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读书摘录】生物技术世纪:用基因重塑世界 -- earthcolor

共:💬50 🌺5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唉....

乃这个爆料两字就彻底交代了.....

科学不是娱乐,哪里来的爆料.....现在的科研都是公开的,没有哪个实验室(不要说个人了)能单打独斗.....没有交流闭门造车是不可能的....所以有啥突破第一件事大家都是赶快发表.....

那么,为啥俺们这么悲观呐.....现在生物的发展阶段是有越来越多的成果出来,.....伴随而来的是大家发现要拓展的未知领域越来越多,越来越广.....从好里说是前途无量....从实际来说就是现在的生物研究手段极其落后.....

打个比方,现在生物研究是在手工打造汽车....少数领域,譬如基因组可以说进入T型车时代了,也就是刚开始......然而大家要解决的问题,至少是现代法拉利的水准.....乃可以想想俺们有多无奈......知道要去哪儿和怎么去哪儿是差得非常远的事情(更何况俺们连要去哪儿都不是那么清楚)....

总之,大家玩玩花巧字眼写几本书展望一哈不是不可以,但这些童子为哈放弃了一线科研而转战科普呐??嘿嘿.....

所以俺上面有说,真的有兴趣,投入生物学研究是可以的,但请做好在黑暗中长期摸索奋斗的准备(这个长期基本就是乃一辈子)......如果下不了这个决心,把生物做业余爱好吧(其实这个也很难,因为门外汉,现在连生物专业文章都没法看了.....门槛太高了)......

俺知道俺这么说大家觉得很黑暗,很负面,实在是冇办法.....这个是无数生物WSN血的教训啊

元宝推荐:爱莲, 通宝推:十万朵莲花,海天,
家园 基因的专利保护期?

基因的专利保护期?

我没有具体查过,估计是没有专门的基因专利保护期。也就是说,基因的专利保护和其他的专利保护应该一样。中国的发明专利是20年,可以作为参考。

这里的问题不是专利过期后可以随便使用,而是这里涉及了很多问题。先写想到的几个吧。

1. 这个产品、技术或发明在专利保护范围吗?

2. 这个专利申请人是这个产品、技术或发明的发明者吗?

3. 这个专利申请的保护适用范围合适吗?

这几个问题在书中都有提到,每一个都有很多故事。后面看有没有时间再讲。

先对你的问题“专利保护期过了不就可以随便用了吗?”给一个答复,你看看合不合适?

假设一个专利是合法的,保护期也过了,也不是想“随便用”就“随便用”的。考虑以下情况:

1) 对于一个技术,知道了原理,也不是那么随便就可以做出来的

2) 如果可以做出来,也不一定可以做到竞争者的规模

3) 如果可以做到竞争者的规模,可市场上已经不流行这个了。手机和电脑就是例子,20年前的手机和电脑现在都是收藏品了。

同时,使用生物技术要考虑后果。

生物技术有明显的成果,无论是在农业上、肉禽、奶制品、生物医学,等等。但是,

看看这个,想想使用一些生物技术的后果。

http://forum.eedu.org.cn/post/view?bid=15&id=94175

由于长期依赖孟山都,阿根廷民族工业长年忽视科技研发,当他们认识到孟山都转基因大豆种子占领大草原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抗农达"是由孟山都生产的除草剂的名称,它可以除掉全部杂草,只有孟山都的大豆种子对其有耐受性,阿根廷的本国种子也会被当成杂草杀死,而该国的技术人员对此无能为力。不仅如此,孟山都转基因大豆专用的农药不仅杀死了附近农民的庄稼,还伤害了牲畜。

动植物畸形,人也频繁出现恶心、腹泻、呕吐和皮肤损伤等症状。

家园 earthcolor 猜想

“历史上第一次不再需要农民和土地,食品和衣物将由室内的大型细菌培养槽获得。”

家园 似乎悲观了一点

您前面帖子里举的例子其实很好。现在的基因和分子生物技术,差不多就相当于十八九世纪的物理和化学。可十八九世纪正是物理和化学研究的鼎盛时期。所以,换个角度讲,说二十一世纪是基因的世纪也不是空话。而另一方面,您也小看了人类把新事物商业化的热情。从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1831)到摩尔斯的第一条电报线路(1844)用了13年,差不多就是现在一个读生物的年轻人从进大学到拿到faculty offer的时间。而作为电磁场理论成熟标志的麦克斯韦方程组,直到二十年后(1864)才完成。就拿生物领域来说吧,1998年RNAi技术发表,不到十年基于RNAi的靶向药物就已经投入临床测试,很快不是?

