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读关于咏春拳,有杂感 -- 山有木兮

共:💬72 🌺385 🌵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俺那是外行试图看门道啊!在道与术之间,空谈道,

易流于大而化之,大而不当。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嘛~!俺们豪迈地说。

政治,搏击,体育等等,就有俺们这样的人民大众,看过猪跑的,大谈吃肉甚至杀猪,茶余饭后~

直至气血上涌,好勇斗狠,结阵以口水厮杀,党同伐异!

操刀者们呢,其术,来自修习和实战。

理论的贫困,在于永无可穷尽的知识,因素,环境contigencies...尚未名之。

所以街上打架实战,锻炼出来的本能反应快速应对,是在头脑里头建立起数据库了!有理论说,花上一万小时,你就能成专家。

用理论教学教出来的操刀者们,其术也是低水平的,道的把握最多也只是在半途上。

认真以教学为业者每每想到此处悲从中来~!

悲从中来,可以断绝!想想相反的例子吧:

庖丁解牛,是术是道?!

庄子说那解牛专家之所以游刃有余,是因为对道的把握:牛身整体结构,骨缝儿位置和大小,打眼一看就了然于心。

这,是道也是术,有象思也有数思。齐活儿了!

武学之术与道,关系也大抵如此。

为各家门派,东方西方而争论的,就如同争刀斧锯锤炸药等等哪个解牛更有效一样

下棋博弈,有谱没谱,直觉反应。。。与搏击是一个道理。

政坛,商场,股市。。。

如果概括提炼所有互动博弈,其道何在呢?这算是半年前那天早晨在外面吃饭胡思乱想的一个模糊目标吧。因为是新人,只在新兵版发贴,给转到武术竞击板块去了,引得英雄竞相现身,幸运何如哉!:)

君所言,商业化武士竞技,一如足球篮球俱乐部,俺拍脑袋想,当是值得尝试的见解。(肉食者谋之的事吧~?)

俺当年在36岁高龄浅浅涉足武术,只为好奇。加上自身条件特殊,很想尝试一下。俺待高度近视眼镜,身高1米55,略有肚腩(生育过孩子的中年妇女嘛!)就这样昂昂然走进体育馆练武,够特殊的吧?

当然还另有特殊,也不全是disadvantages哈。俺肌肉雄厚。结实!少年时代半业余从事冰上运动,9年强度训练留下的。所以暗自揣度:咱有一身力气,咋派个用场呢?

有人问过,你中国来的,咋不在本邦学中华功夫?

俺老实答:找不到门路投师啊。

所以,深以为商业化是有利于俺这样的大众百姓人家的孩子的!

当然,也可能高手隐于野,云深不知处 啦。

每周在教学科研之余积极训练,最尴尬是sparing时候碰到自己系里的学生,克服了很多艰难险阻啊,被1.72的大个子英国女生(24岁的硕士生小孩儿)踢得胃痛好几天。。。

但是可是可但是,俺老人家还是坚持下来了,还突飞猛进了呢。

跟小孩子们不一样的是咱“老奸巨猾”(儿子下棋输给我的时候酱紫夸奖,因为他在外面学棋,他老娘从没学过,规矩还是他教的,彻底野路子!),琢磨着道道呢。

这打架跟下棋一样,是互动嘛,占先1/3妙知道对方如何动作,就行啊!

就这么点儿皮毛,空谈一哈。

关键词(Tags): #道与术#有所悟认真点儿说通宝推:老老狐狸,
家园 我是没练过

不过,你可以找占旭刚试试,看看你能不能拿住人的反关节。

家园 也可能你误解我的意思了

传统武术中的糟粕太多了,很多都是大忽悠。对普通人来说,拳击之类的训练方法可能更实用,毕竟那也是一个完整科学的体系。

  形意拳冠军黄大鹏被一个业余拳击手打败就很说明问题了。

家园 兄弟,我说的不是反关节

比方说侧踹,打击位置是人体侧面最下面两节肋骨;斧刀脚的目标是膝盖、和脚背小腿之间的位置;肘击则是腋下和头部;你看这些位置,都不是能练出肌肉来的;一般来说,半年强化训练就能让你一出手就打断这些关节,如果对手不练格斗,光靠肌肉没用的。

不悔学习格斗的经验是:擒拿和反关节是很高档的武术,至少我做不到——那么快的对攻动作中根本没有信心说是去擒拿别人,只能不停地硬打。但是这个世界上肯定有牛人。

下边的回帖我还贴出了训练方法,很简单的,你可以按照那个试试,只要半年,一般的小混混都不是你的对手了。

家园 看来你这不是竞技了

这是往死里整了。

家园 呃。。不好意思我误会了。。
家园 有没有搞错?

“我一个朋友说的,在街上打上1,200次架就知道什么是武术的搏击。”打那么多架还没累死累残?是s

家园 黄大鹏难道是专业的么?

业余对业余。。。

家园 有次看到《读者》上一篇文章,

问烟雾弹是谁发明的,

答案是墨斗鱼

家园 烟幕弹,墨斗鱼!哈哈哈哈,哥们这个联想让写贴人很

是欣慰啊!

我很欣慰!

俺经验值花光了,花暂时欠着,谢谢了先

家园 也说两句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会明白,数百年生死搏杀积累下来的经验,刀口舔血的技艺究竟实不实用?

俗话讲,国之利器不可轻易示于人。这些性命攸关的技艺会轻易外露?传统的老师傅是非常保守的!

传统武术的训练是非常科学的。

讲一个不入流的,非常基本的锻炼方法,供质疑者验证。

齐胸高处挂一个布,睡觉用的毯子或者窗帘皆可,上面随意画很多圈圈,大圈小圈皆随意,随意拳打脚踢那些圈,没有什么限制,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想打哪个圈圈就打哪个圈圈,每次最好锻炼1~2个小时。

这样既锻炼耐力,又能做到想到哪打到哪。坚持不断的锻炼一年后,有兴趣的与你认为厉害的外国武术打打看,看是否不堪一击。

有句老话,“初学三年,打遍天下无敌手;再学三年,寸步难行;再学三年,动都不敢动”。为什么?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以为是这样的

其实教习传统武术的既有实战的,也有只耍花枪的。戚继光在他的记效新书里就有提到不耍花法。

由威廉.菲尔班开始的二战格斗技术,据说很多成分还是来源于国术,即中国传统武术。他早年在上海租界当巡捕还是探长什么的。

斗胆说句,这个版面与其说讲武术技击,不如说抒发文人情怀更确切点了:)。

街头打斗,没有电影里那么好看,也不是高手击倒对手后仍旧全无伤痕,衣衫不乱,不带一点尘埃,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