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和谐农业 丰茂田园 -- 非为

共:💬29 🌺7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国内化肥滥用造成的

不考虑实际情况乱施肥。施肥也是有很多讲究的,不同的生长期,土壤环境等等,需要的元素比例都是不同的,所需要的量也是有区别的。国内施肥目前普遍在胡闹,想起来是什么就是什么,和普遍缺乏相关支持有关系,也和成本有关。

错误是人不会正确使用,不能把罪名放到化肥头上。

家园 这位童鞋,不要乱丢帽子,砸到人可不好

没有调查就直接说人家是骗钱的,太不负责任了吧?可能您见过的跳大神的、骗钱的太多了,可也不能看谁都说人是骗子啊。

安徽庐江传统文化推广中心,是海外华人投资两个亿建的试点,目的就是为了推广传统文化,以教授弟子规为主,而且当时就跟政府谈了,他们做三年,三年以后所有资产交给政府。那些老师都是全国选拔招聘来的义工,要求自己先身体力行,教课之余到大街上捡垃圾,为老百姓讲传统文化。种菜纯粹是顺带的,而且连种菜也是这些人自己种的,也不是雇的农民。本来他们以为就现在的社会风气,可能要做很久才可能见到成效,结果三个月当地风气大为改观,家庭邻里纠纷少了,小孩子懂得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给长辈洗脚,开店的盗窃现象也少了。这个在现代社会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事实。国内外很多人都去参访过。这些人全是义工,做事也不收费,又不拉赞助,骗钱之说是那儿来的?

他们那里也带动了很多人义务宣传传统文化,包括央视经济半小时制片人陈大惠、北京企业家胡小林、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彭鑫博士、中央党校教授刘余莉等等。你要有兴趣在土豆网上搜08年和09年青岛企业家论坛,上面都有。我个人最喜欢前三个人的报告,讲得特别精彩。

加拿大这儿也有受他们影响,义务教授弟子规的。有的老师还特地回国参加培训。以前不知道这儿还有这样的班,有一次参加一个活动,我是做义工,午饭完了进来一个小孩子,才四五岁,老远就一个90度大鞠躬,说“阿姨好!”可爱得不得了。我问他要不要吃水果,他也不是自己去拿,指着盘子里的葡萄说:“阿姨,我可以吃这个吗?”给他盛了还说“谢谢阿姨。”老实说我从小到大没见过这么可爱的孩子。国内那么大的孩子不成天躺地上撒泼打滚就不错了。这小孩还特别聪明机灵,会写很多汉字,还会背大段的课文,有时还像模像样的要给大人讲课。第二天我们分装盒饭人手不够了,也是弟子规班大点的孩子们帮忙,都才十来岁,也是又活泼、又懂事,不是像一般人想的学传统文化就把孩子教傻了。

说起来又觉得遗憾,现在很多人一面大骂社会风气不好,可是真有好人的时候,最先质疑的也是这些人,仿佛行恶是理所当然,行善就可疑,一定有更加不可告人的动机。怪谁呢?

家园 香气有杀菌作用

中药里面有一些中药就是利用香味来除湿辟晦的,西方后来也发展了芳香疗法

芳香还有其他的什么功能不清楚,但是对于整个生态平衡---减少了某些病菌---估计那些造成人体生病的细菌在细菌群中也是比较凶恶的,增加了良性细菌---比如固氮的细菌之类,生态平衡向良性的生态平衡发展,农作物产量提高是有可能的

家园 政府现在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但是,一家一户农村极端破碎化,难做啊

家园 【文摘】我觉得使用除草剂像是往土地母亲身上撒毒

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一时想不起来,现在找到了

《农民安金磊特立独行搞有机试验 创棉花神话》

外链出处

他的理念跟上面的《和谐农业 丰茂田园》是一样的,就是尊重自然,回归自然。有兴趣的可以搜一搜,有关他的新闻不少。

起因是这样的:

  十五年前,安金磊走出农校,在国营农场当技术员,开始种植西瓜。初次打开除草剂瓶子的感受,在多年后依然记忆犹新:“太难闻,开了一瓶,就再也受不了了。”

  他凭本能觉得:这样的东西用下去,“土地肯定很难受,植物肯定很难受。人们常常把大地比作母亲,往土壤里施除草剂,不就好比往母亲身上投毒吗?”