我觉得呢,一个行业,不怕技术不够成熟,不怕未知的东西太多,而只怕技术太成熟没东西可搞。现在的世界靠什么圈钱?不是现有的产品,而是...希望。只要你能给投资者希望,让他们觉得你要做的东西能给他们带来回报,你就能搞到钱。而基因技术这些年来的发展,与其说倒腾出了改变世界的产品,不如说是给人带来更高的期望值。所以,我不敢说五十年后基因技术这个行业能占据多少GDP,但我敢说未来二十年这个行业肯定是呈上升趋势。至于研发手段,这几年常听搞药物研发的人吹HCS,没真正接触过,不敢妄谈;但在基因的基础研究领域,高通量芯片或者高通量测序技术已经占主导地位了。退一步讲,即使研发手段还比较落后,只要能圈到钱,用人海也能把这个产业堆出来。

家园 俺是挺悲观的

你说的很对,也看得出是业内人士....

问题是有些技术上来或许是十年,或许是三十年,从历史的角度,差别极小,但对个人而言,这个就是悲剧和喜剧的差别了....俺见过太多很好的技术,甚至都是CNS级别的文章,但花了十几年应用还是困难重重至今看不到突破.....

俺觉得生物技术,现在还是在中世纪的黑暗年代,最多是看到了未来的曙光.....现在大量HTS的上马,其实就是反应了大家某种程度的绝望,.....只有依靠这种不是办法的办法,靠砸钱来找出路.....但又找到多少呐??......

时间和钱,这俩都是生物研究中现在起关键作用的东西,但俺们还缺了点啥!

俺们需要生物界21世纪的爱因斯坦!.....

家园 告诉你原理你还都做不出来,还怪别人技术保护?

1.如果知道了原理你都做不出来,那还怪人家做什么。

2.如果做不到原来人家的规模,说明人家做得更好。你比人家更贵,人家可以提供更物美价廉的,对社会更好。

3.如果市场流行快速转换,说明这个东西不是基础性研究,是应用研究。

应用研究就要用专利保护。如果这项研究够基础,那么很长时间都要用。

4.你觉得生物技术不好,可以拒绝使用。

你如果可以证明孟山都的农药伤害了牲畜,对人的毒性比其他农药大,你可以去起诉孟山都,回头接着用甲胺磷。

家园 根据小灵通漫游未来的报道

这个早在2001年就已经实现了。

同时实现的还有无人驾驶的家用飞船等等。

家园 怎么说呢?

怎么说呢?

这些都要和前面的关于专利的三个基本问题联系起来看。假设有这样一个例子,中国大豆品种的产量是每亩地800斤;后来有外国人对中国大豆的品种进行了改良,新大豆的产量是每亩地1000斤。这个新产品被申请了专利,以后任何对中国大豆的改良都要给他们交专利费。

这里的问题就是:1)大豆的改良可不可以申请专利?以前是有生命的东西不可以申请专利;现在不同了,可以申请专利。

2)改良大豆的专利人是谁?假设改良的方法可以申请专利,外国人可以单独为改良的方法可以申请专利。但是经过改良的大豆呢?如果没有中国大豆,就没有改良之说。似乎专利人应该包括中国人,因为中国大豆是中国人在历史上长期培养出来的。很多事实情况是,改良大豆的专利与中国人无关。

3)专利的保护范围。我们中国人自己可不可以改良我们的大豆?别人说,他们的改良是通用的,后面任何的改良,无论有没有直接应用他们的方法,只要是在中国大豆上的改良,都要给他们交专利费。

现在你可以想想,有些专利保护的本来不是完全是专利人的东西。

如果中国大豆一直可以生产每亩地800斤也不错,也没必要在乎别人的新技术。问题是,在改良品种的影响下(包括农药、种子的遗传组织),中国大豆的产量下降了。中国人自己要改良自己的大豆时,发现要交专利费?你会怎么想?

