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登上了黑瞎子岛 [全文完] -- 萨苏

共:💬41 🌺8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张玉红?俺是GOOGLE来的,这儿河伯和超级影迷是老电影高手。
家园 我登上了黑瞎子岛 (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傲蕾一兰剧照,可惜是新拍的。。。

关于傲蕾一兰,我曾经因为查找别的资料有过一些了解,傲蕾一兰其实是一个复合的名字,傲蕾是她的名字,一兰是她的部落名称,又名“依兰”。至今黑龙江省还有依兰县,就和这个部落奉清政府之命南迁后活动在那一带有关。傲蕾一兰的实际意思就是“依兰部落的傲蕾”。她是历史上真实的抵抗沙俄入侵的达斡尔女英雄。

顺便说一下,抵抗沙俄入侵的北方少数民族英雄很多,傲蕾一兰的出名在于那部获得1979年文化部优秀电影奖的电影《傲蕾.一兰》,当时我尚在小学,走在大街上看到这个电影的海报觉得十分惊奇,印象直到今天不能磨灭。海报作的极好,黑色背景中凸现戎装的傲蕾一兰,身穿钢蓝色的锁子甲,头盔两侧是细小的链环组成的披风式护颈,画面中央自上而下是锋锐的长刀,盔甲闪烁着点点寒光。整个画面色调深沉冷峻,将傲蕾一兰的面部衬托得更加清晰,以后每听到“冰美人”脑子里闪现的就是这样的形象。同龄人中相信有这样印象的绝非老萨一个。

很遗憾的是网上无法找到这张海报了,上面的照片是新拍的《傲蕾一兰》剧照,倒是有戎装的傲蕾,感觉大概为了突出中国特色,穿了一身岳家军式的盔甲,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不由得大摇其头也。

傲蕾一兰等的抵抗,有力的配合了康熙帝反击俄军的卫国之战,侵略军将领图尔布青,斯捷潘诺夫等纷纷命丧北疆,沙俄被迫和清政府签订了《尼布楚条约》。遗憾的是清末中国衰落之际,沙俄乘机把疆界推进到了黑龙江边。

萨:那么,您去的时候哈巴罗夫斯克 -- 伯力还有中国人么?

周:有,老毛子一般是走一个地方杀一个地方,要地方不要人,不过伯力没杀,具体的原因我也不知道,反正五几年的时候他们那儿二毛子很多。

萨:二毛子?

周:就是混血儿。

萨:噢,那您怎么知道的呢?您去过伯力?

周:没上去过,那儿不让去,但是很近,从船上看过去就象眼吧前似的。我们收的鱼都卖给伯力,他们的船在江中和我们交易。

萨:哎,大马哈鱼好干吗不卖给我们自己人吃呢?

周:这个没办法,当时我们的交通不行啊,从抓髻山开到哈尔滨的半个月,夏秋天,保存不了阿。

萨:为什么要那么久呢?

周:抚远那疙瘩不通火车,只能走船,那是逆流,就慢了,所以我们加工也就是加上盐,掏鳃分个尺寸,再卖给伯力,他们加工了再卖,可就赚老钱了。

萨:伯力当时繁华么?

周:也不繁华,苏联人打仗死的人太多了,五四年它还没缓过来呢。伯力都是二层小楼,白色的。这两年有人去,说可是和以前不一样了。

萨:因为卖鱼给伯力,所以您的船才走黑瞎子岛的北边?您上岛也是从北边么?

周:也有这个道理,不过主要是吃水。我们上岛从哪边都有,南边北边都上去过。南边有个日本炮艇。

萨:日本炮艇?!

周:早年的啦,抗战的时候给打沉的了,我记得那个炮艇竖在水里,尾巴朝下,船身的颜色分成三个色,水底下是泥色的,上边包着一层水苔,中间一截黄色,涨水就淹了,枯水就露出来。上面一截油漆都让风给剥了,也没有锈,闪亮闪亮的。那儿风可大了。

萨:您就从那儿上去的?

周:不仅是那儿,这岛没有岸,哪儿都能上。划个小船,就象现在北海公园那样的小船就上去了。

萨:黑瞎子岛上有动物么?

周:有,不过没有黑瞎子,有野兔子,野鸭子。

萨:那岛上有什么呢?

周:哎呦,可有好东西啦。黑瞎子岛上到处是野樱桃树,接的果,可好吃。我们上去主要就是去摘樱桃,还有都士。

萨:都士?都士是什么?

周:都士就是现在说的黑加仑,黑瞎子岛上遍地都是阿。

[待续]

家园 有片片么?除了三文鱼以外,还有什么要紧的呀?
家园 可能乌苏里江最重要的物产就是大鱼了

周工没有说过留有照片,因为当时的条件比较差,但是也有可能有,因为毕竟是个很奇特的地方。等我和他问问。这个人挺了不起的,文革的时候回去探家,因为家庭问题被当地人给斗了,打人很野,他就跑到山里去,让他的一个远亲定时给送些食物。夜里老狼来,围着窝棚号叫,他就举一支火把在窝棚门口和老狼对着瞪,最后把老狼瞪跑了。想回北京,在火车站被红卫兵抓住,再次被关起来。半夜看守听到里面打起来,开门看,原来周工和同时被关的一个公安局干部叫安志儒的自己弄了石头子下棋,为悔棋打起来了。安志儒是个大胖子,后来调到海拉尔当公安局长,到北京看周工我还见过这个人。

家园 能把狼瞪跑?绝非常人啊。科学院里还真是什么样的猛人都有。
家园 如果到科学院看,会觉得很有趣

比如萨爹这个研究室,人才济济,但是二三十人里面,就有一只眼的(硬件大王万老总),一条腿不听使唤的(软件评价高手杨先生),两条腿都不听使唤的(陆老),一只耳朵的。。。

据说当年万里接见他们的时候曾经十分诧异,以为是文革的时候挨打造成的,一打听,全市先天的!