  接着,一个买瓜者的话吓了他一跳:“孩子中考,买了几个西瓜吃,就高烧不退趴下了。到医院一查——呋喃丹中毒。”(呋喃丹:最常见的农药之一,用于杀虫。)

  安金磊开始偷偷改用鸡粪、叶面肥和营养液。

  安家田里的积水渗到田边的车轮印里,形成一个浅浅的水洼,几千只燕子围在边上抢着喝水!它们挤挤挨挨,喝饱了的还不肯离开,有的蘸着水梳洗羽毛,有的跳闹嬉戏。这水,并无其他特殊之处——除了无毒。鸟儿们的欢乐,是因为它们终于喝到了不含化肥溶解物的水。

  从2006年开始,安金磊为鸟儿们播下了谷子。鸟儿们不但是安家的客人,更是棉田里椿象、蚜虫们的天敌。它们帮了安金磊,使得这片从不施用杀虫剂的棉田,基本不闹虫灾。

  每天早晨,四亩谷子地的上空,成百上千的麻雀、燕子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远远看去,刚刚展露金黄色的谷子地,会因大批鸟儿的停驻变成灰褐色。一旦受惊飞起,“扑棱棱”的翅膀声连成密密一片。安金磊一边收获旁边的棉花地,一边和妻子说笑:“全县的麻雀在开会呢。”

  而一个月前,四亩谷子地里开的,还只是“全镇的麻雀大会”。

应该说,他选择的耕作方式,更是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表面上,安家和别的农家院并没什么不同。住上一天,就知差别——

  洗碗用丝瓜瓤,烧水用玉米棒,洗头用碱面,每天进门,顺手从藤蔓上摘下新鲜薄荷叶,放进新沏的茶壶;饭后的碗筷用玉米面粉擦一遍,油污便干干净净,清水一冲即可。用后的玉米面粉拌上瓜果菜皮,就成了狗的美餐。玉米、芝麻、棉花等的秸秆全部留下,成为来年的堆肥原料。

  安金磊床下住着一只蟋蟀,每晚“唱歌”。房顶上的容器专门用于接雨水喂鸟。女主人在厨房忙碌的时候,灯绳上趴着一只蝉。

这儿有一篇安金磊的演讲:找回真正的身心生态家园。这个演讲里的安金磊,说是农民,毋宁说更像是一位智者。

外链出处

如果把土地比喻为母亲,我觉得使用除草剂像是往土地母亲身上撒毒

我一直在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看中国几千年发展起来的农业文明,怎样看中国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一位美国学者在70年代写了一本书叫《四千年的农夫》,讲到中国的土地之所以用了几千年还能保持这样的活力,就是因为采用“多粪肥田”的办法。我们看西方国家,他们才走了多少年农业发展的路子,现在快要走不通了,就是因为过量的采用机械化生产,破坏了土地的自然生态。我也到国外考察过,这条路子真是走不通。我曾到过泰国,一些泰国人非常苦恼,他们几乎所有的农业都不赚钱,只有花卉是创收的。更可笑的是,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消费量特别大。比如美国对肉、禽、蛋、奶的消费量是非常大的,但美国农业的生产量相对不足,更多的是靠进口。他们的土地做什么?就是用来长草,以此来保护土地。所以,我曾对美国参赞说,你们没有资格批评中国的农业搞得怎么样,因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走得通的农业发展之路。

西方的建立在掠夺贫穷国家自然资源之上的发展模式,并不适于我们这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现在我们才把不到两亿人转移到城市里,大家就看到了我们的环境、资源已经难以承受。如果我们再把四亿人转移到城市里,那我们的自然环境会成为什么样子?我们还靠什么生活?所以,我一直在找寻一条更加适合人们生存的路。人们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这样一条理想道路。我们现在只能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老庄的“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诗句中去感受了。如果考虑到我们的自然资源,考虑到人的精神生活,我想诗句中的这种生存模式可能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知道农业是反自然的,它作为一个“业”,就以产出为目标。因为人要吃饭穿衣,怎样满足我们的衣食需要是首要的问题。但是我们知道农业是包含在自然里面的,自然不仅包括人,还包括动物和植物。这就涉及到人类如何认识自己在自然中的生存范围,或者说如何界定人类自己的权限。这不是法律能够规定的权限,而是基于人类的道德。是否尊重所有的生灵,是否平等地看待所有的动植物。其实,所谓的“人是万物之灵”,不过是人类自诩的。人在自然里面,不过是生态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没有什么伟大或崇高可言。人类之所以不同,在于人可以意识到自己和昆虫鸟类都是生命体。如果你没有这种心态,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这里还有一篇:不能不识安金磊

外链出处

纯粹有机的生产方式,使他的田地里的出产的产量略比使用化肥农药的的乡民们低一些,但他的棉花粮食品质好,又能获得更好的价格,比如棉花,每斤能比使用农药化肥的多卖一元三四。没有购买农药化肥的成本,计算下来,倒是他的地效益好一些。

但他说,经济效益是最末节的东西。谁能计算出污染一滴水的代价?地里的地力在一年一年恢复,生态系统在好转,这其中的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计算,更重要的是,自然的田园给了人最健康的生活。

