉具体的研究情况,只是抽象地说左右派应该沟通,说了跟没说有什么区别?他作为住在中国的外国人,跟中国的学者又没有深入的交流,就是被两边拉去开了几次会,就下这种轻率的断言,在他是情有可原,在你我何必当回事?我也勉强算个学界中人,里面什么情形还是知道一点。左右有时候看起来是水火不容,但学界如此之大,哪里只是几个调门最高的人就能代表呢?再说,极端的观点难以对话,这在任何社会都如此,不必摆出调和的面孔去搞折衷主义。而观点较为持重的,交流多得很,比如汪晖、秦晖、温铁军那篇广为流传的对谈,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我要批评加藤,还因为他还是跳不出日本青年的窠臼。对于日本侵华战争的问题,日本学者做了很多扎实的研究,包括一些右翼。但是日本青年在这个问题上缺乏历史感,这跟学校教育有关,同时也跟日本的耻感文化有关。模模糊糊地意识到这段历史有问题,但不想深究。因为日本人仔细钻研下去,会越看越觉得丢脸,除非你认同右翼的立场。说白了,就是不愿进行触及灵魂的反省,因为那样做自己受不了。我说他不高明,当然有证据,他的博客文章有多少学术含量?引用了那些学者的著作没有?无非就是卖点小聪明。我看他的文章,是重视他的视角和偶尔的灵光一闪,但如果他把自己在日本左右论争上的暧昧态度美化成客观、中立,然后转过来对中国的左右论争指手画脚,我只能是嗤之以鼻。

家园 也许我看中的就是这一点

只是抽象地说左右派应该沟通,说了跟没说有什么区别?

虽说是说了句非常普通和常见的话,但那并不代表这句话就没有意义.相反的,如果你觉得这句话合情合理,不管他的立场如何,至少不用因为他本人的问题而让这句话变得让你不可接受.

加藤在日本问题上的立场被你谴责是应当的,你提出他对日本问题的看法对于河友全面了解他也有帮助.但是因人废言真得不好.

但学界如此之大,哪里只是几个调门最高的人就能代表呢?

虽然我同意你的观点,认为这样不好,但很多时候,一个社会一个团体真的就是被调门高的人代表了的.这种情况很常见,特别是网络社会.网友因未能发出声音,所以那些不能发出声音的人基本上都是被代表了的.(这个是不包含任何褒贬含义的代表)

家园 这个,除非你特别在意他的日本人身份

他说左右派应该沟通的这个话才是值得重视的。不过,事实上中国学者也有不少人说过左右派有沟通的余地,除了汪晖、秦晖这些领军人物之外,知名度较低的很多学者也站出来发表过这样的看法。之所以现在闹到这个地步,这里面是有很多历史纠葛。比如2000年左右,右派抓住长江读书奖的评审问题不放大肆攻击汪晖,然后左派的几员大将又出来用同样激烈甚至更加粗暴的语气回击,使双方心中都积怨重重,失去了基本的信任感。这类事情还有很多,就拿最近的来说,《中国不高兴》出版之后,右派不分青红皂白就往王小东头上泼粪,显然直接促成了对话无法进行的局面。如果完全不去考察这其中的是非曲直,同时对左右派理论观点上的共识与分歧不加辨析,只是单纯地来一句要沟通要合作,你觉得哪个学者会在意这种酱油废话?加藤虽然没有简单地把左右都说成是忽悠,但实际上比萨苏高明不到哪里去。

家园 一直在意他的日本身份的是你吧??

我怎么觉得你一直在跟我强调他的日本意识,比如天皇,比如无法承认侵华错误等等

我一直强调不要因人废言哪,当时纯粹是因为他这句两派需要交流的建议是值得赞同的所以才拿来讨论...

左派和右派之间的纷争细节我确实不了解,但是,不能因为纷争存在所以就拒绝去交流.所以特别是在你所描述的现在这种状况下,更是需要有人意识到并呼吁两派的更多沟通的,加藤就充当了这种角色.只有当两派当中都有有志之人,明白到两派的存在都是客观的,在很多方面都是互有正确,主动去融合互相的观点,这才是对自己,对国家都有利的态度.想想中国历史上佛教和儒教作为宗教意识派和世俗派也曾经互相敌视而水火不容,但最终还是能够互相包容着都生存下来.左派和右派应该也可以吧? 如果双方都能够找到互相同意的一个底线问题,沟通就理所当然可以存在.不过,也不是一蹴而成,还是要等到有这种意识的人出来了才可以.

如果你能赞同萨苏的意见,我们也不会在这儿说这么多了.

家园 怎么,还真觉得萨苏讲出什么道道了?

加藤的文章好歹还有点建设性,所以我只是说“比萨苏高明不到哪里去”——但相比之下总是好一点。萨苏的文章算什么?搞不清楚左右的分别就说你们都是在忽悠。

这不是因人废言的问题。左右派学者认真在讨论的时候,你又没关注,吵架的时候,你也不知道,闹翻了学界其他人在调解的时候,你还是不知道。不是在责怪你,这有时候是个圈子问题。但这两年闹开了,广大围观群众看着教授们研究员们斯文全无地对砍,感觉有失体面,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然后很自然地来一句:“何必呢,有话好好说嘛……”这出发点自然是好的(跟加藤一样),但不把问题搞清楚,光说其实可以沟通,那我觉得这话说了真的没什么意思,管它是谁说的。事实上左右派的论争哪有那么复杂,稍微读几篇文章就知道个七七八八,河里面吵起来的时候引左右派文章和观点的河友也多得很。要想说到点子上,先自己下点功夫不成么?不说别的,维基百科上面的介绍就相当详细,也基本靠谱。

家园 感谢..终于搞懂了 一直迷糊这个

这么看来我不是个愤青了.. 是个温右

不然我一个边沁主义的,怎么能左了呢,一直在迷糊.

家园 说白了就是对人类进化过程的不同解读
家园 你笑我太痴狂,我笑你看不开

吵架其实也是交流的一种,问题在于吵过后你们除了对对方的厌恶以及敌对意识外,有得到东西吗?又不是小孩子吵架,非我即彼。

不过,我说对某件具体事情不了解,在你嘴里就放大成了我对概念的无知,这种交流也没啥意义。到此为止吧,我只是劝戒的人,按照阶级斗争的方式来斗争我也只是增加你们的敌人,如果你己经将我划成毫无观点的围观酱油派(这种划分观点实在大误,所以说非我即彼的思考方式太简单呢!)。以后有的是机会就事论事来讨论。

家园 你还是一副指点江山的调调

吵架其实也是交流的一种,问题在于吵过后你们除了对对方的厌恶以及敌对意识外,有得到东西吗?又不是小孩子吵架,非我即彼。

像这种话,确实说明你不了解情况嘛,或至少不比加藤了解得更多。不过我们再论下去,即便不是吵架,双方也得不到东西了,所以还是以后就事论事好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