萨爹这样的算非常非常正常的了,人称数学所的孙道临(当年阿,现在不行了,改陈述了)但是 -- 两眼加一块儿能快两千度。上大学我们班搞评选玩,有俩女生把“最英俊”一票投给了我们老爷子,把老头子美得够呛,我说,人家要是看见您老爬地下满地寻摸眼镜那架势,就该把“最象大猩猩”那一票投过来了 :)

家园 赶明儿搞一老爸老妈选美,让老头老太们都美一下。
家园 萨爹是我们大学当时请的客座

总共只露面了几回,居然会中枪,回来颇有些飘飘然。

家园 转念一想,呃,呃,那个老萨,事情都是有两个方面的,会不会,是

你们班的男生太面目狰狞了?

别打俺啊。

家园 经反复查证,在下振臂高呼:萨爸爸学富五车,貌胜潘安!
家园 我登上了黑瞎子岛 (五)

黑瞎子岛上有黑加仑子?我问周工,那么这些野果子长在什么地方呢?

比较靠里的地方。周工说,周围都是水,涨水的时候没了,什么也长不了。要走一段,可是从水边看过去,就能看见树在哪儿,那是灌木丛,黑瞎子岛上没有大树。我们上去的时候带船上的铁盆,一次能摘几十斤。可惜了,那时候要在那儿建个加工厂阿。。。

但是,我说,据说苏联从1925年就占了黑瞎子岛阿。

不会吧?那岛子上根本就没有人啊。周工很固执。

那么,岛上没有看见过苏联人么?

没有,他们不过来。黑龙江里碰到过,我还差点儿让他们给害死呢。

阿?

他们也不是故意的。周工说,那天我们在黑瞎子岛北边停船,我呢,靠在船栏杆上。那个船栏杆阿,太细了,才小拇指头粗,我就那样象荡秋千似的,一靠一靠的满舒服。这时候呢,从上游就下来老毛子一条大船,开的老快,哗啦啦的就下来了。

那个浪阿,呼啦一打我们的船帮,那栏杆一下子就折了,咚的一声我就背对着掉进江里啦。

还好的是八九月间水不算冷,我还会几下老狗刨,刨着刨着就上来了,可是我没看清楚,上来的时候从船边出水的,那船呢正老晃呢,船身有两丈多高,一下子就打到我身上了,一家伙就把我打昏过去。心里还明白,可是手脚都不听使唤,觉着这回是不行了。

还好,这时候我们船上的人已经跳进水里头,就把我救了,船身两丈多高,上不去阿,人家递下个绳子来,让我拉住了,我还晕呢,哪儿拉得住阿,最后,人家把我绑上,才拉上去。

后来人家告诉我,说本来不知道我掉水里啦,那边苏联人看见了,招呼我们救人,我们不明白,他们就急了,扔了一个救生圈到水里,这才注意到你掉到水里了。

您这是大难不死。我恭维了一句。

周工尴尬的一笑,说:其实我掉进水里好几回,不止这一回,还有一回是上黑瞎子岛,水边是个坑洼子,以为浅,一进去才发现老深呢,差一点儿淹死了。

萨:您从黑瞎子岛能看见珍宝岛么?

周:不能,珍宝岛在乌苏里江里头呢,老远呢。

萨:我传过去的地图您能看嘛?

周:能,我看着了。哎呀,可惜了啊,多好的一块地方啊,老大啦。老毛子阿。。。

萨:。。。

周工所讲的黑瞎子岛,说的无非是些很平常的事情,有意义把它写出来么?

我想,他的这个直观的回忆,至少说明直到五十年代,中国人始终还活跃在黑瞎子岛周围,捕鱼,航行,采野果。而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也无庸置疑在黑瞎子岛的北侧,中国船从那里航行,只要不越过中心线,苏联并不干涉,而苏联船显然很介意越界问题,否则周工落水的时候,他们更应该采取的行为应该是直接抢救,而不是扔个救生圈过来。

当然,那一带也的确没有边防的区分,而且,岛上荒芜,并无人烟,这种地方,的确是容易引发边境纠纷的地方。

听说俄罗斯那边也有很多人骂普京在划界这件事上丧权辱国,一如有人骂胡锦涛丧权辱国一样,边境的争端,是很难有一个双方所有人都满意的答案的。中国和俄罗斯的边界终于安定下来,应该说这次划界的意义重大,然而,我们应该让世人知道,中国人为两国的安宁的确付出了牺牲。道理,从上面的这一点东西就可以看出来了。如果还有俄国人说他们吃了亏,可以让周工和他讲一讲。

这一切,以我看周工的活泼劲头,他还会继续讲上至少二十年。

[完]

家园 唉,可惜了!
家园 傲蕾一兰海报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你贴的那张傲蕾一兰的剧照是老的,不是新的

家园 鲑鱼不仅是回游鱼还是冷水鱼,日本恐怕不产

那个人说产鲑鱼的国家和地区都地处北方, 大致说的不差。

欧美爱吃大马哈鱼,刺少 肉厚。

黑龙江也吃,但烹调做法不如欧美丰富。

多数南方人不知道大马鱼为何物。

日本人吃鲑鱼的习惯可能学自欧美

家园 【注意】来西西河最大的收获就是,看了你的文章!长见识呀!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