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美国海军军官的升迁 -- 晨枫

共:💬85 🌺53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既然提到了常玩全, 我们就来看看他的经历:

1949年1月生,河南南阳人。196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97年晋升为少将军衔,2003年晋升为中将军衔。

1968年2月至1969年11月陆军战士、班长;

1969年11月至1970年7月陆军排长;

1970年7月至1974年3月陆军第47军师司令部作训科参谋;

1974年3月至1978年2月陆军第47军司令部作训处参谋;

1978年2月至9月兰州军区司令部作战部二科参谋;

1978年9月至1980年2月兰州军区司令部办公室秘书科秘书;

1980年2月至1981年3月陆军第47军司令部作训处副处长;

1981年3月至1983年5月陆军第47军司令部作训处处长;

1983年5月至1985年9月陆军第47军140师参谋长;

1985年9月至1990年9月陆军第47军140师副师长(期间:1985年9月至1987年7月在陕西渭南师范专科学校函授学习);

1990年9月至1992年2月兰州军区司令部作战部部长;

1992年2月至1994年11月陆军第21军61师长;

1994年11月至1998年6月陆军第47集团军参谋长(期间:1994年3月至1995年1月在国防大学基本系学习);

1998年6月至2000年10月国防大学战役教研室主任;

2000年10月至2002年1月陆军第47集团军军长;

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兰州军区参谋长;

2003年12月任北京军区参谋长。

2004年12月任沈阳军区司令员。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

2007年9月任总装备部部长。

======================

此人1968年入伍,一直到1990年任兰州军区司令部作战部部长,长达22年都没有离开过47军(期间有两年,即1978年2月到1980年2月,在兰州军区司令部任职,跟在47军没什么区别:47军属兰州军区)。 之后有直到2003年12月才彻底离开兰州军区。 就是说,他在兰州军区内干了35年。

家园 要看他干过什么

干工作要看他干了什么,不能只看在哪里呆过,后者的意义远没有前者大。你看他的经历,各级作训参谋,作训处长,作战部长都没落下,干过师,军,军区三级单位的参谋长,干过师,军,军区三级主官。作为一个军事干部,这就是最硬的经历了,再加上又当过国防大学教研室主任。作训/作战部门,在部队从来都是最锻炼人,最有能者局之的地方,因为所有作战计划,行动方案均出自作训/作战部门。我记得河里有位老兵写过关于作训参谋的文章,可以找来看看。他唯一的缺陷是没有营,团两级主官经验,这其实正是他有时被人诟病的地方,不过后面的经历弥补了。主官经历对一个人的锻炼才是最大的,因为要掌控全局,对全体负责,即使小到一个连长。

而且常部长级别太高了,我军的轮换代职制度是2000年后才大规模展开的。即使这样,他这一级的干部仍然补充了院校经历。千万不要用衡量美军的情况衡量我军,情况真的不太相同。能踏踏实实带好一支部队的人,往往就能带好其他部队。那些天天调来调去的军官我军也很多,有时候看着像是复合型人才了,其实这些人很多根本不会带部队。很多军官都是以我在某某部队干了多少多少年引以为傲的,这不是落伍,不是守旧,这些人反而很多都是有两把刷子的。

我的意见是,军官应该扎根基层,踏实积累,了解部队,同时期间应该多多出去学习,交流,进修。一个是主,一个是辅,不能颠倒了。为了交流而交流,为了进修而进修有时候反而容易把最基本的东西忽略了。就像钱学森老先生强调科学家应该增加艺术修养,这个艺术修养其实只是对科研工作的一个补充,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科研工作。我亲身经历过一个这种经常辗转腾挪的‘复合型人才’,一任时间就把我军一个王牌劲旅给带废了。

家园 想起了吉米.卡特:)

micromanagement(中文不知道怎么翻,意为管得过细过宽)不是好的管理方法。

据说他就是这么当大统领的,因而不是个好总统。:)

家园 晨大

我的意思不是要人头熟,是要知人善任,知人善任是一种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军官可以更有效的分配安排任务。我举那个例子也提到了,这个首长有时候完全不管具体事务,把权力充分下放。但这个下放有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把握,这也是一种能力,因为有些东西条例规范不了。