关于知道了原理,能不能在一定的时间做出来,这就要看技术积累了。如果自己的技术成熟,和别人相差不远,应该很快可以做出来。如果相差很多,就难说了。

一个例子是“神素”。1993年,韩国的一个制药公司Lucky Biotech Corporation 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共同获得了一项以遗传工程方法制作甜蛋白的美国和国际专利。这种甜蛋白是从西非的一种称为“神素”(Thaumatin)的植物中提取而来,它比糖还要甜10万倍,是迄今为止地球上发现的最甜的物质。西非当地的村民们,用这种植物做甜食已有几个世纪。这种神素甜蛋白基因可以导入水果和蔬菜的遗传密码,是它们成为低热量甜品。仅仅美国,低热量甜食的市场就接近10亿美元。因此,神素甜蛋白将来很可能成为一部赚钱的机器。虽然西非村民的祖先是真正的神素发现者,但这些村民却不能分享这一财富。(书中54-55页)

如果让西非这些村民来提纯这个甜蛋白,我想难度是很大的。

另外举两个“知道了原理,不一定能做出来”例子:一个是大的,登月,好像很多国家都知道原理,但要实际做出来,就不那么简单了。一个是关于个人的股市投资,不见得多数在股市的人都会赚钱,但多数在股市的人都知道基本原理。

家园 帮主能否解释一下什么是HTS。谢谢
家园 sorry,顺手写惯了...

HTS=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不知道正确的中文翻译是啥,意思就是大规模(高流量)筛选.....

譬如说,以前做一个药物,一般是根据一个研究成果,一个分子(可以是小分子或者生物大分子)对某个症状/反应有作用,那么就基于这个分子,进行改进,进行修饰,然后找到一个高效低副作用的最后做出药物.....

问题是这么做周期长,而且有时间风险.....所以现在很多药厂都喜欢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下子上个几千到几万个分子,用一个很建议的model去筛选,希望其中能有一两个管用的.....这么做的好处是by pass了许多需要高级人才的步骤,成本下降(理论上)....而且在时间上容易控制....上规模就是了

俺是不看好这么做的,但现在大势所趋.....看吧,或者十年左右大家又回头了?

家园 不存在"抗农达"除草剂,

由于长期依赖孟山都,阿根廷民族工业长年忽视科技研发,当他们认识到孟山都转基因大豆种子占领大草原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抗农达"是由孟山都生产的除草剂的名称,它可以除掉全部杂草,只有孟山都的大豆种子对其有耐受性,阿根廷的本国种子也会被当成杂草杀死,而该国的技术人员对此无能为力。不仅如此,孟山都转基因大豆专用的农药不仅杀死了附近农民的庄稼,还伤害了牲畜。

只存在"农达"除草剂,和"抗农达"转基因作物。

农达是由孟山都1970年代开发出的除草剂,农达就是草甘膦。

草甘膦应该是现在最常用的除草剂,毒性属于低的。

现在我国草甘膦的产量占世界的70、80%。

家园 高通量筛选(HTS)是个大陷阱

http://www.tushucheng.com/book/1608011.html

家园 HTS

我认为HTS应是目前最可行的办法,虽然还是有很多问题.重回过去的natural product analogue 的方法也无法提高药物研发效率.我觉得HTS,组合化学还是提高了研发的效率,但是很多时候是缺少新的druggable target. 没办法,容易的target都研究过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

HTS
家园 一半同意HTS目前最有效...另一半吗...

HTS大行其道正说明了生物的理论遭遇瓶颈了.....不是要回到老路上去,而是要找新的方向

现在在等待下一波的突破...没有突破,光靠HTS,其实是没啥大出路的.....

家园 几家欢乐几家愁嘛

我们吹吹牛展望一下未来是可以,具体到自己还是想开了吧,反正哪个方向容易拿grant就往哪个方向钻嘛。运气好赶上那个东风,运气不好就图个养家糊口。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