用文中的一段话结束这篇文摘吧:

是的,就是这个36岁的农民,他是华北平原上一道独具魅力的奇景,此人虽远在名利场外,不著书不招摇,但应是所有文化人的老师。

认识了安金磊后,我把这个比我小4岁的农民称为安先生。

认识安先生是一件必然的事情,柏林禅寺的方丈明海大和尚曾在讲法中多次向大家推介安先生,南方周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国内媒体都报道过安先生,一个农民,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于是今年夏天的一天,我到他居住的偏僻小村庄走了一趟。真是不虚此行,安先生的的生活思想对于我真如醍醐灌顶,我真明白了古人访问高士的喜悦是怎么回事,明白了世间还有这么高古的隐士,高过了竹林七贤、陶渊明。与安先生面对,如对高僧。

于是回到物欲横流的都市,回到喧嚣浮躁的社会中,我许多次与朋友说起安先生,我对他们说,做为一个现代人,特别是一个文化工作者,你不能不识安金磊,也许你不能像他那样生活,但你必须要知道,还有那样的生活……

家园 俺还真有耐心

3'40:中国(大陆)最近4,50年开始使用农药,导致土壤板结,十年左右,就不能生产出任何东西.

也就是说,中国每十年,使用农药的土地就完蛋一次,中国可耕地早就没有了?

何况连农药化肥都分不清,还出来混?

记者:陈教授,常常听说“连年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板结”,这种说法对吗?

专家:这种说法在历史上是对的,现在再这么说大话就不对了。

施用化肥会不会造成土壤板结

家园 您在开玩笑吧

纯生态的产量未必比农药化肥催出来的差

这是哪个位面的地球啊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以前我们一直采用传统农业,结果连4万万同胞的肚子都填不饱,这是为什么呢

同意
家园 这个主意好,俺负责提供罐罐
家园 用农药化肥17年就完蛋了?

  光拿中国来说,建起大型化肥厂也不止四十年了吧?哪块地被化肥完蛋了?

尤其是拖网和深海拖网,不光导致渔业资源枯竭,鱼苗鱼孙子都捞上来了,

你以为鱼苗鱼孙子都在深海里长大?

家园 央视《东方时空》对他的采访(视频)

安金磊说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是他终身的选择。我们可以看看世界上还可以有这样一种生活方式。。。

外链出处

家园 就你的链接里面专家自己都说

专家说“只要能配合施用有机肥料,做到合理施肥,长年施用化肥是不会使土壤板结的。”

还是有条件的。不用有机肥,单纯用化肥后果如何,专家可没说喔。

你可以看看安金磊的报道,他的做法是另类,绝大多数的农民是用了化肥、杀虫剂、除草剂就不用下地了(那么刺鼻的味道也没人呆得住),闲下来可以打麻将,有几个还兼用有机肥的?

家园 俺是驳论,不是立论

生态农业的确是发展方向,但不能为了宣传自己,就向对手身上抹黑吧.

断章取义可不好

记者:请问陈教授,如果不施有机肥料,土壤会板结吗?

专家:这个问题农民自己就能回答。由于合理施用化肥,现在的作物单产越来越高。作物单产提高了,当然,根茬的数量也增多了。这样一来,还田的秸杆多了,加上根茬腐解后形成了腐殖质,它是改土的重要物质。因此,只要合理施用化肥,即使不施有机肥料,在提高作物单产的同时,土壤的性状也随之得到了改善,土壤怎么会板结呢?当然,我们是不赞成不施有机肥的。

家园 他这里讲的合理施用化肥是算上了还田的秸杆加上

根茬腐解后形成的腐殖质,这两样还是属于有机肥吧?等于说合理施用化肥还是配合有机肥,只不过是利用现有的副产品,不用另外买而已,这也叫抹黑?

还有不清楚现在能做到像他这样合理施用化肥的有多少?我对这个没概念,看央视采访安金磊的那个视频里头,还特地提到他把秸杆都留着充分利用,如果大家都这样似乎没有必要在节目中点出来吧?

说到生态农业,跟我没有直接关系,苦恼的只是去超市买菜很少见到有机菜,吃到的菜基本上都是化肥农药种出来的,没啥菜味,您说我宣传自己可扯不上哦。我希望生态农业大力发展倒是真的,希望有一天大家吃菜都是吃的放心菜。

家园 您给的视频

3'40:中国(大陆)最近4,50年开始使用农药,导致土壤板结,十年左右,就不能生产出任何东西.

我说的抹黑指的是这个,不是指您.

我希望生态农业大力发展倒是真的,希望有一天大家吃菜都是吃的放心菜。

这是大家的希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