比如说前年抗震救灾,部队刚到的时候,两眼一抹黑,很多地形都变了。任务安排下去,每个单位负责一片区域,有的单位就可以顺利挺进,有的单位就不行。这些不能顺利完成任务的单位,有的是客观条件限制,因为这个地方都已经没了。有的是因为负责人谨慎怕出事,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处理比较合适就要具体考虑了,既要考虑当时处理太重挫伤部队积极性,又要考虑客观因素的作用(硬逼着进去确实可能部队就闷死里面了),同时任务还要继续完成,只靠条例行事肯定不行。最后的处理结果是,这支没能顺利挺进的部队撤下,对其负责人提出严厉批评,但仍给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负责另一地区。同时派一支规模较小,作风硬朗的部队强行挺进受灾地区,最后成功救出群众若干人。作为鼓励,当时就为这个单位请立二等功(最后批下来是一等功)。撤下的那支部队在另一个地区,充分检讨,戴罪立功,最后也成功抢救出群众若干人。这支部队的负责人在灾后被责令转业,但毕竟救灾有功,给立了个二等功,方便其回地方安排工作。当时的情况下,条例不会要求这么做,当这样却最大程度地保存了部队的战斗力,并保障了任务的完成。如果当时就撤了那个没完成任务的干部,一是部队战斗力肯定会受影响,二是他不一定会心服,因为他也是为了部队安全。这个事情现在事后说说简单,但当时千钧一发的混乱时刻,怎么果断正确处理,就很需要水平了。

权威的形成在于能力,但能力必须要有长期的实践与积累才能形成,而且不可否认需要一定天赋。一个具备了领导能力的军官,即使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单位,一样可以把一个单位带的生龙活虎。这样的例子很多。一个军事单位只靠法制不行,只靠人制当然更不行。在美军也是一样的情况。赏罚分明说说简单,怎么能够做到赏罚分明却不只是翻翻条例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我军现在的体制建设仍有很多缺陷,这些年也学了很多坏毛病,贪污腐败,裙带关系,山头主义这些问题也很严重,有时候真是打心眼里心痛,不愿看到这样一支被寄托着无数希望与理想,用无数革命前辈的血汗铸就的文明之师,威武之师,人民的军队被腐蚀掉。这种感情,没在部队呆过的人不会理解的。有一次和一个首长一起看电视,好像是讲功德林的事吧,那个首长看着看着就默默地说,妈的哪天我打了败仗,杀了我我也不投降,他当时完全是情不自禁说出来的,表情真挚而坚定。所幸我军现在体制改革仍在稳步进行中,这些年很多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而且我们还有很多作风优良能征善战的部队和光荣的传统。希望祖国的明天更美好吧。

通宝推:兰州人,老树,蓝色帝国,
晨大
家园 其实我们的差别不如共同点多

管理靠法制不等于翻条令,那是教条主义,这样的军官肯定没出息。能力、才华都是在条令之上、之间才能体现出来的,抗震救灾的例子很好,但这和军官轮岗没有关系啊。军官是带人的,知人善任是所有军官的基本功课,长时间的实践不等于同一班人“雁行”。

我们的军队是一支有光荣传统的军队,但几十年的和平催生了赘肉,甚至滋养了蛔虫。很多在今天司空见怪的事情在革命战争年代是不可思议的。军队的改革在进行,进步也是明显的。我们充满了希望,但我们的期望更高,这才是我写《解放军必须改革》系列的目的,希望您能理解。

家园

其实我也不知道在争论什么,可能我就不是在争论,我就是脑子里有些话,把有些情况正好借着你的帖子说出来了,献花一朵。

家园 那个例子叫空降兵
晨大
家园 没干过班长,不敢议论太多

没干过班长,不敢议论太多

家园 难怪后来不大听到

开始的时候宣传那18个人,后来就没消息了,原来是这么回事。想来下属官兵可能也对上司不满呢。

家园 这个帖子写的不错

现在有的喜欢鼓吹下大棋,我是很不以为然的,土共有今天,我觉得真的不是靠几个最高层在那下大棋,靠的是辛勤耕作的农民,血汗工厂里的工人,建筑工地上喝白水面条的民工,大多数为党为民的基层干部,当然还有摸爬滚打风餐露宿的土鳖军官兵。

说得太好了。脚踏实地,艰苦奋斗,这种作风和精神什么时候也不能丢。

家园 你们两个的讨论都很好

晨枫对西方军事体制的了解比较深入,而你看来有在我军内部工作的第一手信息,这种交流本来就能启发思想,开阔视野,希望你以后能在这个领域多写点文章。

家园 好贴好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哪十八个人,是什么事情?
家园 15军先遣队

记得当时的空降先遣队吗

正因为有人反对派遣空降兵大规模下去,才会有某人的“你们是人民养着的,现在你们自己看着办!”

所以后来才有了先遣队下去。先遣队下去证实了大规模空降不可能。我不知道反对派空降兵的人是什么理由,但我个人的意见,那种地形就不适合空降兵的大规模使用

家园 那是15个吧,就跳了一轮。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